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总包视角下的学校设计研究——以武汉爱莎国际教育项目实践为例
1
作者 李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8期1-3,共3页
研究了在设计总包视角下的国际教育学校设计完成度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武汉爱莎国际教育项目实践为例,从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景观设计、幕墙设计、内装设计、专项设计等方面出发,分析了不同阶段项目设计要点,总结建筑项目在设计总包中... 研究了在设计总包视角下的国际教育学校设计完成度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武汉爱莎国际教育项目实践为例,从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景观设计、幕墙设计、内装设计、专项设计等方面出发,分析了不同阶段项目设计要点,总结建筑项目在设计总包中需要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设计完成度,逐步从设计构思向现场施工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总包 设计完成度 国际教育项目 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志成 钟志彬 +3 位作者 刘宏 崔凯 吕蕾 周其健 《铁道勘察》 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结构在不同浓度硫酸盐长期侵蚀环境下的性能劣化特征,依托某铁路路基工程低热混凝土试块,采用全浸泡法,开展混凝土在不同浓度硫酸盐(2%、5%、10%、15%)溶液、不同时长(30 d、60 d、120 d、180 d、240 d)下的抗侵蚀性能试... 为了研究混凝土结构在不同浓度硫酸盐长期侵蚀环境下的性能劣化特征,依托某铁路路基工程低热混凝土试块,采用全浸泡法,开展混凝土在不同浓度硫酸盐(2%、5%、10%、15%)溶液、不同时长(30 d、60 d、120 d、180 d、240 d)下的抗侵蚀性能试验,分析试块侵蚀后质量变化特征及力学性能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浓度越高,侵蚀时间越长,混凝土结构损伤劣化程度越大;侵蚀超过120 d后试块物理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受盐结晶与侵蚀作用转化,试块质量及抗压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120 d抗压强度相较于30 d最高提升29.4%,并随侵蚀时间延长,抗压耐蚀性能整体下降,耐蚀系数最低降至0.92。由此可见,低热水泥混凝土在长时间硫酸盐侵蚀作用下耐久性能降低,研究成果可为腐蚀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低热水泥 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抗压强度 耐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土场地桩基负侧摩阻力设计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康景文 毛坚强 +3 位作者 许建 姚文宏 章学良 李可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5-29,共5页
厚填土场地地基自身固结变形对桩基产生的负侧摩阻力不可忽视。依托实际工程现场监测资料,对厚填土场地的桩基负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简化的负侧摩阻力沿轴向线性分布理论计算图及负侧摩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与监测资料... 厚填土场地地基自身固结变形对桩基产生的负侧摩阻力不可忽视。依托实际工程现场监测资料,对厚填土场地的桩基负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简化的负侧摩阻力沿轴向线性分布理论计算图及负侧摩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与监测资料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到本工程填土场地基桩的负侧摩阻力系数为0.09~0.15,验证了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以后类似场地地基桩基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填土 桩基 负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级配方程的粗粒料压实密度缩尺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褚福永 朱俊高 +1 位作者 许凯 翁厚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根据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堆石料的原型平均设计级配曲线,采用剔除法、等量替代法、相似级配法和混合法等4种不同缩尺方法得到室内最大干密度试验成果。结合土的连续级配方程,采用级配面积与小于5 mm的颗粒质量分数P5构建的函数式作为级配... 根据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堆石料的原型平均设计级配曲线,采用剔除法、等量替代法、相似级配法和混合法等4种不同缩尺方法得到室内最大干密度试验成果。结合土的连续级配方程,采用级配面积与小于5 mm的颗粒质量分数P5构建的函数式作为级配量化指标,拟合出最大干密度与试验前级配曲线面积、P_(5)及最大粒径之间的关系,据此可推求出原型级配的最大干密度。通过分析得到试验前后级配量化指标之间的拟合公式,并利用试验前后级配量化指标的相对变化量B_(w)作为颗粒破碎的定量指标,探讨了缩尺方法对压实过程粗粒料颗粒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等量替代法缩尺,B_(w)随粒径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而采用剔除法、相似级配法和混合法缩尺,B_(w)随粒径增大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连续级配方程 最大干密度 缩尺效应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寒地区建筑给排水设计注意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尹福林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8期120-120,共1页
高寒地区建筑给排水设计有其特殊性,各系统均需考虑保温防冻的问题.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介绍了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具体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高寒地区 保温防冻 电热膜 自限温电伴热 干式系统 消防水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作用下堵江滑坡运动特征差异性研究
