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渣土凝聚-脱水-固化处理中的物料归趋及滤液循环回用
1
作者 韩志豪 张明 +4 位作者 孙晓辉 陈长卿 吴思麟 陈佛赐 董紫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604-9612,共9页
利用凝聚-脱水-固化耦合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工程渣土的资源转化效率,但工艺中投加物料归趋及压滤滤水循环回用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凝聚-脱水-固化试验,揭示了絮凝固化剂各组分在凝聚-脱水-固化过程中的归趋情况,并在此... 利用凝聚-脱水-固化耦合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工程渣土的资源转化效率,但工艺中投加物料归趋及压滤滤水循环回用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凝聚-脱水-固化试验,揭示了絮凝固化剂各组分在凝聚-脱水-固化过程中的归趋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压滤滤液循环回用产生的效益。结果显示,絮凝固化剂中18%~35.57%的Na+和0.1%~0.56%的Si元素存在于压滤滤液中,而Ca、Mg、Al元素主要存在于泥饼之中,比例接近甚至等于100%。将强碱性的压滤滤液循环回用于工艺中,在提高泥砂筛分解离效率的基础上,还相当于对工程渣土后续的凝聚-脱水-固化完成了“预处理”,渣土颗粒吸附了滤液中残留的物料,有助于根据物料变化规律及泥饼性能需求,动态调节物料投加,使流失于水体的物料始终处于动态循环利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脱水固化 物料归趋 碱性滤液 滤液循环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后海湾干线南段工程架桥施工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文金 刘亚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8,共4页
香港后海湾干线是港深两地的第4条陆路过境通道,南段工程是其中的一部分,本工程主要以高架桥为主,共有92跨,其中预制梁桥62跨,最大跨度43 m,现浇梁桥30跨,最大跨度80 m。预制桥混凝土箱梁采用短线法预制,利用架桥机和RMD支架法进行安装... 香港后海湾干线是港深两地的第4条陆路过境通道,南段工程是其中的一部分,本工程主要以高架桥为主,共有92跨,其中预制梁桥62跨,最大跨度43 m,现浇梁桥30跨,最大跨度80 m。预制桥混凝土箱梁采用短线法预制,利用架桥机和RMD支架法进行安装,介绍2种安装方法的施工工艺、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架桥机 RMD支架 桥梁架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海岛建设技术现状与同步建造新思路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明 陈湘生 +5 位作者 陈长卿 周进威 陈佛赐 李强 关军 苏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9,共11页
随着城市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旅游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类开展了人工海岛的建设工作.然而,传统的非围堰式填海和围堰式湿法填海方法存在显著不足:地基处理缺乏系统性的加固措施,容易导致较大沉降;回填材料施工过程中易对海洋环境造成... 随着城市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旅游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类开展了人工海岛的建设工作.然而,传统的非围堰式填海和围堰式湿法填海方法存在显著不足:地基处理缺乏系统性的加固措施,容易导致较大沉降;回填材料施工过程中易对海洋环境造成扰动,影响水质和生态系统;后续工程施工中存在重复开挖工序,增加了工程量和成本.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同步建造人工海岛城市的施工方法,即围堰式干法填海.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是:在预定区域的外侧两端相向构筑围堰,同时对填土区进行海上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加固;围堰施工完成后,抽取海水并在原状海底平整铺设垫层;进行建筑桩基础施工,开展底部标高处的隧道、管廊和地下室等装配式地下结构的施工,并同步进行土体分层回填;回填至上一层结构的施工工作面,完成结构施工后再次回填,如此循环,直至回填至指定标高.同步建造人工海岛的方法能够减少填筑材料的用量以及再开挖施工的费用,极大地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并且减轻填海过程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研究成果可为大型人工海岛的建造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人工海岛 同步建造 围堰结构 地基加固 装配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筑岛关键技术及环境影响分析
4
作者 董紫君 张明 +4 位作者 梁嘉影 陈佛赐 孙晓辉 陈长卿 陈湘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9-540,共12页
人工筑岛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扩展手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可能产生积极的效益,也可能引发潜在的环境风险.在进行人工岛建设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介绍了对新型地下设施同步建... 人工筑岛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扩展手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可能产生积极的效益,也可能引发潜在的环境风险.在进行人工岛建设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介绍了对新型地下设施同步建造关键技术在人工岛建设中的应用,系统对比了多种填海方式、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以及不同的地下基础设施建造施工模式的正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相较传统方式,利用深层水泥搅拌法进行地基处理及围堰抛填结合同步建造模式进行填岛,可有效减少填海施工期间的环境扰动,降低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对环境更具友好性.分析结果可为人工筑岛的施工技术选择、新型地下同步建造关键技术的规模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人工筑岛 填海技术 同步建造技术 环境效应 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邻高层居民楼的爆破工程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超压的研究和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定祥 《工程爆破》 2006年第3期79-83,73,共6页
