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改性脱硫石膏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郭炎飞 刘博 +4 位作者 郅真真 沈莎莎 吴帆 李赫 徐康硕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82,共9页
为减少人类居住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优化电磁环境,同时解决我国工业副产石膏应用领域窄、利用率且附加值低的难题。本文以脱硫石膏为原材料,采用石墨烯对其进行吸波功能化改性,制备出石墨烯改性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并从吸波性能、力学性... 为减少人类居住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优化电磁环境,同时解决我国工业副产石膏应用领域窄、利用率且附加值低的难题。本文以脱硫石膏为原材料,采用石墨烯对其进行吸波功能化改性,制备出石墨烯改性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并从吸波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等方面分析了石墨烯以及羟基铁粉吸波剂对石墨烯改性脱硫石膏基吸波材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随石墨烯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石墨烯掺量为1.0 wt.%,羟基铁粉掺量为15 wt.%时,改性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在10~18 GHz的最低RL值为-37.2 dB;石墨烯改性石膏基吸波材料随其厚度的增加,吸波性能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厚度为20 mm时在频率2~6 GHz范围内RL值为-16.5 dB。然而,随着石墨烯与铁氧体的掺入,改性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体系密度逐渐增大;当石墨烯掺量为0.5 wt%,羟基铁粉掺量为15 wt.%时,改性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最高,较空白样增加14%,体积密度为1190 kg·m^(-3)。本文研究内容可为功能型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脱硫石膏 吸波性能 抗压强度 体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建材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2
作者 董泽 翟延波 +1 位作者 任志威 严邦奇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共5页
磷石膏的建材资源化利用既可以消纳大量磷石膏,又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是处理磷石膏的重要措施之一。总结了近年来磷石膏在石膏板、石膏砌块、抹灰石膏、自流平石膏、石膏模盒等建材生产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磷石膏建材资源化面临的... 磷石膏的建材资源化利用既可以消纳大量磷石膏,又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是处理磷石膏的重要措施之一。总结了近年来磷石膏在石膏板、石膏砌块、抹灰石膏、自流平石膏、石膏模盒等建材生产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磷石膏建材资源化面临的分布不均匀、供需不协调,产品质量差、市场认可度低,规范不健全、政策激励不充分等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开展磷石膏预处理清洁技术研发、提高磷建筑石膏质量稳定性等技术措施,以及通过政策引导和财税激励,进一步扩大磷石膏在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建材资源化利用 固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聚硅氧烷涂层的制备及其常温固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任志威 董泽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共水解改性硅铝复合溶胶,加入胺类固化剂,制备了可常温固化的有机-无机杂化聚硅氧烷涂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 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共水解改性硅铝复合溶胶,加入胺类固化剂,制备了可常温固化的有机-无机杂化聚硅氧烷涂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试仪等考察了涂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四乙烯五胺(TEPA)加入量为涂料总质量的0.5%时,常温下固化7 d,所得涂层的耐冲击性、附着力等性能较为优异,与热固化涂层性能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涂层 常温固化 改性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新农村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璇 吴斌 +1 位作者 梅丹丹 刘敏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89-1091,共3页
为提高新农村工作中管理、决策、规划等的信息化水平,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在线地图服务为载体,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各类新农村专题信息与空间数据相结合,开发、建立新农村信息系统。系统采用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架构设计,基... 为提高新农村工作中管理、决策、规划等的信息化水平,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在线地图服务为载体,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各类新农村专题信息与空间数据相结合,开发、建立新农村信息系统。系统采用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架构设计,基于WCF框架与Web Service技术进行开发,用户可在系统中直观浏览、查询、统计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新农村信息系统 数据库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土石墨矿的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飞飞 张韬 +3 位作者 于阳辉 岑对对 王景球 周嘉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国外某石墨矿固定碳含量为22.25%,但黏土含量高、嵌布粒度细,采用常规直接浮选回收率损失过高(>12%)。工艺矿物学分析表明+0.074mm中石墨含量28%、高岭土含量20%,-0.020mm中石墨含量15%、高岭土含量55%。为提高石墨精矿回收率,根据... 国外某石墨矿固定碳含量为22.25%,但黏土含量高、嵌布粒度细,采用常规直接浮选回收率损失过高(>12%)。工艺矿物学分析表明+0.074mm中石墨含量28%、高岭土含量20%,-0.020mm中石墨含量15%、高岭土含量55%。为提高石墨精矿回收率,根据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采用预先分级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中矿返回的新工艺流程,可获得粒度分别为+0.3mm、-0.3+0.15mm和-0.15mm的三种精矿产品,固定碳含量分别为90.86%、96.53%和95.17%,精矿总回收率为94.00%,尾矿总回收率仅为6.00%,大大降低了尾矿中损失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土 细鳞片石墨 选矿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老城区面源污染控制体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庄景 刘敏娜 黄超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298-302,共5页
