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力异常统计评估反演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傅绍乾 李刚 +3 位作者 兰秀丽 李玉普 孟昭秦 张工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9-88,共10页
重力异常统计评估反演是依据统计学的观点展开研究的一种重力异常正、反演方法。本文从理论上对方法的基本原理,到重力异常统计评估正、反演的实现,作了较全面的阐述。本方法应用于我国西部某大型含油气盆地高精度重力资料的反演解释... 重力异常统计评估反演是依据统计学的观点展开研究的一种重力异常正、反演方法。本文从理论上对方法的基本原理,到重力异常统计评估正、反演的实现,作了较全面的阐述。本方法应用于我国西部某大型含油气盆地高精度重力资料的反演解释中,取得了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统计评估 反演法 油气盆地 地质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王营子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宁正伟 柴美德 张宝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1,共3页
王营子煤层气藏位于辽宁省西部阜新市王营子煤矿。该矿在建矿掘进北翼大巷时发生天然气涌出 ,因涌出量大而封闭并开发利用 ,产气量平均达 5 0 0 0m3/d以上 ,至今已十多年。为了探明天然气藏的成因类型及资源前景 ,作者对气藏气体的地球... 王营子煤层气藏位于辽宁省西部阜新市王营子煤矿。该矿在建矿掘进北翼大巷时发生天然气涌出 ,因涌出量大而封闭并开发利用 ,产气量平均达 5 0 0 0m3/d以上 ,至今已十多年。为了探明天然气藏的成因类型及资源前景 ,作者对气藏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产出特征及赋存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研究认为 ,气藏气体主要来自阜新组煤层。从历年来气产量变化曲线形态分析 ,具有煤层气井生产曲线特征 ,但是也有区别。原因主要是受建矿早期的排水、降压作用 ,煤层气解吸并富集在裂隙中的结果。从王营子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分析 ,煤层厚度大 ,资源丰度及渗透率高等 ,反映该区煤层气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新盆地 煤层气 地质特征 资源评价 成藏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的水文地质控制作用 被引量:50
3
作者 池卫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18,共4页
首次从沁水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出发,论述地下水来源、迳流状况,探讨石炭二叠系煤层及其主要含水层之间的水动力联系、水文地质作用对煤层含气性的影响;从构造及水动力学方面探讨煤系地层压力、煤储集层、含气饱和程度等特征及其变化... 首次从沁水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出发,论述地下水来源、迳流状况,探讨石炭二叠系煤层及其主要含水层之间的水动力联系、水文地质作用对煤层含气性的影响;从构造及水动力学方面探讨煤系地层压力、煤储集层、含气饱和程度等特征及其变化原因;分析了盆地煤层气可采性的水文地质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预测盆地南部、寿阳地区南部为煤层气最有利勘探区,其次为盆地东部,盆地中、西部是颇具潜力的后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天然气勘探 煤层气 水文地质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及对策 被引量:29
4
作者 孙万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共5页
煤层气藏主要出现在晚古生代以来的几个成煤期,分布在大陆板块相对稳定区带的沉积构造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方式与石油、常规天然气及煤炭虽有相近之处,但各成体系各有其法,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形成以地面垂向钻井开采为特征的... 煤层气藏主要出现在晚古生代以来的几个成煤期,分布在大陆板块相对稳定区带的沉积构造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方式与石油、常规天然气及煤炭虽有相近之处,但各成体系各有其法,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形成以地面垂向钻井开采为特征的现代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我国煤层气产业刚刚崛起,已经实现了勘探试验的突破,开始进入区域勘探阶段。我国煤层气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前景极为广阔,应当制定二十一世纪煤层气工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合理布局整体部署,制定鼓励煤层气工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投入,同时还应当积极对外合作,坚持科技进步,坚持依法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现状 发展战略 资源开发 中国 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水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志成 王念喜 段春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25,共3页
