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垩系中等风化泥岩地基破坏模式原位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雪梅 陈继彬 +1 位作者 冯世清 罗益斌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4-611,共8页
成都地区高层、超高层建筑持力层不可避免地会面对中等风化红层泥岩。为了更科学地确定成都地区中等风化泥岩(白垩系)地基承载能力,以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天府科创园项目地基基础工程为例,采用基于双目视觉监测技术的岩基载荷试验,动... 成都地区高层、超高层建筑持力层不可避免地会面对中等风化红层泥岩。为了更科学地确定成都地区中等风化泥岩(白垩系)地基承载能力,以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天府科创园项目地基基础工程为例,采用基于双目视觉监测技术的岩基载荷试验,动态监测泥岩地基竖向受荷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过程,从而提出该类岩体地基破坏模式及相应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薄层状构造、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0~1966 kPa的白垩系中等风化泥岩,地基竖向受荷破坏模式为冲切破坏,破坏特点为基础板连续刺入,板边附近岩体伴随明显垂直剪切变形。进一步,整理约50个中等风化泥岩的原位平板载荷试验点的相关测试数据与同条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开展了两种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折减系数合宜的取值建议用以单轴抗压强度计算软岩地基承载力,该修正法所估算的岩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实际工程中实用性较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中等风化泥岩 地基破坏模式 载荷试验 双目视觉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石膏夹层静动水溶蚀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钟志彬 冯杰 +3 位作者 吕蕾 周其健 李思嘉 薛昌汭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四川盆地红层砂泥岩中广泛分布石膏夹层,石膏溶蚀形成大量孔洞,加之红层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极易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工程结构不均匀沉降变形甚至破坏。为了探究不同流速环境下石膏夹层的溶蚀特性,采用自主设计的溶蚀试验装置开展红层... 四川盆地红层砂泥岩中广泛分布石膏夹层,石膏溶蚀形成大量孔洞,加之红层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极易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工程结构不均匀沉降变形甚至破坏。为了探究不同流速环境下石膏夹层的溶蚀特性,采用自主设计的溶蚀试验装置开展红层石膏夹层静、动水溶蚀试验,通过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刻画试验中石膏的溶蚀进程。结果表明,静水环境下石膏夹层溶蚀速率随时间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幅值较小;动水环境中,石膏夹层平均化学溶蚀速率和瞬时化学溶蚀速率均表现出随时间减小的特征。同时,根据溶蚀量变化曲线发现流速增大后化学溶蚀和机械潜蚀作用均会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红层石膏夹层 机械潜蚀 化学溶蚀 溶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扩底承载式斜撑支护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仉文岗 严玉苗 +3 位作者 袁运涛 陈春霞 牟云贞 黎泳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7,共9页
扩底承载式钢管混凝土斜支撑技术是一种新型基坑开挖支护技术,许多工程案例已经证实了其良好的支护性能,但目前还缺乏对该倾斜支撑功能机理的深入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应用扩底承载式斜撑基坑开挖的数值模型,利用监测数据验证... 扩底承载式钢管混凝土斜支撑技术是一种新型基坑开挖支护技术,许多工程案例已经证实了其良好的支护性能,但目前还缺乏对该倾斜支撑功能机理的深入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应用扩底承载式斜撑基坑开挖的数值模型,利用监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此模型探究扩底承载式斜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特性,通过分析不同工况时的挡墙变形、基底隆起量和地表沉降量得到土体刚度、土体强度、斜支撑的倾斜角度对扩底承载式斜撑支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底斜撑对基坑开挖的土体与支护变形具有明显控制效果,能有效减小基坑的基底隆起、挡墙侧移和坑外地表沉降,且在软土地区的适用性更高;扩底斜撑倾斜角度的增加使支撑趋于横向受力,具有更高的承载力,有利于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和挡墙的变形,但会提高工程造价,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以及对土体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倾斜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有限元 扩底斜撑 地表沉降 基底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地震设防烈度提高的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改建加固设计
4
作者 王洋 潘从建 +2 位作者 李文华 付晓东 程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3,共5页
