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H-O-He-Ar-C-S-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晓锋 赵延朋 +4 位作者 张青伟 董爱国 胡乔帆 白令安 吴继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6-492,共17页
老挝班康姆矿床是近年来在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金矿床。该矿床矽卡岩与矿体主要赋存在安山岩中且缺乏矽卡岩分带,与典型矽卡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厘清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及矿... 老挝班康姆矿床是近年来在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金矿床。该矿床矽卡岩与矿体主要赋存在安山岩中且缺乏矽卡岩分带,与典型矽卡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厘清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机制是后续开展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大型铜金矿床找矿勘探的基础。该矿床矿化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δD分布于-110‰~-90‰,δ^(18)O分布于-1.5‰~7.1‰,其中低δD的样品具有相对高的δ^(18)O值;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为0.41~3.43Ra(大部分<1Ra),^(40)Ar/^(36)Ar为314.8~362.4。H-O及He-Ar同位素结果表明,班康姆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至少部分来自地幔)与低δD的大气雨水的混合,雨水占更大的比例,且某些矿化流体的雨水端元在混合前经历了明显的水岩作用。除一件样品(BK64)的黄铁矿具有高的δ^(34)S(8.1‰)外,其余硫化物的δ^(34)S分布于-0.9‰~1.5‰,位于地幔硫的范围。共生硫化物对的硫同位素平衡分馏计算以及动力学分馏不支持高δ^(34)S(8.1‰)黄铁矿的硫来自从热液流体,可能来自围岩。热液方解石的δ^(13)C范围为-3.1‰~2.5‰,δ^(18)O变化于26.0‰~28.4‰,指示其碳来自矿区灰岩,而灰岩的溶解为热液摄取围岩的重硫提供了可能。矿石黄铁矿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7.9284~18.7756;^(207)Pb/^(204)Pb:15.5336~15.6651;^(208)Pb/^(204)Pb:37.9125~38.8090)位于黎府褶皱带和长山褶皱带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陆弧岩浆岩的Pb同位素范围,介于印支地块玄武岩和泰国-老挝S-型花岗岩及相关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之间,指示班康姆矿床的Pb来自壳幔混合源。本文S-Pb-He-Ar同位素结果及区域Cu-Au成矿过程的岩石地化研究,表明班康姆矿床Cu、Au主要来自地幔。与典型矽卡岩Cu-Au矿床的S-Pb-H-O同位素及矽卡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盐度特征的对比,结合前人的火山气热液交代火山岩形成矽卡岩的实验结果,认为班康姆矽卡岩型Cu-Au矿床的形成机制为深部出溶的气相为主的含矿岩浆流体沿断裂上升到浅部交代安山岩或大理岩并经历了流体混合、沸腾及矿石沉淀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铜金矿床 H-O-He-Ar-C-S-Pb同位素 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 老挝班康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加尔塔斯克斯套斑岩锆石U-Pb-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洋脊俯冲的制约 被引量:1
2
作者 陶明荣 陆一敢 +2 位作者 方科 周奇明 陈青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1-625,共15页
新疆加尔塔斯克斯套斑岩铜矿床位于西准噶尔斑岩成矿带西段,目前研究程度很低。对该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299.2±5.3 Ma,形成于晚... 新疆加尔塔斯克斯套斑岩铜矿床位于西准噶尔斑岩成矿带西段,目前研究程度很低。对该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299.2±5.3 Ma,形成于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岩石具有富SiO_(2)、Al_(2)O_(3)、Na,贫K,Mg#值较高,以及高Sr、低Y和Yb含量的特点,显示埃达克岩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Ba、U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Ta和重稀土元素,无明显Eu异常。斑岩具有高的^(176)Hf/^(177)Hf值,正高ε_(Hf)(t)值(+10.1~+15.6,平均+12.8),以及年轻的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307.4~687.1 Ma),显示亏损地幔源区属性,鲜有壳源混染。研究认为,该斑岩体可能形成于洋脊俯冲,并伴有明显的Cu、Au矿化,指示该斑岩铜矿床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斑岩铜矿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加尔塔斯克斯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