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涵
被引量:
36
1
作者
管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95,共14页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主体性是体现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当代实践等不同维度与领域之中的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特征。从文化政治意涵看,文化主体性既内在...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主体性是体现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当代实践等不同维度与领域之中的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特征。从文化政治意涵看,文化主体性既内在地决定着政治制度,又受现行国家制度的规约;传统“仁政德治”、崇尚善治等思想,成为现行制度文化内在智慧构成;海纳百川、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从被接受到中国化成为可能,为文化主体性建构提供了制度支撑。从文化美学意涵看,文化主体性中的“文化思想”逻辑虽然来自“政治历史”逻辑,却具有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的更广阔更深厚的内涵。传统文化美学不仅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而且能以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气质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构筑起文化主体性的本体支撑。从文化实践意涵看,文化政治意涵是文化主体性政治理想的呈现形态,文化美学意涵是文化主体性理论认知的呈现形态,而文化实践意涵则是文化主体性现实具体的呈现形态。文化政治、审美意识形态所确立的文化价值向度、审美取向,必须由文化实践创造的成果作为实现形式,文化实践还将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进步而提出新的问题与诉求,从而不断推动文化政治、文化美学的更新发展,成为文化主体性的动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新发展阶段
文化政治
文化美学
文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治理深化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建设
被引量:
6
2
作者
高宏存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4,共7页
作为汇聚国家精神的载体,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在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举足轻重。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公共文化机构运营模式与机制的改革,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与改革的深化;同时,国际文化理念...
作为汇聚国家精神的载体,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在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举足轻重。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公共文化机构运营模式与机制的改革,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与改革的深化;同时,国际文化理念引入带来政策创制与管理体制的变革,途径之一就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文章着眼文化治理实现,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传统文化管理的组织之困和制度之失、公共文化机构以理事会制推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并认为这是我国推动文化治理实现的实质性制度建设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法人治理结构
文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维度
被引量:
5
3
作者
管宁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46,共10页
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与繁荣兴盛的要求,适应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当下文化创新不仅要聚焦和探索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促进文化与科技结合;也要关注和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创造,推进造物文化的现代转型与现代设计水平提升;还要着眼未...
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与繁荣兴盛的要求,适应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当下文化创新不仅要聚焦和探索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促进文化与科技结合;也要关注和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创造,推进造物文化的现代转型与现代设计水平提升;还要着眼未来世界、未知领域的探究,厚植科幻文化土壤以推动科幻文艺与面向未来的设计实践发展。这三个维度的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不论哪一个维度的创新,都要遵循当今时代跨界融合、边缘突围、探索未知的发展特征,以动态世界观把握文化创造的当下与未来,这实际上也是这个时代创新精神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
当代艺术
科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
2
4
作者
范玉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90,F000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研究的深化,强化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践品格。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问题意识、理论自觉和国家需求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即以问题意识...
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研究的深化,强化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践品格。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问题意识、理论自觉和国家需求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即以问题意识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以理论自觉推动从理论研究的特殊形态走向世界舞台上的一般形态,以国家需求为价值指向,在文明互鉴中既要实现理论创新又能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以理论自觉助力中国的文明型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
问题意识
理论自觉
国家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涵
被引量:
36
1
作者
管宁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95,共14页
文摘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主体性是体现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当代实践等不同维度与领域之中的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特征。从文化政治意涵看,文化主体性既内在地决定着政治制度,又受现行国家制度的规约;传统“仁政德治”、崇尚善治等思想,成为现行制度文化内在智慧构成;海纳百川、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从被接受到中国化成为可能,为文化主体性建构提供了制度支撑。从文化美学意涵看,文化主体性中的“文化思想”逻辑虽然来自“政治历史”逻辑,却具有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的更广阔更深厚的内涵。传统文化美学不仅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而且能以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气质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构筑起文化主体性的本体支撑。从文化实践意涵看,文化政治意涵是文化主体性政治理想的呈现形态,文化美学意涵是文化主体性理论认知的呈现形态,而文化实践意涵则是文化主体性现实具体的呈现形态。文化政治、审美意识形态所确立的文化价值向度、审美取向,必须由文化实践创造的成果作为实现形式,文化实践还将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进步而提出新的问题与诉求,从而不断推动文化政治、文化美学的更新发展,成为文化主体性的动力支撑。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新发展阶段
文化政治
文化美学
文化实践
Keywords
Cultural subjectivity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Cultural politics
Cultural aesthetics
Cultural practice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治理深化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建设
被引量:
6
2
作者
高宏存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
文化
政策与管理
研究
中心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基金
国家行政学院2017年院级课题“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问题研究”
文摘
作为汇聚国家精神的载体,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在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举足轻重。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公共文化机构运营模式与机制的改革,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与改革的深化;同时,国际文化理念引入带来政策创制与管理体制的变革,途径之一就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文章着眼文化治理实现,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传统文化管理的组织之困和制度之失、公共文化机构以理事会制推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并认为这是我国推动文化治理实现的实质性制度建设的开端。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法人治理结构
文化治理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维度
被引量:
5
3
作者
管宁
机构
福建论坛杂志社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46,共10页
文摘
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与繁荣兴盛的要求,适应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当下文化创新不仅要聚焦和探索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促进文化与科技结合;也要关注和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创造,推进造物文化的现代转型与现代设计水平提升;还要着眼未来世界、未知领域的探究,厚植科幻文化土壤以推动科幻文艺与面向未来的设计实践发展。这三个维度的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不论哪一个维度的创新,都要遵循当今时代跨界融合、边缘突围、探索未知的发展特征,以动态世界观把握文化创造的当下与未来,这实际上也是这个时代创新精神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与品质。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
当代艺术
科幻文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
2
4
作者
范玉刚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中国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马列文艺论著
研究会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90,F000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ZD006)。
文摘
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研究的深化,强化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践品格。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问题意识、理论自觉和国家需求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即以问题意识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以理论自觉推动从理论研究的特殊形态走向世界舞台上的一般形态,以国家需求为价值指向,在文明互鉴中既要实现理论创新又能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以理论自觉助力中国的文明型崛起。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
问题意识
理论自觉
国家需求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涵
管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化治理深化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建设
高宏存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维度
管宁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
范玉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