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挑战与应对:开启21世纪中国教育学创新之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华球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共4页
正当全党、全国人民掀起学习十六大精神热潮的时候,2002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世纪中国教育学学科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下属的11个专业委员会、各省(... 正当全党、全国人民掀起学习十六大精神热潮的时候,2002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世纪中国教育学学科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下属的11个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学 教育创新 教材建设 素质教育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智贤:新中国教育学科教材和图书编辑出版事业的奠基者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2020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为此,作为教育学出身的总编辑,拟作一篇记录曾在人教社工作过的一位教育学家(如朱智贤、辛安亭、陈元晖、陈侠、曹孚、戴伯韬等)的纪念文章。其中,朱智贤先生是人教社建社之初的副总编辑,并兼任教育... 2020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为此,作为教育学出身的总编辑,拟作一篇记录曾在人教社工作过的一位教育学家(如朱智贤、辛安亭、陈元晖、陈侠、曹孚、戴伯韬等)的纪念文章。其中,朱智贤先生是人教社建社之初的副总编辑,并兼任教育组(现教育编辑室前身)组长,为我社到任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位“教育学+心理学”的大家①。虽然朱先生在人教社时间不长(约一年),但其前后几年在任职单位(之前的教科书编审委、出版总署编审局和之后的北京师大)所从事的编辑和研究工作却与人教社息息相关。过去有关著述对这一段的记录一笔带过,研究更是少见,于是本文便以朱智贤与新中国之初教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和一般教育用书的编辑工作为题,做了一些考证和总结工作,既可为朱智贤先生教育学、心理学思想和实践的研究做点补充,也可为人教社史乃至新中国之初的教科书史、教育学史和心理学史的建设增块砖、添片瓦。作为晚生,还深深地对这位人教前辈、学术大家早年的过人才华和一生不断的辛勤耕耘而感佩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育学 北京师大 纪念文章 学科教材 朱智贤 副总编辑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华中、华南的教育学人:1978—1999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5,共20页
教育学人群体研究是教育学术和教育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记述改革开放之后20年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华中教育学人以华中师大为中心,以河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北大学... 教育学人群体研究是教育学术和教育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记述改革开放之后20年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华中教育学人以华中师大为中心,以河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为骨干,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教育实验与研究法、理论和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并具有鲜明的中原、荆楚和湖湘学术特色。华南教育学人以华南师大为首领,以广西师大、广州师院、广东教育学院、暨南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等为骨干,在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与教学理论、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粤港澳教育等学科或领域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自成一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华中 华南 学术群像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华北的教育学人:1978-1999(二)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9,共20页
五、北京教育学人北京是首都,人才济济,高手如云,教育学科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教育学人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会组织等,在教育学科各专业领域都位于全国前列,或处于领跑水平。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育学人 科研院所 改革开放后 (二) 领跑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西南的教育学人:1978—1999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共11页
改革开放时期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黄金期,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学人的回顾和总结,是教育学术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自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西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大致说来,西南教育学人以西南师大... 改革开放时期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黄金期,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学人的回顾和总结,是教育学术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自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西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大致说来,西南教育学人以西南师大(现西南大学)为龙头,以重庆师院(现重庆师大)、四川师大、四川教育学院(现成都师院)、贵州师大、云南师大、西藏大学等高校及其教育研究机构为骨干,在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民族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含美育心理学、电化教育心理学等)、基础与应用心理学,以及教育系统论、部分学科教育学等学科或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西南地区 学人群像 改革开放后 教育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华北的教育学人:1978—1999(一)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6,共14页
改革开放之后,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是全国教育学科研究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地。华北教育学人以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龙头,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 改革开放之后,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是全国教育学科研究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地。华北教育学人以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龙头,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的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骨干,在几乎所有教育学科领域都位于全国前列,或处于领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华北地区 群像学人 教育学术史 改革开放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荣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学术书评
7
作者 余小茅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4年第1期169-187,168,204,共21页
