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想的建构与现实的写照——包豪斯研究在中国:1980-2010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雨 薛迎辉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年第10期9-11,共3页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至2010年前后,我国设计领域包豪斯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包豪斯研究在我国并非单纯的史论议题,其问题意识与中国设计实践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1980年代,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启蒙时期,包豪斯被构建为理想的目标;1990年代,...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至2010年前后,我国设计领域包豪斯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包豪斯研究在我国并非单纯的史论议题,其问题意识与中国设计实践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1980年代,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启蒙时期,包豪斯被构建为理想的目标;1990年代,为了应对随着设计实践展开而面临的种种问题,包豪斯被主动误读,为中国设计、特别是设计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2000年代,随着设计实践的成熟,包豪斯研究不再刻意追求现实层面的价值,逐渐回归设计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豪斯 中国设计 设计史 设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文艺的构成景观与发展问题
2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 周星 +2 位作者 陈伟 叶凯 马岂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1,71,共16页
网络已经成为当下影响文化生态的重要媒介,网络文艺是网络生存和传播影响大众的重要存在。文章全面考察中国网络文艺的现状,认为网络文艺是呈现于网络媒介上的一切文艺样态的作品,网络文艺的主要形态包括视频类、音频类、文字类、游戏... 网络已经成为当下影响文化生态的重要媒介,网络文艺是网络生存和传播影响大众的重要存在。文章全面考察中国网络文艺的现状,认为网络文艺是呈现于网络媒介上的一切文艺样态的作品,网络文艺的主要形态包括视频类、音频类、文字类、游戏类等。在考察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的重点,对网络文学、网剧和网络音乐等进行细致分析。为各类别网剧阐释概念、梳理创作现象,分析得失,提出发展网剧的针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网络传播 网络文艺 网剧 网络文学 网络音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艺:焕发青春力量,培育审美场境
3
作者 庞井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22-123,共2页
2017年6月9日,第三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 本届“西湖论坛”以“网络... 2017年6月9日,第三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 本届“西湖论坛”以“网络文艺的中国形象”为主题,旨在分析中国网络文艺(包含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文艺形式)繁荣发展所呈现的崭新面貌,及其在时代语境与现实状态下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探寻网络文艺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方面的作用与价值,树立网络文艺的“中国形象”,彰显当代青年文艺评论家时代担当,为新形势下的文艺繁荣发展创造评论新风.人民论坛本期文艺评论栏目推出“西湖论坛”专题,刊登几位与会专家的精彩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文化 社交媒体 大是大非问题 向新 学术专业 理论研究 中国梦 第一时间 审美精神 丛林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创新要营造具有时代精神的话语体系
4
作者 庞井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0-60,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上,就文艺创新问题发表了系统、全面、深刻的讲话。怎样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我们的文艺实践当中,推动中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值得深入学习探讨。文艺界的当务之急,还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上,就文艺创新问题发表了系统、全面、深刻的讲话。怎样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我们的文艺实践当中,推动中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值得深入学习探讨。文艺界的当务之急,还是创新问题。对此,我谈几个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精神 文艺创新 话语体系 创新问题 中国文联 文艺工作 文艺实践 中国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声效的美学价值及其生成——兼论吉尔·德勒兹声效影像理论的有效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天一 张金尧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0-33,共4页
电影作为"铁盒子里的外交大使",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有效而生动的载体。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影工业技术的发展,"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 电影作为"铁盒子里的外交大使",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有效而生动的载体。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影工业技术的发展,"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1]但是推介和发现电影艺术中各种构成元素的美学价值及其生成原理,仍然是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赏习惯 电影工业 生成原理 美学价值 文艺理论 声效 互联网 构成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到“陈奂生问题”——论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的现实主义品格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一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2,58,共5页
常州市滑稽剧团的优秀作品《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以充满地方感的小人物生活,关照具有强烈现实感和历史感的宏大问题。作品围绕"怎么吃饱饭""吃饱后怎么办"两大中心问题,通过陈奂生一家的悲欢离合,以艺术的方式透视... 常州市滑稽剧团的优秀作品《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以充满地方感的小人物生活,关照具有强烈现实感和历史感的宏大问题。作品围绕"怎么吃饱饭""吃饱后怎么办"两大中心问题,通过陈奂生一家的悲欢离合,以艺术的方式透视了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底层逻辑"。同时,通过一系列富有滑稽戏剧种特色和中华美学韵味的艺术手法,实现了文学"陈奂生"向舞台艺术的"跨界"转化,重塑了充满时代感和现代性的戏剧"陈奂生"形象,为戏剧艺术开掘现实题材的精神内涵和美学特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滑稽戏 现实题材 舞台美学 改革开放 典型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电视剧“宋代热”的美学与史观嬗变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1,共8页
自2018年以来,《梦华录》《清平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一批宋代题材古装剧涌现于荧屏,一改此前宋代剧如《水浒传》《忠烈杨家将》《少年包青天》的悲情或传奇叙事,创新宋代叙事、艺术审美、历史观念,体现雅俗融汇、日常生活审... 自2018年以来,《梦华录》《清平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一批宋代题材古装剧涌现于荧屏,一改此前宋代剧如《水浒传》《忠烈杨家将》《少年包青天》的悲情或传奇叙事,创新宋代叙事、艺术审美、历史观念,体现雅俗融汇、日常生活审美融合和“平淡”“淡美”的宋代美学特征。影视、美术、出版传媒界和网络文艺圈共同关注大宋美学,历史观念认知从贫弱悲情转为文明拂晓,为这批电视剧提供了现实根基、历史情境与学术依据。创作充满文化自信,呼应民族复兴愿景,启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电视剧 影视艺术 审美文化 史观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种视野传承红旗渠精神
8
作者 庞井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124-124,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文艺作品"。他还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我觉得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文艺作品"。他还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我觉得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深刻,探讨红旗渠精神也可以有多种角度和多种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渠精神 人类精神世界 文艺工作者 精神史 文艺作品 人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高官名臣缘何搞政治信息腐败
9
作者 胡一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76-78,共3页
清代信息腐败主要在政治领域,曾发生过多起严重的信息腐败案件。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根本原因是封建皇权社会无法真正建立起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有效制度。而如果缺乏"制度笼子",那些隐藏在人性阴暗处的贪欲、虎视眈眈的... 清代信息腐败主要在政治领域,曾发生过多起严重的信息腐败案件。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根本原因是封建皇权社会无法真正建立起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有效制度。而如果缺乏"制度笼子",那些隐藏在人性阴暗处的贪欲、虎视眈眈的国外间谍就有可乘之机,技术发展带来的治理盲区,也难免就会变成腐败滋生蔓延的温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信息腐败 间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