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净空下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曙光 尹浩 +3 位作者 段启伟 王浩宇 李钦锐 李湛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8-1326,共9页
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技术是适用于既有建筑低净空下作业的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室内足尺试验对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并与锚杆静压桩、旋喷桩和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旋喷静压钢管... 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技术是适用于既有建筑低净空下作业的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室内足尺试验对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并与锚杆静压桩、旋喷桩和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主要表现为摩擦桩的特性;当桩径相当时,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的单桩承载力显著高于灌注桩和旋喷桩;锚杆静压桩由于直径较小,单桩承载力也最低;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旋喷桩表现为桩顶材料强度破坏,桩的侧阻力与端阻力未充分发挥;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由于芯桩的植入,弥补了旋喷桩桩身强度的不足,桩的侧阻力得以充分发挥,其承载力高于旋喷桩;与灌注桩相比,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桩身界面不规则、旋喷工艺明显改善了桩土的界面特性,因而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承载力高于同直径的灌注桩。根据试验结果从工程实用的角度,通过引入侧阻力增大系数和端阻力折减系数,对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得到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式,并给出相关参数的取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 抗压承载特性 室内足尺试验 锚杆静压桩 旋喷桩 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与厚径比相关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佟建兴 孙训海 +2 位作者 杨新辉 王明山 罗鹏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5-960,共6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在等厚径比条件下,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长桩、短桩、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得到了长桩、短桩、桩间土承载性状与厚径比的相关关系,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采用等厚径比,使长桩、短桩和桩间土承载力都得到充分...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在等厚径比条件下,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长桩、短桩、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得到了长桩、短桩、桩间土承载性状与厚径比的相关关系,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采用等厚径比,使长桩、短桩和桩间土承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是很困难的,且短桩承载力发挥较长桩更为充分。在等厚径比试验结果基础上,对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厚径比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宜采用变厚径比设计,降低长桩厚径比、提高短桩厚径比,让长桩厚径比小于短桩。变厚径比设计可采用等褥垫厚度变桩径(长桩桩径取大值)或等桩径变褥垫厚度(长桩选用较薄褥垫)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桩 刚性桩复合地基 承载力发挥系数 厚径比 变厚径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压缩性的三维颗粒力学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冰 杨军 +2 位作者 常在 甘厚义 宋二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45-1650,共6页
土石混合体是由作为骨料的砾石或卵石与作为填充料的黏土或砂土组成的特殊工程地质材料,无论天然形成或人工合成,其力学特性与均质土体或岩体相比均有较大差异。以昆明新机场高填方中大量采用土石混合体填料为工程背景,在三维颗粒流程... 土石混合体是由作为骨料的砾石或卵石与作为填充料的黏土或砂土组成的特殊工程地质材料,无论天然形成或人工合成,其力学特性与均质土体或岩体相比均有较大差异。以昆明新机场高填方中大量采用土石混合体填料为工程背景,在三维颗粒流程序中对特定的土石混合体试样的侧限压缩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级配条件下土石混合体模型的微观结构及基本力学物理性能。通过比较侧限压缩模量和压缩后孔隙率,研究了含石率对土石混合体骨架效应等结构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工程中建议采用的土石比例区间,在颗粒流方法用于实际工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颗粒力学 结构性 侧限压缩试验 最优含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侧向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佟建兴 闫明礼 +2 位作者 王明山 孙训海 杨新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2-1578,共7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试验条件下,天然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在不允许有位移的刚性挡土墙上的侧向土压力;通过与天然地基对比分析,获得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侧向土压力特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的参与(...