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铝氧化锌透明导电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超英 左岩 许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26-131,共6页
掺铝氧化锌(AZO)透明导电薄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多功能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当前极具发展潜力的传统铟锡氧化物(ITO)薄膜的替代者。综述了AZO薄膜的不同制备工艺,并叙述了衬底温度、Al掺杂量、氧分压、退火条件、同... 掺铝氧化锌(AZO)透明导电薄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多功能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当前极具发展潜力的传统铟锡氧化物(ITO)薄膜的替代者。综述了AZO薄膜的不同制备工艺,并叙述了衬底温度、Al掺杂量、氧分压、退火条件、同质缓冲层5个因素对薄膜的结构以及光电性能的影响。针对AZO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理论与经验相结合,优化工艺设备,在提高薄膜透光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其表面电阻和制造成本,并不断开拓AZO薄膜新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膜 薄膜结构 光电特性 禁带宽度 玻璃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增强熔盐添加剂除杂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沈龙 张保军 +2 位作者 黄友奇 祁丹 蓝知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通过分析离子交换增强玻璃表面K+浓度、表面应力、交换层深度和熔盐成分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Ca2+对K+-Na+交换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对熔盐中杂质离子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K+-Na+交换速率随熔盐中Ca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失活的熔盐中添加KH... 通过分析离子交换增强玻璃表面K+浓度、表面应力、交换层深度和熔盐成分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Ca2+对K+-Na+交换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对熔盐中杂质离子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K+-Na+交换速率随熔盐中Ca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失活的熔盐中添加KHCO3可消除Ca2+对K+-Na+交换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硅玻璃 离子交换 KNO3熔盐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冷却速率对锂铝硅微晶玻璃晶化行为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董伟 卢金山 +1 位作者 冯志军 李要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玻璃成型过程中冷却速率对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及其结构均匀性具有重要影响.有限元分析表明,10 mm厚玻璃冷却速率显著低于2 mm厚玻璃,冷却15 s以上玻璃的中心温度仍高于700℃,对应的基础玻璃极易出现"析晶结石&... 玻璃成型过程中冷却速率对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及其结构均匀性具有重要影响.有限元分析表明,10 mm厚玻璃冷却速率显著低于2 mm厚玻璃,冷却15 s以上玻璃的中心温度仍高于700℃,对应的基础玻璃极易出现"析晶结石".利用DTA、IR、SEM等技术分析不同厚度LAS玻璃及其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8 mm厚的玻璃冷却速率低,样品心部析出初始晶核,并在热处理阶段形成β-锂辉石固溶体相,而样品表面层却为β-石英固溶体相;与此相反,3 mm厚的玻璃冷却速率高,没有初始晶核生成,热处理后得到单一均匀的β-石英固溶体相.因此,提高玻璃冷却速率、控制玻璃温度均匀性是制备结构均匀LAS微晶玻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铝硅微晶玻璃 冷却速率 有限元分析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钕离子掺杂对Li_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组织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董伟 卢金山 李要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43,50,共5页
利用熔融-晶化法制备了掺杂CeO_2、Nd_2O_3的Li_2O-Al_2O_3-SiO_2(LAS)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研究了Ce^(4+)、Nd^(3+)掺杂对LAS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组织结构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利用熔融-晶化法制备了掺杂CeO_2、Nd_2O_3的Li_2O-Al_2O_3-SiO_2(LAS)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研究了Ce^(4+)、Nd^(3+)掺杂对LAS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组织结构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掺杂明显提高了玻璃的析晶活化能和晶化温度,抑制了β-石英固溶体向β-锂辉石固溶体的转变;掺杂玻璃晶化后紫外吸收峰红移,晶粒细化,透过率降低,稀土离子的能级跃迁导致微晶玻璃的颜色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稀土掺杂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成型速率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董伟 卢金山 李要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5,101,共5页
通过熔融法制备出不同熔体成型速率的锂铝硅(LAS)玻璃,利用XRD、DTA、IR、SEM等,研究了成型速率对热处理后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速率低(1cm·s-1)的玻璃内部由于冷却慢,冷却过程中部分Al 3+取代了Si 4+,析出了初... 通过熔融法制备出不同熔体成型速率的锂铝硅(LAS)玻璃,利用XRD、DTA、IR、SEM等,研究了成型速率对热处理后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速率低(1cm·s-1)的玻璃内部由于冷却慢,冷却过程中部分Al 3+取代了Si 4+,析出了初始晶核,热处理后转变为白色的β-锂辉石固溶体,而玻璃表层冷却快,未出现明显的析晶,热处理后形成了无色透明的β-石英固溶体;熔体成型速率高(6cm·s-1)的玻璃内部冷却也快,热处理后表层与内部都转变为单一的β-石英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速率 微晶玻璃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