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律建党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春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7,共6页
用铁的纪律来建设党,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利器和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是党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法宝。延安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就辉煌,这与党加强自身建设,用铁的纪律把党员干部锤炼成钢铁战士密切相关。总结延安时期我们党... 用铁的纪律来建设党,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利器和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是党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法宝。延安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就辉煌,这与党加强自身建设,用铁的纪律把党员干部锤炼成钢铁战士密切相关。总结延安时期我们党加强纪律建党的历史经验,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党的纪律 纪律建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陕西杨凌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遇春 程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79-83,共5页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初具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并不能满足当前培训新型农民和职业化农民的需要,因此亟需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理论。在杨凌示范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社区化教育的思想和虚拟培训组织理论以及成立农民...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初具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并不能满足当前培训新型农民和职业化农民的需要,因此亟需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理论。在杨凌示范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社区化教育的思想和虚拟培训组织理论以及成立农民职业教育非营利性组织的视角出发,构建出政府、学校、企业及民间非营利组织全面参与,以促进农民提升致富本领、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该模式在实施中要创新管理体制,注重培育民间非营利职教组织和涉农职教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地化培训模式 杨凌示范区 虚拟培训组织 职业化农民 非营利性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以乡镇干部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程伟 杨文翔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9期20-22,共3页
在明确农村基层干队伍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乡镇干部有效履行岗位职责需要表现出的关键行为进行抽象,构建包括5个维度和17个能力要素在内以乡镇干部为代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提... 在明确农村基层干队伍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乡镇干部有效履行岗位职责需要表现出的关键行为进行抽象,构建包括5个维度和17个能力要素在内以乡镇干部为代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农村基层干部 乡镇干部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的地位与作用——基于分类培训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程伟 陈遇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5-68,共4页
在对职业农民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以职业农民岗位分类与职级标准为基础的分类培训是对当前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此,要明确职业院校、职业农民分类及其岗位职责标准、职业农民培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打破当前职业农民培养的弊端... 在对职业农民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以职业农民岗位分类与职级标准为基础的分类培训是对当前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此,要明确职业院校、职业农民分类及其岗位职责标准、职业农民培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打破当前职业农民培养的弊端,而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发挥其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农民 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 分类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基于分类培训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程伟 陈遇春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9期25-28,共4页
当前,全社会对培育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但是究竟如何培养职业农民,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还面临很大挑战。现有的所谓职业农民培育大多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和以前的农民培训并... 当前,全社会对培育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但是究竟如何培养职业农民,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还面临很大挑战。现有的所谓职业农民培育大多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和以前的农民培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对职业农民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以职业农民岗位分类与职级标准为基础的分类培训是对当前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要明确职业院校、职业农民分类及其岗位职责标准、职业农民培育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打破当前职业农民培育的弊端,而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发挥其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农民 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 分类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干部教育课程更新模式与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文翔 李瑞芳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之一是通过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建立科学的课程更新机制来使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因此,如何形成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更新模式与机制,是解决培训内容联系实...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之一是通过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建立科学的课程更新机制来使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因此,如何形成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更新模式与机制,是解决培训内容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的根本方法和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教育 指导原则 更新模式 更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对策——以陕西省延安市调查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程伟 何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211-213,237,共4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对陕西省延安市350个专业大户、84个家庭农场主、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负...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对陕西省延安市350个专业大户、84个家庭农场主、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9个龙头企业负责人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如下特征: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和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路径和发展对策建议,明确了要重点扶持的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张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内容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
8
作者 王成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6,共3页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干部院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抓住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个核心问题,明确学院科学发展战略。增强...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干部院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抓住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个核心问题,明确学院科学发展战略。增强问题意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干部学院 战略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有关职业农民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44
9
作者 程伟 张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67-71,共5页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淡漠和跳出农门的愿望日益强烈,"明天谁来种地"的现实拷问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引发对职业农民培养问题的热议。文章从职业农民的内涵界定、培养职业农民的国际...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淡漠和跳出农门的愿望日益强烈,"明天谁来种地"的现实拷问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引发对职业农民培养问题的热议。文章从职业农民的内涵界定、培养职业农民的国际经验、培养职业农民的国家政策演进、培养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和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及培养路径选择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国内职业农民研究有一个全景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农民 政策演进 培养模式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基于村落终结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伟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1114-11116,共3页
以河南Z村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从村落终结的视角出发,从村落社会交往、村落权利的重构两个方面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社交中心普遍出现外移现象,已经超出农村"熟人社会"的范... 以河南Z村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从村落终结的视角出发,从村落社会交往、村落权利的重构两个方面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社交中心普遍出现外移现象,已经超出农村"熟人社会"的范围,促使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序格局"被打破;他们主动参与村落权利的建构过程,表现出更多的政治热情和对现代民主观念的践行;农民工返乡创业既加速了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和传统农民的分化,也是实现农民自身终结与村落终结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社会变迁 村落终结 权利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考与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驰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第5期4-6,共3页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其对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特别是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拓展同世界各国尤其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具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其对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特别是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拓展同世界各国尤其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陕甘宁革命老区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提高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地方百姓,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老区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服务与领导群众的辩证思考——基于“文化下乡”历史经验的分析
12
作者 赵春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第8X期10-12,共3页
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而言,"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堪称新时期极为重要的党内政治训练,因此,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作为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日益深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历... 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而言,"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堪称新时期极为重要的党内政治训练,因此,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作为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日益深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历史经验的考察和实践工作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考 政治训练 教育实践 政治生活 路线教育 文化下乡 领导干部 延安时期 《毛泽东选集》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锡五审判方式中的群众工作方法
13
作者 李轲轲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第10X期59-60,共2页
随着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陕甘宁边区逐渐进入相对和平时期。阶级关系的调整、干部办事不公乃至侵犯群众利益、大量移民进入边区等因素使民间纠纷增多。为解决群众上访、诉讼问题,在高等法院隶属边区政府领导的... 随着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陕甘宁边区逐渐进入相对和平时期。阶级关系的调整、干部办事不公乃至侵犯群众利益、大量移民进入边区等因素使民间纠纷增多。为解决群众上访、诉讼问题,在高等法院隶属边区政府领导的政权结构下,边区政府决定在各分区成立高等法院分庭,各区专员兼任分庭庭长。陕甘苏维埃革命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时任陇东分区专员的马锡五因此兼任陇东分庭的庭长,集行政、司法权力于一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锡五 审判方式 边区政府 分庭 高等法院 工作方法 侵犯群众利益 干部工作 司法权力 诉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