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官员政治责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俊生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政府官员手中握有公共权力,理应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否则就应该受到谴责或制裁,这就是责任。政府官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故政治责任而非行政责任应该成为政府官员的核心责任形式。本文试图在对政治责任的内涵和政治责任的追究... 政府官员手中握有公共权力,理应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否则就应该受到谴责或制裁,这就是责任。政府官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故政治责任而非行政责任应该成为政府官员的核心责任形式。本文试图在对政治责任的内涵和政治责任的追究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筑中国政府官员政治责任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官员 政治责任 中国 追究机制 实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员任用模式研究——兼论遏制任用腐败的一个途径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俊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1-186,共6页
官员任用权由选拔权和任命权构成,按照二者的分离程度可将官员任用制度概括为完全一体化、有限分离制和完全分离制三种模式。评价任用模式优劣的指标有两个:中央性和人民性。前两种模式凸显中央性而漠视人民性,在制度的设计上给任用腐... 官员任用权由选拔权和任命权构成,按照二者的分离程度可将官员任用制度概括为完全一体化、有限分离制和完全分离制三种模式。评价任用模式优劣的指标有两个:中央性和人民性。前两种模式凸显中央性而漠视人民性,在制度的设计上给任用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适当空间,后一种模式大大提升了人民性,并在中央性和人民性之间取得适当平衡,在制度上也设计了遏制任用腐败滋生蔓延的有效运行机制。完全分离制模式是中国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可选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任用模式 选拔权 任命权 任用腐败 中央性 人民性 人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探析——一种政治责任的视角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俊生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68,共3页
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首次将引咎辞职纳入领导干部制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咎辞职是党政领导干部承担政治责任而非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但它难以完全制度化。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的政治文化,... 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首次将引咎辞职纳入领导干部制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咎辞职是党政领导干部承担政治责任而非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但它难以完全制度化。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的政治文化,方是强化党政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领导干部 引咎辞职制度 中国 政治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的权利结构及其在北京市政策执行中的演化 被引量:9
4
作者 翟校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共7页
在城市社区中,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自治组织,这两个理论上看似相辅相成的自治组织在现实中却关系复杂,复杂关系的背后实际上是政府的政策在左右。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社区中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相关政策的研究,特别... 在城市社区中,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自治组织,这两个理论上看似相辅相成的自治组织在现实中却关系复杂,复杂关系的背后实际上是政府的政策在左右。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社区中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相关政策的研究,特别是对政府政策取向以及相关组织的利益关系的剖析,发现政府厚此薄彼的政策取向以及控制寻租机会是问题的核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设计应以尊重权利为要义,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应以控制腐败、防止附加性政策为核心,在具体行政活动中应以依法行政为基本操守,唯其如此才能防止魔鬼隐藏在政策细节中作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 权利结构 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应对的逻辑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程伟 翟校义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3,共3页
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公共应急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它对突发事件含义、类型、级别和过程的界定,为各个层面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展开确定了基本框架和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文章分析了突发事件应对系统整体效能的逻辑构... 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公共应急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它对突发事件含义、类型、级别和过程的界定,为各个层面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展开确定了基本框架和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文章分析了突发事件应对系统整体效能的逻辑构项,即"政府应对能力"和"社会应对能力";进一步解析了这两大类主体应对能力的基本构成,即基于知识和信息的"预见能力"以及基于物质手段的"反应能力"。文章认为,政府和社会这两类主体之应对能力的储备状况及其无缝隙衔接程度和协同行动水平,共同决定着突发事件应对系统的整体效能。本着这一认识,文章对我国地方层面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建构中的五个方面的机制进行了对策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对逻辑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后”省部级干部成长路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俊生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2期10-12,共3页
"60后"省部级干部是我国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年轻、务实、充满个人魅力,一举一动都倍受各界关注。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真的有三分之一出身"团口"吗?调查显示:他们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到晋升到副部的平均... "60后"省部级干部是我国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年轻、务实、充满个人魅力,一举一动都倍受各界关注。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真的有三分之一出身"团口"吗?调查显示:他们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到晋升到副部的平均年限为21.3年,晋升到副部级领导干部的最短年限是14年,晋升到正部级领导干部的最短年限为22年。在他们各不相同的成长路径中,由机关道路成长起来的比例占1/3强,其次是高等院校成长道路,接下来是国有企业路径,此外,还有共青团路径、研究机构道路等路径。80%的"60后"都有破格提拔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分析 干部成长 领导干部 个人魅力 大学毕业 成长路径 高等院校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场竞争:价值诉求的博弈与平衡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俊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25,共2页
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看法显示出科学管理和民主政治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人们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干部制度改革提出的一些质疑或批评。
关键词 价值诉求 竞争上岗 平衡 博弈 官场 民主政治 科学管理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过于频繁不利干部成长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7,共2页
实践出真知,培养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领导干部的最有效场所还是工作场所。
关键词 干部交流制度 干部成长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问题探究 干部队伍建设 组织部长 国土资源部 异地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阳模式:“为民造福和价值体现”
9
作者 刘俊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46-46,共1页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刘俊生:“为民造福和价值体现是丹阳实施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句话是市委书记李茂川评价丹阳实施绩效管理的点睛之语,体现了丹阳模式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指导方针。
关键词 价值体现 丹阳 中国政法大学 绩效管理 行政管理 市委书记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化与人的自由——《红楼梦》的社会学解读
10
作者 商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悲剧命运,在微观层面折射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其中隐含的社会化与人的自由的矛盾意味深长,在今天仍有很强的警世意义。本文借助作品主人公的命运分析了社会化与人的矛盾的深层原因、发展的趋势及...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悲剧命运,在微观层面折射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其中隐含的社会化与人的自由的矛盾意味深长,在今天仍有很强的警世意义。本文借助作品主人公的命运分析了社会化与人的矛盾的深层原因、发展的趋势及选择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社会化 自由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