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治盆地东南部硅藻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涛
刘燕海
薛曙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41-3447,共7页
张村组硅藻土矿床发育于长治盆地武乡县张村组上部,其中硅藻类型含直链藻、中心纲小环藻、舟行藻以及羽纹藻等。硅藻土矿床属于河湖相沉积硅藻矿床,为"远矿源岩"受火山岩影响形成中等-低等品位的高钙型硅藻土矿床。硅藻土矿...
张村组硅藻土矿床发育于长治盆地武乡县张村组上部,其中硅藻类型含直链藻、中心纲小环藻、舟行藻以及羽纹藻等。硅藻土矿床属于河湖相沉积硅藻矿床,为"远矿源岩"受火山岩影响形成中等-低等品位的高钙型硅藻土矿床。硅藻土矿初步成岩后,长期处于碱性环境,硅藻形态上只剩壳面中轴区硅质增厚的部分,少数硅藻整体被溶蚀,多数为残缺型硅藻形态。中、上新世沉积地层、大型凹陷盆地,韵律性明显、水平层理发育的浅色沉积岩、任家垴的砾、砂石岩层,以及"榆社群"可以作为找矿标志或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乡
上新世
硅藻土
成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工作面长度效应
被引量:
39
2
作者
杨永康
李建胜
+1 位作者
康天合
季春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9-716,共8页
基于现场实测结果,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的工作面长度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长工作面长度对矿压特征有显著影响;超长综放工作面来压步距减小、采场支架受力均匀、矿压分布呈以工作面中...
基于现场实测结果,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的工作面长度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长工作面长度对矿压特征有显著影响;超长综放工作面来压步距减小、采场支架受力均匀、矿压分布呈以工作面中部为对称轴的拱形分布、支架末阻力-初撑力为线性关系;工作面长度方向存在随工作面长度演化的"复合压力拱";随工作面长度增加,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峰值增大,工作面长度方向压力拱逐渐升高且扁平率趋于增大,表现为总体的矿压显现增加规律,利于顶煤的破碎;控顶区内顶煤下沉量S随工作面长度L的增大呈对数规律增大,随支架初撑力P的增大呈负对数规律减小;给定S后,P随L呈线性规律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工作面长度和支架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浅埋深松软顶板
综放开采
工作面长度
矿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东川因民铁铜矿区落因复式褶皱-断裂带与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聂天
方维萱
杜玉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3-821,共9页
因民铁铜矿区地质演化复杂,构造样式具有多样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孔与巷道编录资料制作东西向剖面地质图,结合矿区平面地质图对落因褶皱-断裂带进行分析,并推测落因复式倒转褶皱东翼几何形态。同时,对因民铁铜矿区深部三个巷...
因民铁铜矿区地质演化复杂,构造样式具有多样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孔与巷道编录资料制作东西向剖面地质图,结合矿区平面地质图对落因褶皱-断裂带进行分析,并推测落因复式倒转褶皱东翼几何形态。同时,对因民铁铜矿区深部三个巷道工程进行断裂要素测量,制作玫瑰花图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因民铁铜矿区深部断裂呈反扇形分布的几何学特征,与落因复式倒转褶皱具有构造和谐性趋势。通过对落因褶皱-断裂带特征与控矿规律的研究,发现落雪组中东川型铜矿体与因民组中稀矿山型铁铜矿体严格受落因褶皱-断裂带控制,认为在落因褶皱-断裂带东翼具有寻找隐伏稀矿山型铁铜矿床和东川型铜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因褶皱-断裂带
东川型铜矿体
稀矿山型铁铜矿体
控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综放采场合理工艺参数的数值试验研究
4
作者
孔宪法
季春旭
+2 位作者
杨永康
康天合
柴肇云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5,110,共5页
针对公乌素地区16号煤层具体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运用FLAC2D数值试验系统,研究浅埋深综放采场工艺参数,得出最优化的工作面开采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开采工艺参数对顶煤破坏性影响程度主次排序为:控顶距>采高>放煤步距>...
