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小颖 王春辉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8,共12页
当下的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是人类社会最具紧迫性的挑战。30多年来,“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快速增长,成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对“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 当下的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是人类社会最具紧迫性的挑战。30多年来,“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快速增长,成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对“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可以发现,气候变化与语言迁移和语言遗失、语言可及性、话语权和话语体系构建、词汇问题以及言语治疗等5个话题是主要研究议题。这些研究呈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即气候变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决定了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的多学科性,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具有全球共性和国家区域差异性,气候正义是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的核心,气候变化争议塑造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议题等。语言学界应重视并参与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探索,助力中国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 语言治理 气候正义 全球气候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修订重点 理解修订理念——2024年版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变化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立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1,共6页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修订,在充分继承2021年版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就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体现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新精神,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撑。本文从选文调整、栏目增改、内容优化、单元属...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修订,在充分继承2021年版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就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体现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新精神,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撑。本文从选文调整、栏目增改、内容优化、单元属性转变等方面,择要分析了2024年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修订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新教材、使用新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统编教材 教材修订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经学训诂模式的汉宋之别
3
作者 白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疏解语言障碍”(训)和“阐发义理思想”(理)是经学训诂的两大功能要素。以《毛传》为代表的《诗经》汉学将义理阐发融于字词训释之中,属于“训理合一”模式;而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诗经》宋学则多将字词训释中的义理说解功能向... “疏解语言障碍”(训)和“阐发义理思想”(理)是经学训诂的两大功能要素。以《毛传》为代表的《诗经》汉学将义理阐发融于字词训释之中,属于“训理合一”模式;而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诗经》宋学则多将字词训释中的义理说解功能向外疏解,交由其他模块承担,属于“训理分离”模式。究其内因,文本语境与文化语境的不同突显选择是重要影响因素。清儒沿着具有分析性特征的“训理分离”模式走向更远,为章太炎“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训诂 《诗经》学 汉宋差异 “训理合一” “训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整理工作的现状与任务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国英 周晓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7-12,共6页
本文全面描述了汉字整理的现状,指出了汉字整理存在的问题,论证了信息化对汉字整理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建立统一的整理汉字平台和字料库任务。
关键词 汉字 整理 现状 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解释到训诂:先秦文献正文训诂与中国训诂学的发生 被引量:4
5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4,共9页
