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政府发展乡村学前教育的履责成效研究——基于全国65县3856名园长的满意度调查
1
作者 尹国强 易凌云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8,38,共10页
县级政府作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其履职效能直接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发展。园长满意度测评不仅是衡量政府履责成效的关键指标,更是推动教育治理优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从机会供给、质量提升和公平发展3个维度构建包含12项二级指标... 县级政府作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其履职效能直接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发展。园长满意度测评不仅是衡量政府履责成效的关键指标,更是推动教育治理优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从机会供给、质量提升和公平发展3个维度构建包含12项二级指标、38个观测点的评价体系,基于全国65县3856名乡村园长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园长对县级政府履责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质量提升维度得分显著偏低;园长满意度内部结构不均衡,师资配置、财政投入、园所公平和规划布局等是亟待优化的领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办性质园、乡镇园和学历较高的园长满意度落差尤为显著。结合深度访谈,研究揭示当前县级政府履职困境:资源统筹能力不足与配置结构性失衡并存,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政策执行重短期绩效轻长效发展,利益相关主体协同机制缺失引发政策落地虚化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路径:通过分类施策实现资源精准配置,以优化机制提升政策执行效能,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利益整合平台,推动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前教育 政府履责 教育满意度 以县为主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政府统筹下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燕学敏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70,共7页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推进教师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性载体,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加强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文件,各个地区也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多种发展模式。但省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着主体角...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推进教师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性载体,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加强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文件,各个地区也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多种发展模式。但省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着主体角色缺失、多维联动管理机制不畅等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通过中央政府简政放权、加强省级政府主体统筹、构建协同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完善在省级政府主体驱动下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省级政府参与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等措施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省级统筹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的表征及教育应对
3
作者 杨淑萍 苏超举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道德敏感性反映了个体对最小行为刺激量的道德感知,是衡量个体道德水准和社会道德底线的重要标准,因而提升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当下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主要症候为道德情感趋于冷漠,... 道德敏感性反映了个体对最小行为刺激量的道德感知,是衡量个体道德水准和社会道德底线的重要标准,因而提升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当下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主要症候为道德情感趋于冷漠,道德图式不健全,个人中心主义倾向突出等。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复杂的,其中,制度上道德回报机制不完善,教育上道德知识远离青少年生活经验,社会环境上的现代性扩张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理解力等,都是造成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学校德育应依从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的生成逻辑,注重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感受能力,珍视其道德情感体验;增强道德知识对青少年真实生活的解释力,完善其道德图式;创设校园公共活动情境,在公共交往中培育青少年的公共意识,以消解个人中心主义对个体道德敏感性发展的阻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道德敏感性 道德图式 感受能力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培训视域下教师专业自画像指标体系的建构
4
作者 燕学敏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6-51,共6页
精准施训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教师培训的重要创新途径。利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文献编码,建构了教师特征画像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我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五大维度及其子维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自上而下和自下... 精准施训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教师培训的重要创新途径。利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文献编码,建构了教师特征画像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我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五大维度及其子维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划分教师层次,形成了包括四个层次典型行为特征描述在内的教师专业自画像指标体系的建设。实践运用表明,自画像指标体系整体应用效果良好,为教师精准培训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师专业发展自画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培训 专业画像 指标体系 应用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性向度的“县管校聘”问题研究
5
作者 刘卓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9-64,共6页
“县管校聘”是对教师资源配置行政权力的整合,是新时代政府公共职能的显著体现。“公共性”向度可以从根本上解释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逻辑框架,就是政府要求教师以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形式提供公共服务。“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是对教师资源配置行政权力的整合,是新时代政府公共职能的显著体现。“公共性”向度可以从根本上解释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逻辑框架,就是政府要求教师以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形式提供公共服务。“县管校聘”面临困境的本质是“公共性”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缺少法源性支持、机制架构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以及伦理品质的流失等。“县管校聘”的有效执行需要教育公共性理念的合理复归,通过确立教师职业专业性与公共性统一的法律地位、推进区域整体化治理、构建多主体协同的有效模式,同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提升教师资源配置活力等举措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教育公共服务 县管校聘 专业性 教师管理体制 教师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板下的聚焦:乡村教师政策演变分析——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十年的思考
6
作者 高慧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79,共8页
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十年来,我国政府不断补足政策短板,乡村教师政策聚焦于村庄学校、教学点教师,再进一步深度聚焦于最薄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通过细化补充、强化... 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十年来,我国政府不断补足政策短板,乡村教师政策聚焦于村庄学校、教学点教师,再进一步深度聚焦于最薄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通过细化补充、强化保障、优化管理和深化质量等多方面不断加强乡村教师政策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为提高乡村教师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打下坚实基础。但乡村教师政策仍有缺失,尚需进一步以调查、监测手段,夯实政策改进的研究基础,并彰显教师政策制定的乡村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政策 教师政策体系建设 乡村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校外学习的系统建构——基于四维学习理论视角 被引量:10
7
作者 牛楠森 易凌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共13页
