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空行为适应性的城市设计方案评价研究——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翁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14,138,共14页
规划领域中时空行为研究的兴起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使冠以人本主义之名的空间设计不再流于对笼统、泛化的行为需求做出模式化的回应,而是能够尝试深入到关系复杂的细颗粒层面去重新解读需求以及实现需求,这为探索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 规划领域中时空行为研究的兴起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使冠以人本主义之名的空间设计不再流于对笼统、泛化的行为需求做出模式化的回应,而是能够尝试深入到关系复杂的细颗粒层面去重新解读需求以及实现需求,这为探索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精细耦合提供了契机。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开展基于使用主体时空行为适应性的方案评价分析:通过建立时空行为适应性评价标准、搭建数字化分析工具、构建评价分析的框架流程,对总体城市设计成果中与研究目的相关的要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方案适应了使用主体部分行为需求,在午间出行和夜间出行方面未能较好地满足,应对方案中相关设施的布局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行为 适应性评价 总体城市设计 怀柔科学城 布局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区依托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以青海省黑马河镇为例
2
作者 赵骞 陈杰 +1 位作者 张清华 赵楠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0期92-96,共5页
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一批依托风景区、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的发展,但这些小城镇在发展初期,往往出现功能混杂、服务设施缺乏、空间结构无序、风貌混乱等问题。文章总结了风景依托型小城镇的主要发展特征,并以青海... 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一批依托风景区、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的发展,但这些小城镇在发展初期,往往出现功能混杂、服务设施缺乏、空间结构无序、风貌混乱等问题。文章总结了风景依托型小城镇的主要发展特征,并以青海省黑马河镇为例,分析其主要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优先、组团布局;功能统筹、景城联动;设施先行、旅居互促;文化彰显、风貌塑造等方面探讨规划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依托型 小城镇 规划策略 黑马河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尽快纳入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帆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29,115,共2页
在常规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中,主要考虑“地震、火灾、洪水、风灾、地质破坏”五大类灾害,这也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求必须纳入考虑的内容,另外还有我国特色的人防规划。传染病疫情在防灾减灾规划和医疗卫生专项规划中都少有涉及... 在常规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中,主要考虑“地震、火灾、洪水、风灾、地质破坏”五大类灾害,这也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求必须纳入考虑的内容,另外还有我国特色的人防规划。传染病疫情在防灾减灾规划和医疗卫生专项规划中都少有涉及,因为传统的经验认为这部分内容似乎不能称之为灾害,并且与城市规划建设关系不太紧密。但从2003年的SARS和今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看,未来的城市规划在这个领域必须要补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防灾减灾规划 人防规划 城市规划 疫情防控 专项规划 医疗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更为韧性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策略研究——以北京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帆 胡亮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4,共6页
提升医疗卫生防疫体系韧性,要同时关注物质空间环境和人在环境中的活动特点。在北京,大型综合医院过度集中在核心区和中心城,吸引超量的京内外患者前来就医,高密度的人员活动和接触加剧了疫情院内传染和本地传播的风险。究其原因,在于... 提升医疗卫生防疫体系韧性,要同时关注物质空间环境和人在环境中的活动特点。在北京,大型综合医院过度集中在核心区和中心城,吸引超量的京内外患者前来就医,高密度的人员活动和接触加剧了疫情院内传染和本地传播的风险。究其原因,在于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的失位和分级诊疗制度的缺位。为此,文章以患者的就诊活动为对象,提出以下建议:(1)构建“大急诊+小门诊”的分级诊疗制度;(2)基于分级诊疗制度,整合强化基层医院资源,围绕区域医疗中心构建“医疗共同体”;(3)以“医共体”辖区为单元,以“门诊量”为核心,进行医疗资源的疏解和布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体系 疫情防控 韧性提升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四线”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提升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清华 胡亮 赵永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0-45,共6页
文章从国家和地方两个视角着手,总结了城市"四线"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和实践成效,认为城市"四线"是落实和监督空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重要抓手,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的管控体系中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文章从国家和地方两个视角着手,总结了城市"四线"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和实践成效,认为城市"四线"是落实和监督空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重要抓手,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的管控体系中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将城市"四线"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之外的专类要素管控线来管理,并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在内涵提升、范围扩展和分级管控等方面进行完善提升,实现"四线"管控手段的纵向落地,并依托"一张图"系统整合多部门、多规划,实现"四线"管控内容的横向协调,逐步建立统一的技术准则与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四线” 国土空间规划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柔G111高架路沿线天际线控制引导研究
6
作者 王振茂 《华中建筑》 2020年第9期43-47,共5页
城市天际线是展示城市形象和风貌的重要窗口,高架路沿线天际线具有动态性和层次性的双重特点。该文通过对怀柔G111高架路沿线现状概况及问题的梳理,从整体高度共识、建筑天际线基本趋势、建筑与背景山体关系、观望点与观望对象选择等方... 城市天际线是展示城市形象和风貌的重要窗口,高架路沿线天际线具有动态性和层次性的双重特点。该文通过对怀柔G111高架路沿线现状概况及问题的梳理,从整体高度共识、建筑天际线基本趋势、建筑与背景山体关系、观望点与观望对象选择等方面确定其天际线的价值判断,进而从分段天际线和重要观望点天际线两方面进行控制引导,力求提升天际线的连续性和美观度,同时为其他城市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际线 高架路 分段引导 重要观望点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空间的尺度调整和城市空间的地域重构——以湖南湘江(国家级)新区的空间生产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亮 王雪娇 《城乡规划》 2020年第1期29-37,共9页
基于尺度调整和地域重构的理论视角,对国家级湘江新区的空间生产进行实证研究。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治理空间的尺度调整过程、特点及其导致的问题;二是治理体系调整中的权力博弈及其引发的城市空间扩张。研究发现,国家级新区的尺度建立... 基于尺度调整和地域重构的理论视角,对国家级湘江新区的空间生产进行实证研究。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治理空间的尺度调整过程、特点及其导致的问题;二是治理体系调整中的权力博弈及其引发的城市空间扩张。研究发现,国家级新区的尺度建立是“中央—省—市”政府多次互动的结果。在国家级新区内部,治理空间的尺度调整经历了区界调整和不完整的行政赋权、撤县设区和滞后的权力转移、街镇拆分和发展权力的让渡三个过程。这些过程使新区的尺度重组得以顺利开展,但也导致治理空间碎片化的新问题。伴随治理空间的尺度调整,强势主体(新区管委会和长沙市政府)与弱势主体(各区县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的权力博弈也随之展开。围绕城市规划建设,强、弱主体最初在各自事权范围内进行开发竞速。随着可开发用地的减少,各主体开始在各自权力的边界区域进行开发合作。相应地,新区的城市空间增长也从最初的全面铺开转向集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尺度调整 地域重构 治理 空间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