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产城融合规划探索——以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吕慧芬
刘珊珊
张志丹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41,共6页
从要素、状态和过程三个角度对产城融合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产城融合应是"产、城、人、境"的多元融合,不同地区由于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应有不同的产城融合状态,并且会一直处于动态演化和转型升级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上...
从要素、状态和过程三个角度对产城融合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产城融合应是"产、城、人、境"的多元融合,不同地区由于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应有不同的产城融合状态,并且会一直处于动态演化和转型升级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上,结合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从功能定位、生态治理与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区域对接、分期实施、弹性引导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产城融合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融合
要素
状态
过程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
2
作者
王晓萌
党安荣
+1 位作者
佟彪
刘馨忆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9,共9页
【目的】无定河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临生态环境破碎化问题,构建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优化策略,可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空间冲突,优化无定河流域国土空间结构。【方法】结合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
【目的】无定河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临生态环境破碎化问题,构建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优化策略,可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空间冲突,优化无定河流域国土空间结构。【方法】结合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并运用电路理论模型模拟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通过生态夹点与障碍点识别诊断人居生态格局,形成系统性技术路径。【结果】共识别出32块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533 km2,呈东北部连续集聚、西南部块状延伸形态;确定82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044.8 km;并识别出31处生态夹点和49处生态障碍点,共同构成无定河流域的人居生态安全格局。基于此提出“点-线-面”多尺度协同优化策略:点层级实施靶向修复,稳固流域生态基底;线层级联通廊道系统,串联流域生态系统;面层级分区分类调控,差异化修复流域人居环境。最终构建“以点固基、以线串脉、以面织网”的三层级修复格局。【结论】“要素识别-网络构建-空间优化”多层级的研究思路界定了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修复的关键区域,解决了传统修复靶向性不足的难题,为无定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方法创新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无定河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产城融合规划探索——以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吕慧芬
刘珊珊
张志丹
机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规划院
中国
建筑
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规划院
一所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41,共6页
基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基金资助"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规划研究"(20141201330730057)
转型期城市规划技术创新研究(20161201330730083)
文摘
从要素、状态和过程三个角度对产城融合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产城融合应是"产、城、人、境"的多元融合,不同地区由于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应有不同的产城融合状态,并且会一直处于动态演化和转型升级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上,结合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从功能定位、生态治理与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区域对接、分期实施、弹性引导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产城融合规划思路。
关键词
产城融合
要素
状态
过程
生态
Keywords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element
state
process
ecology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
2
作者
王晓萌
党安荣
佟彪
刘馨忆
机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规划院
清华大学
建筑
学
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
科学
校
中国
城市
规划
设计
研究院
文化与旅游
规划
研究
所
出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宜居城乡地方性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及方法”(编号52130804)。
文摘
【目的】无定河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临生态环境破碎化问题,构建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优化策略,可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空间冲突,优化无定河流域国土空间结构。【方法】结合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并运用电路理论模型模拟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通过生态夹点与障碍点识别诊断人居生态格局,形成系统性技术路径。【结果】共识别出32块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533 km2,呈东北部连续集聚、西南部块状延伸形态;确定82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044.8 km;并识别出31处生态夹点和49处生态障碍点,共同构成无定河流域的人居生态安全格局。基于此提出“点-线-面”多尺度协同优化策略:点层级实施靶向修复,稳固流域生态基底;线层级联通廊道系统,串联流域生态系统;面层级分区分类调控,差异化修复流域人居环境。最终构建“以点固基、以线串脉、以面织网”的三层级修复格局。【结论】“要素识别-网络构建-空间优化”多层级的研究思路界定了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修复的关键区域,解决了传统修复靶向性不足的难题,为无定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方法创新与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无定河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Wuding River Basin
ecosystem services
mspa
circuit theory
分类号
TU98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产城融合规划探索——以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为例
吕慧芬
刘珊珊
张志丹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
王晓萌
党安荣
佟彪
刘馨忆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