针对公乌素地区16号煤层具体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运用FLAC2D数值试验系统,研究浅埋深综放采场工艺参数,得出最优化的工作面开采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开采工艺参数对顶煤破坏性影响程度主次排序为:控顶距>采高>放煤步距>支架支护阻力>支架合力作用点位置。确定的合理工艺参数为:底层采高2.75m,控顶距4.75m,支架工作阻力5500kN/架,放煤步距0.8m,支架合力作用点距煤壁2.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厚煤层
综放开采
FLAC2D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断面综放沿空掘巷回采时窄煤柱宽度确定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季春旭
杨永康
冯国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共4页
针对大断面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确定的难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回采对不同宽度窄煤柱的变形破坏与受力分布规律,确定了窄煤柱合理宽度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1随煤柱宽度增加,中间弹性核也在增加;2随工作面向前推进,垂...
针对大断面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确定的难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回采对不同宽度窄煤柱的变形破坏与受力分布规律,确定了窄煤柱合理宽度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1随煤柱宽度增加,中间弹性核也在增加;2随工作面向前推进,垂直应力分布由梯形分布逐渐向三角形分布演化,超前20m是转折点,应对回风巷道加强支护;3煤柱宽度对应力分布影响较大,随煤柱宽度的减小,垂直应力分布由梯形分布逐渐向三角形分布演化;4煤柱表面向巷道内的位移随煤柱宽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超前工作面5m且煤柱达到6m时,基本趋于稳定;5选择5m窄煤柱,并注浆加固,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沿空掘巷
窄煤柱宽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水盆地新近纪张村组油页岩评价及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刘燕海
李琨杰
+3 位作者
刘东娜
薛曙斌
刘杨飞
褚永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5,共10页
为了深入分析油页岩发育特征对古环境的指示作用,为油页岩资源评价提供理论指导,选取沁水盆地中部新近系张村组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试等方法分析油页岩有机地球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
为了深入分析油页岩发育特征对古环境的指示作用,为油页岩资源评价提供理论指导,选取沁水盆地中部新近系张村组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试等方法分析油页岩有机地球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沉积期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结果表明,张村组油页岩含油率较低,为4.15%;干酪根类型为标准腐泥型(I1),埋藏较浅,生烃潜力较高;样品的微量元素富集指数和地球化学参数特征显示,张村组油页岩有机质为混合来源,湖泊自身生产力提供主要物质基础;沉积期气候温暖湿润,盆地内水体由盐湖逐渐淡化,油页岩形成于水体分层不强的厌氧、深湖环境。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的古气候、古地理环境具有较好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岩石热解
地球化学
古沉积环境
元素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西地区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7
作者
李聚豪
何金先
+5 位作者
杨兆彪
张晓丽
吴蒙
马丽
袁媛
闻明忠
《新疆石油地质》
2025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孔隙结构影响泥页岩的储气性能,是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参数。以黔西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镜扫描对微观孔隙和微裂缝定性观察并划分类型,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微观孔隙结构与孔隙直径分布进...
孔隙结构影响泥页岩的储气性能,是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参数。以黔西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镜扫描对微观孔隙和微裂缝定性观察并划分类型,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微观孔隙结构与孔隙直径分布进行了定量表征,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与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分析了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基质孔隙可划分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矿物铸模孔、黏土矿物间微孔、晶间孔、粒内溶蚀孔和有机质孔,微裂缝以张性微裂缝、剪性微裂缝、层理缝和成岩收缩缝为主;微孔及过渡孔为主要孔隙空间,特别是直径小于5 nm的微孔;孔隙空间类型以墨水瓶孔和“V”字形孔为主,平行狭缝较发育,孔隙连通性较好;总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矿物组成是黔西地区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随着总有机碳含量增大,泥页岩单点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增大;热演化程度升高对微孔和过渡孔孔容增加有积极贡献;黏土矿物对储集层孔隙结构影响较为复杂;高脆性指数则对储集层中孔、大孔和微裂缝发育有积极影响,有利于页岩气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地区
龙潭组
煤系泥页岩
页岩气
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治盆地东南部硅藻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涛