先秦文献正文训诂分为“王官学”与“诸子学”两大阶段,前者属于早期的文化解释行为,在正名思想、教育普及和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它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在学术精神上,正文训诂的释义重心由词义外延转向词义内涵,以词义互证为基本路径... 先秦文献正文训诂分为“王官学”与“诸子学”两大阶段,前者属于早期的文化解释行为,在正名思想、教育普及和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它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在学术精神上,正文训诂的释义重心由词义外延转向词义内涵,以词义互证为基本路径,形成了训诂学特有的释义原则;在学术内容上,正文训诂从体式、内容、类型、术语等角度奠定了中国训诂学的学术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广义的“解释”凝聚为以语义为中心的“训诂”,体现出训诂学的发生规律。立足中国训诂学的历史起点进行溯源性反思,可以深入理解训诂学的古今之际,把握其学科特质与现代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献正文训诂 释义原则 语义学 阐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类概念”发展与汉语词汇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卜师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7-143,共7页
类概念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范畴,基于类概念的发生发展观察语言文字的变化,可以发现逻辑思维中体现的民族特征和语言文字发展规律能够进行互证。中国古代类概念发展包括"以类命为象"、"察类明故"、"辞以类行"... 类概念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范畴,基于类概念的发生发展观察语言文字的变化,可以发现逻辑思维中体现的民族特征和语言文字发展规律能够进行互证。中国古代类概念发展包括"以类命为象"、"察类明故"、"辞以类行"三个阶段。其中"以类命为象"阶段和汉语词汇系统中"同源孳生"均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外部特征的认识和选取,相似的外部特征在语言中倾向于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察类明故"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在外部特征关联基础上,开始有了类属关联,体现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则为汉字义符和构词语素类化;"辞以类行"则代表已经认识到类的归纳、类的演绎和类的类比,在汉字汉语发展中,主要体现为造字中的义符类推和汉语造词类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概念 义符类化 构词语素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释系联焦点词的词汇语义特征与上古汉语核心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6,共12页
任何语言的词汇和词义都是成系统的。在辞书当中,词汇及其意义经过一定程度的整理和归纳,更易于呈现其内在的系统性。借助“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的训释系联功能,对《说文》等四部古代辞书中的直训材料进行多层级系联,可以更为直观、... 任何语言的词汇和词义都是成系统的。在辞书当中,词汇及其意义经过一定程度的整理和归纳,更易于呈现其内在的系统性。借助“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的训释系联功能,对《说文》等四部古代辞书中的直训材料进行多层级系联,可以更为直观、全面地呈现上古汉语词汇的复杂网络关系。其中直接系联关系词数量较多、处于训释系联图焦点位置的词,叫训释系联焦点词。这些训释系联焦点词在各辞书中的具体分布和训释角色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词汇特征,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核心词语义特征,即易认知性、广义性和多义性,是上古汉语核心词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 训释系联 焦点词 词汇语义特征 核心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训诂学的人文精神与阐释特质
8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4,共9页
对中国训诂学的人文精神与阐释特质的反思,是将训诂学与阐释学进行跨学科结合,从而推动其未来发展的起点性工作。训诂学的人文精神滥觞于它的历史源头,根据贯穿训诂学历史全程的明道理想,以及王夫之、方以智、惠栋、戴震、章学诚等人的... 对中国训诂学的人文精神与阐释特质的反思,是将训诂学与阐释学进行跨学科结合,从而推动其未来发展的起点性工作。训诂学的人文精神滥觞于它的历史源头,根据贯穿训诂学历史全程的明道理想,以及王夫之、方以智、惠栋、戴震、章学诚等人的阐发,可以将其概括为“道器合一”,这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形成了鲜明对照。在人文精神的统摄下,训诂学形成了考文明意的阐释路径与诠阐融通的阐释特质,体现出训诂阐释的思想性、创造性与时代性。训诂学的人文精神成就了它的历史辉煌,对推动训诂学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阐释特质 道器合一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女性的婚配、生育及子女教育——基于墓志拓片数据库的研究
9
作者 柯永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清末到民初是近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与正史、方志、族谱不同的是,墓志从微观的角度记录历史,是研究个人史、家庭史和民族史的重要材料。从墓志材料可以看到:在婚配方面,女性的婚龄逐步提高,一夫多妻的现象较为普遍,处于向一夫一... 清末到民初是近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与正史、方志、族谱不同的是,墓志从微观的角度记录历史,是研究个人史、家庭史和民族史的重要材料。从墓志材料可以看到:在婚配方面,女性的婚龄逐步提高,一夫多妻的现象较为普遍,处于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阶段;在生育方面,婴孩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共存,母亲经历着生育之痛;在教育子女上,严厉的母教是与父教同质的,母亲在遵循母教传统的同时,也紧贴时代,改变着教养子女的方式和内容。尽管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受到家庭生活的束缚,但从中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她们中的很多人仍心系家国,以女性独有的方式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女性 婚配 生育 清末民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修订的基本理念及要点解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立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5,56,共7页