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试验条件下,天然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在不允许有位移的刚性挡土墙上的侧向土压力;通过与天然地基对比分析,获得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侧向土压力特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的参与(包括桩的荷载深层传递作用、桩负摩擦区的影响和桩体对桩间土水平附加应力的“遮拦”作用等)使复合地基侧向土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明显区别于天然地基;在给定荷载水平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侧向土压力值低于天然地基,侧向土压力影响范围较天然地基作用位置更深;在试验条件下,刚性挡土墙距离建筑物0.35~1.4 m范围内,当荷载水平达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在刚性挡土墙上的总土压力和附加土压力约为天然地基的43.3%-80.1%和15.9%-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侧向土压力 超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卫东 高文生 +3 位作者 龚维明 林毅峰 刘永超 吴江斌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7,共21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文章结合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与发展,从建筑市政、桥梁及海上风电基础工程面临的基本问题和特点出发,介绍各自领域的研究与技术进展。在建筑市政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多塔楼高层建筑整体筏形基础、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沉降分析与控制技术,以植入预制桩、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压入式沉井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环境低影响技术,以及既有建筑基础加固与地下空间拓展等城市更新关键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了冲刷和波浪等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基础、锚锭基础和沉井基础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发展。在海上风电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往复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波浪辐射及绕射作用,动冰冲击和冰激振动等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式、重力式、吸力筒式、漂浮式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实践。另外,也简述基础工程在抗震与性能化设计、智能化和环境低影响的施工装备与技术、城市更新面临的既有基础检测、全寿命数字化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建筑市政 桥梁 海上风电 基础工程抗震 施工技术与装备 检测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与桩身强度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佟建兴 闫明礼 +2 位作者 孙训海 杨新辉 王明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0-36,共7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水泥土材料的破坏形式、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桩间土深层变形等承载及变形性状。给出了文中试验条件下,给定桩身强度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或有效复合土层厚度,认为...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水泥土材料的破坏形式、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桩间土深层变形等承载及变形性状。给出了文中试验条件下,给定桩身强度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或有效复合土层厚度,认为设计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时,应考虑桩身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桩体,设计应以桩身强度控制,使由桩身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实水泥土桩 复合地基 有效桩长 桩身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群桩基础承载力性状的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秋仁东 刘金砺 +1 位作者 高文生 邱明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33-2242,共10页
目前有关长桩基础承载性状的研究大都为工程静载试验的基桩,有关长群桩基础的承载性状的机制研究较少,亟需深入研究。通过大比例尺长群桩基础模型试验,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长群桩基础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基桩桩身轴力、侧... 目前有关长桩基础承载性状的研究大都为工程静载试验的基桩,有关长群桩基础的承载性状的机制研究较少,亟需深入研究。通过大比例尺长群桩基础模型试验,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长群桩基础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基桩桩身轴力、侧阻力和承台底土压力的承载性状随群桩沉降发展的相关结果,深入分析了长群桩基础的承载力性状机理。该成果可为长群桩基础沉降性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桩 群桩 大比例尺模型 承载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下穿施工诱发框架结构建筑物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智 衡朝阳 孙曦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0-114,共5页
