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摩擦复摆支座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
1
作者 尚继英 宋炳磊 +2 位作者 韩建平 郁银泉 娄东旭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6,共14页
摩擦复摆支座(doubl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DFPB)的参数取值直接影响DFPB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合理的DFPB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对于该类支座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中推导了上下滑移面不等曲率与不等摩擦自适应DFPB的... 摩擦复摆支座(doubl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DFPB)的参数取值直接影响DFPB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合理的DFPB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对于该类支座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中推导了上下滑移面不等曲率与不等摩擦自适应DFPB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的表达式,研究了DFPB的特征参数对其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的影响规律,提出了DFPB用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的等效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进一步提出DFPB隔震结构的一体化直接设计方法,对DFPB隔震结构在不同地震条件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DFPB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能明显降低结构地震响应。相比上、下滑移面等摩擦系数的DFPB,不等摩擦系数的DFPB在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滞回性能,其隔震结构在设防、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地震响应不增加,极罕遇烈度下的隔震层位移减小21.44%,体现出其自保护和自适应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复摆支座 等效分析模型 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 自适应特性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MA-变摩擦复摆隔震连续梁桥近断层下地震反应研究
2
作者 尚继英 娄东旭 +2 位作者 韩建平 郁银泉 宋炳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90,共11页
针对传统摩擦复摆支座(double concav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DCFPB)隔震桥梁在近断层地震中支座位移过大、自复位能力不足等问题,利用滑移面变摩擦方式和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特性,研发了一种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变摩擦复摆隔震支座(... 针对传统摩擦复摆支座(double concav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DCFPB)隔震桥梁在近断层地震中支座位移过大、自复位能力不足等问题,利用滑移面变摩擦方式和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特性,研发了一种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变摩擦复摆隔震支座(iron-based shape memory alloy-double variabl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Fe-SMA-DVFPB)。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了新型支座本构模型,确定了其等效分析模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设计了应用不同类型支座的隔震桥梁,并研究了其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3种隔震结构在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支座最大位移分别为非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2.1、1.63、1.47倍;相比DCFPB隔震桥梁,Fe-SMA-DVFPB隔震桥梁支座位移最大减小量为38.9%(脉冲型)和13%(非脉冲型),残余位移最大减小量为93.5%(脉冲型)和83.1%(非脉冲型);应用Fe-SMA-DVFPB能更有效地控制支座位移与残余位移;Fe-SMA-DVFPB隔震桥梁支座位移与残余位移减小量明显大于墩底弯矩与墩底剪力增加量。Fe-SMA-DVFPB能够进一步提升桥梁的震后可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 变摩擦复摆隔震支座 本构模型 分析模型 近断层地震作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余震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响应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3
作者 曾德民 杨昊志 +2 位作者 曾志斌 刘欢 杜志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及碰撞效应的参数敏感性,本文以一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五跨简支混凝土T梁桥为例,通过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碰撞刚度、初始间隙对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及碰撞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碰撞刚度工...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及碰撞效应的参数敏感性,本文以一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五跨简支混凝土T梁桥为例,通过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碰撞刚度、初始间隙对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及碰撞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碰撞刚度工况,与主震作用相比,主余震作用下主梁位移、支座位移有增加也有减小,桥墩内力有所增加;对于多数主梁及桥墩,碰撞刚度为1.00k(k为接触单元的初始刚度)时主余震作用的影响最显著;当碰撞刚度增加时,与主震作用相比,主余震作用下碰撞次数及碰撞力有一定增加,对于不同初始间隙工况,初始间隙达到10.0 cm以上时,主余震及主震作用下主梁位移、墩底弯矩和支座位移响应大;当初始间隙减小时,主余震作用下碰撞次数、碰撞力比主震作用下增加明显。按照本文模型进行设计时,建议初始间隙取1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二次损伤 数值模拟 参数敏感性分析 主余震序列 碰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基于位移设计的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晓伟 苏明周 +3 位作者 石鲁 秦瑞 王迪涛 王喆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8-684,共7页
