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有色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景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8,62,共4页
我国有色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意义重大,但目前对外投资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技术水平偏低、投入资金不足、经营人才短缺、市场竞争激烈、起步较晚等。因此,我国有色矿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既要选择好合适的投资模式和投资区位,还要大... 我国有色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意义重大,但目前对外投资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技术水平偏低、投入资金不足、经营人才短缺、市场竞争激烈、起步较晚等。因此,我国有色矿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既要选择好合适的投资模式和投资区位,还要大力培养有色矿业国际经营人才,加强海外投资风险管理,完善海外投资政策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矿业 对外直接投资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缅甸有色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2
作者 韩光 张克利 胡乃联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8-50,72,共4页
缅甸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特别是有色金属资源,其矿床空间分布较为规律,规模较大,但地质工作程度很低,资源开发滞后,投资潜力大。目前,缅甸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整体投资环境逐步趋于改善,有色矿业开发必将成为该国重要经济支柱... 缅甸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特别是有色金属资源,其矿床空间分布较为规律,规模较大,但地质工作程度很低,资源开发滞后,投资潜力大。目前,缅甸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整体投资环境逐步趋于改善,有色矿业开发必将成为该国重要经济支柱和引进外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本文重点论述了缅甸有色金属资源状况,结合"走出去"开发资源的实践,系统分析了该国有色矿业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企业赴缅甸开发有色金属资源,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有色矿业 投资环境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沉积型铜(-钴)矿地质及未来矿业展望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东红 肖波 张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7-588,共12页
沉积型铜矿作为重要的铜矿类型之一,一直是工业界找矿和开发的重点。中非铜(-钴)矿带是世界著名的巨型沉积型铜矿带之一。赞比亚谦比希铜矿是我国企业在非洲矿业开发的成功典范项目,其矿体分布和产状严格受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的下罗恩... 沉积型铜矿作为重要的铜矿类型之一,一直是工业界找矿和开发的重点。中非铜(-钴)矿带是世界著名的巨型沉积型铜矿带之一。赞比亚谦比希铜矿是我国企业在非洲矿业开发的成功典范项目,其矿体分布和产状严格受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的下罗恩组地层控制,含矿岩石为下罗恩组下部的含矿泥质页岩、砂岩。本文通过对谦比希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岩-成矿规律的详细研究,揭示了其含矿地层和矿体明显受古沉积环境、基底形态的控制;成岩-成矿过程经历了海侵-海退过程,沉积古地理环境为滨浅海蒸发背景。赞比亚铜带省和西北省拥有巨大的资源和找矿潜力,未来必将吸引更多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型铜矿 中非铜(-钴)矿带 赞比亚 谦比希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铜钴矿业开发形势 被引量:44
4
作者 周应华 江少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530,共6页
本文简要论述了刚果(金)自然地理、铜钴地质概况,并对刚果(金)铜钴资源在全球铜钴资源储量中的地位和近年来铜钴全球供需情况,特别是中国对铜钴的客观实际需求情况进行了收集、统计分析。对刚果(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矿业相关政策以... 本文简要论述了刚果(金)自然地理、铜钴地质概况,并对刚果(金)铜钴资源在全球铜钴资源储量中的地位和近年来铜钴全球供需情况,特别是中国对铜钴的客观实际需求情况进行了收集、统计分析。对刚果(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矿业相关政策以及最近几年来刚果国家矿业公司、在刚果(金)投资铜钴矿开发的外国跨国矿业公司和中国矿业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对引起投资者重要关注的矿业合同重新审查结果分析,最后总结分析并提出了进行全球配置资源的形式和在刚进行铜钴矿开发的机会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金)铜钴矿 资源配置 矿业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覆构造条件下多种因素不同工况边坡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郑斌 钱兆明 +1 位作者 贾明滔 李邵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受推覆构造影响,露天矿采区内地层分布错综复杂,不同区域的边坡所处的地质条件各不相同。此外,在推覆作用下,地层的变异性大,难以明确底部地层的具体分布特征,在设计边坡角时,不利于确定安全的边坡角,同时也给露天境界设计带来了极大困... 受推覆构造影响,露天矿采区内地层分布错综复杂,不同区域的边坡所处的地质条件各不相同。此外,在推覆作用下,地层的变异性大,难以明确底部地层的具体分布特征,在设计边坡角时,不利于确定安全的边坡角,同时也给露天境界设计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保障资源的高效开发,充分利用地层岩体的稳定边坡角,减少露采剥离量,本文以推覆构造地质条件的刚波夫主矿体露天矿为背景,考虑采深、地下水位及断层上盘平台宽度三种因素,设计不同因素组合,再分别考虑工况条件研究方案,对推覆构造条件复杂地质情况下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采深单因素工况中,边坡安全系数随采深的增大而降低,且降低速率逐渐变缓;当采深大于210 m后,由于露天采坑为漏斗形,随着深度增加,深部边坡在单位高度上的暴露面积减小,下部边坡的坡体对变形起到抑制作用;在地下水单因素工况和断层上盘平台宽度单因素工况条件下,边坡稳定性随工况条件变差而降低;在双因素或多因素影响下,受到各因素的叠加影响,采深与地下水位高度越大,或断层上盘平台宽度越小时,坡脚及整体的变形量越大;最后,通过对优化后的全采区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当折减系数为1.5时,边坡未出现大范围位移情况,边坡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边坡稳定性 采深 地下水位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矿业开发的风险识别与管理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庆成 齐长恒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在国内矿产资源难以满足的情况下,进行境外矿业开发成为我国矿业公司的必然选择。本文概述了我国矿业公司在进行境外矿业开发时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如何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以及...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在国内矿产资源难以满足的情况下,进行境外矿业开发成为我国矿业公司的必然选择。本文概述了我国矿业公司在进行境外矿业开发时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如何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控制和防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开发 风险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干井-分段接力系统的露天矿联合防排水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7
