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心脏病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 被引量:23
1
作者 赵丽云 徐铭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3-708,共6页
妊娠合并心脏病位居发达国家产科死因首位,发展中国家仅次于产后出血。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和高龄产妇的增加,产妇合并心脏病的数量也在增加(图1)。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往往需要剖宫产终止妊娠,其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得当密切相关。对于... 妊娠合并心脏病位居发达国家产科死因首位,发展中国家仅次于产后出血。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和高龄产妇的增加,产妇合并心脏病的数量也在增加(图1)。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往往需要剖宫产终止妊娠,其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得当密切相关。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围麻醉期管理,目前尚无全国性专家共识。本学会对2013-2017年国内妊娠合并心脏病例数较多的67家医院进行了麻醉管理临床路径调研,53家医院提供了完整临床信息,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形成《妊娠合并心脏病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18)》。本共识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不具强制性,仅供麻醉专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心脏病 发展中国家 临床管理 围麻醉期 专家 高龄产妇 发达国家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手术中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丽云 +2 位作者 徐铭军 朱斌 许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5-1030,共6页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盟(WHO-WFSA)在2018年颁布的“麻醉安全国际标准”里提出了术中监测的最低标准[1],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也明确要求手术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况等均应该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2],二者...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盟(WHO-WFSA)在2018年颁布的“麻醉安全国际标准”里提出了术中监测的最低标准[1],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也明确要求手术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况等均应该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2],二者均重点强调循环监测的精准与及时。除去基本无创循环监测指标外,常见的有创循环监测指标包括有创连续动脉压、CVP、肺动脉压和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等。其中,超声技术凸显价值,无论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还是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均可直视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前负荷状态等,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CO值变化的原因,从而提高循环处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非心脏手术 麻醉安全 经胸超声心动图 术中监测 心输出量 肺动脉压 循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