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04
1
作者 苏经宇 曾德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94-101,共8页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外隔震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多年来在研究、应用及技术立法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最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今后国内隔震技术的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隔震技术 隔震体系 叠层钢板橡胶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商类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保海娥 马学坤 +1 位作者 刘培 罗开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90-94,共5页
因使用需求,底商类砌体房屋平面一般为单跨结构,底层一侧纵向为混凝土梁、柱体系,另一侧为砌体墙,上部为正常砌体结构。这种结构体系竖向及水平刚度分布极不均匀,在地震中震害严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方案进... 因使用需求,底商类砌体房屋平面一般为单跨结构,底层一侧纵向为混凝土梁、柱体系,另一侧为砌体墙,上部为正常砌体结构。这种结构体系竖向及水平刚度分布极不均匀,在地震中震害严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方案进行研究,方案重点控制房屋的水平刚度比和竖向刚度比,对此类砌体房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商类砌体房屋 单跨 底框-抗震墙砌体房屋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筑物变形缝处地震破坏的若干研究
3
作者 唐曹明 《工程抗震》 2000年第4期13-17,共5页
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大型公共建筑 ,不少都由变形缝分成若干个各自独立的区段 ,但缝宽均不能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地震时相邻区段可能互撞导致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本文通过工程实例 ,对这类变行缝的防震对策提... 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大型公共建筑 ,不少都由变形缝分成若干个各自独立的区段 ,但缝宽均不能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地震时相邻区段可能互撞导致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本文通过工程实例 ,对这类变行缝的防震对策提出一些具体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有建筑物 地震 变形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功能与性态要求的抗震设计——简评《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CECS160:2004)
4
作者 莫庸 罗开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5,共5页
通过对CECS160与GB500112001以及IBC2003等规范的初步对比分析,就CECS160中有关基于性态设计的抗震设防概念、地震动参数取值以及抗震建筑分类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CECS160在抗震设计中的具体实施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基于性态设计 抗震设防 地震动参数 抗震建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低强度砖砌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建平 李爱群 +2 位作者 王亚勇 张蔚 姚秋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73-478,共6页
提出了采用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技术对低强度砖墙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通过一片采用高强钢铰线-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的墙体和一片未加固的对比墙体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该加固方法进行了检验。详细地分析了这两片墙体的破坏形态、极限... 提出了采用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技术对低强度砖墙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通过一片采用高强钢铰线-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的墙体和一片未加固的对比墙体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该加固方法进行了检验。详细地分析了这两片墙体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并提出了加固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墙体的极限承载力,改善墙体的延性和刚度退化,并提高墙体的能量消耗能力,从而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抗震加固 高强钢绞线 聚合物砂浆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形弹簧竖向减震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天适 赵强 +2 位作者 王兴国 苏幼坡 苏经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对碟形弹簧竖向减震体系利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动力分析,并输入不同场地、不同频谱的地震波考察其减震效果,验证了碟形弹簧在合理控制其刚度的前提下可以起到有效减小竖向地震的作用。
关键词 喋形弹簧 竖向隔震 最大加速度反应 水平地震 工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乡村房屋模型洪水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肖诗云 杨留娟 +2 位作者 岳斌 葛学礼 朱立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235-240,共6页
洪水对山区乡村房屋冲击作用的试验研究成果,可为山区乡村房屋的抗洪设计和抗洪能力评价提供依据。试验主要研究到溃口不同距离处的乡村房屋所受的洪水冲击作用。采用3种开洞率模型进行试验,研究洪水在不同距离、不同开洞率的情况下对... 洪水对山区乡村房屋冲击作用的试验研究成果,可为山区乡村房屋的抗洪设计和抗洪能力评价提供依据。试验主要研究到溃口不同距离处的乡村房屋所受的洪水冲击作用。采用3种开洞率模型进行试验,研究洪水在不同距离、不同开洞率的情况下对房屋结构的冲击荷载分布、冲击力大小以及冲击弯矩的影响,得出了荷载分布规律和冲击力、冲击弯矩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迎水面冲击荷载沿水平方向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沿竖直方向随着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冲击力随着房屋到溃口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开洞率对其影响不明显;冲击弯矩、冲击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开洞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冲击荷载 冲击弯矩 开洞率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耿马强震地面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亚勇 刘小弟 +1 位作者 黎家佑 高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19,共9页
