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Al-LDHs磁性颗粒对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减量修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启豪 刘国明 +7 位作者 涂晨 李远 王译 李忠元 骆润来 陈星 潘响亮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7-1305,共9页
以不同巯基改性的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为原材料制备了4种毫米级磁性颗粒修复材料,并开展了对土壤中镉(Cd)去除效果的对比试验,考察了MgAl-LDHs磁性颗粒修复材料的投加量和作用时间对Cd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修复材料对3... 以不同巯基改性的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为原材料制备了4种毫米级磁性颗粒修复材料,并开展了对土壤中镉(Cd)去除效果的对比试验,考察了MgAl-LDHs磁性颗粒修复材料的投加量和作用时间对Cd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修复材料对3种实际污染农田土壤(Cd总量在0.73~0.86mg/kg)中Cd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以泰克莱尔MgAl-LDHs为原材料制得的磁粒MgAl-LDHs-C对Cd的去除效果最好,其与土壤的最佳投加质量比为1∶10,最适作用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浙江台州土壤DTPA提取态Cd含量由0.56mg/kg下降至0.30mg/kg;控制m土∶V液为1∶2,反应温度为25℃,振荡频率为180r/min,按照最优选投加量和作用时间分别向江苏太仓、甘肃白银和浙江台州污染农田土壤中施用MgAl-LDHs-C,3种土壤中Cd总量去除率分别达到26.0%、23.8%和34.7%。土壤Cd形态分析结果显示,MgAl-LDHs-C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Cd的含量。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MgAl-LDHs-C材料具有良好的土壤Cd去除能力,可为Cd污染农田土壤的减量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污染农田土壤 减量修复 MgAl-LDHs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介导土壤中二苯砷酸的吸附-解吸特征
2
作者 邢倩雯 路露露 +4 位作者 涂晨 刘颖 骆润来 李忠元 骆永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7-1505,共9页
为探究硫酸盐还原菌(Clostridium sp.SRB-2)介导下二苯砷酸(Diphenylarsinic acid,DPAA)在铁矿物和黑土表面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特征,阐明Clostridium sp.SRB-2介导下铁矿物和土壤中的DPAA与硫、铁循环的耦合机制,本研究以DPAA为目标污染... 为探究硫酸盐还原菌(Clostridium sp.SRB-2)介导下二苯砷酸(Diphenylarsinic acid,DPAA)在铁矿物和黑土表面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特征,阐明Clostridium sp.SRB-2介导下铁矿物和土壤中的DPAA与硫、铁循环的耦合机制,本研究以DPAA为目标污染物,日遗化学武器区主要土壤类型黑土为供试土壤,以黑土中主要铁矿物类型水铁矿为供试铁矿物,Clostridium sp.SRB-2为供试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等现代色谱学分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吸附试验中,接种菌株8 h后,接菌组的水铁矿对DPAA的吸附量比不接菌的对照组显著降低;而接菌组的黑土对DPAA的吸附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加,但在24 h内对DPAA的吸附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解吸试验中,接种SRB-2对水铁矿和黑土中DPAA的释放均具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接种SRB-2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水铁矿和黑土处理中培养基内的pH均缓慢升高到7.0左右,硫酸根浓度迅速降低到1571 mg·L^(-1)和1425 mg·L^(-1),氧化还原电位迅速降低到-263 mV和-352 mV,盐酸提取态二价铁占盐酸提取态总铁>80%和>90%。二苯基硫代砷酸(Diphenylthioarsinic acid,DPTAA)是DPAA的主要转化产物。研究表明,接种Clostridium sp.SRB-2可通过促进硫酸盐还原生成具有较高还原活性的硫化物,使土壤体系中的铁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进而导致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DPAA释放至溶液环境中,从而促进SRB-2介导下DPAA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砷酸 硫酸盐还原菌 吸附-解吸 铁还原 硫酸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