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结合案例学习法在康复治疗学骨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王飞 王安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培养康复治疗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方法将五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实习学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案例学习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在实习中使用CBL,通过典型疾病的... 目的培养康复治疗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方法将五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实习学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案例学习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在实习中使用CBL,通过典型疾病的诊治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治技能;通过PBL帮助学生回顾相关基础知识,将基础知识融于临床实践中。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t>6.235, P<0.001)。结论 CBL和PBL相结合适用于康复治疗学骨科实习教学,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学习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 康复治疗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杜雁 王安庆 +1 位作者 刘克敏 崔寿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矫形器在骨关节损伤与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1992~2006年本院骨科应用各类矫形器辅助治疗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应用矫形器辅助处理的患者均获得了预期效果,对疗效比较满意。结论矫形器是骨与关... 目的探讨矫形器在骨关节损伤与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1992~2006年本院骨科应用各类矫形器辅助治疗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应用矫形器辅助处理的患者均获得了预期效果,对疗效比较满意。结论矫形器是骨与关节功能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器 康复 骨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新祚 亓攀 +2 位作者 晋陶然 刘克敏 刘四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530,共6页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A组)和20例接受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A组)和20例接受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术后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2组患者均进行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结果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P<0.05)。术后第1~3天,B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A组(P<0.05)。术后12~48 h,B组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术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但2组比较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且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均可有效改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但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可减轻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和术后炎症反应,有利于加快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髓内钉 早期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截肢者临床及康复特征对其预后影响的系统综述
4
作者 张皓媛 田罡 +6 位作者 李雪峰 李鸿江 闵红巍 唐鹏 张睿 顾蕊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1290,共10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截肢者不同临床及康复特征对其预后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8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截肢者不同临床及康复特征对其预后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8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和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纳入中等质量以上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涉及研究对象9239例,其中中文3篇,英文14篇;纳入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主要来源于康复医学、骨科学、运动医学、残疾研究等领域;发表时间在1998年至2023年。糖尿病足截肢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及康复特征包括截肢水平、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社会参与等)、心理状况(焦虑、抑郁等)、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疼痛、假肢使用及步行能力等)。这些特征会影响糖尿病足截肢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再截肢和死亡。结论截肢水平、社会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均是导致糖尿病足截肢者预后不良的重要临床及康复特征因素,控制上述因素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截肢者的再截肢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促进其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预后 生活质量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不同部位骨折致膝关节僵直特点分析及早期康复疗效 被引量:41
5
作者 崔志刚 刘四海 +3 位作者 薛祖军 韩新祚 冯建璞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分析股骨远端(DF)、胫骨近端(TP)和髌骨骨折(PF)致膝关节僵直(KS)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DF、TP和PF后膝关节僵直患者70例。结果康复前各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F=1.671,P=0.196;经8周康复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比较:F=... 目的分析股骨远端(DF)、胫骨近端(TP)和髌骨骨折(PF)致膝关节僵直(KS)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DF、TP和PF后膝关节僵直患者70例。结果康复前各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F=1.671,P=0.196;经8周康复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比较:F=19.264,P=0.000。组间LSD法比较:DF组vsTP组、DF组vsPF组均P=0.000,TP组vsPF组P=0.114。结论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直的疗效受原始骨折部位的影响,股骨远端骨折康复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骨折 膝关节僵直 股骨 胫骨 髌骨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四海 王飞 +4 位作者 韩新作 崔志刚 亓攀 闵红巍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受初次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A组(n=40)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B组(n=40)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炎症...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受初次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A组(n=40)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B组(n=40)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评分。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410,P>0.05)。术后12~48 h,两组疼痛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300,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B组为2.5%,无显著性差异(χ2=0.346,P>0.05)。