在煤层水压力作用下,煤岩储层中“圈闭”了一定数量的气体从而形成煤层气藏。煤层水在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吸附)和产出的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煤层水处于一定的封闭条件下时,煤岩储层表现为具较高的储层压力和含气量;水的不... 在煤层水压力作用下,煤岩储层中“圈闭”了一定数量的气体从而形成煤层气藏。煤层水在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吸附)和产出的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煤层水处于一定的封闭条件下时,煤岩储层表现为具较高的储层压力和含气量;水的不可压缩性对煤岩割理、孔隙起到了支撑作用,使煤岩储层能保持较高的渗透率。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合理控制煤层水的排采速度,是防止井筒附近应力过分集中,造成煤岩储层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煤层 地下水 储集层 天然气勘探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集层评价参数及其组合 被引量:15
6
作者 苏付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21,共6页
从认识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煤岩学、油气层物理学和渗流力学等理论,通过地质调查、实验室测试、试井、测井和排采试验等手段,提出了进行煤层气储集层评价所需的参数及其组合。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参数:①煤层气储集层赋存状... 从认识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煤岩学、油气层物理学和渗流力学等理论,通过地质调查、实验室测试、试井、测井和排采试验等手段,提出了进行煤层气储集层评价所需的参数及其组合。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参数:①煤层气储集层赋存状态及煤岩参数;②煤层气储集特征参数;③煤层气储集层物性参数;④流体特征参数;⑤生产排采参数。将上述几类参数进行组合,列出了7大类共49项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集层 评价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丹吉林盆地麻木乌苏凹陷基岩含油气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崇宁 段春节 +1 位作者 康新文 李保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巴丹吉林盆地包含多个 中生代凹陷,在 其西北部麻木 乌苏凹陷中首 批钻探的两口 井,均在前中 生界基岩顶部钻 遇良好油气显示,反 映该区具有形成基岩油气藏的可 能。分析认为,油气源来自侏罗系, 不整合面和断层为主要运移通道,基... 巴丹吉林盆地包含多个 中生代凹陷,在 其西北部麻木 乌苏凹陷中首 批钻探的两口 井,均在前中 生界基岩顶部钻 遇良好油气显示,反 映该区具有形成基岩油气藏的可 能。分析认为,油气源来自侏罗系, 不整合面和断层为主要运移通道,基 岩具有相对较好的储集性 ,存在系列断块潜山型圈闭,油气分 布显示出差异聚集的特点。因此, 基岩油气藏是该区勘探的重要类型 之一,扩大了油气勘探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 油气成藏条件 巴丹吉林盆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数值模拟的地质模型与数学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岳晓燕 谭世君 吴东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1,共4页
煤层气数值模拟是以计算机为支持条件,模拟煤层气产出的全过程。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煤储层的地质特征,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并据煤层气产出机理,建立能描述煤层气运动过程基本物理现象和边界条件、初始条件的数学模型,再离散化成... 煤层气数值模拟是以计算机为支持条件,模拟煤层气产出的全过程。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煤储层的地质特征,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并据煤层气产出机理,建立能描述煤层气运动过程基本物理现象和边界条件、初始条件的数学模型,再离散化成数值模型;然后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建立计算机模型。文中介绍的煤层气数值模拟方法能全面、系统地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客观反映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特性,并具有开发成本低、可重复进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数值模拟 地质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评价选区新思路——地层能量评价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池卫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16,共4页
煤层气评价选区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也是难点。在回顾我国煤层气勘查历史的基础上,依据煤层气开发机理,提出煤层气地层能量评价法这一新思路,从地应力、地层压力、煤层富水程度和水体弹性能量等反映地层能量的参数出发,论述了它们... 煤层气评价选区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也是难点。在回顾我国煤层气勘查历史的基础上,依据煤层气开发机理,提出煤层气地层能量评价法这一新思路,从地应力、地层压力、煤层富水程度和水体弹性能量等反映地层能量的参数出发,论述了它们在煤层气评价选区中的作用。据水动力形成机制,初步建立了盆地含煤地层压力模式,指出了形成具有较高地层能量的地质条件。结果认为,煤层富水程度较高且煤层水体弹性能量也较高的地区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层能量 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姚知铭 梁传坤 李红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2期119-122,共4页