刘燕海
薛曙斌
机构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41-34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2191)
山西省2017年度省级地质勘查项目(201754)。
文摘
张村组硅藻土矿床发育于长治盆地武乡县张村组上部,其中硅藻类型含直链藻、中心纲小环藻、舟行藻以及羽纹藻等。硅藻土矿床属于河湖相沉积硅藻矿床,为"远矿源岩"受火山岩影响形成中等-低等品位的高钙型硅藻土矿床。硅藻土矿初步成岩后,长期处于碱性环境,硅藻形态上只剩壳面中轴区硅质增厚的部分,少数硅藻整体被溶蚀,多数为残缺型硅藻形态。中、上新世沉积地层、大型凹陷盆地,韵律性明显、水平层理发育的浅色沉积岩、任家垴的砾、砂石岩层,以及"榆社群"可以作为找矿标志或靶向。
关键词
武乡
上新世
硅藻土
成矿分析
Keywords
Wuxiang
Pleiocene
diatomite
metallogenic analysis
分类号
P61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工作面长度效应
被引量:
39
2
作者
杨永康
李建胜
康天合
季春旭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9-71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4093
51174141
+1 种基金
50804006)
山西省科技攻关(工业)项目(2011032101504)
文摘
基于现场实测结果,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的工作面长度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长工作面长度对矿压特征有显著影响;超长综放工作面来压步距减小、采场支架受力均匀、矿压分布呈以工作面中部为对称轴的拱形分布、支架末阻力-初撑力为线性关系;工作面长度方向存在随工作面长度演化的"复合压力拱";随工作面长度增加,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峰值增大,工作面长度方向压力拱逐渐升高且扁平率趋于增大,表现为总体的矿压显现增加规律,利于顶煤的破碎;控顶区内顶煤下沉量S随工作面长度L的增大呈对数规律增大,随支架初撑力P的增大呈负对数规律减小;给定S后,P随L呈线性规律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工作面长度和支架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浅埋深松软顶板
综放开采
工作面长度
矿压特征
Keywords
mining engineering
shallow-buried loose roof
fully-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length of working face
underground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D43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东川因民铁铜矿区落因复式褶皱-断裂带与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聂天
方维萱
杜玉龙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北京矿产
地质
研究院
昆明中色地科矿产
勘查
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3-821,共9页
基金
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元素赋存状态及岩相构造学填图技术研发"(编号:2011EG115022)
昆明中色地科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项目(编号:KZSDK-2007-3)联合资助
文摘
因民铁铜矿区地质演化复杂,构造样式具有多样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孔与巷道编录资料制作东西向剖面地质图,结合矿区平面地质图对落因褶皱-断裂带进行分析,并推测落因复式倒转褶皱东翼几何形态。同时,对因民铁铜矿区深部三个巷道工程进行断裂要素测量,制作玫瑰花图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因民铁铜矿区深部断裂呈反扇形分布的几何学特征,与落因复式倒转褶皱具有构造和谐性趋势。通过对落因褶皱-断裂带特征与控矿规律的研究,发现落雪组中东川型铜矿体与因民组中稀矿山型铁铜矿体严格受落因褶皱-断裂带控制,认为在落因褶皱-断裂带东翼具有寻找隐伏稀矿山型铁铜矿床和东川型铜矿床的潜力。
关键词
落因褶皱-断裂带
东川型铜矿体
稀矿山型铁铜矿体
控矿特征
Keywords
Luoyin fault-fold belt Dongchuan-type copper deposit Xikuangshan-type iron-copper deposit ore-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6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综放采场合理工艺参数的数值试验研究
4
作者
孔宪法
季春旭
杨永康
康天合
柴肇云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出处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5,1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4057
50974093
51004075)
文摘
针对公乌素地区16号煤层具体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运用FLAC2D数值试验系统,研究浅埋深综放采场工艺参数,得出最优化的工作面开采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开采工艺参数对顶煤破坏性影响程度主次排序为:控顶距>采高>放煤步距>支架支护阻力>支架合力作用点位置。确定的合理工艺参数为:底层采高2.75m,控顶距4.75m,支架工作阻力5500kN/架,放煤步距0.8m,支架合力作用点距煤壁2.0m。
关键词
浅埋深厚煤层
综放开采
FLAC2D
工艺参数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coal-seam
full-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FLAC2D
technique parameter
分类号
TD823.4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断面综放沿空掘巷回采时窄煤柱宽度确定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季春旭
杨永康
冯国瑞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共4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工业)项目(2011032101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141
+1 种基金