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已经形成了一个从策划、生产、消费到评价等诸多环节构成的完整体系。对于像中国教育学而言,一方面固然尚需强化其作为一门独立且成熟学科的内生力量与知识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切实作好在教育学知识形态诸环节中... 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已经形成了一个从策划、生产、消费到评价等诸多环节构成的完整体系。对于像中国教育学而言,一方面固然尚需强化其作为一门独立且成熟学科的内生力量与知识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切实作好在教育学知识形态诸环节中相对薄弱的评价环节即教育学术著作的评价与推广。当前,在中国教育学学术研究的人员分布与知识生产环节中,因诸多因素的负面影响,真正致力于教育学知识生产的消费与评价环节的人员仍处于相当匮乏的状态。由此可认为,现在是到了创造一切可能的有利条件(制度安排、氛围营造等)让更多的学者真正潜心于教育学术书评的时候了,为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学术书评切切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让中国教育学的学术生产环节更加完整、机制更加充满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文本 学术生产 中国气派 中国风格 学术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的再认识——回望教育学苦旅的一程又一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桂生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3期3-11,共9页
教育学的难点在于其中内在的矛盾,中国教育研究中又存在非同一般的特殊矛盾。其一,教育学双重功能的冲突,实际上是因为科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的区别而产生的逻辑鸿沟。其二,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内在矛盾,即“教育”与“教养—教学”之... 教育学的难点在于其中内在的矛盾,中国教育研究中又存在非同一般的特殊矛盾。其一,教育学双重功能的冲突,实际上是因为科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的区别而产生的逻辑鸿沟。其二,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内在矛盾,即“教育”与“教养—教学”之间的逻辑鸿沟。其三,对具体的“教育”进行客观的研究较为困难。其四,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理论性质不同,解决的是不同的“教育问题”。其五,在各种教育价值学说中,往往各从某种价值取向出发,重新定义教育,以致如今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多种“定义”或“拟定义”。其六,科学的教育研究是从大量教育事实中抽象出逻辑范畴,进而形成概念系统,再以逻辑范畴为比较项重新解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教育现象。其七,中国教育学何时越出“西学东渐”时代依旧是“教育学的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教育学 学科 概念系统 中国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兼论现代教育的审美救赎 被引量:17
9
作者 檀传宝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5年第1期49-69 48 226,共23页
德育关学观、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根本追求是德育观念的变革、境界的提升。美学能够给教育带来的最重要的灵魂性启示不仅仅是某些审美技巧的应用,而是教育活动应有的主体自由精神的修复。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应当自觉建立审美标准,审美救赎更... 德育关学观、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根本追求是德育观念的变革、境界的提升。美学能够给教育带来的最重要的灵魂性启示不仅仅是某些审美技巧的应用,而是教育活动应有的主体自由精神的修复。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应当自觉建立审美标准,审美救赎更是我们走出应试教育等现代教育异化困境最重要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美学观 欣赏型德育 教育异化 审美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教育情怀:为科研添砖加瓦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际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3-36,60,共5页
从记事起。父亲和母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奠定了我积极人生态度的基础。1984年7月,我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揣着朴素的教育理想踏上了地理教学研究之路。1992年12月任德州市教研室副主任,跨出了地理学科,开... 从记事起。父亲和母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奠定了我积极人生态度的基础。1984年7月,我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揣着朴素的教育理想踏上了地理教学研究之路。1992年12月任德州市教研室副主任,跨出了地理学科,开始了更加广阔的教学研究征程。转眼到了1994年春天,总觉得该写点什么,8月,我撰写的《教学研究探索及思考》发表在《山东教育科研》杂志上,为自己前10年的工作划了个句号,我工作中的地理教研比重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想 教育科研 山东师范大学 情怀 教学研究 人生态度 地理学科 地理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德教育论到德育原理——德育理论寻脉记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向阳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1年第2期133-141,共9页
新中国首部《德育原理》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胡守棻教授主编,是全国同行通力合作的成果,代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德育学界的理论水平。如果说它奠定了此后数十年我国德育理论的基本框架,那么,这个理论框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刘佛年... 新中国首部《德育原理》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胡守棻教授主编,是全国同行通力合作的成果,代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德育学界的理论水平。如果说它奠定了此后数十年我国德育理论的基本框架,那么,这个理论框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刘佛年先生主编的《教育学》(讨论稿)中的思想教育论,还可追溯到1957年胡守棻先生基于马卡连柯集体教育思想和新中国学校教育实践构建的道德教育论。可以说,新中国德育理论走过了一条从"道德教育论"到"思想教育论"再到"德育原理"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守棻 道德教育论 思想教育论 广义德育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伦理属性及其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时忠 张添翼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17年第4期91-105,90+186,共17页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教育的政治行为,是国家协调、裁量、化解、解决教育利益与教育冲突的行动准则、行为规则,具有伦理属性。伦理要求是伦理属性的具体展开,包括主体伦理、内容伦理和程序伦理。毋庸讳言,我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教育的政治行为,是国家协调、裁量、化解、解决教育利益与教育冲突的行动准则、行为规则,具有伦理属性。伦理要求是伦理属性的具体展开,包括主体伦理、内容伦理和程序伦理。毋庸讳言,我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存在多方面的伦理困境。把伦理要求变成伦理现实,需要多方面的伦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与政策 伦理属性 伦理要求 伦理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兴趣教育思想之演进史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3年第1期125-155,124,211,共33页
兴趣教育思想是西方历代教育革新家高举的一面旗帜。作为一种以儿童心理为取向、以养成学生兴趣为主旨、注重学习者主动性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学说,兴趣教育在西方有着漫长的历史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特别是文艺复兴... 兴趣教育思想是西方历代教育革新家高举的一面旗帜。作为一种以儿童心理为取向、以养成学生兴趣为主旨、注重学习者主动性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学说,兴趣教育在西方有着漫长的历史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思想中,雏形于17、18世纪的夸美纽斯、洛克尤其是卢梭,形成并发展于19世纪的赫尔巴特及其学派,兴盛于20世纪上半期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和新教育,衰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相应的思想背景和理论基础分别是人文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现代教育思潮和新传统教育。全面总结和述评其演进历程,既是当前深刻认识兴趣问题重要性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所必须,也是构建兴趣教育专题史和现代兴趣学说的需要,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上"进步派"教育革新家的观点和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 兴趣教育 兴趣学说 西方教育史 教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理论工作者要学习和研究哲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德海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5期3-12,共10页
