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面向造像类文物的真三维模型精细重建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国芳 胡春梅 范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造像类文物高几何精度、高纹理分辨率的精细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利用高精关节臂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重建高精度几何模型;其次,应用高分辨率、高重叠度影像重建高分辨率三维纹理模型;再次,根据最邻近点迭代算法对两种数据进行... 本文提出了一种造像类文物高几何精度、高纹理分辨率的精细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利用高精关节臂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重建高精度几何模型;其次,应用高分辨率、高重叠度影像重建高分辨率三维纹理模型;再次,根据最邻近点迭代算法对两种数据进行高精度配准,并内插关节臂几何模型各顶点的纹理坐标,以生成对象的精细真三维彩色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进行高效精细建模,对造像类及其他所有非规则文物的数字存档、三维监测、虚拟展示等有重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寺 造像 测量臂 精细重建 纹理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祝孔强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3期16-21,共6页
从文物特性、文物数据特征、文物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要求等逐层递进分析,阐述了文物数据的特点和文物数据库设计的理念,进而概括文物数据库技术设计的内涵,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信息技术特点,力图探讨文物博物馆领域数据库建设技术上的思... 从文物特性、文物数据特征、文物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要求等逐层递进分析,阐述了文物数据的特点和文物数据库设计的理念,进而概括文物数据库技术设计的内涵,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信息技术特点,力图探讨文物博物馆领域数据库建设技术上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数据 数据库 数据管理 规划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对象近景序列影像位姿高精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春梅 夏国芳 +3 位作者 张旭 刘喜 王伟 尉丽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针对文物对象影像三维纹理重建中影像位姿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维数据驱动及平差的位姿高精度估计方法。首先通过影像特征提取、匹配、误匹配点剔除得到准确的同名特征;然后建立首对影像高精度位姿相对关系,并以其像对三维点数据为驱... 针对文物对象影像三维纹理重建中影像位姿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维数据驱动及平差的位姿高精度估计方法。首先通过影像特征提取、匹配、误匹配点剔除得到准确的同名特征;然后建立首对影像高精度位姿相对关系,并以其像对三维点数据为驱动,结合二三维索引确定后续影像的相对位姿;最后以光束法平差与LM算法确定高精度的影像位姿参数。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在确定位姿速度和位姿精度上都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为影像后续的密集点云生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影像 影像匹配 数据驱动 影像位姿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物数据库框架设计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祝孔强 《文博》 2010年第5期89-93,共5页
本文从文物特性、文物数据特征、文物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要求等逐层递进分析,阐述了文物数据的特点和文物数据库设计的理念,进而概括文物数据库技术设计的内涵,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信息技术特点,力图探讨文物博物馆领域数据库建设技术上... 本文从文物特性、文物数据特征、文物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要求等逐层递进分析,阐述了文物数据的特点和文物数据库设计的理念,进而概括文物数据库技术设计的内涵,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信息技术特点,力图探讨文物博物馆领域数据库建设技术上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数据 数据库 数据管理 规划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智慧化转型实践与趋势
5
作者 张喆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0,共6页
2025年中国博协登记著录专委会主办的“智慧博物馆学术交流研讨会”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数据驱动下的博物馆智慧化转型路径。基于全国博物馆智慧化调研,与会专家从藏品登记著录、智能管理、观众服务、文化创意等维度,系统阐述转型实... 2025年中国博协登记著录专委会主办的“智慧博物馆学术交流研讨会”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数据驱动下的博物馆智慧化转型路径。基于全国博物馆智慧化调研,与会专家从藏品登记著录、智能管理、观众服务、文化创意等维度,系统阐述转型实践。研究揭示数据要素在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撑性、战略性作用,分析了不同层级、类型博物馆协同发展模式与标准化建设路径,为“人工智能+文博”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登记著录 博物馆智慧化 人工智能 转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构件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框架构建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星霞 乔云飞 +1 位作者 黎冬青 王艳华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木构件是木结构古建筑组成的基本单元和基本要素,木构件因腐朽和虫蛀导致木材降解和力学性能降低,影响木结构建筑安全。建立木构件预防性保护体系,研究预防性保护技术,为延长木构件的在役寿命、保证古建筑结构安全、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 木构件是木结构古建筑组成的基本单元和基本要素,木构件因腐朽和虫蛀导致木材降解和力学性能降低,影响木结构建筑安全。建立木构件预防性保护体系,研究预防性保护技术,为延长木构件的在役寿命、保证古建筑结构安全、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华古建筑文明奠定基础。本文在综述古建筑木构件的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原因、发生风险的基础上,从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风险评估、风险检测、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构建我国古建筑木构件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框架,并围绕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框架阐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生物危害 生物风险 风险管理 预防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82
7
作者 陈刚 《中国博物馆》 2007年第3期88-93,共6页
