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解帅 冀志江 +1 位作者 杨洋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63-70,共8页
应用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是改善建筑空间电磁环境的有效方法。随着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吸波建材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几年吸波建材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将吸波建材归纳为吸波剂填充型和结构设计型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评述,提出... 应用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是改善建筑空间电磁环境的有效方法。随着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吸波建材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几年吸波建材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将吸波建材归纳为吸波剂填充型和结构设计型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评述,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轻、薄、宽、强"仍然是吸波建材的发展方向,同时电磁波损耗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 建筑材料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粉煤灰双掺对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清海 孙蓓 陈日高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针对建筑垃圾、粉煤灰双掺在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了建筑垃圾取代全部河砂、粉煤灰以不同掺量取代水泥时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垃圾取代全部河砂的前提下,掺有粉煤灰的水泥基材料... 针对建筑垃圾、粉煤灰双掺在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了建筑垃圾取代全部河砂、粉煤灰以不同掺量取代水泥时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垃圾取代全部河砂的前提下,掺有粉煤灰的水泥基材料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增长率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耐久性能方面,粉煤灰掺量≤50%时,满足D100的抗冻等级指标,掺量达到66.7%时,只能满足D50的抗冻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再生骨料 水泥基材料 强度 耐久性 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史迪 张文生 +5 位作者 孙俊民 叶家元 杨志杰 王宏霞 董刚 张洪滔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34-2339,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玻璃模数及其掺量、硅钙渣用量对碱激发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掺量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硅钙渣用量和水玻璃模数是影响强度的次要因素;硅钙...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玻璃模数及其掺量、硅钙渣用量对碱激发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掺量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硅钙渣用量和水玻璃模数是影响强度的次要因素;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优化配合比为:硅钙渣70%、矿渣微粉30%、水玻璃掺量5%、水玻璃模数2.40;微观形貌分析表明,随着水玻璃模数的逐渐提高,反应产物C-(A)-S-H凝胶的数量逐渐增多,试样密实程度逐渐增高;当模数超过2.40后,随模数的增高,水玻璃溶液的粘度增大,试样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气泡难以排出,从而导致试样密实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渣 碱激发胶凝材料 正交实验 反应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湿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被引量:27
4
作者 侯国艳 冀志江 +2 位作者 王静 王继梅 王晓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82,共5页
系统讨论了国内外调湿材料的调湿机理、性能评价方法以及产品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国内调湿材料行业应尽快建立完整的机理理论和科学的性能评价体系,调湿材料应向吸放湿能力强、速度快、成本低、节能无污染、健康环保的产品方向发展。
关键词 调湿材料 室内环境 吸放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江 史迪 +2 位作者 张文生 叶家元 张建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水玻璃为激发剂,硅钙渣、矿渣微粉为原料制备得到了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别采用XRD、IR、TG-DSC、ESEM等手段研究了试样不同龄期的反应产物及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反应产物为低Ca/Si比的C-(A)-S-H凝胶;这些C-(A)-S-H凝胶粒子相... 以水玻璃为激发剂,硅钙渣、矿渣微粉为原料制备得到了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别采用XRD、IR、TG-DSC、ESEM等手段研究了试样不同龄期的反应产物及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反应产物为低Ca/Si比的C-(A)-S-H凝胶;这些C-(A)-S-H凝胶粒子相互分叉搭接,形成致密的三维蜂窝状网络结构;随着龄期的延长,硅钙渣中的β-C2S逐渐参与碱激发反应,产物C-(A)-S-H凝胶的聚合程度增大,基体致密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渣 碱激发胶凝材料 C-(A)-S-H凝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细矿渣对水泥基材料热膨胀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清海 姚燕 孙蓓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5,88,共3页
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矿物掺合料磨细矿渣,利用差示热膨胀测试方法对其热膨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磨细矿渣的水泥石热膨胀率变化规律与纯水泥石者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显著降低的趋势,而磨细矿渣的加入使水泥... 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矿物掺合料磨细矿渣,利用差示热膨胀测试方法对其热膨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磨细矿渣的水泥石热膨胀率变化规律与纯水泥石者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显著降低的趋势,而磨细矿渣的加入使水泥石在高温时产生比纯水泥石更大的收缩。借助于TG-DTA和XRD测试手段,对掺加磨细矿渣后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磨细矿渣 热膨胀率 高温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压力对再生细集料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清海 王菲菲 +1 位作者 周胜男 李清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4,共3页
