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球压技术研究材料局部损伤和弹塑性特征
1
作者 岳汉威 马振珠 包亦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冲击球压技术是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发展起来的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新方法,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对材料力学性能特征和变化的研究是非常有效的。概述了近40年利用冲击球压技术分析材料局部损伤和评价材料弹塑性特征的理论和研究进展,重点阐述... 冲击球压技术是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发展起来的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新方法,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对材料力学性能特征和变化的研究是非常有效的。概述了近40年利用冲击球压技术分析材料局部损伤和评价材料弹塑性特征的理论和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利用冲击球压技术和赫兹接触理论评价材料恢复系数和动态硬度特征及变化的可行性、敏感性和精确性。结合研究现状对冲击球压技术中隐含的问题进行了划分,并展望了未来冲击球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球压 赫兹理论 局部损伤 恢复系数 动态硬度 弹塑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混凝土受颗粒冲击后接触损伤形貌的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振珠 岳汉威 +1 位作者 包亦望 张利俊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10-516,共7页
用自制的冲击球压装置研究了花岗岩、大理石、混凝土及砂浆在颗粒冲击下的压痕-冲击应力关系和接触损伤的规律,结果表明:花岗岩、大理石的压痕-冲击应力关系以线性为主,随着应力的提高材料发生突然断裂;混凝土和砂浆线性关系相对不明显... 用自制的冲击球压装置研究了花岗岩、大理石、混凝土及砂浆在颗粒冲击下的压痕-冲击应力关系和接触损伤的规律,结果表明:花岗岩、大理石的压痕-冲击应力关系以线性为主,随着应力的提高材料发生突然断裂;混凝土和砂浆线性关系相对不明显,这在宏观形貌上表现为损伤区的形貌特点不同。对四种材料损伤形貌的微观分析表明:花岗岩、大理石受颗粒冲击后产生的损伤主要为拉应力导致的解理面、晶面的破坏以及裂纹沿相界面和孔隙的扩展,对其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危害;混凝土和砂浆的损伤由过渡区开裂、骨料破裂和C-S-H的塑性滑移共同构成,对耐久性造成的隐患远大于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球压 压痕-冲击应力关系 颗粒冲击 接触损伤 损伤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