B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t>4.863,P<0.001)。两组手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加(t>6.099,P<0.001),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KA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不影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情况,但不放置引流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促使患者尽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清除剂预防创伤性异位骨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闵红巍 刘克敏 +3 位作者 顾蕊 徐峰 韩新祚 亓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比较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和静脉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创伤性异位骨化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 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SAIDs组、自由基清除剂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2只。建立创伤性异位骨化模型,NSAIDs组、自由基清... 目的比较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和静脉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创伤性异位骨化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 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SAIDs组、自由基清除剂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2只。建立创伤性异位骨化模型,NSAIDs组、自由基清除剂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予口服吲哚美辛、静脉注射依达拉奉以及联合应用两药,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共用药4周。分别于术后8周、12周行X线检查,观察各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术后8周、12周,NSAIDs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33.3%和41.7%,自由基清除剂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43%和45.8%,联合治疗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29.2%和37.5%,对照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70.8%和75%。各治疗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各治疗组之间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地预防异位骨化形成,其效果与NSAIDs相当。两者不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异位骨化 自由基清除剂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松解术后康复治疗中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任自刚 王强 +2 位作者 王增春 刘海泉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76-1177,共2页
目的比较股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对膝关节松解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松解术患者60例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B组20例。A组行股神经留置导管,B组行硬膜外留置导管。术后12 h、24 h3、6 h4、8 h,行被动运动康... 目的比较股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对膝关节松解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松解术患者60例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B组20例。A组行股神经留置导管,B组行硬膜外留置导管。术后12 h、24 h3、6 h4、8 h,行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然后行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在治疗前留置导管中注射2%利多卡因进行阻滞。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对治疗中疼痛进行VAS评分,并记录从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结束到进行主动运动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比较两组副作用(低血压、恶心)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被动运动康复治疗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A组从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结束到进行主动运动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A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松解术后镇痛效果明确,可以更早地进行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是膝关节松解术后康复治疗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膝关节松解术 被动运动康复治疗 主动运动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临床康复护理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克聪 崔崇萍 +2 位作者 范静宇 孙海燕 张宝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外固定架(EFDs)技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标准方法之一,笔者回顾性总结了2003~2005年应用EFDs技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46例的护理经验,强调心理康复护理在EFDs治疗的全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骨折 外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及早期康复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飞 王安庆 +4 位作者 刘克敏 唐涛 刘四海 崔志刚 崔寿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及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均采用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未发生深部感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无病例死...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及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均采用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未发生深部感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无病例死亡,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疗效优16例,良11例,中4例。结论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有效的技术,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治疗是骨盆骨折外固定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外固定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创伤后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飞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4,共4页
膝关节创伤后周围组织,包括关节囊、滑膜、关节软骨、半月板等,均能产生炎症介质,这就提示膝关节创伤后疼痛及僵直与其局部的炎症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有关。这些炎性细胞因子中有促进和加速炎症反应的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 膝关节创伤后周围组织,包括关节囊、滑膜、关节软骨、半月板等,均能产生炎症介质,这就提示膝关节创伤后疼痛及僵直与其局部的炎症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有关。这些炎性细胞因子中有促进和加速炎症反应的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环氧酶等。本文介绍膝关节创伤后周围组织部分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膝关节 炎性细胞因子 肌肉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形器在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崔志刚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肘关节僵直是肘关节创伤或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软组织是导致肘关节僵直的主要原因。矫形器利用蠕变或应力松弛原理增加关节被动活动度(ROM),在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矫形器应遵循基本的设计和应用原则。临床经验和... 肘关节僵直是肘关节创伤或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软组织是导致肘关节僵直的主要原因。矫形器利用蠕变或应力松弛原理增加关节被动活动度(ROM),在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矫形器应遵循基本的设计和应用原则。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应用方案,矫形器能有效改善创伤后肘关节僵直的R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器 肘关节粘连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伤截肢患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克聪 孙海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7期640-641,共2页