目前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多采用炸药震源,但常因地表地质条件的复杂而使炸药震源的使用受到限制。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方法,通过控制激发信号高频振动时间,提高激发地震信号的高频成分,可达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目的。我们在砾石覆盖区... 目前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多采用炸药震源,但常因地表地质条件的复杂而使炸药震源的使用受到限制。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方法,通过控制激发信号高频振动时间,提高激发地震信号的高频成分,可达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目的。我们在砾石覆盖区开展了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的试验,并完成了一定的工作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高分辨率 非线性扫描 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韩渠油田长_2储层伤害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亮 李雪雁 段小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4,共4页
通过对陕北韩渠油田长 2 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特征、填隙物成分及地层流体的分析和研究 ,探讨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引起长 2 储层伤害的主要地质因素 ,认为有机垢堵塞、酸敏以及水锁效应是导致长2 储层伤害的主要地质因素 ,水敏、速... 通过对陕北韩渠油田长 2 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特征、填隙物成分及地层流体的分析和研究 ,探讨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引起长 2 储层伤害的主要地质因素 ,认为有机垢堵塞、酸敏以及水锁效应是导致长2 储层伤害的主要地质因素 ,水敏、速敏及流体性质也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储层伤害。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建议向地层中注入防蜡剂、粘土稳定剂、铁离子稳定剂、控制注入水的水质标准及增加采油压差等方法来预防或减轻可能出现的储层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因素 韩渠油田 储集层 地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星锦 王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27,共4页
煤层气独特的地质特征决定了其储量计算方法有别于常规天然气。介绍了煤层气储量计算方法的建立过程,即将物质平衡法和容积法结合起来,通过两组方程的迭代,在计算机上自动完成。与常规天然气储量计算不同的是,煤层气储量计算中应充... 煤层气独特的地质特征决定了其储量计算方法有别于常规天然气。介绍了煤层气储量计算方法的建立过程,即将物质平衡法和容积法结合起来,通过两组方程的迭代,在计算机上自动完成。与常规天然气储量计算不同的是,煤层气储量计算中应充分考虑吸附气与游离气的综合贡献,同时物质平衡方程中应包括解吸、扩散和渗流三种机制。应用该方法,计算了山西某煤层气田的资源量和储量。对于勘探程度高、资料可靠的区块计算精度高,且可计算出经济可采储量;反之,则计算出的资源量精度低,且无法计算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量计算法 煤层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观测系统影响资料分辨率的两种效应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传坤 尹军杰 王旭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本文探讨了地震观测系统影响资料分辨率的相关效应和平均效应。首先.分析了观测系统影响地震分辨率的机理,指出相关效应和平均效应的综合将导致地震分辨率的降低。然后,定义总相关效应和最大离散距,并用这两个参数来表征观测系统的... 本文探讨了地震观测系统影响资料分辨率的相关效应和平均效应。首先.分析了观测系统影响地震分辨率的机理,指出相关效应和平均效应的综合将导致地震分辨率的降低。然后,定义总相关效应和最大离散距,并用这两个参数来表征观测系统的负效应。最后,给出高分辨率地震观测系统的量化标准,及减少观测系统负效应的一系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 分辨率 相关效应 平均效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南缘逆冲推覆带古生界天然气藏的保存条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池卫国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3期5-7,14,共4页
通过进行盖层的岩相古地理划分、构造运动分析及地震、钻井和化探资料的解释对比,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古生界天然气藏具有不同的保存条件。认为研究区南部受构造抬升及断裂作用影响,盖层已出露或埋藏较浅,古生界气藏保存条件较差... 通过进行盖层的岩相古地理划分、构造运动分析及地震、钻井和化探资料的解释对比,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古生界天然气藏具有不同的保存条件。认为研究区南部受构造抬升及断裂作用影响,盖层已出露或埋藏较浅,古生界气藏保存条件较差;东北部地区则保存条件较好,是古生界天然气勘探较为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 推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描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利 蔡云飞 侯鸿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31,共4页