K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K-HSS-EBF)是指耗能连梁和支撑采用Q345钢,而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高强度钢(如Q460)。为研究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了5层、8层和12层算例,分别进行... K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K-HSS-EBF)是指耗能连梁和支撑采用Q345钢,而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高强度钢(如Q460)。为研究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了5层、8层和12层算例,分别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侧移分布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的算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侧移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结构呈理想的渐进式梁铰屈服机构,并证明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支撑钢框架 高强钢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层间位移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胶合木柱生产碳排放量测算及碳减排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家辉 徐金梅 +3 位作者 周海宾 王双永 钟斐 郭伟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碳排放量是评估胶合木生产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现有碳排放数据多引用国外和基于理想模型测算,难以真实反映我国当下生产条件碳排放水平。以赤松(Pinus densiflora)胶合木柱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分析胶合木柱生产工艺过程的碳排放源,... 碳排放量是评估胶合木生产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现有碳排放数据多引用国外和基于理想模型测算,难以真实反映我国当下生产条件碳排放水平。以赤松(Pinus densiflora)胶合木柱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分析胶合木柱生产工艺过程的碳排放源,从辅料、能源两个方面建立碳排放边界模型和物料清单,计算产品碳排放量,并分析生产过程碳排放特征,从生产工艺角度提出减碳方式。结果表明:胶合木柱的碳排放量为330.16 kgCO_(2)e/m^(3);锯材生产阶段、胶合木及木柱制作阶段的碳排放量分别占总量的78.5%和21.5%;窑干、接长、施胶、搬运经优化后,可实现碳减排44.3%,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柱 碳排放计算 碳减排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形防护门电动启闭机构设计及选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彭飞 卢屹东 +1 位作者 江漪 牟京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65-70,共6页
针对拱形防护密闭门的防护特点和要求,以2 MPa的冲击波超压、2 m×2 m的洞口尺寸作为设计基础,研发了一种手电两用、内外均可开启的新型电动启闭机构,并提出了电动启闭机构与拱形门体的布置方案。在保障防护、密闭要求的前提下,特... 针对拱形防护密闭门的防护特点和要求,以2 MPa的冲击波超压、2 m×2 m的洞口尺寸作为设计基础,研发了一种手电两用、内外均可开启的新型电动启闭机构,并提出了电动启闭机构与拱形门体的布置方案。在保障防护、密闭要求的前提下,特别适用于大跨距洞口、高自重门体,具备越障功能的防护条件。之后,基于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受力特点,通过建立传动链条的数模模型,对门扇启闭时间、步进电机的转矩、步距角、加减速曲线要求等性能参数、换向器、减速器和电磁离合器的选型技术进行探究,并结合传动特点提出了详细的PLC控制流程和关键技术。并针对结构布置的薄弱布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文中提出的电动启闭机构的结构设计理念、布局模式、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和选型技术具有前瞻性,对后续类似设备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形防护密闭门 电动启闭机构 有限元仿真 数学模型 选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近场地震动对隔震建筑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德民 雒元嘉 +1 位作者 杜志超 王心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9,107,共11页
