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哲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思想奠基
1
作者 包大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3,F0002,233,共11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在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跃迁中,毛泽东哲学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语境下的批判对象、实践方向、文化特质和话语风格。毛泽东哲学在革命实...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在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跃迁中,毛泽东哲学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语境下的批判对象、实践方向、文化特质和话语风格。毛泽东哲学在革命实践中建立起新的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与历史观,科学地指明了现代历史进程的必然方向与主题。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阐释了与现代生产力相匹配的世界观,接续完成了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思想启蒙任务,以唯物辩证法赋予了中国人民思想上彻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毛泽东以历史唯物主义系统总结了近代以来各种救国方案的得失,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创造、改变和言说历史的主体,激发了人民创造现代历史的自觉性。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明了现代文明的出路是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实践,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探索向未来迈进、向世界人民开放的现代文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粉丝经济”的资本逻辑及其良性循环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6,共10页
随着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型与网络媒介的泛化,"粉丝经济"应运而生。"粉丝"作为"粉丝经济"的主体,不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产者,这一群体在新的消费文化形态下体现出现实的、潜在的经济影响以及创造文化符... 随着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型与网络媒介的泛化,"粉丝经济"应运而生。"粉丝"作为"粉丝经济"的主体,不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产者,这一群体在新的消费文化形态下体现出现实的、潜在的经济影响以及创造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在"粉丝"、偶像、投资者三方关系中,"粉丝"与偶像具有审美与利益的关联,"粉丝"与投资者体现为情感与利益的博弈,偶像与投资者既是利益联合体,又受到投资者过度的资本榨取。为了维持"粉丝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必要处理好人文关怀与"粉丝经济"的关系。人文关怀之于"粉丝经济",是灵魂和身体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粉丝经济"不能只注重市场效益而不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与人文关怀的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 “粉丝经济” 资本 偶像 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中国戏曲发展态势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谢柏梁 赵建新 +22 位作者 吴新苗 梧桐 王馗 熊姝 李晓天 汪人元 党宁 边文彤 梁汉森 杨玉 郭宝玉 董新颖 周丽娟 阙艳华 王美凝 梁墨玉 苏凤 尹松健 肖艳杰 王定东 刘荃 胡颖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戏曲评论中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39,共18页
2015年是中国戏曲转型发展至为关键的辉煌之年。一年来,我国的戏曲剧目创作与演出、戏曲导演的成果与探索、戏曲音乐的发展与推进、戏曲舞美的丰收与反思、戏曲理论的研究与争鸣、戏曲影视的崛起与衰落、戏曲艺术的海外传播、戏曲艺术... 2015年是中国戏曲转型发展至为关键的辉煌之年。一年来,我国的戏曲剧目创作与演出、戏曲导演的成果与探索、戏曲音乐的发展与推进、戏曲舞美的丰收与反思、戏曲理论的研究与争鸣、戏曲影视的崛起与衰落、戏曲艺术的海外传播、戏曲艺术进校园、戏曲互联网传播等方面,从总体上汇聚起了中国戏曲艺术激动人心的基本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剧目创作 戏曲演出 戏曲传播 2015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现实主义的风土里深耕小叙事--近年中国中短篇小说创作态势探析
4
作者 李林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4,31,共5页
一套用一句流行语,每一部醒目标示着年份数字的年度文学作品选,都好像在无声地感慨:又一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尤其小说的年度精选,满本所载,都是对于虚构的人与事绘声绘色的叙述。这叙述无中生有,却又俨然为真,全靠字字句句砖石砌墙似... 一套用一句流行语,每一部醒目标示着年份数字的年度文学作品选,都好像在无声地感慨:又一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尤其小说的年度精选,满本所载,都是对于虚构的人与事绘声绘色的叙述。这叙述无中生有,却又俨然为真,全靠字字句句砖石砌墙似的堆垒筑造、细针密线似的连缀缝合。在处处喧嚣、时时躁动已成世情常态的当下,还耐得住性子着力于创制、经营虚构的世界和虚构的故事,乍看起来,这简直有点遗世独立、御风而行的奇逸做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创作 细针密线 小叙事 无中生有 耐得住 文学作品选 现实主义 流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时代的影视旅游:文本生产、产业共生与文化怀旧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赟姝 张一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6,共8页
