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大學生通學環境之便利性、多樣性、安全性與滿意度分析——以中国文化大學为例
1
作者 李家儂 谢翊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z1期546-549,575,共5页
藉由文献回顾設計出运具选择、行为調查、道路使用状况、是否曾违规、曾发生事故之状况等問卷题目,以中国文化大學为研究对象,探讨通學環境之便利性、多樣性、安全性與滿意度,应用統計方法與交叉分析,研究中国文化大學學生行为表现與通... 藉由文献回顾設計出运具选择、行为調查、道路使用状况、是否曾违规、曾发生事故之状况等問卷题目,以中国文化大學为研究对象,探讨通學環境之便利性、多樣性、安全性與滿意度,应用統計方法與交叉分析,研究中国文化大學學生行为表现與通學環境之关联性,以期能提供學校及政府改善通學環境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學環境 交通安全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导引图与养生功法的流变探研中国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70
2
作者 王震 邱丕相 李志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52,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现象学等方法探研导引图与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发现马王堆导引图功法涵盖后世所有养生功法类型;马王堆导引图功法为后世养生功法的原型,具有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这一中国养生体系所代表的共同健身本质就是调...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现象学等方法探研导引图与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发现马王堆导引图功法涵盖后世所有养生功法类型;马王堆导引图功法为后世养生功法的原型,具有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这一中国养生体系所代表的共同健身本质就是调神、理气、正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图 养生 健身气功 本质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应该以经常项目逆差为目标吗——以人口结构变迁为视角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智君 胡春田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共11页
Williamson认为,作为处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输入资本,即使人口因素也不能推翻该结论。本文建立修正的Blanchard-Fischer模型以反映人口结构变迁,计算结果表明,即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也有可能是最优... Williamson认为,作为处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输入资本,即使人口因素也不能推翻该结论。本文建立修正的Blanchard-Fischer模型以反映人口结构变迁,计算结果表明,即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也有可能是最优的外部均衡目标。利用人口预测数据模拟中国的经常项目余额目标值,支持目前中国应维持适量净储蓄,以备未来人口老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常项目余额 人口结构 均衡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中国地图学的特征 被引量:30
4
作者 姜道章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传统中国地图学是中国式的,具有若干特征,展现中国风格。传统中国地图学至少具有10个特征:第1个特征是(天圆)地方是其基础,即把地表视为平坦的;第2个特征是计里画方的应用;第3个特征是详于画水、略于画山;第4个特征在地... 传统中国地图学是中国式的,具有若干特征,展现中国风格。传统中国地图学至少具有10个特征:第1个特征是(天圆)地方是其基础,即把地表视为平坦的;第2个特征是计里画方的应用;第3个特征是详于画水、略于画山;第4个特征在地图上表示绘图者的思想概念,许多地图以变形表示特别的观点;第5个特征是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地图定位,即多方向定位;第6个特征是行政区划变迁地图的绘制是历史地图的主流;第7个特征是地图的绘制主要是政府的事,不是私人企业;第8个特征是地图上有许多文字注记;第9个特征是手稿地图占极重要的地位;第10个特征是用高度象形图画式符号表示山和建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图学 古代 特征 地图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者健康信息传播的态度与方式 被引量:4
5
作者 秦美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医药 信息传播 医疗健康 态度 传统医学 中医典籍 哲学研究 表达方式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藏文化关系新事例试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冠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6,共8页
西方学者认为西藏文化主要受到中亚、波斯、印度地区的影响,鲜少提及与中原汉文化的关系。然而,根据现存汉藏史料文献记载,明显地展现出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吐蕃对大唐文化的主动学习与吸收,提升了双方文化内涵丰富的多元性样貌。吐蕃... 西方学者认为西藏文化主要受到中亚、波斯、印度地区的影响,鲜少提及与中原汉文化的关系。然而,根据现存汉藏史料文献记载,明显地展现出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吐蕃对大唐文化的主动学习与吸收,提升了双方文化内涵丰富的多元性样貌。吐蕃运用汉籍与政治典章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吐蕃王室祖源神话的表现与内涵:王室祖源为天神,王室为天神之子下凡,统治人世,此与中原典籍所载的"天命论"颇多神似。亦即上天遣其后代,代替上天,依照天命,统治王臣与王土,双方仅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二)汉籍词汇中使用的比较:"黔首"即平民百姓的指称,汉藏双方皆同,古藏文以"mgo nag"字面词意亦为"黑头"。此外,对"三分天下有其二"(统治区)的表达方式,也是趋向一致的。(三)官制方面:王权与相权的划分,吐蕃政制与内地秦汉以来皇室与政府分开的原则理念完全相同。除传统法制向李唐学习,官员兼有虚衔方面,唐蕃双方亦颇有神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关系 吐蕃 文化交流 唐代官制 历史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生产分割、专业服务与失业:发展中国家观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洁 陈彦煌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92,共15页
本文根据Dixit和Grossman(1982)及Kohler(2004)的多阶段生产架构与Akerlof和Yellen(1990)的公平工资机制,建立一多阶段生产的失业模型。文章在探讨国际生产分割现象对发展中国家非技术劳动市场的冲击时发现:(1)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情况下... 本文根据Dixit和Grossman(1982)及Kohler(2004)的多阶段生产架构与Akerlof和Yellen(1990)的公平工资机制,建立一多阶段生产的失业模型。文章在探讨国际生产分割现象对发展中国家非技术劳动市场的冲击时发现:(1)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情况下,非技术劳工工资下降,移入发展中国家的制程并未如预期的那样令该国劳工受益。(2)若专业服务的规模经济程度和部门内的个别要素替代弹性都充分大,国际生产分割现象可降低该国的失业。(3)非技术劳工或社会对于公平的偏好程度虽不能改变失业的变化方向,却可以强化失业变动的效果。(4)只要移入发展中国家的新增制程,其相对专业服务的密集度低于该国整体制造业,则国际生产分割现象并不必然导致该国非技术劳工工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产分割 专业服务 规模经济 公平工资 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之谜”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智明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104,共7页
