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妙兰奇芳说书人——访曲艺表演艺术家刘兰芳
1
作者 楼一宸 刘兰芳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1期111-124,I0004,共15页
一、回顾从艺经历——“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楼一宸(以下简称“楼”):兰芳先生您好,您被全国的观众、听众所熟识,更多的是以评书演员的身份,但据我所知,您艺术之路的最早启蒙是鼓书。
关键词 艺术之路 刘兰芳 说书人 曲艺 表演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艺保护田野调查中的门类重叠和学科交叉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文科 《人文天下》 2015年第17期51-54,共4页
一曲艺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典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这是因为,传统的口头创作和口头表演包括口头传承方式,使得这类艺术形式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秉持的极强的“精神智慧”属性和“活态传承”特点。基于这样的文化特征与历史原因,以... 一曲艺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典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这是因为,传统的口头创作和口头表演包括口头传承方式,使得这类艺术形式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秉持的极强的“精神智慧”属性和“活态传承”特点。基于这样的文化特征与历史原因,以及由此而来的典籍文献极其缺乏的资料留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田野调查 曲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艺术形式 文化特征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曲艺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耀鹏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9期72-83,共12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最终总是以文化的强盛作为最有力的支撑。开展有主题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外交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曲艺承载着中华的悠久文明,深刻地影响并培育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情趣,对外展示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最终总是以文化的强盛作为最有力的支撑。开展有主题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外交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曲艺承载着中华的悠久文明,深刻地影响并培育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情趣,对外展示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能够扮演好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角色。在中国曲协的主导下,曲艺对外交流蓬勃发展,有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美学风范。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曲艺对外交流需要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努力提升曲艺自身的传播能力,构筑中华曲艺走出去的强大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曲艺 文化走出去 文化外交 中国曲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见证耕耘路——访曲艺家罗扬
4
作者 张小卫(采访)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7期116-127,共12页
罗扬简介:当代著名曲艺活动家、曲艺方志学家、曲艺理论评论家。1929年生于河北威县,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委员会秘书,中国曲艺研究会秘书主任兼创作编辑室主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 罗扬简介:当代著名曲艺活动家、曲艺方志学家、曲艺理论评论家。1929年生于河北威县,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委员会秘书,中国曲艺研究会秘书主任兼创作编辑室主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兼编辑部主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分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党组书记 曲艺理论 中国曲艺 编辑部主任 编辑室主任 中国文联 筹备委员会 荣誉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突破当前文艺创作的困境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凯 《中国文艺评论》 2015年第1期41-47,共7页