近年来,影视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其演进轨迹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从1.0时代的离散化、偶发性的影视旅游行为,逐步过渡到2.0时代的影视城建设热潮,直至当前3.0时代,城市空间与影视IP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显著趋势。... 近年来,影视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其演进轨迹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从1.0时代的离散化、偶发性的影视旅游行为,逐步过渡到2.0时代的影视城建设热潮,直至当前3.0时代,城市空间与影视IP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显著趋势。3.0时代的影视旅游呈现出较为鲜明的阶段特征,从影视文本来看,过去的奇观化叙事逐渐被在地的“日常化叙事”所取代。同时,产业形态也实现了从单一媒体宣传到价值共创的转型升级,形成理念共生的“目的地品牌”。在文化表征上,这一阶段的影视旅游利用怀旧空间,吸引游客进行“媒介朝圣”,形成情感与文化概念的叠合,满足人们逃离现代生活、寻求精神“返乡”的愿望。然而,这一产业阶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目的地接待能力不足、城市文化单一以及现代焦虑的代偿性行为等。因此,影视旅游应深化产业层面的品牌建设,挖掘城市独特底蕴,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消费体验,影响并丰富人们的价值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旅游 文旅融合 怀旧消费 目的地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死而生”——论《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四平 乔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09,119,共5页
上官鲁氏是《丰乳肥臀》中的女主人公,一生多灾多难多苦,有些苦难巨大得超过了其应有的承受力,但她从来都没有真正地被苦难所吓倒,表现出了一种世所罕有的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生命状态。上官鲁氏这一人物形象既具体、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 上官鲁氏是《丰乳肥臀》中的女主人公,一生多灾多难多苦,有些苦难巨大得超过了其应有的承受力,但她从来都没有真正地被苦难所吓倒,表现出了一种世所罕有的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生命状态。上官鲁氏这一人物形象既具体、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普通民众中普遍存在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死也要活着"的生活理念,又彰显了生命意志和生命力的坚韧、顽强,也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向死而生"的哲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唯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乳肥臀》 苦难 忍辱负重 坚韧不拔 “向死而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本土汉学家的鲁迅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松 姚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2,共9页
20世纪以来美国学界的鲁迅研究在西方英语世界成就最高、实力最强。从总体特色而言,美国本土汉学家的鲁迅研究在学术思路、方法与技巧方面体现为六个维度;从学术个案而言,代表性的本土汉学家米尔斯、韩南、詹姆逊、安敏成、琼斯等人,从... 20世纪以来美国学界的鲁迅研究在西方英语世界成就最高、实力最强。从总体特色而言,美国本土汉学家的鲁迅研究在学术思路、方法与技巧方面体现为六个维度;从学术个案而言,代表性的本土汉学家米尔斯、韩南、詹姆逊、安敏成、琼斯等人,从社会政治思想、艺术技巧、进化论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了开创性的解读。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说,美国鲁迅研究是美国政治生态与人文学术流变的缩影。从宏观形态来说,美国汉学家绘制出了美国鲁迅研究多彩多姿的版图。美国本土汉学家的鲁迅研究成果形成了与世界范围内鲁迅研究之间的互动与交响,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国际化、全球化、全人类视野中的鲁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界 汉学家 鲁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及社会的敌人——论《丰乳肥臀》的批判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四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4-149,共6页
一 在莫言所有作品中,《丰乳肥臀》是遭到最为尖锐批评甚至是严厉批判的一部——何国瑞曾直言《丰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动的作品”,《中流》连篇累牍地发表了批判文章;也是给作者带来最为直接的负面影响的一部——因为这部作品,... 一 在莫言所有作品中,《丰乳肥臀》是遭到最为尖锐批评甚至是严厉批判的一部——何国瑞曾直言《丰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动的作品”,《中流》连篇累牍地发表了批判文章;也是给作者带来最为直接的负面影响的一部——因为这部作品,莫言被告状,有的人“下手很狠,用心极毒,竟然把告状信寄到部队保卫部门和地方公安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乳肥臀》 批判性 敌人 社会 负面影响 保卫部门 作品 公安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显祖戏剧的艺术魅力与审美意蕴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柏梁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38-139,共2页