6
作者 王昌奎 陈正峰 +3 位作者 巨广宏 袁星宇 钱瑞 符文熹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目的】水因素在滑坡灾前变形、运动解体、堆积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水力学角度,讨论河流流水对滑坡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坝的影响有重要减灾意义。【方法】基于2018年金沙江白格滑坡基础信息,聚焦有、无河流作用下滑坡运动演... 【目的】水因素在滑坡灾前变形、运动解体、堆积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水力学角度,讨论河流流水对滑坡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坝的影响有重要减灾意义。【方法】基于2018年金沙江白格滑坡基础信息,聚焦有、无河流作用下滑坡运动演化过程中滑速、能量、形态特征差异,分别考虑白格滑坡处于无河流流水、有河流流水作用两种情况,开展了其运动过程的DEM模拟、CFD-DEM耦合模拟。【结果】根据计算捕获的速度、能量、形态等滑坡运动特征,量化揭示了河流流水对堵江滑坡的具体影响。【结论】研究发现:(1)河流流水影响下,滑坡体平均速度偏小,因河流影响的滑体部分较少,河流流速变化对滑坡体运动的影响较小且无明显规律;(2)动能和应变能在滑坡高速运动阶段受河流影响更明显,重力势能及能量损失在滑坡堆积阶段受河流影响更为明显,较无河流作用对白格滑坡应变能的影响最大,为1.80%。(3)河流对滑坡体形态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最终纵向堆积长度的变化,滑坡计算启动后70 s,不受河流流水影响时,滑体纵向长度稳定在1.7 km,考虑河流流水影响下稳定在1.5 km,考虑河流影响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白格滑坡 河流作用 流固耦合 运动特征 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筑设计中面积计算若干问题的探讨
7
作者 李晋文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2期33-35,共3页
建筑面积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在目前国内的建筑设计中,计算建筑面积的主要依据是GB/T 50353—200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但由于标准或规范的制定不可能包罗万象,业主、审批人、设计人员所处的角度不同,每个... 建筑面积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在目前国内的建筑设计中,计算建筑面积的主要依据是GB/T 50353—200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但由于标准或规范的制定不可能包罗万象,业主、审批人、设计人员所处的角度不同,每个人对规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分歧。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对现行标准中一些不够明确的条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面积 计算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研究
8
作者 许国敏 赵其华 汤维武 《矿产勘查》 2006年第10期44-46,共3页
某基坑已开挖至一定深度,由于业主对基坑方案进行调整,原支护措施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必须对基坑支护进行重新设计。本文分析了已有支护措施的对新的基坑支护设计带来的问题,最终采用人工挖孔桩,锚杆和喷射混凝土对基坑进行支护设计... 某基坑已开挖至一定深度,由于业主对基坑方案进行调整,原支护措施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必须对基坑支护进行重新设计。本文分析了已有支护措施的对新的基坑支护设计带来的问题,最终采用人工挖孔桩,锚杆和喷射混凝土对基坑进行支护设计,达到了最优,安全,经济效果。本文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人工挖孔桩 锚杆加固 喷射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城区的综合体设计--恩施?广城国际项目建筑设计
9
作者 余好成 段丽娟 《城市建筑》 2015年第27期14-14,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的城市化越来越严重。在开辟新的开发区、经济区的同时,对于老城区的改造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老城区的发展面临着比新城区的规划更加艰难和复杂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城区的改造变得越来越迫切。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的城市化越来越严重。在开辟新的开发区、经济区的同时,对于老城区的改造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老城区的发展面临着比新城区的规划更加艰难和复杂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城区的改造变得越来越迫切。建筑、交通、消防、商业、社区等的营造,都将成为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出现在大众视线。老城区繁华地块的综合体设计,将是一个设计难点中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城区 现代商业建筑 土地价值 交通消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生态型乡村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10
作者 叶舟 《新材料·新装饰》 2023年第23期123-126,共4页
