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法激光切削柞木效果
1
作者 赵洪刚 孙玮鸿 +3 位作者 梁鹏鹏 赵梓旭 孙建平 乐磊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79,共8页
【目的】选取低、中、高不同程度含水率柞木,结合激光机技术参数(镜头高、进给速度、光强),以缝深和缝宽作为切削效果,引入响应面法建模分析激光切削柞木时不同含水率和激光机技术参数对切削效果的影响,为激光加工拼花地板和木质工艺品... 【目的】选取低、中、高不同程度含水率柞木,结合激光机技术参数(镜头高、进给速度、光强),以缝深和缝宽作为切削效果,引入响应面法建模分析激光切削柞木时不同含水率和激光机技术参数对切削效果的影响,为激光加工拼花地板和木质工艺品等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将含水率作为影响因素A,与激光机镜头高B、进给速度C、光强D组合,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确定切削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的显著性。【结果】对缝深的影响:单因素显著性B≈C>A>D,B和C的影响极显著,A接近于显著;交互项BC的影响显著;A的二次项曲面效应影响极显著,C的曲面效应影响高度显著。滤去不显著影响项,基于响应面法得出关于缝深的回归方程为:Y=522.14A2+288.32C2+235.9BC-359.23B-662.96C+652.69。对缝宽的影响:单因素显著性B>D>A>C,B的影响极显著;二因素间交互项的影响均不显著;A和B的二次项曲面效应影响极显著。滤去不显著影响项,基于响应面法得出关于缝宽的回归方程为:Y=202.22A2+179.51B2+187.62B+237.22。【结论】1)含水率的二次项影响均极显著,说明含水率对切削效果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在一定范围内显著,主要是含水率较低时影响很小造成的。2)镜头高对缝深和缝宽的影响均极显著,说明生产中首要确定的是镜头高的合理参数。如果以缝深作为主要达到的切削效果,先选择合理的进给速度,再选择合理的光强;如果以缝宽作为主要达到的切削效果,先选择合理的光强,再选择合理的进给速度。3)在含水率约27.63%,欲获得缝深2500~2700μm,最佳参数范围为:镜头高约5.7mm、进给速度约42mm·s^(-1)、光强约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柞木 响应面法 显著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析因试验法对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的优化
2
作者 李庆增 蔡汉忠 +2 位作者 孙耀星 赵梓旭 赵洪刚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6,共6页
为探索激光加工木材的规律,对橡木进行激光切割,研究在单次切割中为了获得较大的缝深,确定合理的激光切割机技术参数。同时,为确定激光加工木材合理技术参数的选择规律,采用析因实验中多因素完全随机等重复试验的方法设计试验方案。以... 为探索激光加工木材的规律,对橡木进行激光切割,研究在单次切割中为了获得较大的缝深,确定合理的激光切割机技术参数。同时,为确定激光加工木材合理技术参数的选择规律,采用析因实验中多因素完全随机等重复试验的方法设计试验方案。以激光切割机的常用技术参数切削速度、光强、镜头高作为影响因素A、B、C,以切割缝深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三因素均为主效应,对缝深都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其中,镜头高C和切削速度A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三因素还具有交互作用。其中,切削速度A与光强B对缝深的影响有显著交互作用,切削速度A与镜头高C对缝深的影响有极显著交互作用,而三因素A×B×C的总交互作用却极弱,光强B和镜头高C之间也无明显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单次切割 多因素完全随机等重复法 主效应 交互作用 缝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1390型CO_(2)激光切削机的水曲柳切削效果回归模型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龙泳学 陈庆轩 +3 位作者 赵梓旭 赵昊民 赵洪刚 李庆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76,共7页
【目的】分析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切削效果最优回归模型,为满足切削效果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组合。【方法】以激光机镜头高、进给速度和光强为影响因素,以缝深和缝宽为切削效果指标,利用SPSS 27.0对激... 【目的】分析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切削效果最优回归模型,为满足切削效果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组合。【方法】以激光机镜头高、进给速度和光强为影响因素,以缝深和缝宽为切削效果指标,利用SPSS 27.0对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MATLAB R2020a编程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镜头高与缝深和缝宽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和0.962;进给速度与缝深呈极显著相关、与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和-0.090;光强与缝深和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和0.05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7154(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0458(P<0.01);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R^(2)为0.93669(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4241(P<0.01);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均拟合较好,相对来说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准确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多元回归模型系数对比和图像变化幅值显示,镜头高对缝深和缝宽的影响大于进给速度和光强。