2022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修订工作。本次教材修订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标”的总体原则,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渗透课程标准新理... 2022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修订工作。本次教材修订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标”的总体原则,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渗透课程标准新理念。新修教材在育人功能、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设计、学习任务群的系统落实、各册教材的进阶性和衔接性、选文文本及注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容量的适宜性,以及图文之间的适配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当代语文教材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语文教材 统编教材 新修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几大亮点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立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2,共9页
新修订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遵循“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既充分继承现行教材的成功经验,又全面渗透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语文教育新理念,系统落实了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内容,强化了语文学习的时代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实效性,为学生... 新修订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遵循“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既充分继承现行教材的成功经验,又全面渗透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语文教育新理念,系统落实了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内容,强化了语文学习的时代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实效性,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其中表现出的诸多亮点,需要在教学中予以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新修教材 学习任务群 阅读综合实践 整本书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料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国英 周晓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3,共6页
随着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缺乏满足文字学研究需要的字料库,基于字料库的文字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首次提出的字料库的概念,是指以文字的整理和文字学的研究为目标,按照... 随着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缺乏满足文字学研究需要的字料库,基于字料库的文字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首次提出的字料库的概念,是指以文字的整理和文字学的研究为目标,按照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原则,收集实际使用中能够代表特定文字或文字变体的真实出现过的文字书写形态,运用计算机技术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电子文字资源库。字料库是在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基础上生成的真实的文字书写形态的有序集合,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形体进行各种分类、统计、检索、综合、比较等研究的基础。字料库的性质和特点与语料库有四种不同之处。建设汉字字料库、开展基于汉字字料库的汉字整理与研究的设想,不仅丰富和深化了语料库理论,也为汉字研究与规范提供了新的方法,开拓了新的领域,对汉字的理论研究和汉字整理与规范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料库 语料库 字形 汉字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字频统计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国英 周晓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0,共6页
字频统计是研究实际使用中汉字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往的字频统计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对汉字规范、汉字教学、汉字字典编纂、汉字信息处理以及汉字理论研究都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基于语料库统计字频造成字频统计结果失真;统计缺乏统... 字频统计是研究实际使用中汉字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往的字频统计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对汉字规范、汉字教学、汉字字典编纂、汉字信息处理以及汉字理论研究都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基于语料库统计字频造成字频统计结果失真;统计缺乏统一而明确的统计单位,统计结果不科学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满足文字统计要求的字料库,必须明确界定统计单位,划分不同层级的汉字统计单位,根据不同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分层的字频统计。以印刷楷书为例,可以从描写、规定两个方面区分汉字单位。字的单位确定了,字频统计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规定统计单位,便于统计数据的使用以及不同统计数据的比较,使得字频统计的科学性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频 字料库 字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史解经:诗经学的阐释传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元涛 凌丽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5,共7页
