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省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黄海军
李立国
-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4,共4页
-
文摘
文章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2012年我国各省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使用等级差法衡量了各省份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研究生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半数以上省份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北京、江苏、上海领先全国研究生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各省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一致,但天津、陕西、湖南、安徽、浙江相差较大;各省份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低水平协调和高位弱协调的特点。
-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指标体系
评价
协调性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教育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黄海军
李立国
-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9,共6页
-
基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公益基金课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教育变革"
-
文摘
在解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差异中,以教育质量为代理变量的人力资本要比经济制度更加重要。教育质量相比于教育数量、高等教育相比于基础教育、高级技能水平相比于基础技能水平,对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教育质量
经济制度
-
Keywords
Middle Income Trap
Education Quality
Economic Institutions
-
分类号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教育治理视域下的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构建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胡莉芳
黄海军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0,共6页
-
文摘
运用新的教育治理形式,提高政府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有利于构建以"公共治理"而非"行政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从外部治理的角度,可以大力推进以下四种治理形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构建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参与者身份与权利,培育第三方教育机构,从而使政府的角色转变为法治政府、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
-
关键词
治理
公共治理
政府教育治理
政府与大学关系
-
Keywords
Governance
Public Governance
Educational Governance
Government-University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649.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特征及实施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建忠
-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85-90,共6页
-
基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国际人才培养标准比较研究--基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分析"(编号:GY2013XDY115)
主持人:李建忠
-
文摘
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国情,印度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开发工作,并进入到实施阶段,构建了较为完整的10级职业资格体系。资格框架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开发设计职业资格,体现多重入口与出口,积极培育产教融合体系,在未来,该资格框架将融入国家技能资格框架。
-
关键词
印度
资格框架
职业教育
-
分类号
G719.35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沃尔夫报告与英国职业教育改革
- 5
-
-
作者
李建忠
-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87-91,共5页
-
基金
2012年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业基金课题"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课题编号:GY2012005
主持人:孙诚)的子课题"国际职业教育比较"(课题编号:GY201200506
主持人:李建忠)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英国新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公布了《沃尔夫职业教育评估报告》。报告分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剖析了劳动力市场要求与职业教育提供的不匹配、继续学习要求与职业教育提供的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27条政策建议。政府接受了报告的建议,推出了多项职业教育改革措施。
-
关键词
英国
职业教育
改革
沃尔夫报告
-
分类号
G719.65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德国国家资格框架的特色分析
被引量:13
- 6
-
-
作者
李建忠
-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87-91,共5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课题编号:GKA103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主持人:孙诚
-
文摘
在欧盟推进开发"欧洲资格框架"的进程中,德国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发国家资格框架,构建了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试图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八级结构总体国家资格框架,以增加德国资格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增强资格间的渗透性。嵌入德国元素和以四维目标构建等级标准,多方参与、平等协商、凝聚共识是德国开发和实施国家资格框架的重要特点。德国国家资格框架仍是一个发展中的资格框架,纳入到资格框架中的职业资格还不能充分体现其教育价值和劳动力市场价值,资格框架功能需要完善,在今后5年中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
关键词
德国
资格框架
特色
-
分类号
G719.516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