不同类型的地震动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抗震韧性影响不同,为进一步探究其影响的差异,本文以北京地区某7层RC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为例,分别选取近场脉冲地震动、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各11条进行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 不同类型的地震动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抗震韧性影响不同,为进一步探究其影响的差异,本文以北京地区某7层RC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为例,分别选取近场脉冲地震动、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各11条进行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计算及抗震韧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远场地震动与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响应相近;近场脉冲地震动对层间位移角、楼层加速度的影响远大于其他两类地震动,隔震层位移均值接近规定限值;近场脉冲地震动因其极大的地震响应导致抗震韧性评价各项指标远不如其他两类地震动,设防地震下远近场地震动均满足抗震韧性一星水准,罕遇地震下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均满足韧性三星,而近场脉冲地震动只能达到韧性二星水准。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害防范和隔震结构韧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剪力墙 近场地震动 远场地震动 隔震 抗震韧性 设防地震 罕遇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峰 王岩 王官胜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4期190-193,共4页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研究分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有关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的策略及措施,选取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德国可持续建筑评估系统(DGNB)、日本建筑环境性能效率综合评估系统(CASBEE)、...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研究分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有关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的策略及措施,选取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德国可持续建筑评估系统(DGNB)、日本建筑环境性能效率综合评估系统(CASBEE)、美国绿色建筑评价系统(LEED)、我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9作为分析对象,对比分析了各国在工程建造、产品性能、运行管控、用户行为引导等维度提出具体的措施,并从精确确定不同地区的耗水量基准、建立完善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估机制、培养用户节水习惯、加强用水监测及漏水防范措施、提高卫生器具节水性能等方面,对我国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策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节水及水资源利用 耗水量基准 节水效果评估 工程措施与产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海绵城市集雨型绿地设计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辉 马会 童可嘉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148-149,共2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对雨水的控制与利用,从设计策略、总体设计和植物选用3个方面对集雨型绿地进行阐述,总结出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充分挖掘集雨型绿地的海绵功能,以便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竖向设计 集雨型绿地 雨水系统 雨水控制 园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绿色与节能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晓 赖光洪 +5 位作者 夏春蕾 宋建荣 王子明 崔素萍 管佳男 迟碧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80,共9页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环保”理念的实施,近年来基于绿色材料代替石化原料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高性能减水剂的节能制备与应用得到了显著进步和飞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为此,文中从绿色制备及低能耗合成技术两大方面...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环保”理念的实施,近年来基于绿色材料代替石化原料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高性能减水剂的节能制备与应用得到了显著进步和飞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为此,文中从绿色制备及低能耗合成技术两大方面系统综述了高性能减水剂的绿色与节能制备的优势特点,归纳了化学方法和技术原理,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性能减水剂材料的绿色与节能制备方法的研究开发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节能 高性能减水剂 制备 混凝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钢板纵向接缝高强度螺栓连接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明周 赵凯 孙艳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28,共7页
为研究波纹钢板纵向接缝高强度螺栓连接承载力,考虑钢板厚度、钢板面层是否热浸镀锌等因素,对波纹钢板连接试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并设计同等条件下平板连接试件试验为对照组.从试件的破坏模式、纵向接缝的滑移荷载、极限荷载、滑移位移... 为研究波纹钢板纵向接缝高强度螺栓连接承载力,考虑钢板厚度、钢板面层是否热浸镀锌等因素,对波纹钢板连接试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并设计同等条件下平板连接试件试验为对照组.从试件的破坏模式、纵向接缝的滑移荷载、极限荷载、滑移位移和极限位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浸镀锌对连接试件的极限荷载基本无影响;当连接试件发生孔壁承压破坏时,波纹连接试件极限荷载比同等条件下平板连接试件高12%~20%,两者极限位移相差不大;当连接试件发生螺杆剪坏时,两者极限承载力基本相同,平板连接试件极限位移约为波纹板连接试件的1.3~1.7倍.通过规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建议波纹钢板纵向接缝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力偏于安全地按JGJ 99—2015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钢板 高强度螺栓 纵向接缝 承载力 极限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连鸣 苏明周 王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4-688,716,共6页