4)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如果只是粗略、快速计算缝深和缝宽,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如果需精确计算缝深和缝宽,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效果更好。【结论】1)缝深和缝宽随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总体上呈周期性变化规律;2)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需要先调整镜头高;3)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对缝深与缝宽的影响展现出更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切削 水曲柳 相关性 回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常减压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源谱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文秀 谢晖 +2 位作者 王文利 韩源 韩雅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61-5569,共9页
以典型常减压装置中工艺管线无组织逸散VOCs为切入点,选取不同地域的多套常减压装置,参照美国EPA包袋法采样标准,并按照HJ 644-2013标准将气态样品转移到组合三吸附管内,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常减压装置无组织排放... 以典型常减压装置中工艺管线无组织逸散VOCs为切入点,选取不同地域的多套常减压装置,参照美国EPA包袋法采样标准,并按照HJ 644-2013标准将气态样品转移到组合三吸附管内,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常减压装置无组织排放的VOCs共含116种物质,以烷烃类、烯烃类和醛酮类物质占主导,其中烷烃类物质占总排放的65%以上.在此基础上,对检出物质占比量进行量化分析,明确了常减压装置VOCs无组织排放因子以2-甲基丁烷、丁烯和苯等物质为主,并检出了微量的萘.相关结论可为炼化企业构建VOCs排放清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后续精细化管理炼化行业的VOCs排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常减压装置 无组织排放 包袋法采样 源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萘的降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张晟瑀 张朦幻 +1 位作者 王利刚 万玉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6-158,共13页
针对我国东北某石油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的萘污染,筛选出了Acinetobacter和Pseudomonas菌属的高效萘降解菌群。该菌群对萘的耐受性较高,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够自动调节细胞表面疏水性和自聚集性。不同pH值、萘初始浓度、温度和菌接种... 针对我国东北某石油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的萘污染,筛选出了Acinetobacter和Pseudomonas菌属的高效萘降解菌群。该菌群对萘的耐受性较高,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够自动调节细胞表面疏水性和自聚集性。不同pH值、萘初始浓度、温度和菌接种量对萘降解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适菌群生长的pH范围为7.0~8.0;萘降解效率和速率在1.00~5.00 mg/L范围内与其初始浓度成正比;在10~30℃温度范围内均表现出较高的萘降解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Guass、GuassAmp、LogNomal、Poisson和Pulse数学模型对萘的降解过程进行拟合,其降解速率更符合GuassAmp模型。通过将降解动力学模型中的常数与影响因素相关联,推导出了拟合度较高的多因素影响下的萘降解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物降解 微生物群落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在线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秦云华 高磊 +3 位作者 李超 龙雨蛟 朱明 陈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50-2454,共5页
卷烟主流烟气是卷烟燃烧时被人体吸食到体内的主要气体,其减焦降害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各种卷烟主流烟气组分中,巴豆醛以其强烈的基因毒性,成为国家规定的卷烟中七种主要有害指标物之一。传统的巴豆醛分析方法大都采用高效... 卷烟主流烟气是卷烟燃烧时被人体吸食到体内的主要气体,其减焦降害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各种卷烟主流烟气组分中,巴豆醛以其强烈的基因毒性,成为国家规定的卷烟中七种主要有害指标物之一。传统的巴豆醛分析方法大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实验室分析方法,需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无法测量巴豆醛的实时浓度,难以准确评估巴豆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卷烟主流烟气中的巴豆醛组分,本研究搭建了一套可以直接与吸烟机耦合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系统(FTIR),并创新性开发过采样数据驱动光谱分析方法(ODDSA),从复杂、变动的卷烟主流烟气中准确提取巴豆醛的光谱组分信息。ODDSA方法从实验设计入手,采用随机设计的思路尽可能模拟实际卷烟样品的分布范围,以构建具备良好光谱数据结构的样品集。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将高密度小波变换引入红外光谱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以时/频双域过采样的方式提升了光谱解析分辨率,进而降低了其他基质组分对巴豆醛光谱信息的干扰。