改善乡村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不仅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分析乡村地区的地方优势和乡村建设问题,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乡村之美,追寻文化根源。此外,规划者必须使用低... 改善乡村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不仅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分析乡村地区的地方优势和乡村建设问题,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乡村之美,追寻文化根源。此外,规划者必须使用低碳和环境友好的技术规划和设计乡村建筑,并制订可靠的乡村建筑规划方案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文章分析了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和设计的意义、原则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其预防措施,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 乡村建筑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选型在某铁路土质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施毅 候雅东 +2 位作者 袁后培 郑华 张佳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0期1905-1913,共9页
生态护坡技术应用于生态敏感区,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活动带来的生态问题。为了保护铁路沿线的生态敏感区,促进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长足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境内的某铁路段为研究区,分析了铁路沿线的气... 生态护坡技术应用于生态敏感区,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活动带来的生态问题。为了保护铁路沿线的生态敏感区,促进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长足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境内的某铁路段为研究区,分析了铁路沿线的气候、工程地质条件及植被生长发育状况,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被选型模型,总结了适用于研究区土质边坡生态恢复的植被。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植被选型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草本植物中优选物种为狗牙草、草木犀、羊胡子草、结缕草、高羊茅;灌木中优选物种为紫穗槐、火棘、沙棘、多花木兰、马桑;乔木中优选物种为青?、构树、冷杉、马尾松、柳杉;藤本植物中优选物种为葛藤、三叶木通。基于优选植被进行的边坡生态恢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层次分析法 植被选型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晏鄂川 刘焕斌 +1 位作者 李相依 吴益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6-1450,共5页
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是桩锚结构设计中内力计算的关键点。现行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是在锚索施加预应力后桩身向坡内变形十分微小而忽略不计的条件下推导得到的,只适用于锚索预应力微小或为0的情况。但在许多工程实例中,锚索的预应力较... 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是桩锚结构设计中内力计算的关键点。现行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是在锚索施加预应力后桩身向坡内变形十分微小而忽略不计的条件下推导得到的,只适用于锚索预应力微小或为0的情况。但在许多工程实例中,锚索的预应力较大,导致的桩身变形不能被忽略。因此,现行的变形协调条件假设与桩锚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利用结构力学理论,在研究桩锚结构体系的两阶段变形过程的基础上,对变形协调方程从2个方面改进,其一是改变原有方法中抗滑桩滑面处位移和转角的计算方法;其二是改变第j排锚索对桩身i点处位移贡献的计算形式。算例分析表明,改进桩锚结构变形协调条件,可以更好地为工程设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结构 变形协调条件 锚索预应力 变形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桩基荷载对邻近浅埋隧道开挖效应及支护内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安建永 项彦勇 贾永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6-932,942,共8页
建立了包括地层模型、桩基荷载模型、浅埋隧道开挖模型和支护模型以及桩基荷载、地层压力、地层沉降、支护应变量测装置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系统;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竖向相对位置处的既有桩基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 建立了包括地层模型、桩基荷载模型、浅埋隧道开挖模型和支护模型以及桩基荷载、地层压力、地层沉降、支护应变量测装置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系统;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竖向相对位置处的既有桩基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压力重分布、地层沉降及隧道支护内力的影响特征。另外,采用FLAC如软件,对模型试验及不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与没有桩基荷载的自由地层中的隧道开挖试验相比较,地层中的既有桩基荷载会明显地改变邻近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压力重分布、地层沉降及隧道支护内力;(2)对于桩径和水平相对距离都相同,但桩长不同的桩基荷载,桩长与隧道埋深比值为1.0时,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最大,二者比值小于1.0时,其影响程度随着比值的减小而减小,二者比值大于1.0时,桩长的改变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较小;(3)对于桩径和桩长都相同的桩基荷载,对地层压力、地层沉降及支护内力的影响随桩基荷载与隧道的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桩基荷载距隧道的水平距离与隧道直径比值介于0.5~4.0时,桩基荷载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较大,隧道较危险,比值介于4.0~6.0时,影响较小,比值〉6.0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桩基荷载 隧道开挖模拟 数值分析 地层压力 地层沉降 隧道支护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锚索预应力损失规律及分步张拉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新荣 刘永权 +1 位作者 康景文 杨忠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94-1801,共8页