利用中小板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日超额收益率数据,采用半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法,研究了中国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中小板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现象。结果显示:总的来说,中国中小板市场... 利用中小板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日超额收益率数据,采用半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法,研究了中国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中小板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现象。结果显示:总的来说,中国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这种正相关关系并不稳定;当股票市场行情较好时,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正相关;当股票市场行情较差时,两者负相关;当上证指数的日超额收益率为负时,中小板市场出现"特质波动率之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波动率 风险溢价 中小板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时期的“中国”观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明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3,63,共8页
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朝相继,都以继承唐朝而自居于正统、代表中国,对其他各国都作现况的承认,但态度并不一致,视局势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或认为天下分裂,各有其国,或认为地方政权应在臣属的地位。而其他各国有的承认北方五代为正统,屈... 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朝相继,都以继承唐朝而自居于正统、代表中国,对其他各国都作现况的承认,但态度并不一致,视局势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或认为天下分裂,各有其国,或认为地方政权应在臣属的地位。而其他各国有的承认北方五代为正统,屈从于臣属地位,也有认为天下分裂,北方并不能是中国的必然代表,即各有其国,各有合法的地位。"中国"代表北方中原的朝代还是代表"天下"?在表述中并不一致,当时的情形是各自的认知并不一致之故,亦即没有共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中国”观念 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时代的国家与“中国”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明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8,共12页
汉末以来,各地渐形成割据的势力,在220年,曹丕建立新朝魏国,随后刘备、孙权也各自建立汉(蜀)、吴二国,形成三国之局面。中国天下分裂为三,其彼此不相统辖,有各自的中央朝廷(政府),国号、年号、(国家)疆域、人民等。他们都有各自立国的... 汉末以来,各地渐形成割据的势力,在220年,曹丕建立新朝魏国,随后刘备、孙权也各自建立汉(蜀)、吴二国,形成三国之局面。中国天下分裂为三,其彼此不相统辖,有各自的中央朝廷(政府),国号、年号、(国家)疆域、人民等。他们都有各自立国的法、理依据。魏国在华北中原一带,以正统的皇朝自居,也以"中国"来自称,视其他二国为僭逆,但却承认其政权,是就现状的承认。蜀、吴二国彼此承认为国家,但也以魏国为篡逆,并不视其为正统,都自认为正统,对于"中国"词语并不用来自称,反而用来称呼魏国,这仍是以中原地理所在而造成的传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时代 国家观 “中国”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个老问题的再思中国戏曲中有悲剧吗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美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41,28,共10页
本文对西方悲剧理论及其对于中国戏曲的适用问题提出质疑,以中、西悲剧作品的比较分析指出:以往学者过于重视“悲剧应该如何”而疏忽了“悲剧是什么”;中国人同样有悲剧意识;中、西方都有悲剧作品,虽有差异,但本质和精神是相同的。
关键词 悲剧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悲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宗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音乐 音乐研究 传统音乐 王光祈 民歌 日据时期 大陆地区 起始 年代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春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37,共3页
论述"中国哲学"进入中国高等学堂以来,学界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治学方法之对比。回顾百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果,同时,立基于本人所熟悉的台湾学界,针对当前台湾各大学之中文系和哲学系在中国哲学之教学和发展中... 论述"中国哲学"进入中国高等学堂以来,学界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治学方法之对比。回顾百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果,同时,立基于本人所熟悉的台湾学界,针对当前台湾各大学之中文系和哲学系在中国哲学之教学和发展中所各具之优势和不足处提出交叉性的评比,对中国哲学研究发展之未来提出四项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概念范畴研究法 冯友兰 张岱年 方东美 罗光 机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元启动后的国际资本市场与中国金融证券业
14
作者 金珂 曹睿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48,共4页
欧元已作为统一货币在欧洲经济货币联盟间的非现金贸易中正式启动流通,这将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并将给我国的外汇管理。
关键词 欧元 国际资本 资本市场 金融业 证券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soil erosion research in China through a lens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s
15
作者 NG Sai-Leung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0,共12页