关键词 地震 截肢 护理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扭伤后Ⅰ型骨挫伤的转归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克敏 徐建民 韩新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01-503,F0003,共4页
目的探索轻度膝关节扭伤后Ⅰ型骨挫伤的临床转归及其意义。方法2005年9月~2008年7月共有23例门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采用石膏固定膝关节4~6周治疗,并前瞻性随访其临床症状和MRI。结果18例获平均24个月随访,平均3个月时骨挫伤明显消退,... 目的探索轻度膝关节扭伤后Ⅰ型骨挫伤的临床转归及其意义。方法2005年9月~2008年7月共有23例门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采用石膏固定膝关节4~6周治疗,并前瞻性随访其临床症状和MRI。结果18例获平均24个月随访,平均3个月时骨挫伤明显消退,6.7个月时完全消退;约4.8个月时膝关节疼痛不适症状基本缓解;9例45岁以上患者中2年以上随访时5例仍诉膝关节疼痛不适。结论轻度膝扭伤可引起骨挫伤,应予足够的制动,以免病变加重;对于中老年患者,扭伤后骨挫伤可能是膝骨关节炎的触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扭伤 骨挫伤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闵红巍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254,共2页
临床将踝关节扭伤后无骨折脱位,反复出现踝关节前外侧肿痛称为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为慢性踝关节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 踝关节 前外侧撞击综合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周围异位骨化与关节功能康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关节周围异位骨化是关节创伤、中枢神经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与关节功能康复关系密切。本文旨在结合临床实践,通过综述文献,探讨关节周围异位骨化的概念、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其与关节功能康复的关系。
关键词 关节 异位骨化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下肢截肢及其功能康复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
17
作者 顾蕊 田罡 +4 位作者 黄秋晨 刘克敏 闵红巍 冯建璞 王安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3-758,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下肢截肢及其康复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阐述儿童截肢的原因及截肢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下肢截肢儿童51例,分析截肢原因与截肢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创伤性截肢占58.82%,... 目的分析儿童下肢截肢及其康复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阐述儿童截肢的原因及截肢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下肢截肢儿童51例,分析截肢原因与截肢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创伤性截肢占58.82%,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70%);疾病性截肢占41.18%,主要原因为先天性肢体畸形(80.95%)。创伤性截肢后发生残端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预期更高(P<0.05);疾病性截肢后发生残端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预期更低(P<0.05)。结论交通事故是儿童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特征是不良残端发生率高,主要原因是软组织异常,大部分病例需要通过残端修整术改善不良残端而达到装配假肢恢复行走的目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儿童疾病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往往经历长期的保肢治疗后仍不能避免截肢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儿童 康复 流行病学 非理想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损伤康复患者关节功能与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卓燕玲 刘四海 +3 位作者 韩新作 崔志刚 王飞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探索社会-心理因素对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骨科关节功能康复患者64例,根据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评分分为焦虑组和无焦虑组,以及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所有患者常规行关节功能初、中... 目的探索社会-心理因素对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骨科关节功能康复患者64例,根据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评分分为焦虑组和无焦虑组,以及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所有患者常规行关节功能初、中、末期评定,同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 (WHO-DAS 2.0)进行评定。关节功能评分与SCL-90、WHO-DAS 2.0评分间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和无抑郁组间关节功能初期和末期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t|> 2.106, P <0.05)。关节功能初期评分与SCL-90人际交往因子分呈负相关(r=-0.257, P <0.05),关节功能末期评分与WHO-DAS 2.0中的维度1(r=-0.257)和维度4(r=-0.278),SCL-90总分(r=-0.263)、人际交往(r=-0.328)和敌对(r=-0.385)因子分呈负相关(P <0.05);关节功能改善分与WHO-DAS 2.0维度1评分呈负相关(r=-0.249, P <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关节功能有关,应探索将社会-心理评估纳入关节功能康复三期评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损伤 焦虑 抑郁 康复评定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动力障碍及康复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蒋倩如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了解肩胛动力障碍的病因、临床评估和分型,以及肩胛动力障碍康复方法。方法调查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相关内容。结果和结论总结了肩胛动力障碍的临床评估和分型。肩胛动力障碍可继发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盂肱关节不... 目的了解肩胛动力障碍的病因、临床评估和分型,以及肩胛动力障碍康复方法。方法调查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相关内容。结果和结论总结了肩胛动力障碍的临床评估和分型。肩胛动力障碍可继发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盂肱关节不稳、肩锁关节损伤、投掷肩、冻结肩等,肩胛运动训练可进一步改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肩胛动力障碍 运动学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ffa病与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赖海芳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Hoffa病继发于髌下脂肪垫炎症和/或撞击,其临床特点是膝前痛。髌下脂肪垫内丰富的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疼痛可能是Hoffa病疼痛机制之一。本文就Hoffa病与髌下脂肪垫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HOFFA病 髌下脂肪垫 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