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54-58,共5页
教育大数据与大数据同步诞生,是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育大数据具有分层性、规模性、阶段性、周期性、直观性、预测性以及采集分析难、提取技术是关键等特征。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学改革包括运用教育大数据研究教学现象,研究学习... 教育大数据与大数据同步诞生,是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育大数据具有分层性、规模性、阶段性、周期性、直观性、预测性以及采集分析难、提取技术是关键等特征。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学改革包括运用教育大数据研究教学现象,研究学习行为,真正了解学生,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大数据 教学改革 教师素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普通高中教师教学感调查研究
2
作者 伍妍 郝志军 杨晓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3-55,共3页
教师的教学感是教师内在的教学感知,决定其外在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影响其课堂教学质量。调查发现:山西省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重教轻学";大部分教师教学反思不及时、不经常,反思能力较差,倾向于"以分定生&quo... 教师的教学感是教师内在的教学感知,决定其外在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影响其课堂教学质量。调查发现:山西省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重教轻学";大部分教师教学反思不及时、不经常,反思能力较差,倾向于"以分定生",且面临课堂管理的难题;约七成教师有转业意向,约六成教师对自身工作待遇不满意。教师在教学中应无知以学,以学定教;勤于教学反思,忠于学生发展;用课堂吸引学生,以教学促管理;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教师 教学感 教学反思 教师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与推进建议 被引量:13
3
作者 郝志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4,共6页
尽管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机制创新、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三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如何立足现实,客观分析课程改革所处的现阶段的特征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前提和依据。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建议是完善基于核... 尽管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机制创新、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三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如何立足现实,客观分析课程改革所处的现阶段的特征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前提和依据。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建议是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深化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和通过优化研训体系提升教师实施对的课程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进展 阶段性特征 重点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察与内省:数字教材与资源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9,共8页
为应对全球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网络互联和媒体融合的挑战,众多国家不断加大研制和改进数字教材与资源质量评价标准的力度。外察西方主要国家数字教材与资源评价标准体系特点及变化,内省我国数字教材资源发展现状,可以从内容、教学、... 为应对全球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网络互联和媒体融合的挑战,众多国家不断加大研制和改进数字教材与资源质量评价标准的力度。外察西方主要国家数字教材与资源评价标准体系特点及变化,内省我国数字教材资源发展现状,可以从内容、教学、技术设计、评价、提供深度学习机会、获取性及实用性、安全七个维度构建我国数字教材与资源评价标准,从补充管理办法、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三个层面提出加强我国数字教材与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材 评价标准 质量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新方向与新要求 被引量:16
5
作者 董小玉 刘晓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0,共7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引,立足课程改革的成就与经验,着眼社会生活语境的发展变化,在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方面进行深度变革,以体现新时代语文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即以中华文化为根基,打好中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引,立足课程改革的成就与经验,着眼社会生活语境的发展变化,在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方面进行深度变革,以体现新时代语文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即以中华文化为根基,打好中国底色;以核心素养为纲,深掘语文课程独特育人价值;以学科实践为依托,促进语文课程育人方式变革;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保障,确保核心素养落地。研究认为,教师在开发实施语文课程时,要坚持文道统一的育人立场,推动“三种文化”入脑入心;巧妙设计学习任务,科学整合课程内容;把握学业质量标准,突出教学过程性评价。由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与奠基作用,推动新时代语文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语文课程 课程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师课程能力生成的重要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智昌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0-42,共3页
教师课程能力不足是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重要因素。开展教育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计划和课程价值的领悟力,以及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创造力,是教师课程能力生成的必然选择和可行路径。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课程能力不足是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重要因素。开展教育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计划和课程价值的领悟力,以及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创造力,是教师课程能力生成的必然选择和可行路径。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能力的生成,学校需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完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能力 教育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结构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教学探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常见的问题有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关注不够、高阶思维的培养滞后于考试评价改革等。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可以促进学生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常见的问题有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关注不够、高阶思维的培养滞后于考试评价改革等。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可以促进学生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应遵循问题与情境原则、挑战与创新关联原则、教与学协调原则;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的教学设计要树立以学定教、以学为主的理念,从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六步问题解决法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师课程能力内涵、结构要素与发展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雯 冯新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31,共6页
