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凤仁 李洪霞 赵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3期297-298,共2页
为了争取与国际康复医学教育接轨,我院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探索,重新制订了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优化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善与修订了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进行了教学方... 为了争取与国际康复医学教育接轨,我院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探索,重新制订了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优化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善与修订了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本科教育 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 课程 教学方法 师资 教育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阶段考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洪霞 张凤仁 +2 位作者 赵扬 郭辉 张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2期190-191,共2页
为了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评价作用,促进康复治疗学专业规范、快速地发展,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通过多年的考试实践,建立了专业课系列试题库,形成了见习考试方法和毕业实习综合考评模式,构建了临床阶段考试体系。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临床考试体系 构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洪霞 张凤仁 +3 位作者 赵扬 张琦 吴葵 曹丽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97-899,共3页
我院在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中,理论课分别采取讲授与示教相结合、启发式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见习课重点使用了演示与操作相结合、参与式临床实践法等教学法;生产实习运用了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教学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优... 我院在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中,理论课分别采取讲授与示教相结合、启发式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见习课重点使用了演示与操作相结合、参与式临床实践法等教学法;生产实习运用了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教学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优化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临床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合作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果与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凤仁 李洪霞 +1 位作者 王淑茗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85-786,共2页
在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援助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康复治疗学本科(PT、OT)专业,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编写了中国第一套康复治疗学(PT、OT)专... 在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援助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康复治疗学本科(PT、OT)专业,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编写了中国第一套康复治疗学(PT、OT)专业教材,培养了一批康复治疗学专业课教师,增添了教学设备,改善了教学条件,为我国康复医学教育提供了一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教育 人才培养 国际合作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国际课程认证背景下物理治疗专业教改初探——以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琦 李洪霞 马婷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0-1484,共5页
本文详细介绍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国际课程认证背景下,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物理治疗专业教育认证的意义,分析物理治疗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教改的必然趋势,并提出基于WCPT教育专业认证的物理治疗课程体系的持续改革方案以及... 本文详细介绍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国际课程认证背景下,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物理治疗专业教育认证的意义,分析物理治疗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教改的必然趋势,并提出基于WCPT教育专业认证的物理治疗课程体系的持续改革方案以及改革的具体措施,其最终目的是大幅度提高物理治疗专业人才的素质,以达到WCPT教育认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 国际课程认证 物理治疗专业教育 核心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康复医学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洪霞 张凤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教育 康复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1
7
作者 张凤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 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学专业系列试题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洪霞 张凤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0期995-996,共2页
为了加强康复治疗学特色专业建设,促进教育测量水平的提高,组织开展了试题库建设的研究工作,建立15门康复专业课程共计约10000题的系列试题库。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试题库建设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学德育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扬 张凤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5-996,共2页
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已逐步成为医学院校的重要工作。针对康复医学本科教育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康复医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德育教育所面临的新方法,以及康复医学德育教育的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 医学生 康复医学 德育教育 道德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全国认知障碍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报名通知
10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9-439,共1页
认知康复是各种脑损伤(如脑卒中、脑外伤、老年性痴呆、脑瘫)康复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评定科开展认知康复的十几年间,承担其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病例和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承担多项国家级、... 认知康复是各种脑损伤(如脑卒中、脑外伤、老年性痴呆、脑瘫)康复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评定科开展认知康复的十几年间,承担其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病例和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承担多项国家级、部级、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为了满足各单位亟待开展认知康复的需求,我们将举办第7届全国认知障碍评定与康复技术培训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技术 认知障碍 培训班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认知康复 教学经验 老年性痴呆 康复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洪霞 张凤仁 刘劲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8-600,共3页
为了规范新建的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首都医科大学与其所属的康复医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共同组织搭建了新的专业建设平台,形成医工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培养方案设计、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和国... 为了规范新建的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首都医科大学与其所属的康复医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共同组织搭建了新的专业建设平台,形成医工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培养方案设计、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和国际认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与探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肢矫形工程 专业建设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键 洪毅 +2 位作者 董浩 张宪娣 姜树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054-1055,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人BMSC,采用含神经节苷脂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的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人BMSC,采用含神经节苷脂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的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结果神经节苷脂诱导培养6h后,细胞表现为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和NF呈阳性表达。结论神经节苷脂可在体外诱导人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神经节苷脂 诱导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对健康青年男性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越 朱悦彤 +4 位作者 王紫敏 胡春英 黄秋晨 孟丽君 刘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或等张肌肉训练对健康成年男性动、静态平衡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男生12例(20~29岁),分别在未干预状态下,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踝关节屈伸等张收缩后,采用动...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或等张肌肉训练对健康成年男性动、静态平衡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男生12例(20~29岁),分别在未干预状态下,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踝关节屈伸等张收缩后,采用动静态平衡测试仪测量稳定支持面单腿闭眼站立和不稳定支持面单腿睁眼站立下的平衡分数,测量10米步行时间,并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结果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后,被试的平衡分数、10米步行时间和TUGT均最少(F>18.941,P<0.01)。结论相比于等张收缩训练,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可更有效提升动、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等张收缩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