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四条路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凤才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5,共2页
由于缺乏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和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分化出了“寂寞的”学究派、“孤独的”正统派、“活跃的”创新派和“潇洒的”重建派四条路向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边缘化与复兴两德统一后,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德国 路向 马克思主义研究 正统派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的三重辩证叙事方式 被引量:4
2
作者 孔明安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0-88,共9页
马克思主义叙事内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叙事,即将马克思主义本身更好地叙述给世人;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叙事,即关于资本主义批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等的叙事。马... 马克思主义叙事内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叙事,即将马克思主义本身更好地叙述给世人;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叙事,即关于资本主义批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等的叙事。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叙事主体,在阐述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研究对象时,实现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主观叙事与客观叙事、形式叙事与内容叙事的辩证统一。在新的时代,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应将马克思主义叙事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内容高度融合,这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叙事 宏大叙事 辩证叙事 叙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克、吉登斯自反性现代化理论之比较研究及其理论审视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先悦 陈学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3,共5页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在推动工业化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西方学者贝克和吉登斯企图另辟蹊径,通过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来诊断现代性之弊病。受鲍曼影响,贝克以中立的生态政治维度将理论聚焦于亚政治,认为工业社会的副作用是自...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在推动工业化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西方学者贝克和吉登斯企图另辟蹊径,通过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来诊断现代性之弊病。受鲍曼影响,贝克以中立的生态政治维度将理论聚焦于亚政治,认为工业社会的副作用是自反性的原动力,并推动了风险社会和个体化。在韦伯和哈贝马斯的熏陶下,吉登斯则站在伦理政治视角关注传统,他认为正是专业知识的增长导致了制度性自反,并破除了传统。尽管这"第三条道路"的出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加以审视,可发现两人在逻辑路径、分析维度和内容阐释方面存在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反性现代化 亚政治 第二现代性 制度自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梭政治哲学中的乡村:古典堡垒抑或现代乌托邦
4
作者 包大为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55,2,共9页
卢梭对启蒙主义的反思,或是被视为超出启蒙限度的现代性政治哲学,或是被理解为古典政治理念不合时宜的出场。在"古今之辩"为核心的"卢梭悖论"中,乡村无疑是一个汇集矛盾与疑惑的概念。一方面,作为人对自然界占有和... 卢梭对启蒙主义的反思,或是被视为超出启蒙限度的现代性政治哲学,或是被理解为古典政治理念不合时宜的出场。在"古今之辩"为核心的"卢梭悖论"中,乡村无疑是一个汇集矛盾与疑惑的概念。一方面,作为人对自然界占有和改造的社会空间,卢梭笔下的乡村充斥着"野蛮人"出离"自然状态"之后的异化生存样态。但是另一方面,卢梭又将未来公民德性的培育寄托于乡村的——而非城市的淳朴习俗。回到文本与意图,卢梭政治哲学中的乡村既不是古典的堡垒,也不是现代的乌托邦,而是承担特定理论功能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乡村 习俗 政体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