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皖西大别山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坡面产流产沙与氮磷流失特征
1
作者
张艺
田昌园
+4 位作者
汪文
李嘉宁
汪军红
张晓霞
查同刚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0,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坡度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径流冲刷对坡面产流产沙和氮磷流失的影响,以期为皖西大别山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江子河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裸地、草地、茶园、林地和竹...
[目的]探究不同坡度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径流冲刷对坡面产流产沙和氮磷流失的影响,以期为皖西大别山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江子河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裸地、草地、茶园、林地和竹林)的15°和20°坡面进行野外原位放水冲刷试验,基于该区域多暴雨的特点,设置冲刷流量为9 L/min,以探究坡面产流产沙和养分流失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的响应。[结果]①在放水冲刷过程中,15°坡面产流稳定时,平均产流率表现为:裸地>茶园>草地>林地>竹林,20°坡面产沙率表现为:裸地>草地>茶园>林地>竹林;相较于15°,在20°坡面除裸地产流率有明显增加以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变化不明显;当坡面产沙稳定时,20°坡面产沙率略高于15°坡面,且均表现为:裸地>茶园>草地>竹林>林地;②20°坡面的TN,TP流失量相较于15°坡面流失量略有增加,在同一坡度条件下,TN,TP流失规律为:茶园>裸地>竹林>草地>林地。③整个冲刷过程中,径流对全氮贡献率较高,泥沙对全磷的贡献率相对较高。[结论]在皖西大别山区扩大竹林面积能有效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在面源污染防治中,应对茶园进行重点管理,以减少氮磷等养分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大别山
冲刷试验
坡面产流产沙
养分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凋落物-土壤养分对降雨再分配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龚世豪
查同刚
+3 位作者
张晓霞
张恒硕
高连炜
于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748-7759,共12页
降雨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但植被群落结构间存在的差异使其对凋落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以黄土区油松人工纯林、刺槐人工纯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山杨-辽东栎天然次生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冠对...
降雨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但植被群落结构间存在的差异使其对凋落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以黄土区油松人工纯林、刺槐人工纯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山杨-辽东栎天然次生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特征、凋落物储量、土壤有机碳(SOC)、总氮(STN)、总磷(STP)含量随林型的变化,分析了不同降雨分配特征对凋落物、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林分类型间降雨再分配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油松林、刺槐林、油松刺槐林、次生林累计穿透雨率分别为86.43%、85.37%、71.68%、64.77%,树干径流率为1.0%、1.6%、1.3%、3.2%,树冠截流率为12.48%、13.01%、27.00%、31.93%。(2)不同林分类型SOC、STN、STP以及凋落物养分释放效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天然次生林养分含量整体上高于人工林。(3)4种林分类型中,刺槐林的土壤C∶N最低,其它3种林分的土壤C∶N无显著差异;天然次生林的土壤N∶P和C∶P最高,油松林和刺槐林的土壤N∶P无显著差异。(4)穿透雨和林冠截流的变化能够影响土壤N、P组分和凋落物C、N、P元素释放率,但对土壤C组分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降雨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凋落物养分归还。天然次生林对改变降雨分配特征和土壤养分特征的潜力更大,自然恢复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再分配
土壤养分
养分释放
林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西大别山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坡面产流产沙与氮磷流失特征
1
作者
张艺
田昌园
汪文
李嘉宁
汪军红
张晓霞
查同刚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安徽省霍山县水务
局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小流域多要素空间格局优化技术”(2022YFF130300204)。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坡度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径流冲刷对坡面产流产沙和氮磷流失的影响,以期为皖西大别山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江子河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裸地、草地、茶园、林地和竹林)的15°和20°坡面进行野外原位放水冲刷试验,基于该区域多暴雨的特点,设置冲刷流量为9 L/min,以探究坡面产流产沙和养分流失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的响应。[结果]①在放水冲刷过程中,15°坡面产流稳定时,平均产流率表现为:裸地>茶园>草地>林地>竹林,20°坡面产沙率表现为:裸地>草地>茶园>林地>竹林;相较于15°,在20°坡面除裸地产流率有明显增加以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变化不明显;当坡面产沙稳定时,20°坡面产沙率略高于15°坡面,且均表现为:裸地>茶园>草地>竹林>林地;②20°坡面的TN,TP流失量相较于15°坡面流失量略有增加,在同一坡度条件下,TN,TP流失规律为:茶园>裸地>竹林>草地>林地。③整个冲刷过程中,径流对全氮贡献率较高,泥沙对全磷的贡献率相对较高。[结论]在皖西大别山区扩大竹林面积能有效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在面源污染防治中,应对茶园进行重点管理,以减少氮磷等养分的流失。
关键词
皖西大别山
冲刷试验
坡面产流产沙
养分流失
Keywords
Dabie Mountain
western Anhui Province
scouring test
slope runoff
sediment yield
nutrient loss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凋落物-土壤养分对降雨再分配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龚世豪
查同刚
张晓霞
张恒硕
高连炜
于洋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
局
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748-775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96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2501)。
文摘
降雨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但植被群落结构间存在的差异使其对凋落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以黄土区油松人工纯林、刺槐人工纯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山杨-辽东栎天然次生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特征、凋落物储量、土壤有机碳(SOC)、总氮(STN)、总磷(STP)含量随林型的变化,分析了不同降雨分配特征对凋落物、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林分类型间降雨再分配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油松林、刺槐林、油松刺槐林、次生林累计穿透雨率分别为86.43%、85.37%、71.68%、64.77%,树干径流率为1.0%、1.6%、1.3%、3.2%,树冠截流率为12.48%、13.01%、27.00%、31.93%。(2)不同林分类型SOC、STN、STP以及凋落物养分释放效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天然次生林养分含量整体上高于人工林。(3)4种林分类型中,刺槐林的土壤C∶N最低,其它3种林分的土壤C∶N无显著差异;天然次生林的土壤N∶P和C∶P最高,油松林和刺槐林的土壤N∶P无显著差异。(4)穿透雨和林冠截流的变化能够影响土壤N、P组分和凋落物C、N、P元素释放率,但对土壤C组分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降雨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凋落物养分归还。天然次生林对改变降雨分配特征和土壤养分特征的潜力更大,自然恢复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
关键词
降雨再分配
土壤养分
养分释放
林分类型
Keywords
rainfall redistribution
soil nutrients
nutrient release
stand type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皖西大别山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坡面产流产沙与氮磷流失特征
张艺
田昌园
汪文
李嘉宁
汪军红
张晓霞
查同刚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凋落物-土壤养分对降雨再分配变化的响应
龚世豪
查同刚
张晓霞
张恒硕
高连炜
于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