佐敦谷场地开挖及平整工程是香港有史以来在市区内进行的最大规模爆破工程。根据在毗邻高层居民楼进行的爆破工程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超压监测获得的大量数据,对影响爆破空气冲击波超压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建议对在市... 佐敦谷场地开挖及平整工程是香港有史以来在市区内进行的最大规模爆破工程。根据在毗邻高层居民楼进行的爆破工程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超压监测获得的大量数据,对影响爆破空气冲击波超压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建议对在市区内进行的爆破工程采用134dBL和120dBA两个指标,对爆破空气冲击波超压有可能造成的结构破坏和爆破噪声进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空气冲击波超压 爆破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固化剂处理不同初始含水率土体固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岳富 张明 +4 位作者 何灿 陈长卿 陈忠平 关军 陈湘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6-1224,共9页
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普遍面临大量土体须进行固化处理的现状。当前,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基于工业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研发固化剂的固化特性尚不明晰,这制约了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 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普遍面临大量土体须进行固化处理的现状。当前,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基于工业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研发固化剂的固化特性尚不明晰,这制约了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固废基固化剂处理不同初始含水率土体的固化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掺量条件下,固废基固化剂相较于矿渣硅酸盐水泥,展现出更佳的凝结时间调节性、流动度以及固化土体的抗压强度。固废基固化剂的凝结时间受水灰比影响显著,水灰比的增加会导致凝结时间延长,且普遍长于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此外,土体初始含水率的提升会使得凝结时间延长,而固化剂掺量的增加有助于缩短凝结时间。在净浆流动度方面,固废基固化剂随水灰比增加表现出流动性的提升,且优于矿渣硅酸盐水泥。在固化土体抗压强度方面,固废基固化剂同样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固废基 固化土 流动度 凝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槽砌块灌孔砌体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靓 许仲远 高翔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4-59,共6页
通过对开槽砌块灌孔砌体的抗剪试件的静力试验研究,了解了开槽砌块灌孔砌体的试件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开槽砌块灌孔砌体和普通灌孔砌块砌体相比,其抗剪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分析了影响灌孔砌块... 通过对开槽砌块灌孔砌体的抗剪试件的静力试验研究,了解了开槽砌块灌孔砌体的试件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开槽砌块灌孔砌体和普通灌孔砌块砌体相比,其抗剪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分析了影响灌孔砌块砌体抗剪强度的多种因素,并根据Hoffman准则以及现行的规范公式,建立了开槽砌块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公式,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建立了开槽与不开槽砌块灌孔砌体抗剪强度的统一表达式,结果表明,将其运用在不开槽砌块的抗剪强度的计算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 空心砌块 破坏机理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Sim仿真软件的匝道路面摩擦系数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晓明 刘泽宇 洪正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5,共9页
为了研究匝道路面的摩擦系数,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采用Car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匝道上的车-路模型;设计了不同速度下正常行驶及制动2种典型行驶工况,选取了评价车辆行驶状态的3个安全性指标——制动距离d、侧向偏移距离l、峰值附着系数μm... 为了研究匝道路面的摩擦系数,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采用Car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匝道上的车-路模型;设计了不同速度下正常行驶及制动2种典型行驶工况,选取了评价车辆行驶状态的3个安全性指标——制动距离d、侧向偏移距离l、峰值附着系数μmax,及3个舒适性指标——侧向加速度a y、横摆角速度ω及制动减速度(即纵向加速度)a x,确定了各指标阈值;根据仿真模拟试验获得的车辆行驶数据进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分析,得到了峰值附着系数μmax与车速V、坡度i的关系曲线;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匝道路面摩擦系数μ0进行拟合计算,得到了基于V-i二元因素的匝道路面摩擦系数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匝道路面摩擦系数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加且增幅不断加大,随着匝道坡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变化幅度较为稳定;拟合公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匝道路面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匝道 评价指标 抗滑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建设余泥渣土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展望