汤显祖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相继问世后,受到了各方的关注与重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汤显祖戏剧的无穷艺术魅力和永恒的审美意蕴,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民族和国际戏剧界的一笔重要精神文化财富。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文化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辉灿烂的梁光正——论梁鸿《梁光正的光》中的梁光正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四平 赵乐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梁光正是梁鸿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农民。他虽然一生不幸、一事无成,但是由于像孔乙己爱穿长衫一样地爱穿白衬衫;像堂吉诃德一样地主观任性、执着于理想;内心充满爱,因此他依然光辉灿烂、夺人眼球。作为一个文学形象... 梁光正是梁鸿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农民。他虽然一生不幸、一事无成,但是由于像孔乙己爱穿长衫一样地爱穿白衬衫;像堂吉诃德一样地主观任性、执着于理想;内心充满爱,因此他依然光辉灿烂、夺人眼球。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堪称"这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光正 《梁光正的光》 孔乙己 堂吉诃德 爱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合璧 尽善尽美——交响音画《沂蒙畅想曲》的历史继承和当代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玉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文章以作曲家李云涛创作的大型交响音画《沂蒙畅想曲》作为分析实例,结合作品创作背景溯源,以作曲技术理论作为主要切入点,探究其创作观念、创作思路、具体做法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民族性音乐个性,并通过对本曲的分析研究,期望对今后从民... 文章以作曲家李云涛创作的大型交响音画《沂蒙畅想曲》作为分析实例,结合作品创作背景溯源,以作曲技术理论作为主要切入点,探究其创作观念、创作思路、具体做法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民族性音乐个性,并通过对本曲的分析研究,期望对今后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传统文化基因进行本土化音乐创作活动起到借鉴与启示的作用,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交响音画《沂蒙畅想曲》 创作观念 民族音乐风格 中西合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昆曲主调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来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24,共14页
昆曲有主调。昆曲南曲主调是Re Mi Re Do La(简约为Re Do La);昆北主调是Re Mi Do Si La和la Do So Fa Mi(简约为Do Si La和So Fa Mi)。其原始由来是去声字腔。该音调之能成为昆南主调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比之它类字腔具更多的优势和对... 昆曲有主调。昆曲南曲主调是Re Mi Re Do La(简约为Re Do La);昆北主调是Re Mi Do Si La和la Do So Fa Mi(简约为Do Si La和So Fa Mi)。其原始由来是去声字腔。该音调之能成为昆南主调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比之它类字腔具更多的优势和对该音调的大量翻用和泛用。泛用的主要手法有改变主调首音法、前置新字腔法、移宫换吕法等。主调对昆曲具全局性、主导性、根本性的影响。如昆北以三音列型两主调替代清乐七声音阶中两偏音后,音阶形式发生变异,由此导致原本独立的清角、变宫两偏音的活动范围、不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制约,昆北唱调旋律进行方向、音乐语汇等均发生变化,一个"气无烟火"的文人音乐即由此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主调 由来 创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芒四射的《梁光正的光》
13
作者 廖四平 李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1,共6页
《梁光正的光》是一部什么书?它是梁鸿的“梁庄”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小说以梁光正的儿女们的视角叙写了梁光正带有悲剧性的一生。这是一部光芒四射的作品,无论是其人物形象、思想主旨,还是其艺术表达,都在熠熠生辉。一《梁光正的光... 《梁光正的光》是一部什么书?它是梁鸿的“梁庄”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小说以梁光正的儿女们的视角叙写了梁光正带有悲剧性的一生。这是一部光芒四射的作品,无论是其人物形象、思想主旨,还是其艺术表达,都在熠熠生辉。一《梁光正的光》塑造了梁光正、梁冬雪、梁勇智、蛮子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光彩熠熠,但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梁光正——他的光彩错杂诡异,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很难轻易地看清其本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主旨 人物形象 光芒四射 艺术表达 梁庄 诡异 悲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风云40年--从招魂、乞灵到述史、纪实的一段话语史
14
作者 李林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0,共7页