最后,发展改良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方法,从多倍冗余的高密度小波系数中准确提取待测物质的最佳变量组合,由此构建高质量的巴豆醛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为了验证ODDSA方法的有效性,实验中采集了15种典型市售卷烟品牌,每个品牌在线采集8支样品的主流烟气红外光谱,随后采用随机挑选的25个验证集样本对ODDSA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检验集的线性拟合系数为0.971,相对均方根误差为5.5%,其预测精度能有效满足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在线分析需求,并可拓展到环境二手烟气中其他组分的在线监测,进而为吸烟与健康评估提供全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采样数据驱动光谱分析方法 卷烟主流烟气 巴豆醛 在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相流数值模拟的某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VOCs自然衰减过程识别及能力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晓芳 万玉玉 +2 位作者 王利刚 苏小四 董维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103,共14页
监测自然衰减(monitoring natural attenuation,MNA)技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去除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技术。但受其修复周期长、监测费用昂贵等因素的影响,实地开展MNA技术修复污染场地具有一定... 监测自然衰减(monitoring natural attenuation,MNA)技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去除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技术。但受其修复周期长、监测费用昂贵等因素的影响,实地开展MNA技术修复污染场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研究运用多相流数值模拟手段识别了某石油污染场地内典型VOCs污染物(苯、甲苯、萘)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过程并评估了其自然衰减能力。结果表明:采用TMVOC所建立的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和识别VOCs在地下水中的衰减规律;在研究区中,苯、甲苯和萘由于理化性质差异,在地下水中的污染羽分布特征不同,其自然衰减过程受挥发、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挥发和生物降解作用对VOCs自然衰减的影响程度均为苯>甲苯>萘,而吸附作用对VOCs自然衰减的影响程度为萘>甲苯>苯;在污染源被阻断的前提下,苯、甲苯和萘分别在泄漏发生7.0、6.5和6.0年后通过自然衰减达到理想去除效果。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水文地质条件类似的VOCs污染场地MNA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修复效果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自然衰减 多相流数值模拟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豆醛水解酸化毒性试验影响因素
8
作者 王霞 林清武 +2 位作者 沈志强 胡翔 周岳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10976-10983,共8页
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TVFA)和产酸抑制率是评价有毒有机物对水解酸化毒性的重要指标。以巴豆醛为毒性物质,考察基质浓度、污泥浓度、pH对水解酸化毒性试验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 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TVFA)和产酸抑制率是评价有毒有机物对水解酸化毒性的重要指标。以巴豆醛为毒性物质,考察基质浓度、污泥浓度、pH对水解酸化毒性试验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分析产酸情况的变化。结果发现,有机物浓度/微生物浓度(food/microorganism,F/M)增大至1.47时,TVFA随之增加,F/M继续增大时,因乙酸含量上升导致TVFA略有降低;产酸抑制率随F/M增大而急剧升高,在F/M大于1.47后升高变缓,并于F/M为2.21后基本达到稳定;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TVFA略有降低,产酸抑制率在污泥浓度为2.42~4.84 g/L时较高,随后随污泥浓度升高而急剧降低;TVFA和抑制率在pH7~9范围内均较高。较高的TVFA和产酸抑制率可更好地表征水解酸化毒性,因此水解酸化毒性试验适宜的F/M为1.47~2.21,污泥浓度为2.42~4.84 g/L,pH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巴豆醛 毒性 基质浓度 污泥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利 陈光明 +4 位作者 李敏娜 姜岩 严婷 韩伟华 董振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207-207,共1页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水土流失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威胁,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为明确其在农业增产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重点从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危害入手,详细叙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农业措施,最终阐明了水土保...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水土流失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威胁,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为明确其在农业增产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重点从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危害入手,详细叙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农业措施,最终阐明了水土保持对改善农业生态及生产的作用,以为水土保持在农业增产方面优势作用的发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农业 优势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