基于剪切屈服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的试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以屈服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并且考虑刚度退化的双折线恢复力模型,并给出了各特征点参数和各阶段刚度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由该恢复力模型计... 基于剪切屈服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的试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以屈服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并且考虑刚度退化的双折线恢复力模型,并给出了各特征点参数和各阶段刚度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由该恢复力模型计算所得曲线与试验曲线较为接近,可为剪切屈服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支撑 高强钢 恢复力模型 刚度退化 双折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下套管节点装配式交错桁架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明周 金峰华 王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1-787,共7页
为研究竖向荷载下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套管节点装配式交错桁架的受力性能,按实际受力和等强原则设计了2种不同套管节点形式的1/2比例缩尺交错桁架模型试件,并对其进行了竖向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得到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以及... 为研究竖向荷载下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套管节点装配式交错桁架的受力性能,按实际受力和等强原则设计了2种不同套管节点形式的1/2比例缩尺交错桁架模型试件,并对其进行了竖向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得到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以及应变分布规律.采用ABAQUS建立了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以轴压比和混凝土强度为参数,研究了其对交错桁架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按实际受力设计节点的交错桁架结构相比,按等强设计节点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都较大,节点宜按等强设计;减小轴压比或提高混凝土强度均会提高结构竖向极限承载力,但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交错桁架体系 套管节点 承载能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袁鑫杰 李易 +2 位作者 陆新征 任沛琪 安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56,共11页
梁柱节点连接在大变形下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对4个不同湿式节点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试件和1个现浇试件进行了静力连续倒塌试验,其中梁采用了机械套筒、弯起锚固和预应力连接,柱采用... 梁柱节点连接在大变形下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对4个不同湿式节点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试件和1个现浇试件进行了静力连续倒塌试验,其中梁采用了机械套筒、弯起锚固和预应力连接,柱采用套筒灌浆和浆锚搭接连接。研究发现:采用机械套筒时梁钢筋在套筒处集中断裂,试件在压拱机制和悬链线机制下的倒塌抗力均显著降低;梁钢筋采用弯起锚固时,试件受力行为和倒塌抗力与现浇试件基本一致;预应力能够显著提升试件在两个机制下的倒塌抗力,但是在极限倒塌变形下预应力锚具传递较大的集中力,导致节点区混凝土的局部劈裂破坏;柱钢筋的套筒灌浆和浆锚搭接连接能够承受连续倒塌大变形下的水平剪力作用,但是柱接缝灌浆层在显著的水平剪力作用下发生滑移,减弱了柱对梁的约束;机制转换时,压拱机制轴压力对试件倒塌抗力产生负贡献;机械套筒和预应力连接试件的梁轴力对倒塌抗力贡献比例分别高于和低于现浇混凝土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混凝土框架 湿式连接 连续倒塌 破坏机理 倒塌抗力 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迦译 宋薇 +1 位作者 雷远德 王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40-245,共6页
摩擦摆是一种常见的隔震装置,将基础和上部结构隔开,在地震发生时起到保护上部结构的作用。为研究摩擦摆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设计一个4层框架抗震结构与一个隔震结构以及它们对应的缩尺模型,选择了2条天然地震动和1条人工地震动... 摩擦摆是一种常见的隔震装置,将基础和上部结构隔开,在地震发生时起到保护上部结构的作用。为研究摩擦摆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设计一个4层框架抗震结构与一个隔震结构以及它们对应的缩尺模型,选择了2条天然地震动和1条人工地震动,分别对2个缩尺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试验考察2个结构的动力特性、层位移响应、楼层加速度以及隔震层的响应。研究表明:摩擦摆具有良好的隔震能力,能显著降低层位移以及楼层加速度,降低的幅度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隔震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区间新型人防设备设计要点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士博 徐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3,共4页