本文以一钢筋混凝土框架改建项目为例,探讨“旧规范”项目在“新规范”及抗震设防烈度增加情况下,如何合理进行改建加固设计。此项目原设计时间为2015年,地上结构高度21.9m,地震设防烈度7度(0.15g),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场施工至... 本文以一钢筋混凝土框架改建项目为例,探讨“旧规范”项目在“新规范”及抗震设防烈度增加情况下,如何合理进行改建加固设计。此项目原设计时间为2015年,地上结构高度21.9m,地震设防烈度7度(0.15g),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场施工至地上一层后暂停。至近期进行改建,设计规范已发生较大变更,包括: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到8度(0.2g),恒、活荷载分项系数提高,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分项系数提高,以及活荷载取值提高。综合考虑上述影响,本项目在楼、电梯间处增设剪力墙,将原框架结构调整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可有效控制加固范围,同时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以此项目为例,针对改建加固过程中,结构设计中遇到的重、难问题展开介绍,以供类似改建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加固 高烈度地区 设防烈度提高 结构体系调整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土场地桩基负侧摩阻力设计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康景文 毛坚强 +3 位作者 许建 姚文宏 章学良 李可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5-29,共5页
厚填土场地地基自身固结变形对桩基产生的负侧摩阻力不可忽视。依托实际工程现场监测资料,对厚填土场地的桩基负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简化的负侧摩阻力沿轴向线性分布理论计算图及负侧摩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与监测资料... 厚填土场地地基自身固结变形对桩基产生的负侧摩阻力不可忽视。依托实际工程现场监测资料,对厚填土场地的桩基负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简化的负侧摩阻力沿轴向线性分布理论计算图及负侧摩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与监测资料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到本工程填土场地基桩的负侧摩阻力系数为0.09~0.15,验证了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以后类似场地地基桩基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填土 桩基 负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估算碎裂岩崩体积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祥 黄健 +1 位作者 贺子城 王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8,共9页
西南山区碎裂岩崩灾害频发,为了准确模拟岩崩运动过程,量化岩崩风险大小,必须明确崩塌体体积,但目前尚无一种有效且可靠的碎裂岩崩体积估算方法。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碎裂岩崩体积精细估算方法,并以2020年雅西高速石棉姚... 西南山区碎裂岩崩灾害频发,为了准确模拟岩崩运动过程,量化岩崩风险大小,必须明确崩塌体体积,但目前尚无一种有效且可靠的碎裂岩崩体积估算方法。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碎裂岩崩体积精细估算方法,并以2020年雅西高速石棉姚河坝崩塌为例进行应用与验证。通过现场实测与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方法,确定岩崩堆积区分区及采样区;利用图像处理开源软件(ImagePy),建立块体快速识别步骤,提取块体等效粒径、周长和面积等特征参数;构建基于块体体积分布的碎裂岩崩体积估算方法;以岩崩实例进行方法应用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ImagePy软件对块体图像识别速度快、精度高;(2)获取的块体体积分布曲线与现场实测体积分布规律近一致;(3)姚河坝岩崩体积估算值占三维点云数据差分法获取体积近80%。综上,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碎裂岩崩块体体积提取与体积估算的方法是可行的,并具有高效率与准确性优势,可应用于碎裂岩崩灾害快速评估与风险量化评价,统计的块体体积分布可为碎裂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崩堆积体 图像识别 粒径分布 精细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作用下堵江滑坡运动特征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昌奎 陈正峰 +3 位作者 巨广宏 袁星宇 钱瑞 符文熹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目的】水因素在滑坡灾前变形、运动解体、堆积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水力学角度,讨论河流流水对滑坡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坝的影响有重要减灾意义。【方法】基于2018年金沙江白格滑坡基础信息,聚焦有、无河流作用下滑坡运动演... 【目的】水因素在滑坡灾前变形、运动解体、堆积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水力学角度,讨论河流流水对滑坡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坝的影响有重要减灾意义。【方法】基于2018年金沙江白格滑坡基础信息,聚焦有、无河流作用下滑坡运动演化过程中滑速、能量、形态特征差异,分别考虑白格滑坡处于无河流流水、有河流流水作用两种情况,开展了其运动过程的DEM模拟、CFD-DEM耦合模拟。【结果】根据计算捕获的速度、能量、形态等滑坡运动特征,量化揭示了河流流水对堵江滑坡的具体影响。