针对基坑工程中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特殊性,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分级张拉直至破坏过程中锚索锚固体上剪应力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张拉荷载、循环加卸载下锚索预应力的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锚索预应力在基坑... 针对基坑工程中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特殊性,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分级张拉直至破坏过程中锚索锚固体上剪应力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张拉荷载、循环加卸载下锚索预应力的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锚索预应力在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对一次张拉和分步张拉两种方案下支护桩的位移和弯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锚索锚固体前端的脱黏滑移是锚索初期张拉锁定损失的重要原因,张拉荷载越小、循环张拉次数越多,锚索的初期损失率越低;对于多排锚索支护桩,上排锚索预应力会因下排锚索施加而减小,而在整个开挖过程中,锚索预应力呈现波动增大的趋势;通过采取分步张拉控制措施,锚索预应力的张拉锁定及开挖损失均得以明显改善,支护桩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更趋合理,该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基坑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损失 张拉锁定 分步张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天然气聚集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彭海艳 刘家铎 +3 位作者 陈洪德 刘文均 叶黎明 龚剑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5期519-525,20,共7页
应用Cross基准面旋回原理,通过对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提出山西组有两种不同的沉积体系类型,即早期以海陆过渡相的冲积一三角洲一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平... 应用Cross基准面旋回原理,通过对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提出山西组有两种不同的沉积体系类型,即早期以海陆过渡相的冲积一三角洲一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平原上的河流类型以辫状河为主;晚期则以陆相的冲积-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平原上的河流类型以曲流河为主。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层序地层空间展布及其与天然气聚集的关系,指出山西组中的天然气主要储集于各级旋回层序的上升半旋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山西组 基准面旋回 层序界面 天然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研究——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海艳 刘家铎 +11 位作者 李勇 肖敦清 刘子藏 袁淑琴 蒲秀刚 丘东洲 韩冰 兰亚萍 李丽 冯境权 颜照坤 龚剑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7-294,6,共8页
针对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期湖盆类型为陆相断陷盆地这一特点,采用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及其技术方法,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确定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将研究区孔店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通过构造层... 针对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期湖盆类型为陆相断陷盆地这一特点,采用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及其技术方法,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确定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将研究区孔店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通过构造层序地层分析,建立了古近系孔店组的等时构造-层序地层格架,实现了孔南地区的层序地层对比。最后分析了孔南地区孔店组的生储盖组合模式以及油气分布规律,为孔南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套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层序地层学 黄骅坳陷 孔店组 层序界面 层序地层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近桩基保护要求的基坑变形控制指标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木林隆 朱孟玺 +3 位作者 黄茂松 康景文 纪智超 余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470,共6页
