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先进铜基材料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米绪军 娄花芬 +3 位作者 解浩峰 莫永达 张文婧 向朝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3,共8页
铜及铜基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功能和工艺综合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以及航空、航天、通信、集成电路等高技术制造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广阔的应用市场使先进铜基材料拥有良好发展前景。本... 铜及铜基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功能和工艺综合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以及航空、航天、通信、集成电路等高技术制造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广阔的应用市场使先进铜基材料拥有良好发展前景。本文在综述铜加工行业宏观环境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铜基材料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深层次剖析了我国铜加工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重点梳理了我国高强导电铜合金材料、高性能电子铜箔、耐蚀铜合金、耐磨铜合金、铜基热管理材料、特殊用途铜材和新能源用铜材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面向重大应用需求布局前沿方向,推动我国先进铜基材料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提出了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用”互动机制,建立国家铜基材料产业和技术发展协调平台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铜基材料 功能特性 高技术制造 铜加工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合金热塑性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
2
作者 洪松柏 李学花 +4 位作者 于倩 朱云卿 罗毅 汪东亚 刘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95,共11页
钛青铜凭借出色的力学、弹性和抗应力松弛性能,有望取代环境有害的铍青铜合金,成为下一代高强高弹领域的关键材料。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探究了Cu-Ti合金在变形温度为600~950℃和变形速率为0.01~10 s^(-1)间的热变形行为,得到... 钛青铜凭借出色的力学、弹性和抗应力松弛性能,有望取代环境有害的铍青铜合金,成为下一代高强高弹领域的关键材料。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探究了Cu-Ti合金在变形温度为600~950℃和变形速率为0.01~10 s^(-1)间的热变形行为,得到了Cu-Ti合金的热变形本构关系和热加工图。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不同热变形制度下Cu-Ti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及织构分布进行讨论。结果表明,Cu-Ti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约为396.52 kJ/mol,热压缩变形本构方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在0.01 s^(-1)的应变速率下,合金应力水平随变形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800~850℃时,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沿晶界处呈链状分布,并伴随着Copper织构的逐渐减少和Brass织构的增加。随着应变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增大,Cu-Ti合金的再结晶转变进程显著加快。在变形温度达到900℃时,Cube织构的含量逐渐降低,再结晶织构取向与变形晶粒取向基本一致。在常见的沉淀强化型铜合金中,Cu-Ti系合金具有相对较低的热变形激活能,更易发生塑性变形且具有较好的热加工稳定性及稳定的热变形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合金 热变形激活能 热加工图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水温对7B50铝合金厚板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任伟才 于明洋 +3 位作者 张永安 温凯 李锡武 高文理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6-91,共6页
采用室温拉伸测试、断裂韧性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组织分析方法,研究淬火水温(20~60℃)对7B50铝合金厚板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时效处理制度对淬火水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7B50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对淬火水温不敏感... 采用室温拉伸测试、断裂韧性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组织分析方法,研究淬火水温(20~60℃)对7B50铝合金厚板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时效处理制度对淬火水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7B50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对淬火水温不敏感,但断裂韧度随淬火水温改变变化显著,当淬火水温从60℃降至20℃时,峰时效态和过时效态合金的断裂韧性分别增加12.9%和11.4%.当淬火水温较高(40℃和60℃)时,与过时效态合金相比,峰时效态合金的断裂韧性对淬火水温更敏感.透射电镜观察揭示了晶界组织的差异导致的合金断裂韧度的变化.随着淬火水温降低,淬火态合金的晶界脱溶析出相尺寸逐渐减小,并且在时效处理后使晶界析出相尺寸减小、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变窄,特别是峰时效态合金的晶界析出相尺寸和晶界无沉淀析出带宽度随温度变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淬火水温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航空铝合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熊柏青 闫宏伟 +2 位作者 张永安 李志辉 李锡武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5,共8页
航空铝合金作为航空器机体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国际上已发展形成高强高韧铝合金、高比强/高比模铝合金、含钪高性能铝合金等三类主要航... 航空铝合金作为航空器机体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国际上已发展形成高强高韧铝合金、高比强/高比模铝合金、含钪高性能铝合金等三类主要航空铝合金体系,新一代高性能合金研究、高灵活度制备加工以及数据驱动的高效合金设计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航空铝合金产业与国际发达国家总体“并跑”、部分“跟跑”,特别是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支撑航空铝合金材料创新引领、部分品种材料及装备“卡脖子”问题突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测试和应用数据积累及过程管控等基础体系能力短板尚存等问题更为突出。需从航空铝合金材料竞争力提升、新材料研发先行、高效上下游合作研发、新材料应用推广、材料指标和应用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发力,提升我国航空铝合金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铝合金 高强高韧 高比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