[Background]Soil erosion,the process by which soil is eroded,transported,and deposited by external forces like wind and water,is a widespread global phenomenon with significant env 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mpacts.Over... [Background]Soil erosion,the process by which soil is eroded,transported,and deposited by external forces like wind and water,is a widespread global phenomenon with significant env 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mpacts.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China's soil erosion research has made significant strides,reaching a world-class level in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However,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studies summariz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is field.This study aims to fill that gap by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s in China's soil erosion research.[Methods]This study employed bibliometric methods to analyze 6588 journal articles on soil erosion in China,collected from the Scopus database.The analysis focused on several key aspects,including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subject areas,leading research institutes,funding organizations,key research themes,and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Additionally,network maps were generated using VOSviewer to visualize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and connections within the research field,offering insights into how different research topics and institutes are interconnected.[Results]The findings reveal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since the 1980s,rising from just 4 articles in 1981 to 699 articles in 2023.While soil erosion research is multidisciplinary in nature,the most popular subject areas were“Environmental Science”“Ag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Sciences”and“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s the most productive institute,with several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research institutes also making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The primary funding source wa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with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ng the largest funder.Journals focusing on water and soil,ecology,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were the primary platforms for publishing soil erosion research in China.Caten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Transactions of CSAM,and Acta Ecologica Sinica were the most productive journals.Six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networks were identified in this field.There are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n this field.The large cluster is centered on China,connecting some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This is followed by a small cluster of commonwealth countries headed by the United Kingdom.The rest are bilateral collaborations between two countries that do not form networks.The major research themes identified were“soil erosion and land degradation”“erosion dynamics and drivers”“soil eros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and“eros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Earlier research was heavily focused on topics such as“GIS”“remote sensing”“Cs-137”“landscape pattern”“vegetation restoration”“simulated rainfall”“loess plateau”and“black soil.”In contrast,recent studies have shifted towards“climate change”“ecosystem services”“soil erodibility”“gully erosion”and“RUSLE”.[Conclusions]This study offer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hina's soil erosion research,serving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s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is field.Additionally,the study highlights emerging research topics and potential areas for future exploration,thereby guiding the direction of subsequent studies in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iometric analysis knowledge structure journal articles SCOPUS soil erosio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喇昆仑断裂带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1
16