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的保护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难题之一,控制围护墙变形是防止临近桩基破坏的最主要措施,而目前对于围护墙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是来源于统计结果,并不能反映临近桩基的变形承受能力。通过基于位移控制的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 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的保护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难题之一,控制围护墙变形是防止临近桩基破坏的最主要措施,而目前对于围护墙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是来源于统计结果,并不能反映临近桩基的变形承受能力。通过基于位移控制的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础影响两阶段分析方法,建立基坑围护墙变形与桩基变形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对基坑与桩基的主要相关参数分析提出了变形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临近桩基础角变形控制要求,提出了基坑围护墙最大水平变形的控制指标与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允许变形 桩基保护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压实红层泥岩路基填料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先峰 马杰 +4 位作者 袁胜洋 陈康 潘申鑫 郑立宁 胡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10-2918,共9页
路基填料的抗剪强度是工程应用中一项重要参数。为研究西南地区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强度特性,采用直剪试验对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明确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压实红层泥岩强度特性及剪胀特性的影响... 路基填料的抗剪强度是工程应用中一项重要参数。为研究西南地区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强度特性,采用直剪试验对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明确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压实红层泥岩强度特性及剪胀特性的影响,揭示脆性指数与剪胀角的相互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位移曲线随着干密度减小、含水率和竖向荷载的增大,表现出由软化到硬化的过渡特性。与最优含水率状态相比,红层泥岩在浸水饱和后抗剪强度急剧下降,表明红层泥岩具有极强的水敏性。除饱和状态外,残余黏聚力均小于峰值黏聚力,残余内摩擦角均大于峰值内摩擦角,残余强度参数与峰值强度参数之间的差值随着干密度减小,含水率增大而逐渐减小。将峰值抗剪强度与残余抗剪强度之比定义为脆性指数,脆性指数随着干密度减小,含水率及竖向荷载的增大逐渐减小。竖向荷载可以有效抑制剪胀,在半对数坐标系中,剪胀角随竖向荷载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脆性指数随剪胀角的变化可分为3种情况,对应3种不同的剪切行为:软化−剪胀,硬化−剪胀,硬化−剪缩。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地区压实红层泥岩路基填料强度特性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压实红层泥岩 直剪试验 应变软化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溶蚀带岩溶地基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宏 赵跃平 +2 位作者 邬相国 王丹辉 赵瑞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56-58,70,共4页
强溶蚀带岩溶地基是指在基础传递的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发育众多的溶蚀裂隙和溶孔组成、且在一定深度部位往往发育有较大溶洞的地基。强溶蚀带内的岩体结构多呈碎块状,密集或较密集地分布有大量的溶蚀裂隙,溶蚀裂隙间接触不紧密,张开度大... 强溶蚀带岩溶地基是指在基础传递的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发育众多的溶蚀裂隙和溶孔组成、且在一定深度部位往往发育有较大溶洞的地基。强溶蚀带内的岩体结构多呈碎块状,密集或较密集地分布有大量的溶蚀裂隙,溶蚀裂隙间接触不紧密,张开度大,有的可达几十厘米,且存在较多的溶蚀空洞,充填物松散或无充填。因此,根据线溶蚀率和面溶蚀率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椭圆形溶孔来模拟强溶蚀带中的溶蚀裂隙和溶蚀空间的力学效应,并根据塑性区分布形态特征和位移量值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稳定性评价。对昆明新机场航站区强溶蚀带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溶蚀率小于15%时,对岩溶地基稳定性影响较小,溶蚀率为15%~25%时影响中等,溶蚀率大于25%时,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溶蚀带 溶岩地基 稳定性分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类型吹填场区地基土的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华阳 陈丽 +2 位作者 丁小冬 郑刚 康景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0-96,共7页
利用单向固结仪,对天津滨海中心渔港地区真空预压处理后和未处理两种类型吹填场地的地基土进行一系列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获得应变、应力、孔隙比和时间关系,对比分析其次固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次固结系数Ca... 利用单向固结仪,对天津滨海中心渔港地区真空预压处理后和未处理两种类型吹填场地的地基土进行一系列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获得应变、应力、孔隙比和时间关系,对比分析其次固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次固结系数Ca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已处理土样Ca增长幅度很小,增长了14%;未处理土样Ca则大幅增长了11倍;次固结系数随含水率增大呈上凹形非线性增长,与压缩指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时间的增加均呈对数下降趋势。次固结特性受土样高度和排水条件影响明显。所提出的适用于吹填场地基土特性的次固结系数模型及变形预测方法简便实用。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基于该模型计算的Ca值和次固结变形量均拟合较好,能够较好地模拟吹填场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场地 次固结特性 次固结系数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