隧道下穿既有高大建筑物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地铁建设中,有必要对建筑物受地铁隧道下穿影响发生变形的规律进行研究。采用FLAC3D软件,考虑建筑物–土体–隧道共同作用,模拟了双线暗挖隧道先后穿越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工况。模拟... 隧道下穿既有高大建筑物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地铁建设中,有必要对建筑物受地铁隧道下穿影响发生变形的规律进行研究。采用FLAC3D软件,考虑建筑物–土体–隧道共同作用,模拟了双线暗挖隧道先后穿越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工况。模拟结果表明框架结构的存在对隧道开挖引发的沉降位移曲线形状有明显影响,沉降槽深度明显减小,宽度有所增加。在垂直于隧道方向,上部结构的存在减小了柱间沉降差,使框架结构柱间基础沉降趋于平缓。最终柱间沉降差较大值出现在沉降槽曲线拐点两侧框架柱间。在平行于隧道方向,建筑物柱间沉降差与隧道掌子面位置密切相关,掌子面位置前后两柱间沉降差较大。隧道通过后,该方向上最终柱间沉降差将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隧道 框架结构 共同作用 沉降 柱基沉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纯地下建筑不同抗拔桩型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春秋 肖大平 吴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2-1397,共6页
通过对某沿海城市500 kV深埋地下变电站不同抗拔桩型的现场试验研究,对扩底抗拔桩和桩侧压浆等截面抗拔桩两种不同抗拔桩型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不同桩型的荷载传递规律和承载力提高机理。本文认为,对于含砂丰富地层且单... 通过对某沿海城市500 kV深埋地下变电站不同抗拔桩型的现场试验研究,对扩底抗拔桩和桩侧压浆等截面抗拔桩两种不同抗拔桩型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不同桩型的荷载传递规律和承载力提高机理。本文认为,对于含砂丰富地层且单桩承载力要求较高的长桩,宜优先选用压浆桩,而且在技术经济条件相当的情况下,选择桩侧压浆方案可以节省工期;对于以软土或黏土为主的地层或桩长较短的情况,扩底桩则比压浆桩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扩底桩 桩侧压浆 现场试验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下筏板基础冲切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金龙 滕延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3-749,共7页
通过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天然地基土上两块完全相同的筏板分别进行了单独加荷和同步加荷破坏试验,对表现出来的冲切性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集中柱荷载作用下角柱、边柱下筏板冲切破坏实测承载力值,并与规范计算值做了对比。试验表明,... 通过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天然地基土上两块完全相同的筏板分别进行了单独加荷和同步加荷破坏试验,对表现出来的冲切性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集中柱荷载作用下角柱、边柱下筏板冲切破坏实测承载力值,并与规范计算值做了对比。试验表明,类似试验条件下的筏板破坏,验算时的控制截面是冲切破坏截面。增加上部结构刚度和基础刚度及减少筏板差异沉降可使筏板冲切破坏荷载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筏板冲切设计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筏板基础 集中柱荷载 冲切破坏 差异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底盘框架—核心筒结构筏板基础荷载传递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金龙 滕延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9-92,共4页
通过两台1∶6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单体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1跨2层裙房的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底盘模型地基反力曲线呈"盆形"分布,单体模型地基反力则呈&q... 通过两台1∶6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单体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1跨2层裙房的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底盘模型地基反力曲线呈"盆形"分布,单体模型地基反力则呈"鞍形"分布。相同上部荷载作用条件下,大底盘模型主楼中部地基反力值与单体模型中部地基反力值基本相等。地基反力由中部核心筒逐渐向主楼和裙楼的边柱、角柱传递,横轴方向柱下地基反力增速最快。正常工作状态下,大底盘模型裙房下地基反力平均值约为核心筒下地基反力平均值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 筏板基础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筒结构体系下变桩长CFG桩复合地基基底反力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佟建兴 闫明礼 +2 位作者 罗鹏飞 孙训海 杨新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8-16,共9页
通过框筒结构体系下变桩长CFG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其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采用长桩强化核心筒区、短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核心筒与外框柱中间区域采用中等长度桩,在使用荷载水平下,基础中轴线... 通过框筒结构体系下变桩长CFG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其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采用长桩强化核心筒区、短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核心筒与外框柱中间区域采用中等长度桩,在使用荷载水平下,基础中轴线纵向挠曲为0.25‰,基础对角线纵向挠曲为0.21‰。(2)在使用荷载水平下,核心筒区桩顶应力明显高于外框架柱区,核心筒区桩顶应力相对均匀,角桩最大,边中桩次之,中心桩最小;核心筒区桩间土应力与外框架柱区相差不大,整体上桩间土应力分布较为均匀,3个分区的桩间土承载力均可充分发挥。(3)在使用荷载水平下,核心筒区基底反力最高,分布较为均匀,呈线性分布;核心筒区至外框柱区基底反力逐步衰减;外框柱区域基底反力最低,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基底反力总体上呈盆形分布,基底反力分布与复合模量相关性明显,大致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复合地基 框筒结构体系 基底反力 变性特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基础冲剪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荣年 滕延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14-3220,3246,共8页
