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与平台经济的新发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93,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新型平台的涌现和产业赋能推动着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易型平台不同,新型平台以产业赋能为主导,是产业智能化的推动者。新型平台来自交易型平台和创新型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创新型企业大都是传统产业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新型平台的涌现和产业赋能推动着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易型平台不同,新型平台以产业赋能为主导,是产业智能化的推动者。新型平台来自交易型平台和创新型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创新型企业大都是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新型平台的出现意味着平台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平台市场和企业“双重”属性,尤其是对企业属性、产业赋能功能和机制的认识,是平台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型平台 产业赋能 平台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转型背景下自动驾驶产业化的中国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霍治方 刘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109,共15页
自动驾驶是当今交通社会转型的一种变革性力量。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集中应用的典型场景,自动驾驶具备技术和社会“双重”属性,其产业化过程本质上是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建构的过程。基于175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关系数据和819份自动驾... 自动驾驶是当今交通社会转型的一种变革性力量。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集中应用的典型场景,自动驾驶具备技术和社会“双重”属性,其产业化过程本质上是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建构的过程。基于175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关系数据和819份自动驾驶实地社会实验的问卷数据,对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化实践方案的形成机制与理论逻辑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自动驾驶在高环境嵌入性作用下,一方面嵌入中国复杂道路环境,另一方面嵌入中国独特社会环境,导致以单车智能为核心的技术路线难以为继,最终在一系列互补性技术创新和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创新作用下,以车路协同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道路成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化的实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车路协同 环境嵌入 社会建构 社会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工业互联网 建设数字开发区--2021(第五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编 被引量:1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刘刚 +4 位作者 林浩 杨观赐 边存国 王欣宁 郭峻玮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1年第5期35-43,共9页
与传统工业园区和高科技园区不同,新型创新区不再表现为物理空间的拓展,而是立足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培育和发展。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 与传统工业园区和高科技园区不同,新型创新区不再表现为物理空间的拓展,而是立足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培育和发展。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数字化,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加快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才有可能让自己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注意数字化转型在不同的公司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等问题。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包括政策驱动、经济驱动、内控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字开发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 论坛 发言摘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与美学新思维 被引量:3
4
作者 陶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7,共7页
大数据改变了科学和认识的范式,同时也对传统美学产生冲击和影响。首先是关联思维和计算思维的结合。大数据在人工智能艺术中的应用,说明艺术中的关联思维可以被算法所表示。其次是全面性认识与小样本方法的融合。全面的数据带来了客观... 大数据改变了科学和认识的范式,同时也对传统美学产生冲击和影响。首先是关联思维和计算思维的结合。大数据在人工智能艺术中的应用,说明艺术中的关联思维可以被算法所表示。其次是全面性认识与小样本方法的融合。全面的数据带来了客观性,使得艺术从专家驱动走向了观众和流量驱动,而人类在小数据限制下的“隐喻-联想”能力,也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大任务”提供了可能。最后,大数据技术还可以融合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等。但是,我们也要警惕“数据中心主义”和“数据霸权”,防止大数据造成的审美同一化。我们应该提升人们的“数据素养”,用“审美理性”来限制和引导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美学 关联思维 计算思维 审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高水平数字贸易港的关键与举措
5
作者 陈兵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9-83,共5页
随着数字贸易全球化蓬勃发展,建设高水平数字贸易港已成为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市场竞争,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要机遇,有助于加快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贸易创新展业的同步发展。现阶段数字贸易港建设尚面临制度不完善、... 随着数字贸易全球化蓬勃发展,建设高水平数字贸易港已成为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市场竞争,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要机遇,有助于加快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贸易创新展业的同步发展。现阶段数字贸易港建设尚面临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人才供给不足等挑战,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为主线,以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为基本盘,以数商制度建立健全为推进器,以数据流通安全为保障线,以加快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供给为水位线,加快推进数字贸易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贸易港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