【结论】研究发现:(1)河流流水影响下,滑坡体平均速度偏小,因河流影响的滑体部分较少,河流流速变化对滑坡体运动的影响较小且无明显规律;(2)动能和应变能在滑坡高速运动阶段受河流影响更明显,重力势能及能量损失在滑坡堆积阶段受河流影响更为明显,较无河流作用对白格滑坡应变能的影响最大,为1.80%。(3)河流对滑坡体形态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最终纵向堆积长度的变化,滑坡计算启动后70 s,不受河流流水影响时,滑体纵向长度稳定在1.7 km,考虑河流流水影响下稳定在1.5 km,考虑河流影响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白格滑坡 河流作用 流固耦合 运动特征 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级配方程的粗粒料压实密度缩尺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褚福永 朱俊高 +1 位作者 许凯 翁厚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根据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堆石料的原型平均设计级配曲线,采用剔除法、等量替代法、相似级配法和混合法等4种不同缩尺方法得到室内最大干密度试验成果。结合土的连续级配方程,采用级配面积与小于5 mm的颗粒质量分数P5构建的函数式作为级配... 根据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堆石料的原型平均设计级配曲线,采用剔除法、等量替代法、相似级配法和混合法等4种不同缩尺方法得到室内最大干密度试验成果。结合土的连续级配方程,采用级配面积与小于5 mm的颗粒质量分数P5构建的函数式作为级配量化指标,拟合出最大干密度与试验前级配曲线面积、P_(5)及最大粒径之间的关系,据此可推求出原型级配的最大干密度。通过分析得到试验前后级配量化指标之间的拟合公式,并利用试验前后级配量化指标的相对变化量B_(w)作为颗粒破碎的定量指标,探讨了缩尺方法对压实过程粗粒料颗粒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等量替代法缩尺,B_(w)随粒径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而采用剔除法、相似级配法和混合法缩尺,B_(w)随粒径增大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连续级配方程 最大干密度 缩尺效应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晏鄂川 刘焕斌 +1 位作者 李相依 吴益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6-1450,共5页
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是桩锚结构设计中内力计算的关键点。现行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是在锚索施加预应力后桩身向坡内变形十分微小而忽略不计的条件下推导得到的,只适用于锚索预应力微小或为0的情况。但在许多工程实例中,锚索的预应力较... 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是桩锚结构设计中内力计算的关键点。现行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是在锚索施加预应力后桩身向坡内变形十分微小而忽略不计的条件下推导得到的,只适用于锚索预应力微小或为0的情况。但在许多工程实例中,锚索的预应力较大,导致的桩身变形不能被忽略。因此,现行的变形协调条件假设与桩锚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利用结构力学理论,在研究桩锚结构体系的两阶段变形过程的基础上,对变形协调方程从2个方面改进,其一是改变原有方法中抗滑桩滑面处位移和转角的计算方法;其二是改变第j排锚索对桩身i点处位移贡献的计算形式。算例分析表明,改进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可以更好地为工程设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结构 变形协调条件 锚索预应力 变形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路基注浆质量综合物探检测方法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熠 谢强 +1 位作者 李朝阳 渠孟飞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351,共8页
为研究岩溶路基注浆质量综合物探检测方法及相关检测评价标准,在南广铁路全线的岩溶路基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段,对电阻率法、瞬态面波法和电磁波CT法等物探检测方法的特性和检测评判标准展开了现场试验研究。根据上述物探检测方法... 为研究岩溶路基注浆质量综合物探检测方法及相关检测评价标准,在南广铁路全线的岩溶路基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段,对电阻率法、瞬态面波法和电磁波CT法等物探检测方法的特性和检测评判标准展开了现场试验研究。根据上述物探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在不同工程条件下多种物探检测方法优化组合的综合物探检测方法。并通过统计分析注浆合格的岩溶路基注浆前后电阻率、面波波速及电磁波吸收系数变化规律,初步得出了上述3种检测方法的注浆质量检测评价标准:电阻率法检测合格标准为溶洞注浆前后电阻率变化率大于20%,卵石土层电阻率变化率大于10%;瞬态面波法检测合格标准为注浆后土体波速大于20.6h+130.3,溶洞波速大于17.1h+236.9;电磁波CT法检测合格标准为溶洞注浆前后电磁波吸收系数差值大于0.4d B·m-1,卵石土层电磁波吸收系数差值大于0.1d B·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路基 注浆 物探 综合检测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府南河叶绿素a和氮、磷的分布特征与富营养化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吴怡 郭亚飞 +2 位作者 曹旭 李天卉 邓天龙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9,共7页
