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艺需要怎样的“评论家”
1
作者 陈振濂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9-139,共1页
长期以来,中国文艺评论缺少独立的学科地位,没有一整套清晰的学术方法,也缺乏专业人才梯队。任何一个有文字功底会写作的人,都可以发表各种或成熟或幼稚,甚至肤浅或偏激的见解,都可以自称是评论家而毫无愧惶之色。但你若问他文艺评论作... 长期以来,中国文艺评论缺少独立的学科地位,没有一整套清晰的学术方法,也缺乏专业人才梯队。任何一个有文字功底会写作的人,都可以发表各种或成熟或幼稚,甚至肤浅或偏激的见解,都可以自称是评论家而毫无愧惶之色。但你若问他文艺评论作为一门学科的核心、边界,內涵、外延、主要成果,经典史实、名家大师代表性著作,乃至价值观、方法论……却大都语焉不详,甚至压根儿没有仔细考虑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 学科地位 名家大师 人才梯队 文字功底 学术方法 学科意识 武训传 诚信论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文艺的构成景观与发展问题 被引量:10
2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 周星 +2 位作者 陈伟 叶凯 马岂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1,71,共16页
网络已经成为当下影响文化生态的重要媒介,网络文艺是网络生存和传播影响大众的重要存在。文章全面考察中国网络文艺的现状,认为网络文艺是呈现于网络媒介上的一切文艺样态的作品,网络文艺的主要形态包括视频类、音频类、文字类、游戏... 网络已经成为当下影响文化生态的重要媒介,网络文艺是网络生存和传播影响大众的重要存在。文章全面考察中国网络文艺的现状,认为网络文艺是呈现于网络媒介上的一切文艺样态的作品,网络文艺的主要形态包括视频类、音频类、文字类、游戏类等。在考察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的重点,对网络文学、网剧和网络音乐等进行细致分析。为各类别网剧阐释概念、梳理创作现象,分析得失,提出发展网剧的针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网络传播 网络文艺 网剧 网络文学 网络音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艺还有更为长远的路要走
3
作者 张金尧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127,共2页
当前,"一带一路"文艺融合的"民心"工程为文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各国文化融合创新疏通了新渠道。中国文艺工作者们只有创作大量优秀的、具有民族审美个性和时代精神追求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推动我们去建设"... 当前,"一带一路"文艺融合的"民心"工程为文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各国文化融合创新疏通了新渠道。中国文艺工作者们只有创作大量优秀的、具有民族审美个性和时代精神追求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推动我们去建设"一带一路";只有感知其他民族的所思、所想、所感,才能使民心相通,最终实现恒久相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文艺 时代精神 民心相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艺的“新时代”与“决胜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振濂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92-93,共2页
"新时代"的当下定位,是十九大提出的新论断。文艺的"决胜",要通过对文化艺术领域"决胜期"的认识、定位与规划,设定"新目标"。中国文艺需借助"新时代"的优势,深入把握中华文化的精神... "新时代"的当下定位,是十九大提出的新论断。文艺的"决胜",要通过对文化艺术领域"决胜期"的认识、定位与规划,设定"新目标"。中国文艺需借助"新时代"的优势,深入把握中华文化的精神,建立起中华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能力和机制,运用"新思想",踏上"新征程",努力交出一份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新时代 决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亟需创建“文艺评论学”
5
作者 庞井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0-3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文艺评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加强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梁漱溟说,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文艺评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加强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梁漱溟说,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文艺评论”是文艺领域一个核心概念,是一个传播频次很高的“热词”,但在历史脉络和实际运用中比较混乱和模糊,也缺乏深厚的学理和学科支撑。在当前形势下,厘清“文艺评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建立“文艺评论学”。进而构建文艺评论新格局,是把切实加强文艺评论落到实处的一项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 文艺复兴 国运 评论工作 文艺工作 文艺创作 历史脉络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影视发展的现况、趋势与未来——《中国电影蓝皮书2023》《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3》首发式暨中国电影、电视剧发展对话会高峰论坛实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旭光 范志忠 +16 位作者 尹鸿 张卫 周斌 陈犀禾 汪天云 厉震林 杨俊蕾 刘智海 姚争 张邦卫 李晋林 卢炜 张宇清 叶宁 刘志江 黄平 张艺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11,共9页
《中国电影蓝皮书2023》《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3》首发式暨中国电影、电视剧发展对话会高峰论坛于2023年6月12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与会专家就中国电影发展的现况、趋势、问题、未来、教育进行研讨。中国电影在2023年表现出类型多... 《中国电影蓝皮书2023》《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3》首发式暨中国电影、电视剧发展对话会高峰论坛于2023年6月12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与会专家就中国电影发展的现况、趋势、问题、未来、教育进行研讨。中国电影在2023年表现出类型多元发展、产业侧供给优化、系列生产意识明显等特征,中国电视剧在2023年表现出网台互动、垂类题材不断深化、剧场模式明显的特征。中国产业与评论之间的关系、青年受众的审美变化、电影人该如何合作共存、电影教育如何改革是此次会议研讨的核心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视剧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 影视发展 审美变化 会议研讨 多元发展 青年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发展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百鸟朝凤》现象引发的中国电影“三问” 被引量:8