5100407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1631)
文摘
针对大断面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确定的难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回采对不同宽度窄煤柱的变形破坏与受力分布规律,确定了窄煤柱合理宽度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1随煤柱宽度增加,中间弹性核也在增加;2随工作面向前推进,垂直应力分布由梯形分布逐渐向三角形分布演化,超前20m是转折点,应对回风巷道加强支护;3煤柱宽度对应力分布影响较大,随煤柱宽度的减小,垂直应力分布由梯形分布逐渐向三角形分布演化;4煤柱表面向巷道内的位移随煤柱宽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超前工作面5m且煤柱达到6m时,基本趋于稳定;5选择5m窄煤柱,并注浆加固,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关键词
大断面
沿空掘巷
窄煤柱宽度
数值模拟
Keywords
large section
gob - side entry driving
narrow coal pillar width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823.4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水盆地新近纪张村组油页岩评价及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刘燕海
李琨杰
刘东娜
薛曙斌
刘杨飞
褚永辉
机构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山西
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2191)。
文摘
为了深入分析油页岩发育特征对古环境的指示作用,为油页岩资源评价提供理论指导,选取沁水盆地中部新近系张村组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试等方法分析油页岩有机地球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沉积期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结果表明,张村组油页岩含油率较低,为4.15%;干酪根类型为标准腐泥型(I1),埋藏较浅,生烃潜力较高;样品的微量元素富集指数和地球化学参数特征显示,张村组油页岩有机质为混合来源,湖泊自身生产力提供主要物质基础;沉积期气候温暖湿润,盆地内水体由盐湖逐渐淡化,油页岩形成于水体分层不强的厌氧、深湖环境。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的古气候、古地理环境具有较好耦合性。
关键词
油页岩
岩石热解
地球化学
古沉积环境
元素富集系数
Keywords
oil shale
Rock-Eval
geochemistry
palaeoenvironment
element enrichment coefficients indexes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西地区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7
作者
李聚豪
何金先
杨兆彪
张晓丽
吴蒙
马丽
袁媛
闻明忠
机构
中国
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2025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902003)。
文摘
孔隙结构影响泥页岩的储气性能,是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参数。以黔西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镜扫描对微观孔隙和微裂缝定性观察并划分类型,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微观孔隙结构与孔隙直径分布进行了定量表征,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与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分析了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基质孔隙可划分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矿物铸模孔、黏土矿物间微孔、晶间孔、粒内溶蚀孔和有机质孔,微裂缝以张性微裂缝、剪性微裂缝、层理缝和成岩收缩缝为主;微孔及过渡孔为主要孔隙空间,特别是直径小于5 nm的微孔;孔隙空间类型以墨水瓶孔和“V”字形孔为主,平行狭缝较发育,孔隙连通性较好;总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矿物组成是黔西地区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随着总有机碳含量增大,泥页岩单点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增大;热演化程度升高对微孔和过渡孔孔容增加有积极贡献;黏土矿物对储集层孔隙结构影响较为复杂;高脆性指数则对储集层中孔、大孔和微裂缝发育有积极影响,有利于页岩气渗流。
关键词
黔西地区
龙潭组
煤系泥页岩
页岩气
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Keywords
western Guizhou
Longtan formation
coal⁃measure shale
shale gas
pore structure
controlling factor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治盆地东南部硅藻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分析
王涛
刘燕海
薛曙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工作面长度效应
杨永康
李建胜
康天合
季春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云南东川因民铁铜矿区落因复式褶皱-断裂带与控矿规律研究
聂天
方维萱
杜玉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埋综放采场合理工艺参数的数值试验研究
孔宪法
季春旭
杨永康
康天合
柴肇云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断面综放沿空掘巷回采时窄煤柱宽度确定研究
季春旭
杨永康
冯国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沁水盆地新近纪张村组油页岩评价及古环境分析
刘燕海
李琨杰
刘东娜
薛曙斌
刘杨飞
褚永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黔西地区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李聚豪
何金先
杨兆彪
张晓丽
吴蒙
马丽
袁媛
闻明忠
《新疆石油地质》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