通过对成都市府南河上中下游共21个断面叶绿素a和总溶解态氮(TDN)、总溶解态磷(TDP)含量的测定,绘制时空分布图,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了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初步评价了府南河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府南河叶绿素a含量不高,... 通过对成都市府南河上中下游共21个断面叶绿素a和总溶解态氮(TDN)、总溶解态磷(TDP)含量的测定,绘制时空分布图,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了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初步评价了府南河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府南河叶绿素a含量不高,磷污染较为严重;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a和TD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氮是河水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按照叶绿素a的含量判定府南河基本属于贫营养化型,但按照氮、磷含量评价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这对评价城市河流的富营养化状态及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叶绿素A 府南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锚索预应力损失规律及分步张拉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新荣 刘永权 +1 位作者 康景文 杨忠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94-1801,共8页
针对基坑工程中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特殊性,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分级张拉直至破坏过程中锚索锚固体上剪应力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张拉荷载、循环加卸载下锚索预应力的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锚索预应力在基坑... 针对基坑工程中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特殊性,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分级张拉直至破坏过程中锚索锚固体上剪应力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张拉荷载、循环加卸载下锚索预应力的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锚索预应力在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对一次张拉和分步张拉两种方案下支护桩的位移和弯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锚索锚固体前端的脱黏滑移是锚索初期张拉锁定损失的重要原因,张拉荷载越小、循环张拉次数越多,锚索的初期损失率越低;对于多排锚索支护桩,上排锚索预应力会因下排锚索施加而减小,而在整个开挖过程中,锚索预应力呈现波动增大的趋势;通过采取分步张拉控制措施,锚索预应力的张拉锁定及开挖损失均得以明显改善,支护桩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更趋合理,该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基坑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损失 张拉锁定 分步张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桩基荷载对邻近浅埋隧道开挖效应及支护内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安建永 项彦勇 贾永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6-932,942,共8页
建立了包括地层模型、桩基荷载模型、浅埋隧道开挖模型和支护模型以及桩基荷载、地层压力、地层沉降、支护应变量测装置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系统;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竖向相对位置处的既有桩基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 建立了包括地层模型、桩基荷载模型、浅埋隧道开挖模型和支护模型以及桩基荷载、地层压力、地层沉降、支护应变量测装置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系统;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竖向相对位置处的既有桩基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压力重分布、地层沉降及隧道支护内力的影响特征。另外,采用FLAC如软件,对模型试验及不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与没有桩基荷载的自由地层中的隧道开挖试验相比较,地层中的既有桩基荷载会明显地改变邻近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压力重分布、地层沉降及隧道支护内力;(2)对于桩径和水平相对距离都相同,但桩长不同的桩基荷载,桩长与隧道埋深比值为1.0时,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最大,二者比值小于1.0时,其影响程度随着比值的减小而减小,二者比值大于1.0时,桩长的改变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较小;(3)对于桩径和桩长都相同的桩基荷载,对地层压力、地层沉降及支护内力的影响随桩基荷载与隧道的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桩基荷载距隧道的水平距离与隧道直径比值介于0.5~4.0时,桩基荷载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较大,隧道较危险,比值介于4.0~6.0时,影响较小,比值〉6.0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桩基荷载 隧道开挖模拟 数值分析 地层压力 地层沉降 隧道支护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压实红层泥岩路基填料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先峰 马杰 +4 位作者 袁胜洋 陈康 潘申鑫 郑立宁 胡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10-2918,共9页