煤层气储层描述是认识和评价煤层气储层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储层描述建立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是煤层气有效勘探、优化开发的基础。根据煤层气及其储层的特点,将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分为基础地质、煤岩学、吸附储集、储层物性及流体等... 煤层气储层描述是认识和评价煤层气储层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储层描述建立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是煤层气有效勘探、优化开发的基础。根据煤层气及其储层的特点,将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分为基础地质、煤岩学、吸附储集、储层物性及流体等五个特征进行描述。煤层气储层描述采用的是将煤层气地质学与储层工程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一套方法。该套方法在建立柳林煤层试验区4#煤层地质模型过程中得到了应用,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地质模型 煤层气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气测显示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建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9-50,共2页
冀东油田断块破碎,圈闭类型多,油、气、水分布状态复杂,以致在气测录井中,常常遇到气测显示(全烃)级别不能正确反映油气层含油气级别的问题。为此,根据实际试油结果,选择了一批低、中、高级别油气层,对比分析其气测录井、地质... 冀东油田断块破碎,圈闭类型多,油、气、水分布状态复杂,以致在气测录井中,常常遇到气测显示(全烃)级别不能正确反映油气层含油气级别的问题。为此,根据实际试油结果,选择了一批低、中、高级别油气层,对比分析其气测录井、地质录井和试油资料,总结出可以用来判识测试层含油气级别的6种气测显示特征:①烃类组分有差异;②钻井液槽面显示不同;③气测后效反映的明显程度有别;④全烃峰的高度、宽度和形状各异;⑤气测显示三角图解的图形有差别;⑥地层含气量高低不等。图2表1(梁大新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油气层 试油 气测显示特征 采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技术在煤层气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东平 岳晓燕 吴春萍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5期48-49,共2页
同常规油气勘探和开发应用一样 ,测井也应成为煤层气评价的有力工具。但是 ,煤层气的储集、产出机理与常规油气藏大不相同 ,目前的研究水平尚难建立一套完善的煤层气解释方法或方程。借助于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煤层气测井评价 ,是现阶段的... 同常规油气勘探和开发应用一样 ,测井也应成为煤层气评价的有力工具。但是 ,煤层气的储集、产出机理与常规油气藏大不相同 ,目前的研究水平尚难建立一套完善的煤层气解释方法或方程。借助于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煤层气测井评价 ,是现阶段的优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煤层气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测井储层评价神经网络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东平 吴春萍 谭世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煤层气 测井 储集层 神经网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PSRTK技术在3维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予杰 吴录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0-12,共3页
  D G P S R T K(实时差分定位)技术是当前物探生产的杰出代表,它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绝对优势在物探测量乃至整个测绘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就 D G P S R T K 的工作原理、工作方法以及步骤等作了...   D G P S R T K(实时差分定位)技术是当前物探生产的杰出代表,它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绝对优势在物探测量乃至整个测绘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就 D G P S R T K 的工作原理、工作方法以及步骤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列举出了该系统试验生产的数据精度分析结果,提出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 测量 地震勘探 DGPS P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地应力评价图的编制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景诚 段春节 王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2,共4页
地应力研究结果可为煤层气评价选区提供重要的资料。对于井下某一煤层,通过测试和计算可得到地应力、地层压力、解吸压力以及据以上基础数据而得出的许多推算值。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力学系统从而影响煤层气的储存和产出。通常对上述... 地应力研究结果可为煤层气评价选区提供重要的资料。对于井下某一煤层,通过测试和计算可得到地应力、地层压力、解吸压力以及据以上基础数据而得出的许多推算值。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力学系统从而影响煤层气的储存和产出。通常对上述数值进行分析时,特别是涉及到不同煤层和不同井的煤层之间的对比时,显得相当麻烦。介绍了一种煤层气井地应力评价图解法,既可对同一井的不同煤层,又可对不同地区不同井的煤层按深度将有关的各项力学参数在图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在图上进行煤层间各种数值对比十分方便。对美国、中国的5口代表井进行了作图分析,并结合各煤层的产气量,说明了地应力评价的重要性和作图法评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地质评价 应力分析 地层压力 气井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