劳动教师课程能力直接影响着劳动课程实施的成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师课程能力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师基于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利用其掌握的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将个人的课程理念转变为具体课程实践行为所表现出的个... 劳动教师课程能力直接影响着劳动课程实施的成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师课程能力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师基于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利用其掌握的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将个人的课程理念转变为具体课程实践行为所表现出的个体心理属性和行动力,具体包含课程认知力、课程建构力、课程实施力和课程研究力四个核心要素,中小学劳动教师课程能力呈现出主体能动性、动态发展性和整体推进性的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小学劳动教师 课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学校课程融合:理据、形态与方式 被引量:90
9
作者 郝志军 刘晓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22,共7页
新时代学校课程必须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内容和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在做优分科课程的同时,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进跨学科课程融合,充分发挥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课程融合是基于完整生命主体的发展需... 新时代学校课程必须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内容和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在做优分科课程的同时,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进跨学科课程融合,充分发挥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课程融合是基于完整生命主体的发展需求,指向全面发展人的育人目标;基于知识融会贯通,指向形成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基于育人方式创新,指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为此,学校课程着力构建起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一知识一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融合结构框架,通过概念、主题、现象和方法等整合方式,形成学科间融合课程、领域间融合课程和活动融合课程的课程形态,真正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课程融合 课程形态 融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4,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要坚持的原则是向哲学要高度,向史学要深度,向相关学科要宽度,向新兴学科要新度,向专业学科要精度。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要坚持的原则是向哲学要高度,向史学要深度,向相关学科要宽度,向新兴学科要新度,向专业学科要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是:认知的有机融入——“知”,感情的有机融入——“信”,行为的有机融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小学课堂教学 认知的融入 感悟的融入 行为的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学校课程的整体构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项纯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42,共4页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具备整体构建的意识与思路,使学校课程科学一体化、融合可贯通、多元可选择、生长可定制、开放促创新。学校课程整体构建要在学校教育哲学引领下,通过以育人目标为统领的整体规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科统整,以多元选...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具备整体构建的意识与思路,使学校课程科学一体化、融合可贯通、多元可选择、生长可定制、开放促创新。学校课程整体构建要在学校教育哲学引领下,通过以育人目标为统领的整体规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科统整,以多元选择为方式的实施等路径,形成基于学校教育哲学、符合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科认知规律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核心素养 课程整体构建 学科统整 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9
12
作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题组 杨清 +1 位作者 刘晓荷 郝志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69,共10页
跨学科课程融合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五育并举、创新育人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为了解我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现状,本研究以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21 017名中小学教师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研究。研... 跨学科课程融合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五育并举、创新育人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为了解我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现状,本研究以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21 017名中小学教师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跨学科课程融合,虽然中小学教师观念上认同,但是课程实践亟待加强,有待进一步落地,且不同学段、地区、区域的学校在跨学科课程融合实践上仍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学校要做好跨学科课程融合的“校本”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三种类型跨学科课程融合实施,构建多维的跨学科课程融合评价机制,以及打造相应支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融合 中小学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视域下的课程建设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晓荷 郝志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5,共11页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内核,主张通过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理与气合、心物一体、知行合一、体用一致的基本向度。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中汲取课程改革的价值滋养,重点在于...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内核,主张通过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理与气合、心物一体、知行合一、体用一致的基本向度。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中汲取课程改革的价值滋养,重点在于以关怀人性的课程目的观养成完善之人,以动态生成的课程结构观臻达和合之境,以兼济通达的课程知识观博通百家之学,以知行相资的课程实践观彰显经世之用。构建综合融通的整体课程体系,需从彰显整全性的课程育人价值,建立关联协同的课程结构,开发广纳兼容的课程知识内容,推动以知立行的课程实施等方面着力,形成“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中国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融合思想 课程改革 天人合一 五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以大概念推动语文课程融合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晓荷 董小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7-21,共5页