对建筑垃圾作为再生细集料取代天然河砂,通过压制成型方法制备水泥基材料进行研究,探索了成型压力对再生细集料水泥基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集料制得的水泥基材料强度高于天然河砂配制的水泥基材料强度;在建筑... 对建筑垃圾作为再生细集料取代天然河砂,通过压制成型方法制备水泥基材料进行研究,探索了成型压力对再生细集料水泥基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集料制得的水泥基材料强度高于天然河砂配制的水泥基材料强度;在建筑垃圾细集料全部取代河砂的前提下,水泥基材料的强度随成型压力的增加而呈不同幅度的增加;在耐久性方面,再生细集料水泥基材料满足《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D100抗冻等级指标要求。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细集料 水泥基材料 成型压力 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汪智勇 张文生 叶家元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1-765,770,共6页
高强水泥基材料是水泥基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通过介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致密水泥基均匀体系、无宏观缺陷水泥、活性粉末混凝土等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发展、特点、制备方法以及研究应用进展,归纳总结出了水泥基材料高强化的途径,... 高强水泥基材料是水泥基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通过介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致密水泥基均匀体系、无宏观缺陷水泥、活性粉末混凝土等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发展、特点、制备方法以及研究应用进展,归纳总结出了水泥基材料高强化的途径,并且指出了高强水泥基材料发展方向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水泥基材料 高强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碱高强硅铝聚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文生 叶家元 +3 位作者 王渊 邵中军 董刚 文俊强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3-18,33,共7页
以煅烧铝土矿选尾矿、矿渣微粉、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在800℃下煅烧1 h制备得到高强硅铝聚合材料。用XRD和SEM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着重比较研究了该材料与特种水泥的抗化学侵蚀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胶砂试样,28... 以煅烧铝土矿选尾矿、矿渣微粉、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在800℃下煅烧1 h制备得到高强硅铝聚合材料。用XRD和SEM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着重比较研究了该材料与特种水泥的抗化学侵蚀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胶砂试样,28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达到10.2MPa,60.2MPa;试样分别经3%硫酸钠、3%硫酸镁溶液浸泡28 d后,其强度没有下降反而略有上升,在石膏掺量为7%的硫酸盐环境中,其累计膨胀率远远小于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的;分别经5%盐酸、5%硫酸溶液浸泡28d后,其质量损失及强度损失均小于铝酸盐水泥和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制备得到的硅铝聚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一定的耐稀酸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聚合材料 反应产物 微观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化学介质-冻融循环协同作用下水泥基材料失效机理及寿命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玲 吴浩 +1 位作者 管学茂 黄鹏飞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9期25-33,共9页
针对水泥基材料在应力-化学介质-冻融循环协同作用下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多种材料失效试验方法和装置。砂浆试件应力-化学腐蚀协同作用试验装置的特点是加载稳定,克服了应力松弛;协同作用耐久性试验装置可以用于监测协同作用下... 针对水泥基材料在应力-化学介质-冻融循环协同作用下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多种材料失效试验方法和装置。砂浆试件应力-化学腐蚀协同作用试验装置的特点是加载稳定,克服了应力松弛;协同作用耐久性试验装置可以用于监测协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试件性能的衰减过程。研究发现:矿物掺合料改善抗渗性的能力依次是矿渣粉、活化煤矸石粉、粉煤灰;随应力比加大和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水泥基材料中钢筋锈蚀加速、化学介质的渗透速度和深度增大,协同作用加速了水泥基材料的失效;可以用一元二次函数来近似预测氯盐-冻融循环-弯曲荷载协同耦合作用下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机理 寿命预测 化学介质 水泥基材料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蕊蕊 冀志江 +3 位作者 谭建杰 王静 张琎珺 廖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2-157,171,共7页
海泡石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且表面具有一定量的硅羟基基团,这可为其负载金属氧化物如TiO_2、ZnO、Fe_2O_3等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因而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来制备具有较好吸附性和催化性的复合材料。主要介绍了海泡石基金属氧化物复... 海泡石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且表面具有一定量的硅羟基基团,这可为其负载金属氧化物如TiO_2、ZnO、Fe_2O_3等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因而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来制备具有较好吸附性和催化性的复合材料。主要介绍了海泡石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浸渍法;概述了其在提高比表面积、孔容积以及吸附性能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并综述了其在液相和气相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最佳降解效果;最后对其作为生态环境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海泡石基金属氧化物 海泡石/TiO2 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品种对水泥基材料热膨胀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清海 姚燕 孙蓓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9期9-12,33,共5页