通过10个基础模型试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冲剪破坏特征和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基础宽度大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时,将发生冲切破坏;当基础宽度小于或等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时,若基础底板只配置抗弯钢筋时,基础将... 通过10个基础模型试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冲剪破坏特征和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基础宽度大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时,将发生冲切破坏;当基础宽度小于或等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时,若基础底板只配置抗弯钢筋时,基础将发生剪切破坏;当基础板按梁式配筋时,基础将发生弯曲破坏,在基础尺寸、底面纵筋相同时,柱下条形基础按基础梁配筋与按板式配筋相比,基础的延性性能和承载力都将有较大提高。建议在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时按基础梁的形式进行配筋,以避免基础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切 剪切 破坏模式 抗剪强度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刚度调平布桩模式下筏底地基土承载性状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14-1021,共8页
针对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进行了现场大型模型试验和具体工程实测跟踪分析,测量了变刚度调平布桩模式下筏底地基土反力,对比模型试验和工程实测结果分析了不同荷载级别下桩土荷载传递特性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规律。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进行... 针对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进行了现场大型模型试验和具体工程实测跟踪分析,测量了变刚度调平布桩模式下筏底地基土反力,对比模型试验和工程实测结果分析了不同荷载级别下桩土荷载传递特性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规律。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进行设计的桩筏基础,主楼荷载向两侧裙房传递的范围约为裙房1.25跨左右,荷载扩散强度随裙房层数增多而增大。筏板边缘与中心点处土反力比值在1.89~1.23之间。相当于工作荷载时,筏板下地基土约分担总荷载的37.5%,并随荷载增大而提高。这说明变刚度调平设计将核心筒外围设计为复合桩基既合理又能有效地发挥桩和承台的承载作用,减小用桩量,还可最大限度减小差异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地基土反力 承台效应系数 变刚度调平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柱荷载作用下梁板式筏形基础破坏性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曙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101,共5页
梁板式筏形基础广泛应用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的基础,其受力机理及破坏性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天然地基上梁板式筏形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室内试验是在地基所试验室的实验坑内进行的,采用... 梁板式筏形基础广泛应用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的基础,其受力机理及破坏性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天然地基上梁板式筏形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室内试验是在地基所试验室的实验坑内进行的,采用人工换填的均匀粉质黏土模拟天然地基,试验模型为单跨梁板式筏形基础,加载方式采用油压千斤顶在梁节点处同步加载以模拟均匀柱荷载,柱荷载均匀施加至试验模型发生结构破坏,测试内容为基底反力及沉降。通过试验及结果分析,发现了梁板式基础的荷载传递顺序及破坏性状,得出了梁板式筏基在大、小荷载作用下的不同变形特征和基底反力分布规律,并根据试验数据所反映出的变形规律,给出了大、小荷载作用下简化的基底反力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板式筏基 共同作用 变形 接触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桥梁桩基础的抗震计算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贾鹏 王兰民 +2 位作者 万征 秋仁东 刘金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当前桩基础的抗震设计仅采取构造措施来保证其抗震性能,有可能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桩基础的抗震性能。针对某桥梁桩基础的抗震设计,建立全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在桩-土-结构共同工作情况下桩基础的地震响应,通过输入不同地震波来进行... 当前桩基础的抗震设计仅采取构造措施来保证其抗震性能,有可能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桩基础的抗震性能。针对某桥梁桩基础的抗震设计,建立全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在桩-土-结构共同工作情况下桩基础的地震响应,通过输入不同地震波来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复核,得出:(1)桩身内力响应与所输入地震动的频谱特性有关,桩身沿横桥方向的内力最大;(2)对于该场地的桥梁桩基础,桩-土-结构共同工作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m法结果差别不大;(3)当承台埋深为0时,桩身内力基本都偏大,要对承台侧土体做相应的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抗震 有限元 桩土相互作用 M法 承台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地基-非规则截面地铁车站地震变形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柏赞 李小军 +2 位作者 陈苏 倪克闯 景冰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7-225,共9页