路基填料的抗剪强度是工程应用中一项重要参数。为研究西南地区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强度特性,采用直剪试验对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明确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压实红层泥岩强度特性及剪胀特性的影响... 路基填料的抗剪强度是工程应用中一项重要参数。为研究西南地区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强度特性,采用直剪试验对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明确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压实红层泥岩强度特性及剪胀特性的影响,揭示脆性指数与剪胀角的相互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位移曲线随着干密度减小、含水率和竖向荷载的增大,表现出由软化到硬化的过渡特性。与最优含水率状态相比,红层泥岩在浸水饱和后抗剪强度急剧下降,表明红层泥岩具有极强的水敏性。除饱和状态外,残余黏聚力均小于峰值黏聚力,残余内摩擦角均大于峰值内摩擦角,残余强度参数与峰值强度参数之间的差值随着干密度减小,含水率增大而逐渐减小。将峰值抗剪强度与残余抗剪强度之比定义为脆性指数,脆性指数随着干密度减小,含水率及竖向荷载的增大逐渐减小。竖向荷载可以有效抑制剪胀,在半对数坐标系中,剪胀角随竖向荷载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脆性指数随剪胀角的变化可分为3种情况,对应3种不同的剪切行为:软化−剪胀,硬化−剪胀,硬化−剪缩。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地区压实红层泥岩路基填料强度特性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压实红层泥岩 直剪试验 应变软化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近桩基保护要求的基坑变形控制指标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木林隆 朱孟玺 +3 位作者 黄茂松 康景文 纪智超 余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470,共6页
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的保护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难题之一,控制围护墙变形是防止临近桩基破坏的最主要措施,而目前对于围护墙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是来源于统计结果,并不能反映临近桩基的变形承受能力。通过基于位移控制的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 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的保护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难题之一,控制围护墙变形是防止临近桩基破坏的最主要措施,而目前对于围护墙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是来源于统计结果,并不能反映临近桩基的变形承受能力。通过基于位移控制的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础影响两阶段分析方法,建立基坑围护墙变形与桩基变形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对基坑与桩基的主要相关参数分析提出了变形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临近桩基础角变形控制要求,提出了基坑围护墙最大水平变形的控制指标与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允许变形 桩基保护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锚杆土质边坡支护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赵文 王浩 +1 位作者 陈云 胡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8-1015,共8页
论文通过拉伸试验、抗剪试验、耐腐蚀试验、与水泥基黏结强度试验,研究了BFRP筋力学性能,表明BFRP筋抗拉强度大于890MPa,耐酸碱强度保留率大于92%,抗剪强度略小于普通钢筋,与水泥基类黏结强度大于4.5MPa。参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论文通过拉伸试验、抗剪试验、耐腐蚀试验、与水泥基黏结强度试验,研究了BFRP筋力学性能,表明BFRP筋抗拉强度大于890MPa,耐酸碱强度保留率大于92%,抗剪强度略小于普通钢筋,与水泥基类黏结强度大于4.5MPa。参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结合BFRP力学性能参数,对BFRP锚杆支护土质边坡进行设计。BFRP筋作为锚杆,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取750MPa,与砂浆黏结强度取2.0MPa。通过BFRP筋材和钢筋锚杆加固土坡的现场对比试验,分析了BFRP锚杆加固土质边坡的效果,表明两种锚杆受力和边坡变形类似,验证了BFRP筋作为岩土支护锚杆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锚杆 支护 对比试验 土质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应力空间修正的Mohr-Coulomb准则塑性回映精确描述
17
作者 陈正峰 巨广宏 +1 位作者 刘高 符文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37,共8页