7
作者 尹鸿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92,共3页
电影的多样化,既表现在艺术电影的多样化,也表现在小众电影与大众电影的共存互赢。从这个意义上说,《百鸟朝凤》现象带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市场万万不能。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是可以预期的。
关键词 《百鸟朝凤》 电影市场 艺术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窄而纯的中国艺术精神--读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一川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2-133,共2页
在"中国精神"及"中华美学精神"已成为文艺界热门话题的今天,回头梳理往昔有关"中国艺术精神"的思考路径,想必会增添一种历史感。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由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 在"中国精神"及"中华美学精神"已成为文艺界热门话题的今天,回头梳理往昔有关"中国艺术精神"的思考路径,想必会增添一种历史感。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由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而在庄子那里,中国艺术精神才有了最纯粹而又凝练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庄子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述中国故事不可随波逐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5期136-137,共2页
中国故事是一个文化性的概念,不只是叙述对象,而且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传达与表现对象。应坚持自立自足的文化精神,坚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核心,不以屈就他人来实现传达,不把随波逐流的时潮需要作为追求目标,才能发挥中国故事的精神本质。
关键词 价值观 中国故事 本土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的文艺批评冲击波
10
作者 女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1,共2页
新媒体是文艺批评的新瓶,新瓶还要装新酒。新酒的新,应该新在思维方式。新媒体艺术批评的思想资源,源于传统,离不开艺术史的积淀,但必须冲破陈旧保守观念的藩篱。面对新鲜的艺术现场,用新鲜的表达、新鲜的阐释,带来新鲜的接受。惟有新,... 新媒体是文艺批评的新瓶,新瓶还要装新酒。新酒的新,应该新在思维方式。新媒体艺术批评的思想资源,源于传统,离不开艺术史的积淀,但必须冲破陈旧保守观念的藩篱。面对新鲜的艺术现场,用新鲜的表达、新鲜的阐释,带来新鲜的接受。惟有新,才能为新时代的新人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批评 新媒体 碎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平作品
11
作者 高海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魔幻大片的“中国文化元素” 被引量:11
12
作者 饶曙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38-139,共2页
随着全球化与互联网的交织渗透与深度融合,国产电影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活力迸发的"青春"姿态,一大批新式魔幻大片应运而生。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华语魔幻电影,亟需承载民族优秀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坚守本土文化立场、熔... 随着全球化与互联网的交织渗透与深度融合,国产电影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活力迸发的"青春"姿态,一大批新式魔幻大片应运而生。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华语魔幻电影,亟需承载民族优秀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坚守本土文化立场、熔铸现代伦理价值、传播主流价值观,以跨文化姿态和工业化逻辑传达"中国经验",彰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验幻象 中国经验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电影的思想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饶曙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4-125,共2页
电影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自觉肩负起相应的文化责任和时代使命。中国电影在推动产业前行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电影创作的思想文化价值,以优质的作品引领社会风尚,以文化主体的创新提升电影的思想深度,使之参与到中华文明的... 电影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自觉肩负起相应的文化责任和时代使命。中国电影在推动产业前行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电影创作的思想文化价值,以优质的作品引领社会风尚,以文化主体的创新提升电影的思想深度,使之参与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电影 思想价值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戏曲美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傅谨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6,共9页
中国戏曲的理论建构以往深受西方近代戏剧理论影响,当前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进行研讨,发掘其独特价值,并借此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人类戏剧普遍规律。戏曲不满足于对现实人生的模仿,它成功超越写实手法,通过艺术转化拓展了戏剧与现实之关系;戏... 中国戏曲的理论建构以往深受西方近代戏剧理论影响,当前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进行研讨,发掘其独特价值,并借此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人类戏剧普遍规律。戏曲不满足于对现实人生的模仿,它成功超越写实手法,通过艺术转化拓展了戏剧与现实之关系;戏曲演员的表演重在寻找适宜的身体表达,并不必然以演员对角色的内心体验为前提,揭示了思想感情与形体动作的身心关系这一戏剧表演核心问题;戏曲悠久的“活戏”传统,通过即兴创造和群体累积完成艺术创造,实为人类戏剧共有模式,启发我们重新从美学角度认识艺术的创造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表演 模仿说 身心关系 活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情感人,方能温润心灵——中国电影的长久发展之道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凯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30-131,共2页