从20世纪末开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媒体相结合,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构造数字空间(cyberspace)之上的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围绕数字博物馆展开的理论... 从20世纪末开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媒体相结合,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构造数字空间(cyberspace)之上的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围绕数字博物馆展开的理论研究和讨论也大量涌现。什么是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与博物馆数字化、数字博物馆与博物馆网站的关系分别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数字化媒体 概念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数字空间 数字技术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激光点云与数码影像自动高精度配准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春梅 夏国芳 刘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3-87,共5页
针对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和数码光学影像非同源异质数据自动配准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互信息的两种数据同名特征高精度自动提取的方法。首先,把点云数据生成中心平面投影的反射强度图像和基于RGB信息的彩色图像,应用点云彩色图像和数... 针对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和数码光学影像非同源异质数据自动配准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互信息的两种数据同名特征高精度自动提取的方法。首先,把点云数据生成中心平面投影的反射强度图像和基于RGB信息的彩色图像,应用点云彩色图像和数码光学影像的匹配,确定点云与影像的粗配准参数;然后,对反射强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应用粗配准参数确定其在数码光学影像上的初始位置,应用互信息实现非同源数据的高精度匹配;最后,应用罗德里格矩阵和选权迭代方法计算高精度配准参数,生成三维彩色模型。试验证明,本文方法可以解决地面激光点云和数码光学影像非同源异质数据的配准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点云 光学影像 匹配 互信息 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博物馆动态观众服务体系浅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仇岩 《中国博物馆》 2014年第4期68-71,共4页
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观众需求对于博物馆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数据时代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以观众为导向的数据架构,精准、实时地把握和预见观众需求,建立以... 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观众需求对于博物馆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数据时代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以观众为导向的数据架构,精准、实时地把握和预见观众需求,建立以观众服务为核心的观众智慧服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大数据 观众需求 智慧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华祆祠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滕磊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93,共5页
琐罗亚斯德教乃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一度成为萨珊波斯、大夏和粟特城邦的主要宗教,在伊朗及中亚各地广为流行。至少在魏晋时期,琐罗亚斯德教就传入中国,隋唐时期曾与景教、摩尼教并称“三夷教”,又称祆教、火祆教或拜... 琐罗亚斯德教乃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一度成为萨珊波斯、大夏和粟特城邦的主要宗教,在伊朗及中亚各地广为流行。至少在魏晋时期,琐罗亚斯德教就传入中国,隋唐时期曾与景教、摩尼教并称“三夷教”,又称祆教、火祆教或拜火教。本文依据近年入华祆教研究的新进展,通过中西亚祆教寺院的比较,试图找出在华祆教寺院(祆祠)的一些特征,如位置、型制结构,内部设置火坛、悬挂素书、供奉神龛等,以期对中国的祆教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琐罗亚斯德教 祆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人类遗骸标本陈列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1
作者 魏东 孙晓晔 张琳琳 《中国博物馆》 2013年第3期94-97,共4页
我国博物馆的古代人类遗骸陈列中,普遍存在主题不突出、缺乏科学复原的准确性、信息含量偏低,遗骸保存情况欠佳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陈列设计中体现的科学性和信息含量,充分认识到在主题不同的陈列中人类遗骸的地位与作... 我国博物馆的古代人类遗骸陈列中,普遍存在主题不突出、缺乏科学复原的准确性、信息含量偏低,遗骸保存情况欠佳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陈列设计中体现的科学性和信息含量,充分认识到在主题不同的陈列中人类遗骸的地位与作用。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应针对不同主题所要重点传达的信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古代人类遗骸所传达的信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遗骸 陈列设计 藏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应用的新趋势——读《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1年博物馆版》报告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莉 《中国博物馆》 2012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今年七月,《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1年博物馆版》(NMC Horizon Report:2011Museum Edition)发布,报告重点突出六种新兴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这六种技术很有可能在未来五年成为主流。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博物馆 地平线 联盟 应用 HORIZ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石窟艺术的博物馆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葳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6,共5页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石窟的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不但包括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而且也涉及石窟建筑以至整个石窟群。对于石窟艺术的表现,由于原址的展示不足抑或过度开发现象,开始突破地域限制,逐步走进博物馆。石窟类艺术展览在博物馆的展...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石窟的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不但包括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而且也涉及石窟建筑以至整个石窟群。对于石窟艺术的表现,由于原址的展示不足抑或过度开发现象,开始突破地域限制,逐步走进博物馆。石窟类艺术展览在博物馆的展示技术手段日趋成熟,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发展使得展览的沉浸式体验更为真实。文章通过对各类石窟艺术在博物馆的表达形式与展示手段的梳理分析,探讨石窟艺术多视角阐释和多样化呈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石窟艺术 展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对其藏品所拥有权利的性质、内容与限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晨 《中国博物馆》 2012年第1期2-13,共12页