作者 高嵛飞 李冲 +3 位作者 钱兆明 彭阳 杨志冉 周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8,共8页
为解决露天矿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面临的水害治理难题,基于刚波夫主矿体四周浅、中间深的向斜型含水层分布及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1种基于“疏干井-分段接力”系统的联合防排水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将疏干井布设... 为解决露天矿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面临的水害治理难题,基于刚波夫主矿体四周浅、中间深的向斜型含水层分布及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1种基于“疏干井-分段接力”系统的联合防排水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将疏干井布设在含水层最深部,能实现地下水的超前疏排,结合分段接力排水系统,可有效降低大气降水对采坑补给;面临暴雨季节最大涌水量46295 m^(3)/d的工况下仍可实现有效降水,保障矿山作业效率。研究结果为类似矿山的防排水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疏干井 分段接力式排水系统 防排水设计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铜消费变化驱动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0,32,共6页
基于2006~2011年中国铜消费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铜消费市场近5年的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由此得出:①5年中中国铜消费量增加了363万t,铜消费行业主要主要集中在电力等工业领域,但大众消... 基于2006~2011年中国铜消费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铜消费市场近5年的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由此得出:①5年中中国铜消费量增加了363万t,铜消费行业主要主要集中在电力等工业领域,但大众消费领域的铜消费速度增长较快;②选择lO项指标建立了中国铜市场变化驱动力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表明影响中国铜消费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主要是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③对铜消费变化中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做回归分析得出:中国GDP每增长1亿元,需要消费铜20t;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需要增加铜消费量52.8万t;④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未来铜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利用货币政策对行业进行长远规划,大力提升行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高铜行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消费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焱 张璨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1,共5页
对传统的矿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内容进行了分析,针对现有目标持续性评价的缺陷,在矿业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并重点分析了矿业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的主要内容。结合多指标综合评价的... 对传统的矿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内容进行了分析,针对现有目标持续性评价的缺陷,在矿业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并重点分析了矿业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的主要内容。结合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特点,构建了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应用。结果表明,方法使实际的矿业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分析更加精确,有利于改进投资及指导待投资矿业项目,进而提高矿业决策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后评价 可持续发展能力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体充填:金属矿绿色开采的变革性技术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爱祥 张晋军 +3 位作者 王贻明 赵兴宽 阮竹恩 王建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2-1666,共15页
膏体充填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的显著优势,是近年来金属矿绿色开采的重要变革性技术。本文对近40年来中国膏体充填的发展历程、主要科技成就、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装备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重点阐述了膏体充填对采矿工艺变革的推动... 膏体充填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的显著优势,是近年来金属矿绿色开采的重要变革性技术。本文对近40年来中国膏体充填的发展历程、主要科技成就、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装备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重点阐述了膏体充填对采矿工艺变革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无人化膏体充填、基于膏体充填的全废综合利用这两大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金属矿 绿色开采 工艺变革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钴铜冶炼渣预浸—氧压浸出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硕夫 朱景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渣含有较多的铜、钴等有价金属,从冶炼渣中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以Cu含量8.26%、Co含量1.52%的富钴铜冶炼渣为原料,采用预浸——氧压浸出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酸矿比、反应温度...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渣含有较多的铜、钴等有价金属,从冶炼渣中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以Cu含量8.26%、Co含量1.52%的富钴铜冶炼渣为原料,采用预浸——氧压浸出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酸矿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分压、液固比对Co、Cu、Fe浸出率浸出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反应温度230℃、反应时间1.5 h、酸矿比350 kg t、磨矿细度—0.074 mm占75%、氧分压0.2 MPa,在该条件下,Co、Cu、Fe浸出率分别达到98.38%、95.34%和2.07%。相较于常压浸出,该工艺能有效降低酸耗和浸液中铁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铜冶炼渣 预浸 氧压酸浸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15Fe-Ce轧制形变合金组织和性能研究