本文利用澜沧-耿马地震中记录到的强震加速度数据,对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进行了统计分析。文中研究了震级、震中距、地震方位和场地条件等各种因素对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形状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本地区的地震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 本文利用澜沧-耿马地震中记录到的强震加速度数据,对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进行了统计分析。文中研究了震级、震中距、地震方位和场地条件等各种因素对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形状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本地区的地震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值的哀减公式并和过去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文中证明了地面运动加速度矢量峰值的衰减与烈度等震线或主发震断层走向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面运动 澜沧-耿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瑾 许维炳 +2 位作者 闫维明 程绍革 史铁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9-35,共7页
为明晰建筑结构用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以某1∶30比例缩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可用于缩尺模型的刚性连接颗粒阻尼器,结合建筑结构减震需求,对颗粒阻尼器的布置方案进行了设计,通过振动... 为明晰建筑结构用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以某1∶30比例缩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可用于缩尺模型的刚性连接颗粒阻尼器,结合建筑结构减震需求,对颗粒阻尼器的布置方案进行了设计,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布置位置和阻尼器数量等参数对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布置位置处的结构均方根位移响应和峰值位移响应均有所降低,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良好;阻尼器布置位置对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影响显著,阻尼器宜布置于结构位移响应较大的位置,合理的阻尼器布置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扭转响应;随附加颗粒阻尼器数量的增加,颗粒阻尼器对结构位移响应的减震控制效果提高,建筑结构可用附加质量比范围内,阻尼器布置数量越多,减震控制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布置方案 附加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命线工程抗震的模糊图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锡荟 李鹏程 张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5-46,共12页
城市生命线工程,包括交通网络、供水工程、供电工程等,对于一个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分析,特别是从系统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是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一个模糊图分... 城市生命线工程,包括交通网络、供水工程、供电工程等,对于一个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分析,特别是从系统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是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一个模糊图分析方法,借助模糊矩阵的运算,可以非常方便地找出整个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关键部位,并可对最佳的改建、加固方案,提出科学的建议。本文还运用PRoLOG语言,编制了寻找最短路的程序;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寻找关键段的程序。本文给出了建议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具体计算方法,并且示出了计算程序的核心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 城市工程 模糊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与剪力墙性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世敏 姚秋来 康艳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567-571,共5页
首先通过3个墙片的水平低周反复伪动力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与剪力墙的承载力、耗能能力等各项抗震性能。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试验仅对比研究了120mm混凝土剪力墙与双面60mm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的抗震性能。在试验基础... 首先通过3个墙片的水平低周反复伪动力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与剪力墙的承载力、耗能能力等各项抗震性能。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试验仅对比研究了120mm混凝土剪力墙与双面60mm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的抗震性能。在试验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该计算模型模拟了用不同厚度的混凝土板墙加固墙片和混凝土剪力墙,系统分析了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与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分析了将加固后墙片看作抗震墙的可行性。通过有限元的分析,弥补了试件不足的缺陷,完善了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加固 混凝土板墙 水平低周反复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砂浆加固大偏心受压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立峰 程绍革 +2 位作者 姚秋来 王忠海 岳茂光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3期18-23,29,共7页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是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本文对9根大偏心受压柱进行了研究,其中6根为加固柱,3根为对比柱。试验表明,在对原柱截面改变较小的情况下,该加固方法能够大幅提高柱的承载力。在试验的基础上...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是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本文对9根大偏心受压柱进行了研究,其中6根为加固柱,3根为对比柱。试验表明,在对原柱截面改变较小的情况下,该加固方法能够大幅提高柱的承载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加固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裂缝分布以及荷载-跨中挠度曲线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表明,该技术是一种加固效果显著,工作性能优良的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柱加固 高强钢绞线网 聚合物砂浆 极限承载力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震损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忠民 李爱群 +1 位作者 王亚勇 姚秋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6期45-50,共6页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砂浆加固法是一种新型加固工艺,它具有耐火、耐腐蚀、耐老化的优点。通过2个采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被震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和1个对比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比较了不同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分析了相应...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砂浆加固法是一种新型加固工艺,它具有耐火、耐腐蚀、耐老化的优点。通过2个采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被震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和1个对比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比较了不同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分析了相应的加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节点核心区和梁、柱端布置钢绞线网的做法,能有效提高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并且,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震损后采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高强钢绞线网 聚合物砂浆 试验研究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 被引量:13