《诗经》作为经,目标是传达儒家思想。怎样从诗歌文本中阐发出经学义理?在很多时候需要引入历史故实作为中介环节,由此形成“援史解经”这一诗经学的阐释传统及“由言及事、由事及理”的阐释路径。经与史互为表里的关系为援史解经提供... 《诗经》作为经,目标是传达儒家思想。怎样从诗歌文本中阐发出经学义理?在很多时候需要引入历史故实作为中介环节,由此形成“援史解经”这一诗经学的阐释传统及“由言及事、由事及理”的阐释路径。经与史互为表里的关系为援史解经提供了思想依据。援史解经的实现方式包括:将《诗经》字词注释为某一历史要素、通过《诗经》语境补出历史要素等。援史解经为《诗经》阐释提供了颇具特色的阐释范式,但诗、史、经的互动和调适,又使得这种范式带有先入为主的强制阐释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阐释学 《诗经》 经学 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经》四等相押看古韵主元音分布和介音分类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易青 胡佳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128,共16页
现代古音研究中,研究和构拟上古元音和介音,主要是根据对音、方音、域外译音、反切等这些主要用来研究中古音的材料,而往上古推;《诗经》韵文主要用来研究上古音分部。但诗韵尽可能追求韵母的和谐,可以反映元音和介音的信息。通过建立... 现代古音研究中,研究和构拟上古元音和介音,主要是根据对音、方音、域外译音、反切等这些主要用来研究中古音的材料,而往上古推;《诗经》韵文主要用来研究上古音分部。但诗韵尽可能追求韵母的和谐,可以反映元音和介音的信息。通过建立《诗经》押韵数据库,统计分析全诗4540个必韵句、1695个韵段中,四等七类韵字的相押情况,比较分析相押反映的七类之间的远近疏密关系,可以从中获得古韵部主元音分布和介音分类及其关系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古音 四等 古方音 重纽 元音 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名、裁断与统系:东汉经学一统大势中的许慎经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许慎是东汉经学一统大势中的关键人物。作为东汉经学的坐标,《白虎通》是来自庙堂的经学一统,代表了以今文经学为主体的通学形态,体现为声训正名、经说裁断、天人统系三个层面的经学工作。《五经异义》承续了《白虎通》的一统方向,裁定... 许慎是东汉经学一统大势中的关键人物。作为东汉经学的坐标,《白虎通》是来自庙堂的经学一统,代表了以今文经学为主体的通学形态,体现为声训正名、经说裁断、天人统系三个层面的经学工作。《五经异义》承续了《白虎通》的一统方向,裁定经说、融通今古,代表了来自儒林的、基于古文经学的经学一统。《说文解字》继之而作,与《白虎通》全面呼应,代表了许慎经学的完备形态。它自形训以经学正名、据汉字以裁断经说,通过汉字系统构建天地人秩序,体现出许慎融通小学、经学的宏阔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慎 正名 经说裁断 天人秩序 经学一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意与诗情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琢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7,共4页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立,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重要挑战。以“炼字”为线索,在古诗教学中引入语言文字的理解维度,通过文字讲解理解“诗眼”,在古诗解读中展现汉字的文化内涵。二者的结合可以提高语感、掌握字理,这是...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立,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重要挑战。以“炼字”为线索,在古诗教学中引入语言文字的理解维度,通过文字讲解理解“诗眼”,在古诗解读中展现汉字的文化内涵。二者的结合可以提高语感、掌握字理,这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重要方式。解字品诗,以诗明字,表现为“观物”与“知人”两个层面。在这一过程中,既让语言文字的积累避免了枯燥乏味,也让古诗教学得到了传统“小学”的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古诗教学 炼字 诗眼 观物 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多人谈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甬 丁安琪 +5 位作者 彭志红 孙浩良 吴中伟 冯丽萍 史有为 许小颖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2,共6页
将中文打造为重要国际通用语言的四点思考王甬(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是世界语言大国,这是由中国的超大人口规模、语言体量等因素决定的。但是,中国还不是世界语言强国,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中文还不是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特别是中文在... 将中文打造为重要国际通用语言的四点思考王甬(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是世界语言大国,这是由中国的超大人口规模、语言体量等因素决定的。但是,中国还不是世界语言强国,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中文还不是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特别是中文在国际组织、会议、新闻、学术、科技诸领域的使用现状,与世界重要通用语言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之相适应,中国应该也必须建设成为世界语言强国。其中,中文成为重要国际通用语言虽然不是语言强国建设的全部内容,但肯定是其最重要的方面,甚至是最根本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报案”章太炎、吴稚晖之争的最初史料——章太炎《狱中与吴君遂、张伯纯书》手稿发微
19
作者 孟琢 《鲁迅研究月刊》 2025年第7期32-37,F0003,共7页
章太炎《狱中与吴君遂、张伯纯书》是关于“苏报案”的重要早期史料,在这封书信的手稿中,有此前未见的关于章太炎、吴稚晖之争的记载。早在1903年7月章太炎、邹容被捕之初,二人便共同认定吴稚晖“卖友脱逃”。从狱中质疑到持续数十年的... 章太炎《狱中与吴君遂、张伯纯书》是关于“苏报案”的重要早期史料,在这封书信的手稿中,有此前未见的关于章太炎、吴稚晖之争的记载。早在1903年7月章太炎、邹容被捕之初,二人便共同认定吴稚晖“卖友脱逃”。从狱中质疑到持续数十年的论辩,章吴之争随着时间、情绪的积累不断升级,争论重心也由“卖友”到“献策”再到“告密”而不断转移。由于章士钊的调解,章太炎在《赠大将军邹君墓表》中删去了与吴稚晖有关的内容。这封书信刊发于1927年初出版的《甲寅》杂志,在章士钊的删削之中,亦体现出他对章吴之争的调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报案 章太炎 吴稚晖 章士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