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企合作”困境的社会交换论解释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2,共4页
社会交换理论着眼于校企合作的微观机制,突出了"校企合作"的交换本质。在这一理论视野下,由于企业的资源优势,职业院校对其产生依赖,从而产生了企业对职业院校的"权力"。企业权力的产生导致了校企合作教育功能的形... 社会交换理论着眼于校企合作的微观机制,突出了"校企合作"的交换本质。在这一理论视野下,由于企业的资源优势,职业院校对其产生依赖,从而产生了企业对职业院校的"权力"。企业权力的产生导致了校企合作教育功能的形式化,阻碍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加强职业学校自身能力建设、强化企业的"义务"意识,是修正校企合作中的"不平等交换",消解企业权力的重要途径。唯其如此,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社会交换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家委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基于全国六省市问卷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8,共6页
家委会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家委会的建设尚处于初期。基于教育部2014年的六省市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自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中小学在形式上普遍建立了家委... 家委会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家委会的建设尚处于初期。基于教育部2014年的六省市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自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中小学在形式上普遍建立了家委会,家委会在参与学校管理活动、为学校提供各类服务、为各位家长代言等方面发挥着功能和作用。当前社会舆论指出家委会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家委会成员的代表性不足、家委会功能流于形式等,本次调查表明,社会舆论中关于家委会的负面评价并不具有普遍性,家长们对家委会的评价是积极的。此外,调查还发现,教师和家长对家委会存在较强期待,但双方期待的立场是不同的。基于上述发现,家委会的完善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加大宣传,提升家委会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它、了解它、参与它;其次,家委会的规范化还需进一步提升;第三,克服家委会运行中的"学校取向";第四,强化家委会"自下而上"的定位,避免家委会"自说自话"的倾向;第五,家委会的功能有待进一步被认同;第六,提高家长参与家委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委会 现状和问题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后活动机制的现状和反思--基于“无偿托管”模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137,共5页
课后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基于诸多现实问题的考虑,课后活动成为教育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基于课后活动的区域个案分析,发现当前课后活动可持续性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对课后活动教育功能的重视,相关政策多数是... 课后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基于诸多现实问题的考虑,课后活动成为教育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基于课后活动的区域个案分析,发现当前课后活动可持续性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对课后活动教育功能的重视,相关政策多数是权宜之计。学校课后活动是与学科教学同等重要的教育途径,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独特功能。就此而言,它应该具有独立性。其独立性应该通过立法、制度化等方式去保障。此外,文章认为应以学校课后活动机制的建立为契机,规划学校教育的远期改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活动 无偿托管模式 课后活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