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邻近轨道交通的建筑物振动影响及减振降噪研究与未来展望
1
作者
颜子瑶
刘枫
+1 位作者
张高明
申朝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26,共13页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的建筑振动和二次噪声问题已严重影响轨道交通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列车振动激励的4种确定方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法、经验预测法)、...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的建筑振动和二次噪声问题已严重影响轨道交通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列车振动激励的4种确定方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法、经验预测法)、建筑在列车影响下的振动数值预测方法及其部分参数的选取、车致振动相关标准与计权曲线对比、振动在土壤及建筑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可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包括振源振动控制、传播途径振动控制和受振体振动控制三大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振动研究应着眼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展望。大量研究表明:应当进一步精细化车-轨-道床模型,提高数值模拟法的计算精度;确定列车长期运营后的激励水平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国内各车致振动相关规范应当更加合理,避免出现矛盾与歧义;应提高对二次噪声的重视程度,实现振动与二次噪声一体化分析;对现有减振降噪措施的耦合效应及其对建筑物抗震效果影响进行研究,开发更多的减振降噪措施,实现列车振动控制的综合应用以及震振双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振动
列车振动激励
数值预测方法
振动评价标准
振动传播规律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热岛效应对我国不同气候区既有居住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朱荣鑫
赵乃妮
+3 位作者
王清勤
孟冲
刘茂林
李国柱
《南方建筑》
2020年第5期16-20,共5页
选取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9个城市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基准,采用TRNSYS对某实际居住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同一个气候区的居住建筑采暖能耗降低率与热岛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空调...
选取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9个城市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基准,采用TRNSYS对某实际居住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同一个气候区的居住建筑采暖能耗降低率与热岛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空调能耗的增加率与热岛强度的线性关系则不明显。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仅为空调能耗,受热岛效应影响总能耗增长率约为8.55%/0.5℃;夏热冬冷地区,热岛效应带来的空调能耗增加和采暖能耗降低相差不大,总能耗基本保持不变;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以采暖能耗为主,受热岛效应影响总能耗降低率分别约为1.74%/0.5℃和2.9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既有居住建筑
采暖空调能耗
气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水-田-村”布局模式
被引量:
6
3
作者
师晓洁
吴迪
郭巍
《风景园林》
2022年第2期53-58,共6页
江苏省兴化地区位于里下河平原腹部的低洼地带,为万水交汇之地,其极具浓郁地域色彩的圩–垛田景观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区域尺度下,从水文环境变迁和人居环境建设两方面,归纳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发展的演变动力;在市域尺度...
江苏省兴化地区位于里下河平原腹部的低洼地带,为万水交汇之地,其极具浓郁地域色彩的圩–垛田景观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区域尺度下,从水文环境变迁和人居环境建设两方面,归纳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发展的演变动力;在市域尺度下,分析兴化地区水利系统、农业开垦及聚落布局的地带特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兴化地区由东至西,自然地势不断降低、水网逐渐稠密、土地肌理愈发破碎,农田形态发育与聚落形态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圩–垛田景观格局下,兴化地区独有的“水–田–村”布局模式。圩–垛田景观的形成是千百年来水与土地不断分解与整合后的结果,圩–垛田景观格局的发展和演变展示了兴化地区传统人居环境营建与自然系统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显示了劳动人民治水、农耕和营居的古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圩–垛田景观
里下河平原
兴化地区
分层解析
“水–田–村”布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邻近轨道交通的建筑物振动影响及减振降噪研究与未来展望
1
作者
颜子瑶
刘枫
张高明
申朝旭
机构
中国
建筑
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26,共13页
基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科研基金项目(20220122370735030)。
文摘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的建筑振动和二次噪声问题已严重影响轨道交通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列车振动激励的4种确定方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法、经验预测法)、建筑在列车影响下的振动数值预测方法及其部分参数的选取、车致振动相关标准与计权曲线对比、振动在土壤及建筑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可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包括振源振动控制、传播途径振动控制和受振体振动控制三大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振动研究应着眼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展望。大量研究表明:应当进一步精细化车-轨-道床模型,提高数值模拟法的计算精度;确定列车长期运营后的激励水平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国内各车致振动相关规范应当更加合理,避免出现矛盾与歧义;应提高对二次噪声的重视程度,实现振动与二次噪声一体化分析;对现有减振降噪措施的耦合效应及其对建筑物抗震效果影响进行研究,开发更多的减振降噪措施,实现列车振动控制的综合应用以及震振双控效果。
关键词
列车振动
列车振动激励
数值预测方法
振动评价标准
振动传播规律
减振降噪
Keywords
train vibration
train vibration excitation
numerical prediction methods
vibra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propagation law of vibration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分类号
U239.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热岛效应对我国不同气候区既有居住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朱荣鑫
赵乃妮
王清勤
孟冲
刘茂林
李国柱
机构
中国
建筑
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
、
国家
建筑工程
技术
研究
中心
中国
建筑
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
、北京市绿色
建筑
设计
工程
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南方建筑》
2020年第5期16-20,共5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704800):既有城市住区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
文摘
选取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9个城市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基准,采用TRNSYS对某实际居住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同一个气候区的居住建筑采暖能耗降低率与热岛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空调能耗的增加率与热岛强度的线性关系则不明显。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仅为空调能耗,受热岛效应影响总能耗增长率约为8.55%/0.5℃;夏热冬冷地区,热岛效应带来的空调能耗增加和采暖能耗降低相差不大,总能耗基本保持不变;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以采暖能耗为主,受热岛效应影响总能耗降低率分别约为1.74%/0.5℃和2.97%/0.5℃。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既有居住建筑
采暖空调能耗
气候区
Keywords
urban heat island(UHI)intensity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heating and cooling
climate zones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水-田-村”布局模式
被引量:
6
3
作者
师晓洁
吴迪
郭巍
机构
中国
建筑
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
建筑
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
北京市绿色
建筑
设计
工程
技术
研究
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风景园林》
2022年第2期53-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2078041)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编号:20YJA760016)。
文摘
江苏省兴化地区位于里下河平原腹部的低洼地带,为万水交汇之地,其极具浓郁地域色彩的圩–垛田景观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区域尺度下,从水文环境变迁和人居环境建设两方面,归纳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发展的演变动力;在市域尺度下,分析兴化地区水利系统、农业开垦及聚落布局的地带特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兴化地区由东至西,自然地势不断降低、水网逐渐稠密、土地肌理愈发破碎,农田形态发育与聚落形态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圩–垛田景观格局下,兴化地区独有的“水–田–村”布局模式。圩–垛田景观的形成是千百年来水与土地不断分解与整合后的结果,圩–垛田景观格局的发展和演变展示了兴化地区传统人居环境营建与自然系统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显示了劳动人民治水、农耕和营居的古老智慧。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圩–垛田景观
里下河平原
兴化地区
分层解析
“水–田–村”布局模式
Keywords
human settlement
polde-stack field landscape
Lixiahe Plain
Xinghua Area
hierarchical analysis
“water-field-village”layout pattern
分类号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邻近轨道交通的建筑物振动影响及减振降噪研究与未来展望
颜子瑶
刘枫
张高明
申朝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热岛效应对我国不同气候区既有居住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研究
朱荣鑫
赵乃妮
王清勤
孟冲
刘茂林
李国柱
《南方建筑》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水-田-村”布局模式
师晓洁
吴迪
郭巍
《风景园林》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