以上层为五跨和下层为三跨的非规则截面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为原型,在可液化场地条件下进行土与地铁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试验提出适用于液化地基-地下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柔性传感链结合水沉法的模型地基制备方法,采用阵列... 以上层为五跨和下层为三跨的非规则截面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为原型,在可液化场地条件下进行土与地铁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试验提出适用于液化地基-地下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柔性传感链结合水沉法的模型地基制备方法,采用阵列式位移计测试了地基水平变形;分析了孔压发展、消散及空间分布规律,地震动强度与孔压关系,地表震陷与地基变形等。结果表明:饱和砂土振动孔压主要在地震过程中完成累积过程,振动孔压比与地震动Arias强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强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存在改变了地基孔压空间分布模式;模型结构地震过程中出现了显著上浮现象,上浮不仅仅发生在孔压累积段,孔压消散段仍存在惯性上浮效应。随着液化区的扩展以及饱和砂土液化程度的增大,变截面地下结构不均匀沉降和倾斜现象显著,地下结构抗浮设计中应考虑截面结构形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地基 非规则截面地铁车站 振动台试验 振动孔压 地基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金砺八十周岁纪念文集--桩基础研究
18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4-514,共1页
著译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编委会,精装,小16开本,352页,定价:80元,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次:第1版,出版时间:2014年11月,标准书号:ISBN978.7-112-17016-6。内容介绍:本论文集收集了著名岩土专... 著译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编委会,精装,小16开本,352页,定价:80元,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次:第1版,出版时间:2014年11月,标准书号:ISBN978.7-112-17016-6。内容介绍:本论文集收集了著名岩土专家刘金砺研究员从事地基基础研究与实践数十年来在国内外期刊所发表的25篇有代表性的中英文论文,全面反映了他在桩基础研究方面多年的的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地基基础 学术价值 出版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的隧道变形受力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李翔宇 刘国彬 +1 位作者 杨潇 韩春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2-670,共9页
及时掌握隧道结构变形受力情况对于保证地铁运营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增加考虑横向刚度、环缝作用范围和螺栓预应力的影响,建立了新型的盾构隧道修正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据此提出了弹、塑性状态下隧道纵向等效抗弯刚度、极限弯矩以及最大... 及时掌握隧道结构变形受力情况对于保证地铁运营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增加考虑横向刚度、环缝作用范围和螺栓预应力的影响,建立了新型的盾构隧道修正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据此提出了弹、塑性状态下隧道纵向等效抗弯刚度、极限弯矩以及最大环缝张开量的计算方程;以上海地铁二号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横向刚度和环缝作用范围对隧道等效抗弯刚度的影响规律;之后建立了5类隧道结构临界状态下隧道纵向曲率半径、接缝张开值、管片应力、螺栓拉力的求解公式,并求得了对应的界限指标,所得指标值可作为隧道健康状态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 横向刚度 环缝作用范围 螺栓预紧力 界限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螺杆灌注桩受压承载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曙光 冯浙 +1 位作者 唐建中 赵志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3-389,共7页
螺杆灌注桩是一种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螺丝形的组合式灌注桩,由于具有承载力高、节约材料、文明施工程度高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螺杆灌注桩由于其特有的施工工艺及截面形式,使得其承载机理不同于等截面灌注桩。通过室内模型试... 螺杆灌注桩是一种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螺丝形的组合式灌注桩,由于具有承载力高、节约材料、文明施工程度高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螺杆灌注桩由于其特有的施工工艺及截面形式,使得其承载机理不同于等截面灌注桩。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直观地得到螺杆桩和直杆桩的破坏形态,进而对其承载机理和承载力计算进行探讨,并采用现场试验进行验证。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螺杆桩的单桩承载力高于同直径的等截面桩,螺纹段的侧阻力与等截面桩的侧阻力相比明显提高。螺纹段和直杆段的极限侧阻力产生机理有所不同。对于螺纹段,在极限状态下,由于螺牙的机械咬合作用使得螺牙以及螺牙之间的土体作为整体与周边土体产生剪切位移,螺纹段的极限侧阻力表现为周边土体的抗剪强度,破坏面为连续的拱形,拱形截面的平均直径大于螺牙的外径;对于直杆桩,在极限状态下,侧阻力表现为桩体与桩周土体的摩擦阻力,破坏面为桩周的圆柱面。根据试验结果,给出螺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式,并给出相关参数的取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灌注桩 变形形态 竖向承载机理 模型试验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