学习化社会命题和理念将学习带出狭隘的学校系统,描绘了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共生互补的美好蓝图。以四维学习理论作为观察视角,校外学习确能增益校内学习所不能,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校外学习却走上了补习化歧路,在学习目的、内容、驱动力... 学习化社会命题和理念将学习带出狭隘的学校系统,描绘了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共生互补的美好蓝图。以四维学习理论作为观察视角,校外学习确能增益校内学习所不能,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校外学习却走上了补习化歧路,在学习目的、内容、驱动力和方式四维度上皆有“反学习”表征。校外学习虽然在投入和决策上具有“私人性”,但在结果上对学习的危害和引发的教育不平等却具有“公共性”。因此,政府应将校外学习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校外学习的本源正道可以依循四维学习理论来规划,并且把提高校外学习资源的教育适用性作为当下即可实施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学习 校内学习 四维学习理论 校外补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结构、水平与类型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新翠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89,共8页
研究基于对东部、中部和西部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调查的数据,探究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结构、水平与类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是由非教学工作、工作时间、间接教学工作和直接教学工作等四个要素构成,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比较重... 研究基于对东部、中部和西部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调查的数据,探究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结构、水平与类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是由非教学工作、工作时间、间接教学工作和直接教学工作等四个要素构成,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比较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水平在地区、城乡、学段、岗位、是否班主任,以及是否寄宿制学校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进一步聚类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集中体现为均衡低负荷型和非均衡高负荷型。为此,需要科学认识为教师减负,因地、因人制宜,集中攻破教师减负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负荷 工作负荷水平 工作负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小学教师工作现实场景的减负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新翠 黄露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6期24-28,共5页
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60名中小学教师的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超负荷现象普遍存在,突出体现在教师教学工作负荷和非教学工作负荷均超出法定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教师工作中赖以支撑的资源如专业支持和社会支... 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60名中小学教师的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超负荷现象普遍存在,突出体现在教师教学工作负荷和非教学工作负荷均超出法定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教师工作中赖以支撑的资源如专业支持和社会支持不够,专业自主性低以及工作回报低。为此,需要合理配置师资,减轻部分教师的超量教学工作负荷,制定出台教师工作负荷标准指导意见,减轻教师的超限工作负荷,严格加强社会舆论监管以及建立健全教师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更有力的工作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负荷 减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中小学教师减负:历程、举措、成效及启示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新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120,共9页
英国自1994年开始并持续关注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2019年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减负取得显著成效。英国中小学教师减负经历了初步探索、持续关注和集中攻关三个关键阶段,采取持续定期监测、集中攻关重点、减负增效并重、借力技术全面赋... 英国自1994年开始并持续关注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2019年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减负取得显著成效。英国中小学教师减负经历了初步探索、持续关注和集中攻关三个关键阶段,采取持续定期监测、集中攻关重点、减负增效并重、借力技术全面赋能等重要举措。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英国实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标,中小学教师总体工作时间、非教学工作时间均显著降低,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核心任务上来,且学生学业评价成绩稳中有升。英国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给予我国的启示为:战略布局和具体推进策略并重,加强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多方力量协同,专项研究和试点推动集中攻破,以及借力最新信息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中小学教师减负 减负举措 减负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地位的构成要素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慧斌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1,共7页
基于社会学研究视角,构建乡村教师地位提升的多重链条关系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分析4885名乡村教师对其地位感知的数据,考察了乡村教师地位的构成要素对他们整体地位提升的影响以及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地位在乡村教师... 基于社会学研究视角,构建乡村教师地位提升的多重链条关系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分析4885名乡村教师对其地位感知的数据,考察了乡村教师地位的构成要素对他们整体地位提升的影响以及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地位在乡村教师整体地位提升中发挥核心作用;政治地位的提高对报酬待遇、专业地位、职业声望的提升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报酬待遇、专业地位、职业声望的改善对乡村教师整体地位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并在乡村教师政治地位与整体地位提升之间具有多重链式中介作用。据此,乡村教师地位的提升尚需持续强化乡村教师的政治地位,完善乡村教师的报酬待遇保障机制,不断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及深化管理改革,进而形成以政治地位为核心,以报酬待遇为保障,持续改善专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地位 政治地位 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师激励效果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慧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3,共10页
建立合理有效的乡村教师激励体系,有利于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我们基于8025名乡村教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乡村教师激励效果整体处... 建立合理有效的乡村教师激励体系,有利于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我们基于8025名乡村教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乡村教师激励效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保障性激励对激励效果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对补偿性激励和发展性激励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发展性激励对激励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补偿性激励对发展性激励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最大。因此,为提高乡村教师激励效果,应不断优化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结构,重点在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性激励水平、调整和丰富补偿性激励内容、改革激发发展性激励活力,进而不断提升激励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教师 激励效果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教师培训专业化急需加强——基于近万名教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新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87,共5页
专业化是决定教师培训质量和实效的关键要素,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主要体现在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引领作用上。县级培训在我国教师培训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基于“相式模型”构... 专业化是决定教师培训质量和实效的关键要素,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主要体现在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引领作用上。县级培训在我国教师培训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基于“相式模型”构建满意度、学习收获和实践应用三级评估模型,通过实证数据来考查县级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对全国9911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县级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介于一般和比较高之间,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收获、实践应用和满意度。县级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在城乡、区域、学段、职称和年龄等五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一是县级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专业化水平急需提高,二是县级教师培训内容设置应充分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三是县级教师培训急需提升服务高级发展阶段和高学段教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专业化 县级教师培训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政策背景、实践成就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15