作者 周勇 许荣华 +3 位作者 阎月华 杨灿尧 罗伟 潘裕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本文讨论了喀喇昆仑断裂带的磁组构特征。磁化率几何平均值随岩石所含矿物不同而有很大改变 ,校正磁各向异性度 PJ在变形强弱不同的岩石中有较大区别。大多数磁化率椭球体有良好的磁面理和最短轴方位 ,表现出强烈的压扁型应变型式 ;最... 本文讨论了喀喇昆仑断裂带的磁组构特征。磁化率几何平均值随岩石所含矿物不同而有很大改变 ,校正磁各向异性度 PJ在变形强弱不同的岩石中有较大区别。大多数磁化率椭球体有良好的磁面理和最短轴方位 ,表现出强烈的压扁型应变型式 ;最短轴方位被视为最大主应力方向 ,在工作区呈 NE- SW向 ,并有低至中等大小的倾角 ,由于喀喇昆仑断裂走向 NNW-SSE,表明其走滑运动为右旋 ,在不同地区断裂两盘则有不同的垂向差异运动。同位素测年数据表明喀喇昆仑断裂的这次构造运动发生在中新世后期 ( 6 .88± 0 .36至 8.75± 0 .2 5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喀喇昆仑 构造意义 岩石 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肌力流失与肌肉疲劳的肌动图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宇 彭千华 田石榴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4,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老年人肌力流失对肌肉质量、最大肌力与爆发力的影响,并以肌动图(MMG)来观察老年人股外肌在不同强度表现时运动单位的激活与老化对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方法:受试者为老年组与年轻组各10位。受试者实施股四头肌最大等长收... 研究目的:探讨老年人肌力流失对肌肉质量、最大肌力与爆发力的影响,并以肌动图(MMG)来观察老年人股外肌在不同强度表现时运动单位的激活与老化对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方法:受试者为老年组与年轻组各10位。受试者实施股四头肌最大等长收缩、最快速度不同强度(75%、60%、45%1 RM)的伸膝动作及45%的疲劳测试,记录向心期不同强度的MMG讯号。研究结果:老年组的绝对/相对最大肌力与爆发力皆明显低于年轻组(P<0.05),而相对最大爆发力比最大肌力下降的比例高达46.2%;各强度的MMG振幅与平均功率频率皆小于年轻组(P<0.05),显示老年组的肌纤维以慢肌为主,并发现老年组75%强度时的MMG振幅下降,表示老年人因高负荷募集不到快肌所致;MMG中位频率则无年龄差异。研究结论:老年人在静、动态力量表现有肌力流失的现象,老化对爆发力影响远超过对肌力影响,MMG讯号反应肌肉收缩的力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老化 肌力流失 肌肉疲劳 肌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同构现象再判断——基于分工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鲁金萍 刘玉 +1 位作者 杨振武 孙久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63,共5页
文章从分工视角对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同构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2013年,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最明确的为北京-河北,两地产业差异性大,未来两地制造业将实现差异化发展;天津-河北产业差异性相对较小,且2009年之后呈逐年缩... 文章从分工视角对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同构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2013年,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最明确的为北京-河北,两地产业差异性大,未来两地制造业将实现差异化发展;天津-河北产业差异性相对较小,且2009年之后呈逐年缩小之势;北京-天津产业差异性最小,同构性较显著,2008年后有一定缓解。从制造业各行业分工格局来看,京津冀区域在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行业已形成较明确的分工,但在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领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总体来看,区域的产业分工基本建立在资源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并不存在所谓的重复建设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分工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构建高层次协调机构等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制造业 产业同构 区域分工指数 地方专业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迁移、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居民生活差距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伟进 胡春田 方振瑞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53,共24页
本文构建出一个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二元经济体系下农民工迁移、户籍制度改革及周期性波动因素如何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于2000—2012年季度数据的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实际数据具有很高匹配... 本文构建出一个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二元经济体系下农民工迁移、户籍制度改革及周期性波动因素如何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于2000—2012年季度数据的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实际数据具有很高匹配度,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乡区生产技术进步与宽松型货币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差距;(2)城乡居民偏好冲击分别解释了各自消费的大部分波动,城镇居民收入的大部分波动可由城区生产技术冲击所解释,乡村居民收入波动的主要解释因素为劳力迁移成本冲击;(3)若政府调整现行户籍制度以降低农民工迁移成本,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而言,都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而且还可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农民工 户籍制度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品牌社群成员个人特质对品牌社群承诺的影响:社群发起形态的干扰角色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少龙 林月云 陈柄宏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10期1495-1503,共9页
研究了虚拟品牌社群成员的个人特质与品牌社群承诺的关系,并同时检验社群发起形态的干扰角色。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数据,总共调查苹果计算机用户社群、Window Xbox玩家论坛、SONY PSP玩家社群、BMW motor club、裕隆篮球队球迷社群、纽约... 研究了虚拟品牌社群成员的个人特质与品牌社群承诺的关系,并同时检验社群发起形态的干扰角色。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数据,总共调查苹果计算机用户社群、Window Xbox玩家论坛、SONY PSP玩家社群、BMW motor club、裕隆篮球队球迷社群、纽约洋基棒球队球迷俱乐部、LOMO Taiwan Group、Nissan Taiwan club和L A Lakers Fans’club9个虚拟品牌社群的成员,共计回收了212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社群成员的自我彰显、自我超越与自我呈现等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品牌社群承诺,社群发起形态对虚拟品牌社群成员个人特质与品牌社群承诺的关系存在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社群 品牌社群承诺 自我彰显 自我超越 自我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