12
作者 黄雅盼 邹晋 +4 位作者 胡强 陆德平 黄国杰 余辉辉 郭玉松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4,共9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Cu-15Fe-Ce合金,并结合冷轧和时效工艺制备合金带材。通过电镜微观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拉伸性能和导电率测试,研究了不同Ce含量对Cu-15Fe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量稀土Ce的添加...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Cu-15Fe-Ce合金,并结合冷轧和时效工艺制备合金带材。通过电镜微观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拉伸性能和导电率测试,研究了不同Ce含量对Cu-15Fe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量稀土Ce的添加有利于细化Cu-15Fe合金的富铁相,减小轧制后铁纤维的间距,从而激发不同的强化机制,改善合金的机电性能和高温抗软化性能。然而,过量的Ce元素在晶界处形成网状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降低合金的整体性能。当Ce含量为0.005%时,Cu-15Fe-Ce经过500℃×60 min时效处理后,合金带材达到最佳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合金 稀土 机电性能 高温抗软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蒙边境沙麦-玉古兹尔地区钨和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和成因机理 被引量:27
13
作者 聂凤军 胡朋 +1 位作者 江思宏 刘翼飞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394,共12页
首次对横跨中蒙边境线的沙麦-玉古兹尔钨和钨(钼)矿化集中区代表性钨和钨(钼)矿床进行了系统研究。含矿花岗岩体锆石SHRIMP铀-铅同位素年龄为225.9±2.1Ma,钨(钼)矿石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为224±6.2Ma,二者具有明显的成因联... 首次对横跨中蒙边境线的沙麦-玉古兹尔钨和钨(钼)矿化集中区代表性钨和钨(钼)矿床进行了系统研究。含矿花岗岩体锆石SHRIMP铀-铅同位素年龄为225.9±2.1Ma,钨(钼)矿石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为224±6.2Ma,二者具有明显的成因联系。无论是沙麦钨矿床,还是玉古兹尔钨(钼)矿床,其主要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数据十分相似,属中-高温度和中-低盐度NaCl-CO2±H2O流体。考虑到含矿花岗岩的εNd(t)值均为正值,同时结合其它地质证据,可以推测,钨和钨(钼)矿床是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相混合的产物。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不仅为成矿体系"注入"大量成矿物质,而且为热液的对流循环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沙麦-玉古兹尔地区钨和钨(钼)矿床成矿作用与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属与深成侵入岩有关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和钨(钼)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机理 玉古兹尔 沙麦 中蒙边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红土镍矿制备镍精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德庆 郑国林 +4 位作者 潘建 李启厚 安月明 朱景和 刘志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对某低品位腐殖土型红土镍矿(镍和铁质量分数分别为1.01%和15.72%)进行压块—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复合添加剂用量和预热温度对镍和铁回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碱度(即CaO与SiO2质量比)为0.2、复合添加... 对某低品位腐殖土型红土镍矿(镍和铁质量分数分别为1.01%和15.72%)进行压块—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复合添加剂用量和预热温度对镍和铁回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碱度(即CaO与SiO2质量比)为0.2、复合添加剂质量分数为14%、预热温度为900℃、预热时间为15 min、还原温度为1 250℃、还原时间为35 min、煤与矿质量比为2.7、磨矿细度小于0.074 mm的质量分数为(95±4)%、磁选磁场强度为131.34 kA/m的条件下,获得镍和铁品位分别为4.22%和69.75%的镍精矿,镍和铁回收率分别为92.22%和85.73%;适宜的预热制度有利于团块中镍、铁的富集;复合添加剂促进了镍铁晶粒的聚集、长大,提高了镍、铁回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土型红土镍矿 直接还原 复合添加剂 镍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边坡爆破振动高程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伟康 谢永生 +1 位作者 吴顺川 肖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1,共4页
以穆利亚希露天矿生产爆破为工程背景,对影响爆破振速衰减规律的物理量进行量纲分析,得出考虑振动传播介质高程放大效应的振动公式。通过对2次生产爆破试验数据的验算与对比分析发现,当传播介质地貌高程起伏较大时,传统的萨道夫斯基公... 以穆利亚希露天矿生产爆破为工程背景,对影响爆破振速衰减规律的物理量进行量纲分析,得出考虑振动传播介质高程放大效应的振动公式。通过对2次生产爆破试验数据的验算与对比分析发现,当传播介质地貌高程起伏较大时,传统的萨道夫斯基公式推算得到的振速误差较大,平均误差达40.7%,而利用量纲分析方法得出的修正公式推算的振速误差较小,平均误差为13.3%。研究结果表明,经修正的爆破振速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传播介质高程对爆破振速的放大效应,其回归结果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爆破振动 高程放大效应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O复合材料界面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晓龙 冯晶 +6 位作者 曹建春 陈敬超 孙加林 杜晔平 于杰 杜焰 杨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53-2258,共6页