在点源污染得到控制后,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将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以老城区的面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老城区的面源污染问题,基于海绵城市,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理念,以小区与建筑、城市道路、城... 在点源污染得到控制后,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将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以老城区的面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老城区的面源污染问题,基于海绵城市,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理念,以小区与建筑、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4大区域为载体,以城市绿地与广场为核心,构建城市老城区面源污染控制体系。指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在未来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中,要加强对后期管理与公众参与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城市面源污染 城市老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建筑设计 保障档案安全
7
作者 何文跃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8-39,共2页
建筑安全法规建设档案馆的建筑安全是档案安全的最基本条件,安全设计是档案馆建筑安全的前提。为保证档案馆建筑的安全性,早在1986年,我国就出台了《档案建筑设计规范》,2000年,对其进行修订。2008年,我国发布了《档案馆建设标准》。201... 建筑安全法规建设档案馆的建筑安全是档案安全的最基本条件,安全设计是档案馆建筑安全的前提。为保证档案馆建筑的安全性,早在1986年,我国就出台了《档案建筑设计规范》,2000年,对其进行修订。2008年,我国发布了《档案馆建设标准》。2010年,又再一次修订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并沿用至今。标准和规范的出台、修订、完善,为档案馆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安全 建筑设计 档案库房 细水雾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法规建设 数字化加工 档案利用者 灭火系统设计 档案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G20时期杭州市挥发性有机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丰睿 黄成臣 +3 位作者 高寒 郑慧君 申亚梅 罗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0-817,共8页
后G20时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臭氧成为杭州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成为杭州冬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利用杭州市环境检测朝晖站和环境监测下沙站空气质量数据观测值分析5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臭氧形成潜力,并使... 后G20时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臭氧成为杭州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成为杭州冬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利用杭州市环境检测朝晖站和环境监测下沙站空气质量数据观测值分析5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臭氧形成潜力,并使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研发的第3代大气质量预估模型(WRF-CMAQ)对杭州市中心PM10的污染数值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后G20时期PM10和臭氧的最佳管控方案。结果显示:在后G20时期杭州市中心和城郊,芳香烃所占臭氧形成潜力比例最高,其次为烯烃和烷烃,最后为乙炔。在市区和城郊,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丙烯和乙苯依次为生成臭氧最主要的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管控这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臭氧质量浓度。2017年杭州市中心春夏秋冬四季的PM10中分别有50%,32%,48%和45%源于杭州市以外污染源的长距离跨地域传输。其中,春秋冬三季通过长距离传输来到杭州市区的PM10主要源于市区的北方,夏季则主要源于市区的西南方。2017年,杭州市区的交通源、工业源、生活源与农业源对本地排放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62.6%,27.8%,7.3%和2.3%。当杭州本地的工业源和交通源在2016年的基础上分别减排15%和5%时,杭州市中心的PM10年均质量浓度可低于70μg·m^-3,达到二类区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形成潜力 大气质量预估模型 可吸入颗粒物 长距离传输 本地污染源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型的南方城市道路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庄景 罗海琳 雷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为研究南方道路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分析对比了重庆市和苏州市4场典型降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雨型是污染负荷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Ⅱ型降雨的污染负荷变化相对Ⅶ型降雨与径流量(或降雨强度)变化更为相似;污染物... 为研究南方道路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分析对比了重庆市和苏州市4场典型降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雨型是污染负荷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Ⅱ型降雨的污染负荷变化相对Ⅶ型降雨与径流量(或降雨强度)变化更为相似;污染物浓度与污染负荷的相关性差,径流量(或降雨量强度)与SS/TSS、TP、Pb的污染负荷存在明显相关性。南方城市道路径流污染控制在截留高浓度的初期雨水的同时,也应从污染负荷方面进行总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雨型 城市道路降雨径流 污染负荷 污染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