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境与选择 被引量:10
1
作者 欧阳友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1-165,共5页
网络文学批评要改变其与网络创作不相适应的格局,需要正视网络作品海量阅读、评价标准无从依傍和评价方式形殊而理异等现实困境。要破解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呼吁批评家真正进入网络文学现... 网络文学批评要改变其与网络创作不相适应的格局,需要正视网络作品海量阅读、评价标准无从依傍和评价方式形殊而理异等现实困境。要破解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呼吁批评家真正进入网络文学现场,二是建立网络文学批评的通变观,三是打通写、读、管、评各环节,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批评 困境 主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视野中的网络文学20年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友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1-145,共5页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语境是我国网络文学成长壮大最强劲的时代驱动。改革开放解除了人们的精神枷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网络文学提供了自由、兼容的创作氛围;改革开放时代的自主择业与自由创造,提振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造就出庞大...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语境是我国网络文学成长壮大最强劲的时代驱动。改革开放解除了人们的精神枷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网络文学提供了自由、兼容的创作氛围;改革开放时代的自主择业与自由创造,提振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造就出庞大的网络文学创作队伍,释放出强大的文学原创力;改革开放创造的物质财富,激发了中国人的文化消费热情,增强了数字技术传媒领域的文学消费力;改革开放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助推网络文学迈入产业轨道,打造出数字化时代新的文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网络文学20年 社会历史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潮流与文艺美学的范式变更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志钧 孙恒存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8,共7页
文艺与审美、文艺学与美学的交错叠合是中国文艺美学的基点。文艺与审美实践的数字化为数字化时代的文艺美学提供了实践基础,不仅有助于催生新的问题意识,也有助于促成数字文艺美学的新范式。"生控复制"和"赛博格"... 文艺与审美、文艺学与美学的交错叠合是中国文艺美学的基点。文艺与审美实践的数字化为数字化时代的文艺美学提供了实践基础,不仅有助于催生新的问题意识,也有助于促成数字文艺美学的新范式。"生控复制"和"赛博格"使人机交互、人机一体迈进前所未有的境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文艺、审美日益交会。文艺、审美信息传播呈现为网络状的"星丛传播"。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促使审美模式和文艺生产消费模式发生空前剧变。新型的文艺美学需要自觉强调"数字性"和"审美性"的化合;需要格外关注新兴的数字媒介,以新媒介为中心重新审查和审视文艺、审美实践;需要关注虚拟审美,拓展文艺美学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更需要关注全觉审美,立足全觉审美培植文艺美学研究新的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审美 范式 数字文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