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孟万金 姚茹 +1 位作者 苗小燕 张冲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45,共6页
新时代要求平衡充分发展,落实到教育,就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是新时代平衡... 新时代要求平衡充分发展,落实到教育,就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是新时代平衡充分发展亟须研究的课题。为此,笔者从历史根基、科学依据、基本原则、组织实施四方面对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作系统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 学校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思维图示的应用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蔚 曹榕 +1 位作者 齐媛 张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个体生存以及有效参与社会活动十分重要,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将其定为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小学是个体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搭建思维图示的"脚手架"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形成特定的认... 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个体生存以及有效参与社会活动十分重要,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将其定为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小学是个体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搭建思维图示的"脚手架"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形成特定的认知途径和思维方式。该文构建一套利用思维图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模式,选取海淀区某小学三年级44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2人。采用前-后测对照组实验设计,对实验组学生采取为期8周的以思维图示应用为核心的教学干预,对照组参加其它的学习活动。通过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干预效果和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实验组在干预前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评价能力、阐述能力、解释能力和推断能力等子维度能力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思维图示的应用是提升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图示 思维训练课程 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学习投入的现状与特点调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在花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7,共5页
学习投入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指标,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采用自编流动儿童学习投入量表,通过对1411名3-6年级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学习投入状况较好;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学... 学习投入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指标,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采用自编流动儿童学习投入量表,通过对1411名3-6年级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学习投入状况较好;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学习投入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来当地时间越长的流动儿童学习投入越好;亲兄弟姐妹越多的流动儿童学习投入越低;4年级流动儿童学习投入最高;流动女童学习投入显著高于流动男童;父母学历越高的流动儿童学习投入程度越高;学业成绩越好的流动儿童学习投入程度越高;担任学生干部的流动儿童学习投入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学习投入 现状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婚姻质量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影响的追踪研究:亲子亲合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何筱荷 侯金芹 陈祉妍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1,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父母婚姻质量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以及亲子亲合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婚姻质量问卷、亲子亲合问卷、作业努力问卷对四个地区62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三次追踪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父母婚姻质量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以及亲子亲合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婚姻质量问卷、亲子亲合问卷、作业努力问卷对四个地区62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三次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三次测量的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亲合、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交叉滞后分析显示,父母婚姻质量通过亲子亲合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产生影响。研究揭示了父母婚姻关系和亲子亲合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父母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质量 亲子亲合 家庭作业努力 追踪研究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职前培养的思考及建议 被引量:52
5
作者 王雁 范文静 冯雅静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7,共7页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演进,对普通教师应具备融合教育素养提出了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变革予以"回应",即为融合教育培养教师。通过分析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现状及美国培养经验,探究如何进行普通...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演进,对普通教师应具备融合教育素养提出了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变革予以"回应",即为融合教育培养教师。通过分析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现状及美国培养经验,探究如何进行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职前培养,并形成如下建议:在教育领域的有关法律和文件中,明确提出培养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要求;将融合教育课程纳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加大从业要求中融合教育素养的力度;定融合教育课程"必修"之性质,拓展课程内容的宽度;课程实施突出实践导向,倡导基于实践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教师 教师教育 融合教育素养 职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师范专业融合教育通识课程的构建——基于实践导向的模式 被引量:16
6
作者 冯雅静 王雁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7,共8页