大概念因具有关联性、结构性、迁移性与超越性,而成为语文课程融合的强有力“推手”。就形态而言,以大概念推动语文课程融合表征为“域内与域外”的融合范围、“融入与输出”的融合向度以及“知识、素养与文化”的融合层次。为此,教师... 大概念因具有关联性、结构性、迁移性与超越性,而成为语文课程融合的强有力“推手”。就形态而言,以大概念推动语文课程融合表征为“域内与域外”的融合范围、“融入与输出”的融合向度以及“知识、素养与文化”的融合层次。为此,教师应围绕如何遴选、如何运用、如何开发三个问题,积极推动学科内、学科间、领域间的大概念语文课程融合,彰显语文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语文课程 课程融合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晓荷 董小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2,共6页
图像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青少年的阅读范式,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朝着可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基于对全国1700名青少年图像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阐释图像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可视化转向表征;提出图以解文、图以延意、图以载道的课程构想... 图像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青少年的阅读范式,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朝着可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基于对全国1700名青少年图像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阐释图像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可视化转向表征;提出图以解文、图以延意、图以载道的课程构想,以推动图像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手段拓展、内容延伸与范式多元;据此展望,指出图像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进路在于以图促读达到教学目标、以图辅文深化教学内容、以图激趣丰富教学过程、以图鉴学优化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阅读教学 读图 视觉图像 图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大数据论述引领课程教学改革
16
作者 王鑫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9,共8页
习近平关于大数据的论述为我国技术革命、经济变革、国家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他的论述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体现在多方面:掌握了大数据,就掌握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权;互联网+教育推动课程教学... 习近平关于大数据的论述为我国技术革命、经济变革、国家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他的论述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体现在多方面:掌握了大数据,就掌握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权;互联网+教育推动课程教学模式变革;运用大数据,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大数据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路径与方式 被引量:80
17
作者 郝志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9,共9页
“五育”及其“融合”问题,是新时代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问题,直接关系全面发展目标在学校中的实施。从学校层面看,五育融合主要有三条路径:文化制度融合路径、课程教学融合路径和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路径。文化... “五育”及其“融合”问题,是新时代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问题,直接关系全面发展目标在学校中的实施。从学校层面看,五育融合主要有三条路径:文化制度融合路径、课程教学融合路径和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路径。文化制度融合路径主要是价值理念融合和精神品质融合;课程教学融合路径主要包括德育类、艺体类课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融合和学科类课程教学的多层次融合;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路径主要包括活动场境的融合与活动方式的融合,每种融合路径有相应的融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课程教学 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推进学生发展指导: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5,共7页
有效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理解浅表化,将"发展"指导等同于"选考"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碎片化,缺乏... 有效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理解浅表化,将"发展"指导等同于"选考"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碎片化,缺乏系统思考;对学生发展指导所需资源支持不足,思路过于封闭。为此,普通高中要厘清学生发展指导分别与学生发展、高考改革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其价值定位;立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持续推进、动态调整;搭建多种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培训,促进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指导"意识和能力;拓宽思路、优化整合,构建开放的资源网络,为推进学生发展指导提供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指导 普通高中 新高考改革 学生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教材评价标准的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8-143,125,共7页
在世界各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从战略高度审视和强化教材建设与发展,努力提高教材质量。尤其是不断加大教材管理办法、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的研制和改进力度,在教材评价标准研制依据、评价内容维度及具体指标、... 在世界各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从战略高度审视和强化教材建设与发展,努力提高教材质量。尤其是不断加大教材管理办法、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的研制和改进力度,在教材评价标准研制依据、评价内容维度及具体指标、评价方法及工具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剖析发达国家教材评价标准的特点,借鉴发达国家教材管理的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中小学教材评价标准,加强和改进我国教材的开发、管理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教材评价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发展指导的学校综合推进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清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1,共3页
学生发展指导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和适应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推进学生发展指导,学校需要采用综合策略,立足本校实际,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具体指导目标;通过分类设计和多维分析,规划本校学生发展指导... 学生发展指导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和适应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推进学生发展指导,学校需要采用综合策略,立足本校实际,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具体指导目标;通过分类设计和多维分析,规划本校学生发展指导的实施路径;通过全盘考虑、动态推进、有序实施,满足学生发展指导的实际需求;通过及时评估、跟踪反馈,确保学生发展指导的改进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指导 综合推进 整体规划 系统实施 及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