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被引量:
7
1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3 位作者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袁建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5-1400,共16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是控制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边界活动断裂,对其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南祁连山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以及该地区断裂向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地质考察、开挖探槽、GPS...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是控制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边界活动断裂,对其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南祁连山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以及该地区断裂向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地质考察、开挖探槽、GPS地形剖面测量及OSL测年等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的遥感影像线性特征明显,存在一系列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水系扭错等地貌现象,是一条以走滑为主、逆冲为辅的全新世活动断裂。综合分析锡铁山镇西和全集河东2处不同期次洪积扇的垂直位错以及相应地貌面的年龄,并通过实测该区地貌面的水平、垂直位错数据,得到该断裂全新世晚期(3.2ka BP)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为1.81~2.1mm/a,平均逆冲速率为0.33~0.3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
锡铁山
左旋走滑
走滑断裂
逆冲断裂
活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木尼克山山前地表破裂带与1962年6.8级地震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3 位作者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袁建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6-991,共16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地震频发地段,历史上曾发生多次6.0级以上地震。自2003年德令哈6.6级地震以来,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又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发生了6.3级和6.4级地震,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地区也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地区。文...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地震频发地段,历史上曾发生多次6.0级以上地震。自2003年德令哈6.6级地震以来,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又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发生了6.3级和6.4级地震,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地区也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地区。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发现阿木尼克山山前的线性特征明显,存在疑似地表破裂。断裂断错不同期的洪积扇、阶地与水系。通过实地地质考察发现其沿线发育断层陡坎、断层凹槽、地震鼓梁、水系扭错等地貌,形成一条走向为N30°~40°W、同震位移达2.3m,长约22km的地表破裂。通过探槽开挖,并结合地表遗迹、地质测年,微地貌测量等方法,确定断裂的性质以走滑为主、逆冲为辅。剖面显示断裂存在多期活动的特点,最新一次活动断错至地表,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根据震级与地表破裂的经验统计关系、同震位移与震级经验关系可知,产生长22km的地震地表破裂所需的平均震级为6.79级,形成长2.3m同震位移的平均震级为7.03级。结合地表破裂情况、探槽剖面资料、地质测年结果、地震地质灾害现象、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并查阅历史地震目录、地方志等文献分析认为,该地表破裂极有可能是1962年5月21日6.8级地震所致,该历史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的阿木尼克山段,与微观震中存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霍布逊湖
阿木尼克山
发震构造
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被引量:
7
1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袁建新
机构
青海
省地震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察中心青海总队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5-1400,共16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2018-ZJ-746)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51)共同资助。
文摘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是控制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边界活动断裂,对其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南祁连山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以及该地区断裂向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地质考察、开挖探槽、GPS地形剖面测量及OSL测年等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的遥感影像线性特征明显,存在一系列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水系扭错等地貌现象,是一条以走滑为主、逆冲为辅的全新世活动断裂。综合分析锡铁山镇西和全集河东2处不同期次洪积扇的垂直位错以及相应地貌面的年龄,并通过实测该区地貌面的水平、垂直位错数据,得到该断裂全新世晚期(3.2ka BP)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为1.81~2.1mm/a,平均逆冲速率为0.33~0.38mm/a。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
锡铁山
左旋走滑
走滑断裂
逆冲断裂
活动速率
Keywords
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Qaidam Basin
Xitieshan Mountain
sinistral strike-slip
strike-slip fault
thrust fault
activity rat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木尼克山山前地表破裂带与1962年6.8级地震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袁建新
机构
青海
省地震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察中心青海总队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6-991,共16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2018-ZJ-746)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51)共同资助。
文摘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地震频发地段,历史上曾发生多次6.0级以上地震。自2003年德令哈6.6级地震以来,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又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发生了6.3级和6.4级地震,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地区也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地区。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发现阿木尼克山山前的线性特征明显,存在疑似地表破裂。断裂断错不同期的洪积扇、阶地与水系。通过实地地质考察发现其沿线发育断层陡坎、断层凹槽、地震鼓梁、水系扭错等地貌,形成一条走向为N30°~40°W、同震位移达2.3m,长约22km的地表破裂。通过探槽开挖,并结合地表遗迹、地质测年,微地貌测量等方法,确定断裂的性质以走滑为主、逆冲为辅。剖面显示断裂存在多期活动的特点,最新一次活动断错至地表,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根据震级与地表破裂的经验统计关系、同震位移与震级经验关系可知,产生长22km的地震地表破裂所需的平均震级为6.79级,形成长2.3m同震位移的平均震级为7.03级。结合地表破裂情况、探槽剖面资料、地质测年结果、地震地质灾害现象、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并查阅历史地震目录、地方志等文献分析认为,该地表破裂极有可能是1962年5月21日6.8级地震所致,该历史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的阿木尼克山段,与微观震中存在偏差。
关键词
北霍布逊湖
阿木尼克山
发震构造
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Keywords
North Huobuxun Lake
Amunikeshan Mountain
seismogenic structure
surface rupture
historical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姚生海
盖海龙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袁建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阿木尼克山山前地表破裂带与1962年6.8级地震关系的讨论
姚生海
盖海龙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袁建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