习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文艺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当前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习总书... 习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文艺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当前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习总书记批评的现象绝非是文艺创作领域存在的个别现象,而是当下文艺创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缺少精品、不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普遍问题。那么,作为文艺工作中心环节的文艺创作为什么境况窘迫?文艺创作脱离人民、脱离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 文艺评论 深入生活 艺术家 文学艺术创作 思想体系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书先生”要做一辈子学生——与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对话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凤兰 田连元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第4期116-124,共9页
说书人就好比气功师在台上发功赵凤兰:你出生评书世家,从当年流浪说书到今天的评书名嘴,走过了65年风雨惊堂的说书生涯,也亲历了新中国评书艺术的辉煌与落寞、发展与演变。据我了解,起初你并不愿说书,还有过登台即告失败的经历,后来是... 说书人就好比气功师在台上发功赵凤兰:你出生评书世家,从当年流浪说书到今天的评书名嘴,走过了65年风雨惊堂的说书生涯,也亲历了新中国评书艺术的辉煌与落寞、发展与演变。据我了解,起初你并不愿说书,还有过登台即告失败的经历,后来是什么机缘促使你与评书相携一生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书 田连元 评书艺术 发展与演变 赵凤兰 表演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元钧)派山东快书的艺术审美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连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16,共10页
本文以大量的艺术实践案例及材料作为研究基础,从系统论的角度论述了高(元钧)派山东快书自发性建构的视听结合的艺术审美体系,从“发音与吐字”“声音与形态”“声音与情态”“声音与韵律”等四大关系入手,全面而深入地探讨高派山东快... 本文以大量的艺术实践案例及材料作为研究基础,从系统论的角度论述了高(元钧)派山东快书自发性建构的视听结合的艺术审美体系,从“发音与吐字”“声音与形态”“声音与情态”“声音与韵律”等四大关系入手,全面而深入地探讨高派山东快书的发声吐字美、可视形态美、情态圆融美和韵律美,并开拓性地总结了“五力图”“情颤点”等一系列符合汉语言特点的曲艺艺术的特殊规律,通过对高派山东快书的艺术审美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挖掘整理传统文化遗产,深入研究中华曲艺美学并逐渐建立科学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派山东快书 系统 三合一 五力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心阿诈里
8
作者 吴伟刚 徐英 冠生 《上海艺术家》 2001年第1期108-129,共22页
关键词 《当心阿诈里》 吴伟刚 徐英 冠生 文学作品 戏剧文学 滑稽戏 当代作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傲骨透香 硕果累累——名家评说文人书画家奚青汶先生
9
作者 LWK 姜昆 +1 位作者 吴欢 贾非 《黄河之声》 2006年第10期110-117,共8页
最近,著名相声表演艺家姜昆先生,著名作家、画家、评论家吴欢先生和国家一级作家、教授贾非先生共同向本刊艺术鉴赏栏目推荐了奚青汶先生的书画作品。奚青汶先生的书画作品的含金量是不言而喻的,本期艺术鉴赏栏目所介绍的仅仅是奚青汶... 最近,著名相声表演艺家姜昆先生,著名作家、画家、评论家吴欢先生和国家一级作家、教授贾非先生共同向本刊艺术鉴赏栏目推荐了奚青汶先生的书画作品。奚青汶先生的书画作品的含金量是不言而喻的,本期艺术鉴赏栏目所介绍的仅仅是奚青汶先生作品的点滴而已,但我们已经从中感受到奚青汶先生的内涵和功力,我们觉得从姜昆、吴欢、贾非三位大家的品评中,我们和读者可能获得更多更深的大家奚青汶先生内在的狂傲和秀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长篇小说 书画作品 文学作品 书法 文学创作 山水画 作家 传记文学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书人的艺术与哲学——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
10
作者 张鑫 田连元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一、艺术人生:说好人间正道是沧桑张鑫(以下简称“张”):2020年12月12日是您的80寿辰,本溪市专门制作了“艺无止境学无尽时”短片,概括性地介绍了您从艺的历程。您6岁学艺,7岁登台,14岁从艺,17岁养家糊口,20岁进团,23岁当团长,从艺65年... 一、艺术人生:说好人间正道是沧桑张鑫(以下简称“张”):2020年12月12日是您的80寿辰,本溪市专门制作了“艺无止境学无尽时”短片,概括性地介绍了您从艺的历程。您6岁学艺,7岁登台,14岁从艺,17岁养家糊口,20岁进团,23岁当团长,从艺65年,不仅说书,还弹过三弦,唱过京剧,演过话剧,说过相声,当过导演,做过主持人。您能否描述一下自己的人生轨迹,特别是人生中值得铭记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里程碑式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正道是沧桑 艺术人生 田连元 人生轨迹 说书人 表演艺术家 时间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笔生情
11
作者 姜昆 《黄河之声》 2007年第1期114-115,共2页
我与军旅画家陈联喜先生相识已久,我们虽非一日之雅,入幕之宾,却是交浅言深,推诚相与,他在全国享有画驴妙手美誉,认识他时,他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见我喜欢他的驴,他便慷慨相赠。从此,一群活泼可爱,有着特殊灵性的小毛驴,在我家的墙... 我与军旅画家陈联喜先生相识已久,我们虽非一日之雅,入幕之宾,却是交浅言深,推诚相与,他在全国享有画驴妙手美誉,认识他时,他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见我喜欢他的驴,他便慷慨相赠。从此,一群活泼可爱,有着特殊灵性的小毛驴,在我家的墙壁上,每天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驴 灵性 艺术学院 大西北 解放军 马背 滑稽 注入 相辅相承 军旅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人转不仅要闹更要正