经济合理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的人防功能是地铁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地铁区间刚性接触网不断开条件下的人防设防问题,设计出新型区间单扇防护密闭隔断门。新型设备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线路曲线段、大坡段及大盾构区间施工段的... 经济合理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的人防功能是地铁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地铁区间刚性接触网不断开条件下的人防设防问题,设计出新型区间单扇防护密闭隔断门。新型设备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线路曲线段、大坡段及大盾构区间施工段的人防设防问题。详细介绍了新型设备的机构设计原理、工作性能及既有难题的解决方案,对其与既有设备的改进处进行对比,得出了新型设备的优越性与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刚性接触网 防护密闭隔断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拼装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远德 邓烜 郁银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6-194,共9页
针对采用预应力钢筋进行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拼装框架梁柱节点进行抗震性能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组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和数值分析,观测节点变形与破坏特征,得到试件梁端力-位移滞回曲线,分析节点承载力、耗能水平... 针对采用预应力钢筋进行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拼装框架梁柱节点进行抗震性能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组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和数值分析,观测节点变形与破坏特征,得到试件梁端力-位移滞回曲线,分析节点承载力、耗能水平与变形能力。结果表明:通过接缝开合可在较小位移下控制构件的损伤程度,破坏模式以柱端牛腿压剪破坏为主;与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相比,该节点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自复位特征,但是节点整体耗能能力较低;采用简化的基于多折线骨架曲线的本构模型可以对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简化等效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梁柱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数值分析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宜居既有住区更新理念与住区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东卫 闫晶晶 单思聪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5期21-27,共7页
文章分析了当前人口高龄化背景下城市既有住区的养老设施建设问题,介绍了国外在城市住区更新发展中的养老设施建设经验,指明了住区化养老设施的发展新方向。在对北京市八宝庄住区老龄化现状与养老设施实态调研的基础上,文章结合首开寸... 文章分析了当前人口高龄化背景下城市既有住区的养老设施建设问题,介绍了国外在城市住区更新发展中的养老设施建设经验,指明了住区化养老设施的发展新方向。在对北京市八宝庄住区老龄化现状与养老设施实态调研的基础上,文章结合首开寸草恩济花园养老设施项目实践,在住区照护服务层面上解析了住区化养老设施对于创新住区养老供给模式、健全住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推进作用;在建筑空间改造层面上探讨了设施内装工业化改造、部品集成化研发对于提升养老建筑空间宜居品质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宜居既有住区更新 住区化养老设施 照护体系构建 内装工业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蓓 屈魏超 雷远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7,80,共8页
本文旨在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4组不同高宽比的装配式和现浇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 本文旨在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4组不同高宽比的装配式和现浇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和现浇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破坏模式基本相同;然而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装配式隔震结构底部剪力墙接缝张角逐渐明显,装配式隔震结构底部三层剪力墙的纵筋屈服数量小于现浇隔震结构;随着位移的增大,装配式隔震结构由于接缝张角引起的顶点水平位移占比达到10%左右,装配式隔震结构的隔震层转动引起水平位移占比小于现浇隔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 装配式基础隔震结构 现浇基础隔震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管廊逃生口防护盖板结构设计和校核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飞 卢屹东 +1 位作者 江漪 张瑞龙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03-208,共6页
对于新兴的管廊工程而言,管廊建设必须兼顾人防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已陆续出台,而其口部的防护设备却仍处于研发阶段,应用领域尚属空白。文中针对管廊逃生口口部的防护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手电两用、内外均可开启的新型管廊逃生口防护盖... 对于新兴的管廊工程而言,管廊建设必须兼顾人防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已陆续出台,而其口部的防护设备却仍处于研发阶段,应用领域尚属空白。文中针对管廊逃生口口部的防护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手电两用、内外均可开启的新型管廊逃生口防护盖板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手、电两种控制模式兼容的模块化布置方案,解决了手动开启均需较大开启力的难题。之后,基于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门扇截面和骨架布置进行了优化计算,进一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最后,基于有限元分析和截面加载法提出了铰页和闭锁抗反弹能力的校核技术。此外,文中还提出了基于承插式锚固筋进行安装的土建接口通用图,便于安装和运输。综上,文中针对新型管廊逃生口防护盖板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结构设计方案和分析校核的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理论意义和战备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电两用 防护盖板 有限元分析 模块化 抗反弹能力校核 截面加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