针对Mohr-Coulomb(M-C)准则未考虑岩土材料的弹脆性破坏和拉破坏,以及在三维应力空间中常常不收敛的问题.建立了带拉截断修正Mohr-Coulomb准则(修正的M-C准则),在主应力空间下,通过主应力塑性回映算法并结合屈服面的空间几何特征给出了... 针对Mohr-Coulomb(M-C)准则未考虑岩土材料的弹脆性破坏和拉破坏,以及在三维应力空间中常常不收敛的问题.建立了带拉截断修正Mohr-Coulomb准则(修正的M-C准则),在主应力空间下,通过主应力塑性回映算法并结合屈服面的空间几何特征给出了应力返回空间位置以及返回规则.依托ANSYS软件平台开发了修正Mohr-Coulomb准则用户子程序,并以深埋圆形洞室作为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Mohr-Coulomb准则 主应力空间塑性回映算法 ANSYS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类型吹填场区地基土的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华阳 陈丽 +2 位作者 丁小冬 郑刚 康景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0-96,共7页
利用单向固结仪,对天津滨海中心渔港地区真空预压处理后和未处理两种类型吹填场地的地基土进行一系列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获得应变、应力、孔隙比和时间关系,对比分析其次固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次固结系数Ca... 利用单向固结仪,对天津滨海中心渔港地区真空预压处理后和未处理两种类型吹填场地的地基土进行一系列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获得应变、应力、孔隙比和时间关系,对比分析其次固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次固结系数Ca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已处理土样Ca增长幅度很小,增长了14%;未处理土样Ca则大幅增长了11倍;次固结系数随含水率增大呈上凹形非线性增长,与压缩指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时间的增加均呈对数下降趋势。次固结特性受土样高度和排水条件影响明显。所提出的适用于吹填场地基土特性的次固结系数模型及变形预测方法简便实用。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基于该模型计算的Ca值和次固结变形量均拟合较好,能够较好地模拟吹填场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场地 次固结特性 次固结系数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滑坡滑带土结构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远航 王森 +1 位作者 熊然 谢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77-181,共5页
川东红层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研究滑带土结构强度特征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力、不同时间固结试样的强度试验,分析了结构强度随含水率、压力、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认为:1水... 川东红层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研究滑带土结构强度特征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力、不同时间固结试样的强度试验,分析了结构强度随含水率、压力、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认为:1水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结构强度随含水率变化曲线呈"山峰"状;2含水率较小时,试样的结构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3滑带土中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黏土矿物的软化、膨胀、定向排列降低了试样的结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带土 结构强度 含水率 密度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含膏红层软岩溶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邱恩喜 康景文 +2 位作者 郑立宁 郭永春 贺建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74-280,共7页
针对成都地区红层软岩溶蚀空洞现象,以成都半岛城邦项目场地的红层软岩为例,选取不同深度的岩样进行室内浸水试验、淋滤试验和溶蚀试验,观察岩样在不同类型环境水下的作用性状和溶蚀特征,分析经历不同作用的含膏红层软岩可溶成分的流失... 针对成都地区红层软岩溶蚀空洞现象,以成都半岛城邦项目场地的红层软岩为例,选取不同深度的岩样进行室内浸水试验、淋滤试验和溶蚀试验,观察岩样在不同类型环境水下的作用性状和溶蚀特征,分析经历不同作用的含膏红层软岩可溶成分的流失程度及其对环境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层软岩中的石膏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含膏红层及其环境水的腐蚀性显著增强;遇水后,红层软岩中的可溶成分逐渐溶解、流失,随着时间的积累;红层软岩孔隙增大,渗透性增强,红层的完整性丧失,强度衰减;在酸性环境水的作用下红层软岩中的钙质胶结物流失加剧,结构连接破坏严重,对红层的结构强度影响较大。对浸泡、淋滤和溶蚀作用后的试样,重点测试了抗压强度、波速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红层软岩经硫酸溶液腐蚀后岩样的结构被破坏,单轴抗压强度从8.5 MPa降低到2 MPa,降低了76%;波速明显减小,从2 204 m/s减小至1 355 m/s,减小了40%;红层试样的p H与电导率变化也比较显著,p H值从8.77减小至7.29;电导率从55μs/cm增加到1 100μ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膏红层软岩 环境水 溶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