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中国电影创作者应当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传递向善向上的中国价值观,使我们的电影作品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以独特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鼓舞人。
关键词 电影美学 影视文化 情理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众埋怨没有好电影,创作者埋怨没有好观众 中国电影狂欢背后的怪圈和悖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饶曙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93,共2页
自2003年中国电影启动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产值以超过30%的复合增长速度持续增长,2015年则呈现出了加速度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文化体系仍存在不少短板。中国电影发展如何一方面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有... 自2003年中国电影启动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产值以超过30%的复合增长速度持续增长,2015年则呈现出了加速度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文化体系仍存在不少短板。中国电影发展如何一方面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有效保障观众的观影需求,另一方面具有更多的人文内涵、审美内涵,具有经典性品格,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票房 喜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杂技,“技”中有“道”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西宁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38-138,共1页
千百年来,杂技作为一门传统的“身体”艺术,在“高、难、惊、险、奇、谐”的动作之中渗透了中国传统“技近乎道”的审美特征与哲学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杂技在保持“技”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对“道”的思考和开掘。中国哲学升... 千百年来,杂技作为一门传统的“身体”艺术,在“高、难、惊、险、奇、谐”的动作之中渗透了中国传统“技近乎道”的审美特征与哲学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杂技在保持“技”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对“道”的思考和开掘。中国哲学升华了杂技的思想主题,增强了文化底蕴,提升了境界层次,促进了传统杂技由“外存表达”向“内外兼备”的转变,成为推动现代杂技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道” “技” 杂技 中国哲学 “身体” 审美特征 思想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要向民间学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西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6-136,共1页
近代以来,以西方为主体的多元化文化艺术观念不断地介入、冲击长期封闭而又饱受困苦的国土与人们的思想,在新鲜而又应接不暇的外来艺术观念与形态中,人们贪婪地吸吮着、追逐着,引起了中国文化艺术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前行。与此同时... 近代以来,以西方为主体的多元化文化艺术观念不断地介入、冲击长期封闭而又饱受困苦的国土与人们的思想,在新鲜而又应接不暇的外来艺术观念与形态中,人们贪婪地吸吮着、追逐着,引起了中国文化艺术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前行。与此同时,人们赖以站立与前行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地受到挤压,甚或是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民间艺术 学习 艺术观念 多元化文化 近代以来 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一个天高地阔的文艺大题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向云驹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4-125,共2页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东来西往的丝绸之路均与文化交流有着不解之缘。今天的"一带一路"不仅需要文艺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和睦相处、民心相通中发挥情感纽带的作用,而且需要文艺走在"一带一路&q...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东来西往的丝绸之路均与文化交流有着不解之缘。今天的"一带一路"不仅需要文艺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和睦相处、民心相通中发挥情感纽带的作用,而且需要文艺走在"一带一路"的时代前沿,为新时代留下文明的丰碑和文艺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文艺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与北非影视协作发展策略研究
20
作者 齐林泉 张德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97,共6页
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新方案,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尤其是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成为这一方案的重要基石。影视作为被人们广泛认可和喜爱、又可全方位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大众传播媒介... 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新方案,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尤其是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成为这一方案的重要基石。影视作为被人们广泛认可和喜爱、又可全方位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大众传播媒介,由此将承载起新的传播使命,同时又将迎来自身发展的新契机。为此,选择具有非洲和阿拉伯双重区域身份的北非为切入点,通过关注影视理论创新、创作实践探索、生产与传播全球协同布局,探究中国与北非影视共同发展策略,以创造具有全球性示范作用的影视发展共同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非影视 影视发展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