针对不同品种水泥基材料在高温下体积稳定性问题,采用差示热膨胀仪对普通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分别制成的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用DTA/TG对影响水泥石高温热性能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水泥石的... 针对不同品种水泥基材料在高温下体积稳定性问题,采用差示热膨胀仪对普通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分别制成的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用DTA/TG对影响水泥石高温热性能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水泥石的热膨胀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显著降低,到达一定温度后趋于稳定。分析热膨胀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获知,3种水泥在高温状态下应用时,高铝水泥体积稳定性最佳、硫铝酸盐水泥次之、普通硅酸盐水泥石最差。水泥石的热膨胀均是由其固相组分的受热膨胀与主要水化产物的脱水收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水泥品种不同,其水化产物中主要脱水组分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高铝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热膨胀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对水泥基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清海 姚燕 孙蓓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17,共3页
针对气相对水泥基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示热膨胀测试方法对引入气相的水泥基材料的热膨胀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引入气相水泥石的热膨胀率曲线变化趋势与纯水泥石试样大致相同,只是在150℃时水泥石最大热膨胀率随引气剂的掺... 针对气相对水泥基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示热膨胀测试方法对引入气相的水泥基材料的热膨胀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引入气相水泥石的热膨胀率曲线变化趋势与纯水泥石试样大致相同,只是在150℃时水泥石最大热膨胀率随引气剂的掺入有所降低,而在高温下收缩更加显著,并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收缩略有增加。并利用MIP和XRD等方法对其机理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气相 热膨胀率 高温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亮 王平 +4 位作者 李之锋 谢伟诚 吴瑛 匡猛 李晓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4-979,共6页
以硅藻土为基体,Zn2SiO4为吸附改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仪(BET)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测试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 以硅藻土为基体,Zn2SiO4为吸附改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仪(BET)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测试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制备最佳条件为m(硅藻土)∶V(甲醇溶液)=1∶1.6,Zn(NO3)2负载量为11.24%。该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比未负载的硅藻土提高了4倍,对亚甲基蓝溶液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为44.74 mg/g。动力学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Zn2SiO4 复合材料 溶剂热法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骨料水泥基多功能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子豪 苏荣华 +4 位作者 马超 解帅 冀志江 王英翔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分析轻骨料种类及粒径对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五种从微米级至毫米级粒径的轻骨料制备了轻质水泥基吸波材料,测试其电磁参数和反射损耗(RL),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二维截面模型,模拟吸波材料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并测试了吸波材... 为分析轻骨料种类及粒径对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五种从微米级至毫米级粒径的轻骨料制备了轻质水泥基吸波材料,测试其电磁参数和反射损耗(RL),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二维截面模型,模拟吸波材料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并测试了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增加轻骨料掺量和增大粒径可改善水泥基材料的阻抗匹配性能,提升平均RL,拓宽有效吸波频宽,吸收峰向高频移动。20 mm厚度时,吸波材料在低频1.2 GHz处最优RL为-29.1 dB,在较高频5.9 GHz处最优RL为-20.9 dB,有效吸波频宽最宽可达14.49 GHz。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轻骨料可改变电磁波传输方向,增加电磁波损耗途径,相邻骨料之间可产生较强损耗,其次是在骨料内部产生损耗,这为骨料种类、粒径选择与轻质吸波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增大轻骨料粒径会降低吸波材料的密度、力学强度与导热系数,使其吸波效能更好,保温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粒径 吸波材料 反射损耗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碴、炉渣复掺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李清海 王菲菲 +1 位作者 李清原 周胜男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72,共3页
利用工业废弃物石碴、炉渣取代天然河砂作细集料,通过压制成型工艺制备水泥基材料,探索了石碴、炉渣复掺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吸水率、抗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石碴取代40wt.%河砂的前提下,随剩余河砂被炉渣取代量增加水泥基材料的... 利用工业废弃物石碴、炉渣取代天然河砂作细集料,通过压制成型工艺制备水泥基材料,探索了石碴、炉渣复掺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吸水率、抗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石碴取代40wt.%河砂的前提下,随剩余河砂被炉渣取代量增加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吸水率则逐渐增大;在抗冻性方面,适量的石碴、炉渣复掺制备的水泥基材料满足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W25抗冻等级指标要求。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石碴 炉渣 抗折强度 吸水率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对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李清海 孙蓓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4-66,共3页