一 进入现代以来,散文成了文坛的小摆设。唐弢先生总结的现代文学创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体并包”的格局里,口头或书面罗列起来,散文虽说固然坐不了第一把交椅,却也从不曾落得叨陪末座的地位。但实际上,在表面看来不分位... 一 进入现代以来,散文成了文坛的小摆设。唐弢先生总结的现代文学创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体并包”的格局里,口头或书面罗列起来,散文虽说固然坐不了第一把交椅,却也从不曾落得叨陪末座的地位。但实际上,在表面看来不分位次尊卑、品阶高下的现代及至当代文学体裁系统里,依人们的心理感受和阅读期待而言,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专业的评论家、研究者,多会不由自主地把散文摆在文体系统的底层或边缘,排在文体价值序列的末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文风 话语 纪实 现代文学 文体价值 创作小说 文学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晨的语言:作为一种精神分析的书写
15
作者 耿占春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0,共4页
九十年代以来被批评界称为“新散文”或“新锐散文”的一代作家,如格致、宁肯、祝勇等人的写作,极大地更新了当代散文写作的语言与文体。这一命名至少在纯粹描述的意义上注意到格致等人写作的新异之处。如果说人们曾经把文学视为“史之... 九十年代以来被批评界称为“新散文”或“新锐散文”的一代作家,如格致、宁肯、祝勇等人的写作,极大地更新了当代散文写作的语言与文体。这一命名至少在纯粹描述的意义上注意到格致等人写作的新异之处。如果说人们曾经把文学视为“史之余”,散文似乎就是“文之余”,似乎散文是小说之余,诗歌之余,思想之余,然而现在,在格致等人的写作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语言 书写 散文写作 新散文 九十年代 写作实践 格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章文学批评的学术理念与思想个性
16
作者 李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72,共11页
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研究生涯中,黄海章文学批评所形成的学术理念与思想个性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强调文学本体研究、重视精神体悟、秉持知人论世的历史主义方法、区分学术性与功利性的边界、坚持学术个性与言说风格的统一、崇尚独立思考... 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研究生涯中,黄海章文学批评所形成的学术理念与思想个性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强调文学本体研究、重视精神体悟、秉持知人论世的历史主义方法、区分学术性与功利性的边界、坚持学术个性与言说风格的统一、崇尚独立思考、保持人格独立、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薪火相传而鞠躬尽瘁。黄海章的文学批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了激进的政治理念与独立的学术思想二者纠缠所造成的困境。为了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文学批评思想,需要运用知人论世和文本细读的方法,而不是先入为主或者断章取义,惟有如此才能理解他的学术研究思路、方法以及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章 文学批评史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史鉴今:对京剧“样板戏”音乐创作之“失”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秀庭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6-103,共8页
京剧"样板戏"在艺术上最为突出的成就是音乐方面,有许多成功之处值得肯定,这些好的方面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同时也存在一些失当的地方,而这些失败的弊端同样可以作为今后的教训来吸取。文章主要从其"三突出"阴影... 京剧"样板戏"在艺术上最为突出的成就是音乐方面,有许多成功之处值得肯定,这些好的方面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同时也存在一些失当的地方,而这些失败的弊端同样可以作为今后的教训来吸取。文章主要从其"三突出"阴影笼罩下的音乐模式化,遏制传统京剧音乐能量发挥的"革命派",大型乐队导致伴奏的单一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不论得与失,样板戏音乐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音乐 京剧 样板戏 京剧音乐 伴奏 音乐模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世界与“天真的时刻”——育邦的诗札记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占春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44,共7页
一种从中年开始的诗歌,有如育邦《迷楼》一诗所说,"背叛肉体与远方/仿佛我们从来都不曾年轻过"。生命真正的青春期是社会历史特性赋予的,一如虚无气息也隐隐来自历史属性。育邦却把它转向了非历史的佛学意味的领悟:"我... 一种从中年开始的诗歌,有如育邦《迷楼》一诗所说,"背叛肉体与远方/仿佛我们从来都不曾年轻过"。生命真正的青春期是社会历史特性赋予的,一如虚无气息也隐隐来自历史属性。育邦却把它转向了非历史的佛学意味的领悟:"我只要这飘零萧索的秋天/你所褫夺的,正是我所轻视的/拥有一片落叶就是拥有整个世界"(《四行诗》8)。但育邦在《中年》时刻的自省仍然带有某种伦理意义,"我与世界的媾和/玷污了我的日子以及从前的我",诗人着迷于美的表象与精神洁净,"在人与人构成的森林里/我总是采撷/那些色彩绚烂、光怪陆离的蘑菇/仅仅因为它们是有毒的",对经验之物的失望让他的目光投向迟暮的时刻,"迎接日趋衰老的夕阳/它简朴得如一滴清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意义 四行诗 自省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义畸变中求索意义秩序——以朱涛为个案的诗学札记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占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在遭遇现代诗阅读上的阻隔时,要么我们断言说某个诗文本是无序的,既可能是感知-意识的无序,也可能是体现在语言符号层面的无序状态;要么我们认为其中隐含着意识-感知-语言符号的隐秘秩序。那么一种阅读体验又怎样辨认意识-经验-语言的... 在遭遇现代诗阅读上的阻隔时,要么我们断言说某个诗文本是无序的,既可能是感知-意识的无序,也可能是体现在语言符号层面的无序状态;要么我们认为其中隐含着意识-感知-语言符号的隐秘秩序。那么一种阅读体验又怎样辨认意识-经验-语言的无序状态或是相反,即揭示出其话语的隐秘秩序?本文以个案对此诗学问题进行修辞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语义 意义秩序 朱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