9
作者 孙晓辉 张明 +4 位作者 陈湘生 陈长卿 董紫君 陈佛赐 韩志豪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5年第6期678-687,I0008,I0009,共12页
为提升城市工程建设余泥渣土的绿色高效处理处置能力,探讨了城市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巨量余泥渣土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构建余泥渣土的物相分离-资源转化耦合理论方法,基于材料体系研发、工艺-技术-评估方法构建和智... 为提升城市工程建设余泥渣土的绿色高效处理处置能力,探讨了城市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巨量余泥渣土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构建余泥渣土的物相分离-资源转化耦合理论方法,基于材料体系研发、工艺-技术-评估方法构建和智能化装备开发,建立了余泥渣土的绿色高效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解决巨量余泥渣土的处理处置难题,指出余泥渣土的未来研究可在规模化处理处置、功能化工程利用和固废基先进材料研究3个层次开展.提出了余泥渣土基城市水土耦合利用概念,基于地聚物基固化-介孔功能化调控,将余泥渣土转化为透水、透气且具备催化、固碳和污染去除等功能的先进填筑材料,在处理处置余泥渣土的同时,产生水土污染治理的环境正效应.本研究可为工程建设余泥渣土处理处置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环境工程 固废资源化 余泥渣土 水土耦合利用 地聚物技术 智能化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测速的波浪破碎两相速度场测量方案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媛媛 梁书秀 +1 位作者 毕小奇 薛庆仁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1,共10页
针对波浪破碎试验中气泡区速度与水体速度无法同时测量的难题,基于实验室条件,搭建了粒子图像测速(PIV)和气泡图像测速(BIV)系统,采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对PIV测量精度和不同场景下BIV测量精度进行了细致的验证,并设计多种试验方案... 针对波浪破碎试验中气泡区速度与水体速度无法同时测量的难题,基于实验室条件,搭建了粒子图像测速(PIV)和气泡图像测速(BIV)系统,采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对PIV测量精度和不同场景下BIV测量精度进行了细致的验证,并设计多种试验方案以期实现BIV与PIV的同步耦合测量。试验结果表明,7W激光+后置灯的优化照明方案,其耦合测量的气泡区速度代表参数与标准BIV照明方案的结果误差小于5%,且耦合测量的气泡区下方水质点的速度曲线与标准PIV测量结果吻合,表明该改进方案满足PIV与BIV耦合测量的条件。本文实现的PIV与BIV耦合测量有利于优化测量和分析工作,减小破碎波浪重复生成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为大范围波浪破碎速度场的快速测量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气泡图像测速 波浪破碎 速度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密集系数的台阶松动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晋 陶铁军 +3 位作者 雷振 谢财进 田兴朝 何军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提高台阶松动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预测精度,减少由爆破振动引起的次生灾害事故,通过分析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了密集系数对爆破振动速度衰减的影响,基于量纲理论推导出考虑密集系... 为提高台阶松动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预测精度,减少由爆破振动引起的次生灾害事故,通过分析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了密集系数对爆破振动速度衰减的影响,基于量纲理论推导出考虑密集系数的多元非线性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并结合具体实际工程,对监测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密集系数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相较于两种经典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提高了9.99%和4.16%,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可为爆破工程设计提供指导,达到防控振动灾害的目的,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松动爆破 密集系数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荷载作用下灰岩和白云岩破坏机理研究
12
作者 贾健 陶铁军 +5 位作者 田兴朝 娄乾星 谢财进 何军 虞培忠 王志涛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1,共8页
为研究岩石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以西南地区常见的灰岩及白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镜扫描讨论岩石固体相及细观结构的差异性,基于岩石三轴试验系统及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开展静力学试验和动态冲击试验,分析岩石在... 为研究岩石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以西南地区常见的灰岩及白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镜扫描讨论岩石固体相及细观结构的差异性,基于岩石三轴试验系统及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开展静力学试验和动态冲击试验,分析岩石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灰岩与白云岩固体相物质成分及细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性;灰岩在静单轴压缩荷载下以剪切破坏为主,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呈现轴向劈裂破坏;白云岩在静单轴压缩荷载下以劈裂破坏为主,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呈压碎破坏形式;两类岩石的动态抗压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随应变率的增加显著增大且率相关性明显。岩石固体相及微观结构的差异性是导致其破坏机理不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电镜扫描 单轴压缩 冲击压缩 破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