通过对银氧化铜复合材料界面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界面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分析,研究银氧化铜复合材料界面的稳定性。通过对低指数面的银与氧化铜界面的总态密度和界面结合能计算,考察银氧化铜反应合成后最稳定的结合界面,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 通过对银氧化铜复合材料界面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界面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分析,研究银氧化铜复合材料界面的稳定性。通过对低指数面的银与氧化铜界面的总态密度和界面结合能计算,考察银氧化铜反应合成后最稳定的结合界面,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银的(110)面与氧化铜的(100)面的结合能最大,容易形成稳定的结合界面,从界面态密度和电子云分布进一步证实此结果;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发现反应合成后银的(101)与氧化铜的(002)面属于稳定结合面,而(101)与(110)面,(002)与(100)面分别属于同一个晶面簇,其界面结合稳定性相近,这说明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O复合材料 界面 稳定性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走进非洲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鹏飞 曾仙乐 +1 位作者 宋凯 汤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71-74,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和职业教育扩大对外开放等时代背景,促使职业教育主动承担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走出去",是职业教育探索服务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一种新形式,也是... "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和职业教育扩大对外开放等时代背景,促使职业教育主动承担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走出去",是职业教育探索服务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一种模式。本文在分析了相应的时代背景后,探讨和总结了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走进非洲的重要性与经验做法,并就下一步的工作要点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协同 “一带一路” 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西北省铜-钴矿地质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波 秦克章 张东红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91,共10页
赞比亚位于著名的中非新元古代沉积型铜(-钴)矿带上,铜带省和西北省是该国最主要的铜-钴矿集中分布区;相对于找矿程度已经很高的铜带省,西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且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因此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已成为该国找矿突破的重点区... 赞比亚位于著名的中非新元古代沉积型铜(-钴)矿带上,铜带省和西北省是该国最主要的铜-钴矿集中分布区;相对于找矿程度已经很高的铜带省,西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且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因此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已成为该国找矿突破的重点区域。目前西北省主要著名的矿山/矿床有3个:坎桑希、卢穆瓦纳、卡伦比拉。这些铜-钴-金-铀-镍矿床的含矿地层、矿化特征与铜带省传统经典的沉积型铜-钴矿既有相似性,又具有明显差别。本文通过对西北省区域地质和已发现矿床地质特征的介绍,对该省的找矿潜力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铜(-钴)矿带 赞比亚西北省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元素对ZnO陶瓷晶界电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立惠 甘国友 +1 位作者 孙加林 严继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8-30,共3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2O3掺杂对ZnO陶瓷压敏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随Fe掺杂量增加,ZnO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压敏电压升高,非线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漏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分析认为,Fe元素掺杂对ZnO陶瓷电性能的影响不仅与电子的能级有关,还...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2O3掺杂对ZnO陶瓷压敏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随Fe掺杂量增加,ZnO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压敏电压升高,非线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漏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分析认为,Fe元素掺杂对ZnO陶瓷电性能的影响不仅与电子的能级有关,还与其自旋特性紧密相连。ZnO中掺杂的Fe元素随机取代其中的部分Zn原子后,Fe3+或Fe2+在ZnO中产生局域磁矩,会对与其取向不同的自旋电子产生强的散射,这样可增大ZnO陶瓷的电阻率,Fe元素在晶界的偏析可产生和提高其非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材料 电性能 过渡元素 自旋相关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矿山微震事件波形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志国 于润沧 郭然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8期69-72,80,共5页
介绍了冬瓜山铜矿引进的南非ISSI公司微震监测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对记录地震事件波形的处理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比了手动处理与系统自动处理的区别,提高了事件定位的精度,为震源参数的精确计算奠定了基础;基于波形与生产活动的对应关... 介绍了冬瓜山铜矿引进的南非ISSI公司微震监测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对记录地震事件波形的处理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比了手动处理与系统自动处理的区别,提高了事件定位的精度,为震源参数的精确计算奠定了基础;基于波形与生产活动的对应关系,对波形所做的分类研究可确保能够快速识别各类事件;通过对测试爆破和矿山发生的地压活动事件的分析,验证了波形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圈定岩体稳定性危险区并判断其发展趋势,及保证生产安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开采 岩爆 微震监测 地震波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