为每一个残疾儿童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要求,而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融合教育环境中残疾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普通师范专业开设融合教育通识课程,是提升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 为每一个残疾儿童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要求,而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融合教育环境中残疾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普通师范专业开设融合教育通识课程,是提升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师范类专业建设和完善的必然趋势。教育的实践性本质、教师教育理念的实践性转向以及随班就读教师工作本身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融合教育通识课程的构建应当充分基于随班就读实践的需求,以提升普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基于"实践导向"的模式要求,普通师范专业融合教育通识课程的目标应聚焦普通师范生融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课程内容应契合随班就读实践的现实需求,课程实施应注重情景化的实践体验,课程评价应体现较强的过程性和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师范专业 融合教育 通识课程 实践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早教计划:开启和奠基孩子的终身幸福 被引量:7
7
作者 官群 孟万金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4,共12页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和最终追求。幸福社会的基础在民生,关键靠教育,起步在早教。所谓幸福早教即是促进0~6岁婴幼童及其父母或养育者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在婴幼童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关于健康快乐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和最终追求。幸福社会的基础在民生,关键靠教育,起步在早教。所谓幸福早教即是促进0~6岁婴幼童及其父母或养育者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在婴幼童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关于健康快乐成长的互动式活动,其要义是“在幸福中开展早教,在早教中分享幸福;通过早教传递创造幸福,通过幸福优化提升早教”,其精髓是开启和奠基孩子终身的幸福,并提升父母和养育者的幸福感。早期教育不仅对个体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更具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理应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与基本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构建中国特色世界视野的幸福早教新体系也是可行的,因为中国是世界最早提出早教思想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国家,西方早教理念和经验则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作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一部分,“让每个孩子得到最优发展”应是早期教育的指导方针,而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每个孩子出生就是乐学天才,所以早期教育还应以“健康快乐有成”为思想基础,以“幸福是早教的最大质量”为基本纲领,遵循具身一协同论,开发和建设“五位一体”多元智能游戏生态系统,以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社会 幸福早教 快乐有成 具身一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实施的学生向度考察及改进 被引量:9
8
作者 孟万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4,共7页
课程是学校五育并举的主要载体和基础。为了解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实施现状,探寻五育并举改进对策,依据五育并举的相关文件自编问卷,选择某直辖市为代表,对3320名中小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生对学校五育并举课程实施和谐度的... 课程是学校五育并举的主要载体和基础。为了解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实施现状,探寻五育并举改进对策,依据五育并举的相关文件自编问卷,选择某直辖市为代表,对3320名中小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生对学校五育并举课程实施和谐度的整体评价暴露出“劳动教育”短板,小学、初中、高中五育并举课程实施和谐度演进轨迹呈现倒U型;中小学生对学校五育课程融合整体上高度认可,但具体到各育之间的融合则有差别,各显特色。在对上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措并举推动五育并举课程实施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以劳动教育为支点,整体提升五育并举课程实施水平;二是系统优化,增强五育并举课程实施质量效益;三是加强一体化建设,开创五育课程融合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五育并举 实施现状 学生向度 改进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时代未来学校的建设框架与内容探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生 曹榕 +2 位作者 陈丹 韩盼盼 齐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52,共7页
在新时期、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一方面关注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质量,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愿望。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当前学校改革的重点,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互联网+"时代,以及"AI+"时代已经到来... 在新时期、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一方面关注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质量,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愿望。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当前学校改革的重点,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互联网+"时代,以及"AI+"时代已经到来,教育也正在发生着系统的变革。一方面教育的目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从专注于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大规模培养转变为对学生核心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从识记、理解、应用到更高阶的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个性化培养过渡,从以教为主的班级授课制转到以基于学习空间的PBL为代表的探究、协作为主的项目式、问题式等学习方式过渡。另一方面教育管理也从管制过渡到基于数据支持的服务为主过渡,学校环境也从封闭走向了更加开放,家校沟通协作也常态化开展,学校正在购买更多的服务支持自己的创新应用和改革,信息时代的学校变革正在从硬软件资源的建设到学与教的全面系统变革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学校 核心能力 高阶思维能力 PBL 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者态度主观性标记词“总不能”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依丹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文章对主观性标记词“总不能”在语境中的分布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语义搭配模式、句法位置、元话语功能等,揭示了其形成路径与来源。“总不能”表达言者的态度,大部分情况下表示对对方的不满及反驳。通过强调客观事实或社会规约,为言者的... 文章对主观性标记词“总不能”在语境中的分布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语义搭配模式、句法位置、元话语功能等,揭示了其形成路径与来源。“总不能”表达言者的态度,大部分情况下表示对对方的不满及反驳。通过强调客观事实或社会规约,为言者的态度及立场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态度及立场的浮现蕴含了言者列举情况作为例证,到最后表态的过程,表明主观立场的客观性,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总不能”的语义解读逐渐规约化的过程。言者态度及立场在反诘问句、转折句、主观化及语用原则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不能 言者态度及立场 元话语功能 交互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