14
作者 沈麒 杨沈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从宏观层面比较了中日建筑抗震规范的发展以及抗震设计和抗震计算方法。两国的抗震设计思路类似,都是采用两阶段的设计,但总体而言,日本的抗震设防标准要高于中国,而且第二阶段的设计易于实现和检查。同时日本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多样化... 从宏观层面比较了中日建筑抗震规范的发展以及抗震设计和抗震计算方法。两国的抗震设计思路类似,都是采用两阶段的设计,但总体而言,日本的抗震设防标准要高于中国,而且第二阶段的设计易于实现和检查。同时日本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多样化,它是第一个将基于能量的抗震方法写入规范的国家。通过本文的比较与分析,希望对中国的抗震规范编制和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规范 日本抗震规范 抗震设计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FEMA 154—建筑抗震能力快速评估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建华 毋剑平 杨沈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78,共4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局FEMA154—建筑潜在抗震能力快速观察判定手册的主要内容,然后阐述了FEMA154的主要特点,并与中国规范进行了对比,认为其快速评估方法可操作性强,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建筑抗震能力 抗震鉴定 快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工程划分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广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3年第2期40-45,46,共7页
一、引言众所周知,建筑的地震破坏系地震所造成的主要灾害。其中人员伤亡的绝大多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部分都是因房屋遭到破坏而造成的。震后建筑物所遭到的震害因地震动强度和建筑物本身动力特征而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和损失也就不... 一、引言众所周知,建筑的地震破坏系地震所造成的主要灾害。其中人员伤亡的绝大多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部分都是因房屋遭到破坏而造成的。震后建筑物所遭到的震害因地震动强度和建筑物本身动力特征而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和损失也就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建筑所遭到的破坏程度,进行适当的区分,以进一步估计其所产生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地震 破坏 等级 工程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钢结构异型柱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巍 姚秋来 +4 位作者 翟传明 夏宗义 周晓夫 易方民 肖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2,共3页
钢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表现已成为钢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此外钢结构房屋的柱截面在室内凸角的问题已经被开发商和住户所关注,为此采用异型钢柱已成为一种解决的方法。然而对于布置在建筑物平面四角的异型柱截面来说,在运用钢... 钢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表现已成为钢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此外钢结构房屋的柱截面在室内凸角的问题已经被开发商和住户所关注,为此采用异型钢柱已成为一种解决的方法。然而对于布置在建筑物平面四角的异型柱截面来说,在运用钢规计算时无表可查。本文针对压弯构件异型柱截面强度及稳定计算的系数取值进行了研究,通过Ansys APDL、Mathcad语言编程进行数值模拟,希望对实际设计、计算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 塑性截面发展系数 塑性截面利用系数 钢结构 异型柱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碰撞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麒 胡颢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随着建筑密度的逐年增大,结构碰撞已经成地震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结构碰撞的基本模型,在研究弹性和粘弹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弹塑性碰撞模型,该种模型对于模拟隔震结构的碰撞更为合理,所以对其研究也是很有必要... 随着建筑密度的逐年增大,结构碰撞已经成地震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结构碰撞的基本模型,在研究弹性和粘弹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弹塑性碰撞模型,该种模型对于模拟隔震结构的碰撞更为合理,所以对其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于碰撞结构的等效碰撞周期和等效阻尼系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碰撞 弹性碰撞模型 粘弹性碰撞模型 弹塑性碰撞模型 等效碰撞周期 等效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带板式转换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荣维生 王亚勇 周仁刀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4年第6期1-8,共8页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值范围 ,供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转换结构 等效侧向刚度比 层间位移角比 双控制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修订介绍 被引量:18
20
作者 程绍革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及时进行了修订,并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新版鉴定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现有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规定,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的概念及确定方法,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 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及时进行了修订,并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新版鉴定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现有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规定,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的概念及确定方法,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鉴定方法,以及重点设防类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有建筑 抗震鉴定 后续使用年限 综合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