12
作者 姜昆 《黄河之声》 2006年第11期82-82,共1页
近些年来,二人转以独特的表演不仅在东北盛行,而且进入内地,且在央视春节晚会上出现。在二人转中说口、歌唱、小品、杂耍等出现舞台上。人们以为这就是二人转。除了哈哈一笑,并没有真正感受二人转的真正魅力。有专家指出,这些只是二人... 近些年来,二人转以独特的表演不仅在东北盛行,而且进入内地,且在央视春节晚会上出现。在二人转中说口、歌唱、小品、杂耍等出现舞台上。人们以为这就是二人转。除了哈哈一笑,并没有真正感受二人转的真正魅力。有专家指出,这些只是二人转的小帽,而这之后的正剧才是二人转。二人转艺术在注重二人转的多变性的同时,更要重视她的完整性。形式只是外在的,而灵魂才是本体。我们在迎合大众热闹表现形式的同时,要让大众在正剧中体验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仙草 改编 东北 创作 表现形式 传统艺术 专家 功夫 春节晚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她在用“心”作画
13
作者 姜昆 《黄河之声》 2011年第21期44-44,共1页
前几年,青汶曾多次当我提过赵翠兰女士,从他的口中,我得知赵女士是位国家级的血液病专家。青汶曾把她亲自开发并研制的,高度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制剂送给我,让我试用:我用过后,立见成效,并由衷的感佩这位闻名不曾见面的白衣天使。... 前几年,青汶曾多次当我提过赵翠兰女士,从他的口中,我得知赵女士是位国家级的血液病专家。青汶曾把她亲自开发并研制的,高度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制剂送给我,让我试用:我用过后,立见成效,并由衷的感佩这位闻名不曾见面的白衣天使。我总想找机会和她谈谈,可由于工作太忙,四处疲奔,实在难以抽暇,所以一直遗憾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 作画 中药制剂 白衣天使 血液病 国家级 免疫力 女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得一爱
14
作者 姜昆 《黄河之声》 2011年第9期11-11,共1页
我父亲是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老人家一生诗书画一绝.尤其对古诗词.是尽其一生都在研究它。所谓近朱者赤。为了让下一代对我国的古典文学有所了解.父亲工余饭后.经常把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召聚一起.免费为大家讲课,其中主要是古诗词... 我父亲是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老人家一生诗书画一绝.尤其对古诗词.是尽其一生都在研究它。所谓近朱者赤。为了让下一代对我国的古典文学有所了解.父亲工余饭后.经常把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召聚一起.免费为大家讲课,其中主要是古诗词。我就是在那个时候,通读的唐诗三百首,靠那点功底儿,尔后我在写相声《诗歌与爱情》的时候,省了不少力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一 古典文学 古诗词 诗书画 书法家 诗三百 父亲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生我才——赞天才的小画家徐佳美惠
15
作者 姜昆 《黄河之声》 2011年第6期127-127,共1页
一个刚刚结束幼儿教育,乳臭未干,童心未泯的孩子,能在没有任何人强迫、督导的情况下,在五花八门的游戏项目里,在林林种种的儿童玩具中,唯独选择画笔,并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的,可为凤毛麟角、微乎其微。
关键词 画家 天才 天生 幼儿教育 游戏项目 儿童玩具 书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得一爱
16
作者 姜昆 《黄河之声》 2009年第21期15-15,共1页
说相声的,让我谈古诗词,我的青汶大哥纯粹是在赶鸭子上架。可我犟他比我还犟.他把诗稿往我这一放,人走了,我只能勉为其难来演这出“压轴”的戏了。
关键词 《难得一爱》 当代作品 文学 姜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凤自有凌空日
17
作者 姜昆 《黄河之声》 2011年第8期10-11,共2页
白云风仪是90后的新新人类、一代娇宠,或者更时尚一点儿说叫阳光女孩。 这一代人,在我看来好多都是网虫,他们身上的那点儿能耐,大多是靠从网上索取的。可以说是借他人之光,闪自己之彩。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绝对,还有一部分,或者一少部分... 白云风仪是90后的新新人类、一代娇宠,或者更时尚一点儿说叫阳光女孩。 这一代人,在我看来好多都是网虫,他们身上的那点儿能耐,大多是靠从网上索取的。可以说是借他人之光,闪自己之彩。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绝对,还有一部分,或者一少部分是靠自学成才的,白云风仪就属于这一少部分当中的一个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新人类 自学成才 9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为纪峰喝彩
18
作者 姜昆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第1期71-72,共2页
纪峰的文化大家系列雕塑作品不仅经得住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得到了大家家眷的首肯,更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 文化大家 熏陶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一只船叫红船
19
作者 张枚同(词) 柴帅(曲) 柴京云(曲) 《黄河之声》 2021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20
作者 柴京云(作曲) 柴帅(作曲) 张枚同(作词) 《黄河之声》 2021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