本文中通过对博物馆对其藏品所拥有权利的性质、内容与限制的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的博物馆相关法规,对博物馆藏品权利的基本性质、内容等问题均缺少明确的描述,部分规定也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对于博物馆藏品权利产生的确认程序,权力让度... 本文中通过对博物馆对其藏品所拥有权利的性质、内容与限制的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的博物馆相关法规,对博物馆藏品权利的基本性质、内容等问题均缺少明确的描述,部分规定也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对于博物馆藏品权利产生的确认程序,权力让度的具体要求,以及是否可以被抵押、留滞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得博物馆藏品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法律上的风险。作者认为,下一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博物馆藏品权利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立法加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藏品 权利 性质 内容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博新媒体矩阵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机遇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巍 贺占哲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微博开通十年来,已成为政府形象宣传、应对突发事件和权威发声的首选窗口。其中的文博类微博更是不断开拓创新,利用微博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为厚植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全媒体时代,文博机构更应坚守自身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和知识... 微博开通十年来,已成为政府形象宣传、应对突发事件和权威发声的首选窗口。其中的文博类微博更是不断开拓创新,利用微博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为厚植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全媒体时代,文博机构更应坚守自身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和知识表达,以健康的流量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去传递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博 新媒体 微博矩阵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博物馆的传播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瑞国 《文博》 2010年第4期94-96,共3页
博物馆具有文化传播功能,但还具备专业化传媒组织的性质和地位。随着数字博物馆的兴起,其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在传播主体的专业属性、传播内容的媒介功能、传播的交互性和整合化等方面都具有了新的特征,将成为"新媒体"的... 博物馆具有文化传播功能,但还具备专业化传媒组织的性质和地位。随着数字博物馆的兴起,其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在传播主体的专业属性、传播内容的媒介功能、传播的交互性和整合化等方面都具有了新的特征,将成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传播学 媒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考古遗址的决策制定:以坦桑尼亚拉多里原始人类道路为例
17
作者 内莫·阿格纽 玛莎·迪玛斯 滕磊 《文博》 2007年第3期88-91,共4页
  当考古学演变成为一门保护遗存记录的常规学科时,就已经落后了,对此我们无需惊奇.……
关键词 考古遗址 文物局 拉多 遗址旅游 坦桑尼亚 决策制定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片解说词
18
作者 邢致远 李晨 《中国博物馆》 2014年第3期2-6,共5页
为了丰富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内容,扩大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社会影响力,从2012年起,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每年都围绕当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拍摄一部集中反映当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状况的"5·... 为了丰富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内容,扩大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社会影响力,从2012年起,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每年都围绕当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拍摄一部集中反映当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状况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片"。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这一年的宣传片里,摄制组力求以新的方式,表达中国博物馆人对于藏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博物馆藏品在不同世代、不同文化的沟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宣传片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策划拍摄,先后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十余座博物馆实地取景,最终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摄制完成。5月1 8日,宣传片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南京市和江苏省的各主要电视媒体多次播出,优酷视频等大型视频网站也对宣传片进行了全片转播。宣传片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创新博物馆文化的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增进了公众对于博物馆日主题的理解。为加深读者对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认识,本刊特将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片解说词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品 博物馆史 汉字 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