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安杨家村乡村景观互适性转型探讨
- 1
-
-
作者
吴雷
雷振东
崔小平
郝晋伟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会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
-
出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60-65,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D11009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7M623325XB)
+2 种基金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18TD-013)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9JK0474)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项目(2018ECK004)。
-
文摘
西安杨家村作为秦岭北麓乡村景观的典型代表,处在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与秦陵遗产保护的双重格局中。文章基于杨家村现状乡村景观格局及其内在冲突分析,提出“生态—遗产”格局优化导向下的乡村景观互适性转型思路,并从双重保护、格局互融、视线协调、价值提升方面提出具体的转型策略和路径,以期指导该村乡村景观转型的实践,并为其他具有“生态—遗产”格局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景观转型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生态—遗产”格局
互适性转型思路
乡村景观转型
秦岭北麓乡村
-
Keywords
Ecology-heritage pattern
Mutual adaptation concept
Rural landscape transition
Village of northern Qinling Mountains foothill
-
分类号
TU984.1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公共空间治理下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研究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毛键源
孙彤宇
刘悦来
王润娴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
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分实验中心
四叶草堂
-
出处
《风景园林》
2021年第9期31-35,共5页
-
文摘
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复杂的多方利益相关者诉求,亟须构建多方协同的空间治理机制。针对当下中国社区更新中缺乏长效空间治理制度的问题,上海市率先探索社区规划师制度,尝试构建一种多方协同的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机制。以上海杨浦区、浦东新区、徐汇区的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首先综述全球各国社区规划师的公众参与制度探索,阐述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区参与式更新的双重创立语境,及其“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理念;其次重点分析杨浦区、浦东新区和徐汇区各自制度特征及成果;最后从管理体制、组织构架和内容实施3个层面归纳并提出当下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公共空间治理机制,展望下一步的发展愿景。
-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社区规划师
空间治理
微更新
社区更新
社区营造
公众参与
-
Keywords
public space
community planner
space governance
micro-regeneration
community renew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
分类号
TU986.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