针对再生骨料在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探索了再生骨料在不同掺量下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具有可行性;掺有再生骨料的水泥基材料强度均高于空白水泥基材料,在耐久性能... 针对再生骨料在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探索了再生骨料在不同掺量下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具有可行性;掺有再生骨料的水泥基材料强度均高于空白水泥基材料,在耐久性能方面满足D100的抗冻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水泥基材料 强度 耐久性 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吸水树脂对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和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铖 王振地 +3 位作者 史鑫宇 李庭忠 孙国星 梁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2-198,共7页
本工作基于高原干燥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收缩问题,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超吸水树脂(SAP-YF)与商用聚丙烯酸型超吸水树脂(SAP-S)对水泥基材料在干燥环境下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AP掺量的增大,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与... 本工作基于高原干燥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收缩问题,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超吸水树脂(SAP-YF)与商用聚丙烯酸型超吸水树脂(SAP-S)对水泥基材料在干燥环境下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AP掺量的增大,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与强度逐渐减小,干燥收缩则无明显变化;在考虑不影响强度及最大程度减缩的前提下,SAP-YF在水灰比为0.20条件下的最优掺量为0.20%,减缩率为28.21%;XRD与TG结果表明在养护至7 d时,掺有SAP的试件组的水化程度和固相组成含量的增幅相比于对照组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掺入SAP后,净浆试件基体内部的相对湿度能够维持在有利于胶凝材料水化的环境中,可持续7 d或更长时间,从而加速了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进程。基于XRD、TG试验与理论研究,建立了干燥环境下含SAP水泥基材料固相组成随养护时间的演变模型,这可为热力学模型计算及高原干燥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吸水树脂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收缩性能 水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负载石榴皮提取物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宇翔 王静 +2 位作者 冀志江 赵春艳 匡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93-2600,共8页
为促进石榴皮资源广泛应用,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石榴皮进行提取,以硅藻土作为载体负载石榴皮提取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得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石榴皮粉过200目筛,超声提取时间30 min,活性成分得率为8.34%。对硅藻... 为促进石榴皮资源广泛应用,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石榴皮进行提取,以硅藻土作为载体负载石榴皮提取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得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石榴皮粉过200目筛,超声提取时间30 min,活性成分得率为8.34%。对硅藻土原土和Al(NO3)3改性硅藻土负载石榴皮提取物进行研究,实验得改性硅藻土对石榴皮提取物负载量高于原土,磁力搅拌8 h改性硅藻土负载量为170 mg/g而硅藻原土仅为45 mg/g。利用振荡法进行抗菌检测,发现石榴皮提取物(浓度为0.1 mL石榴皮浸膏/1 mL去离子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37℃恒温振荡10 h抑菌率达100%;改性硅藻土负载石榴皮提取物(浓度为0.1 g/mL)对两种菌种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37℃恒温振荡10 h抑菌率达100%。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由SEM、BET测试结果可知改性硅藻土表面及内部明显附着物质;由FT-IR分析及实验现象可知改性硅藻土表面及内部物质为石榴皮成分,石榴皮提取物与硅藻土表面Al3+发生络合反应取代硝酸根;由Zeta电位分析可知改性硅藻土与石榴皮提取物之间的静电作用也促进了负载过程,因此改性硅藻土对石榴皮提取物的负载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石榴皮 抗菌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模压制品力学性能的研究
20
作者 陈日高 姚燕 王玲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127,共3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发展绿色建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成型压力、建筑垃圾掺入量、粉煤灰取代水泥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对建筑垃圾模压制品(MPBW)的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试验表明:以废弃混凝土加工处理成细集料,加入水泥为胶凝...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发展绿色建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成型压力、建筑垃圾掺入量、粉煤灰取代水泥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对建筑垃圾模压制品(MPBW)的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试验表明:以废弃混凝土加工处理成细集料,加入水泥为胶凝材料模压制成的建材制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15 MPa以下时制品强度随成型压力增加而提高,成型压力从15 MPa增加到20 MPa时,制品强度就几乎没提高;建筑垃圾掺入量从50%增加到100%时,对模压制品强度影响很小;粉煤灰取代水泥后制品强度变化明显,当粉煤灰取代2/3水泥时,制品28 d抗压强度为15.4 MPa,仍高于砌块墙材的强度要求,而且制品后期强度增长显著,180 d抗压强度达到25.2 MPa。结果证明,通过控制成型压力、改变建筑垃圾掺入量或粉煤灰取代水泥量,利用建筑垃圾可以生产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板材、块材、构件等建材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模压成型 建材制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