哲学以自然、社会、人生为对象,有着宏观认识把握客观事物的视角,揭示的是事物一般的、普遍性的和本质的东西。它对人类的作用,既表现在人类的个体身上,也表现在人类的群体方面。学习和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哲学素质。哲学素质包括哲... 哲学以自然、社会、人生为对象,有着宏观认识把握客观事物的视角,揭示的是事物一般的、普遍性的和本质的东西。它对人类的作用,既表现在人类的个体身上,也表现在人类的群体方面。学习和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哲学素质。哲学素质包括哲学知识、哲学能力和哲学品格三个层次,并具有统摄性、思辨性、渗透性三个特点。具体的路径和方法是:要学习哲学史的著作;要养成勇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精神;要以哲学家为引路人——模仿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习哲学 哲学功能和意义 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罗庚传奇人生的教育启迪--纪念华罗庚诞生110周年 被引量:4
15
作者 查有梁 查莉芬 张小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6期12-23,共12页
华罗庚一生对人才培养有重要启示意义。华罗庚在他的著作中,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的贡献,这是我们编写中学数学教材、大学数学教材时应充分注意的原则。在诠释学习方法时,强调学而要用,用而要创,创而要新,学无终结。在诠释... 华罗庚一生对人才培养有重要启示意义。华罗庚在他的著作中,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的贡献,这是我们编写中学数学教材、大学数学教材时应充分注意的原则。在诠释学习方法时,强调学而要用,用而要创,创而要新,学无终结。在诠释研究方法时,强调研究的对象不同,应用的数学方法也就不同,研无止境。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上,强调脚踏实地、步步踏实,一步一步前进。在管理科学上,强调要适应我国经济和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尽量采用最现代的方法,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罗庚 传奇 教育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办学特色与当代中国学校管理改革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铁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6期74-83,共10页
陶行知一生的教育实践,始终扎根中国大地,紧密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反思批判我国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边改革,边实验,逐步形成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思想体系。陶行知办学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一生的教育实践,始终扎根中国大地,紧密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反思批判我国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边改革,边实验,逐步形成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思想体系。陶行知办学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和现实性,对当今学校办学仍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提高理论思维,办有魂的学校;立足学校生活,办有根的学校;涵养教育情怀,办有大爱、有真情的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办学实践 办学思想 办学特色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学论研究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继存 吉标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4年第4期185-217,184,241,共3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论学科取得巨大成就,理论视野不断开阔,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然而,当今教学论学科发展也面临尴尬的困境,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与成就交织。教学论研究者的使命在于增进教学论真知,丰富对教学论的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论学科取得巨大成就,理论视野不断开阔,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然而,当今教学论学科发展也面临尴尬的困境,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与成就交织。教学论研究者的使命在于增进教学论真知,丰富对教学论的理解,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如果我们要提升教学论学科的学术地位,树立教学论研究的学术尊严,就必须纯正我们研究的动机和目的,摆正教学论的学科立场,改善和优化教学论研究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 发展 问题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书香中国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余小茅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3年第1期181-197,180,212,共19页
建构书香校园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在国内不少地方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可是,将建构书香校园的做法拓展并提升到建构书香中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相关思考仍不多见。本文围绕着以建构书香中国这一根本目的,主要从理论探索与实践... 建构书香校园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在国内不少地方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可是,将建构书香校园的做法拓展并提升到建构书香中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相关思考仍不多见。本文围绕着以建构书香中国这一根本目的,主要从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为实现建构书香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香中国 国家战略 建构 理论探索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课程权力问题的研究与反思 被引量:5
19
作者 容翠 郭元祥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6年第4期93-113,92+234-235,共24页
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拥有哪些课程权力、在何种程度上拥有这些权力,以及教师课程权力运行的保障体系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程度与课程实践的品质。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与'赋权增能'理念的深化,教师的课... 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拥有哪些课程权力、在何种程度上拥有这些权力,以及教师课程权力运行的保障体系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程度与课程实践的品质。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与'赋权增能'理念的深化,教师的课程权力成为课程政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受到广大研究者的热切关注。近十年来,教师课程权力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梳理我国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不难看出,我国教师课程权力研究存在着研究立场不够明晰等问题。教师课程权力问题研究应该坚定'学生发展'的研究立场,顺应主题精细化的研究趋势、提高研究层次并拓展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权力 理论研究 文献研究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丰裕时代美育的类型和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檀传宝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物质丰裕的新时代,美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一般美育还是教育美育,不同形态的美育都既有工具、感性的意义,也有本体和精神的意义。全部教育活动都应该自觉建立审美标准,美育应成为全部教育的最高境界,而美学则...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物质丰裕的新时代,美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一般美育还是教育美育,不同形态的美育都既有工具、感性的意义,也有本体和精神的意义。全部教育活动都应该自觉建立审美标准,美育应成为全部教育的最高境界,而美学则应当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美育 教育美学 教育美 教学美 物质丰裕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