14
作者 常淑芳 于发友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教师待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教育投入要向教师倾斜,不断改善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改善教师待遇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引下,中小学教师待遇改善工作成效显著: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教师待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教育投入要向教师倾斜,不断改善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改善教师待遇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引下,中小学教师待遇改善工作成效显著:政策保障更加有力、经费保障机制趋于完善、基本工资标准持续提高、“不低于”目标基本实现、乡村教师待遇水平大幅提升、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但仍存在落实“不低于”可能反弹、绩效工资制度及倾斜激励政策仍存短板等问题。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还应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问责力度,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和协调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明确“不低于”具体比较口径,加快推进教师待遇保障相关制度体系综合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小学教师 工资待遇 政策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立意、要点与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7,共5页
高等教育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窗口。面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要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促发展,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创新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径。立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 高等教育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窗口。面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要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促发展,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创新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径。立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制高点,要牢牢把握扩大开放的价值立意与核心要点。特别是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塑全球格局和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势下作出战略选择、应对全球性挑战,以高水平开放合作成果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水平对外开放 价值立意 核心要点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困惑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3-48,共6页
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主体力量。当前,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分化、多元教育观念的价值冲突、乡村教育场域的利益博弈等使乡村教师陷入职业角色困惑,具体表现为专业实践中的职业价值失落、职业担当中的角色边界泛化、职业期待中的主体... 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主体力量。当前,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分化、多元教育观念的价值冲突、乡村教育场域的利益博弈等使乡村教师陷入职业角色困惑,具体表现为专业实践中的职业价值失落、职业担当中的角色边界泛化、职业期待中的主体需要落差。消解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困惑,使乡村教师能够扎根乡村教育实践,坚守为党育人初心,承担为国育才使命,迫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尊重城乡教育差异,优先配置乡村教育资源;精准帮扶解决乡村教育难题,强化乡村教师综合保障;进一步让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内涵由价值异化回归教育本质,让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定位由社会规定走向主体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业角色困惑 资源配置 科学治理 主体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教学课堂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3
17
作者 燕学敏 华国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6,共4页
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需要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深水区。差异教学经历多年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继承了因材施教思想,在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我国"学、思、行"的基本教学经验,总结和提... 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需要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深水区。差异教学经历多年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继承了因材施教思想,在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我国"学、思、行"的基本教学经验,总结和提炼了差异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和操作流程。差异教学课堂模式以差异教学策略为脚手架,综合考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教学,三者有机融合,可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教学 课堂模式 学生学习模式 教师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学习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新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4,共5页
师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务,是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近十年来,师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综合来看,师德建设存在认知泛化导致师德内涵与边界模糊、操作简化导致师德建设实效不强、异化事件导致师德建设偏离本原以及神化导... 师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务,是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近十年来,师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综合来看,师德建设存在认知泛化导致师德内涵与边界模糊、操作简化导致师德建设实效不强、异化事件导致师德建设偏离本原以及神化导向导致教师难以认同和践行等困境。为此,需要从师德界定专业化、师德目标科学化、师德定位常态化和师德路径真实化等方面去破解这些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师德建设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课堂差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反思 被引量:8
19
作者 燕学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37,共5页
差异教学是实现中小学课堂优质教学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差异教学采取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的评价,分析差异教学评价体系的结构要素,建立差异教学评价体系,并运用... 差异教学是实现中小学课堂优质教学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差异教学采取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的评价,分析差异教学评价体系的结构要素,建立差异教学评价体系,并运用布鲁姆目标分类、SOLO层次分类法、DOK模型、整体评价、弥散型评价以及LPQ学习过程问卷等方法对学生的学情、认知目标、高阶思维、学习共同体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中小学课堂差异教学评价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差异与公平的关系,以促进教学中个体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形成具有差异教学典型特征的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堂 差异教学 评价体系 学生 结构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方案设计和实施策略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立福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0期25-29,共5页
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是深化素质教育、践行新版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超越“教”的大单元教学走向“学”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是必然趋势。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采用“编剧+导演+演员”三位一体设计法对大单元整... 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是深化素质教育、践行新版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超越“教”的大单元教学走向“学”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是必然趋势。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采用“编剧+导演+演员”三位一体设计法对大单元整体学习方案进行结构化设计。为了保障大单元整体学习方案的实施效果,应采取六种新策略:一是搭建平台,建立缩小差异、团队提质的新机制;二是培育学力,掌握大单元整体学习的“金钥匙”;三是创新课型,构建问题对话为主的新课型体系;四是探寻“抓手”,研发和使用问题学习工具单;五是智慧导学,培养发展核心素养的导学能力;六是智慧拓展,开展提升素养品质的多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 大单元整体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