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脑卒中患者小腿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忆 李雪梅 +3 位作者 张皓 芦海涛 冯冰 王艺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脑卒中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进行康复评定的价值。方法 2018年至2019年,脑卒中后单侧下肢运动障碍住院患者32例,于康复治疗前后,对患者双侧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行超声二维测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脑卒中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进行康复评定的价值。方法 2018年至2019年,脑卒中后单侧下肢运动障碍住院患者32例,于康复治疗前后,对患者双侧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行超声二维测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剪切波速度(SWV)以及跟腱(比目鱼肌肌腱)长度和厚度。结果治疗前,患侧跟腱和小腿三头肌SWV较健侧增高(t> 2.426, P <0.05);患侧跟腱长度较健侧显著增加(t=11.801, P <0.001);治疗后,患侧小腿三头肌SWV减低(t> 2.447, P <0.05);患侧跟腱长度显著缩短(t=8.577, P <0.001)。结论康复治疗可降低脑卒中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可用于评价跟腱和小腿三头肌弹性特征,指导脑卒中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剪切波弹性成像 跟腱 小腿三头肌 康复评定 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不同黏度食物时健康成年人舌运动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武静芳 李雪梅 +1 位作者 袁永学 李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应用B/M型超声研究健康成年人吞咽不同体积和黏度食物时的舌体运动。方法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4月15日,于北京博爱医院行超声检查的健康成年人中,招募61例完成5 mL水、15 mL水、5 mL半流食酸奶和5 mL固体酸奶吞咽任务,使用B/M型超... 目的应用B/M型超声研究健康成年人吞咽不同体积和黏度食物时的舌体运动。方法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4月15日,于北京博爱医院行超声检查的健康成年人中,招募61例完成5 mL水、15 mL水、5 mL半流食酸奶和5 mL固体酸奶吞咽任务,使用B/M型超声分别记录舌运动Ⅰ期时间、Ⅱ期时间、最大运动幅度和最大运动速度。结果吞咽5 mL水时,舌运动Ⅰ期时间最短(|Z|>3.871,P<0.001),Ⅱ期时间短于吞咽15 mL水和吞咽5 mL半流食酸奶时(|Z|>2.61,P<0.001)。吞咽15 mL水时,舌运动最大幅度最大(|Z|>8.888,P<0.001)。执行4种吞咽任务时,舌运动最大速度无显著性差异(χ2=0.833,P>0.05)。结论食物的体积和黏度能影响吞咽时的舌运动。B/M型超声是一种方便、无辐射、经济的评估吞咽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运动 吞咽功能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椎注射技术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任伟靖 王方永 +3 位作者 洪毅 郭忆 宋明洁 谭依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7-1032,共6页
腰背部疼痛常常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小关节病变等引起,是目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使用腰椎注射技术来治疗腰背部疼痛,以往多在无影像设备引导的情况下进行,随着临床对安全性和科学性要求的提高,腰椎注射逐渐开始在... 腰背部疼痛常常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小关节病变等引起,是目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使用腰椎注射技术来治疗腰背部疼痛,以往多在无影像设备引导的情况下进行,随着临床对安全性和科学性要求的提高,腰椎注射逐渐开始在影像学的引导下进行.目前在临床上腰椎注射常在X线或CT引导下进行,但由于超声有诸多的优点,比如操作便捷、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接受的辐射量、穿刺整个过程实时可见等,因此逐渐在临床上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关节病变 腰背部疼痛 注射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辐射量 医护人员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宏炜 刘璐 +4 位作者 李军 冯冰 杨德刚 冯雨桐 杜良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连续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为对象,选取其中创伤性截瘫康复早期患者进行回顾,收集临床信息、下肢静脉彩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 目的回顾分析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连续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为对象,选取其中创伤性截瘫康复早期患者进行回顾,收集临床信息、下肢静脉彩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统计分析DVT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创伤性截瘫康复早期患者269例,有下肢DVT形成62例(23.0%),其中50例发生于下肢远端(80.6%),28例为双下肢同时发生(45.2%)。<14岁患者未见下肢DVT形成(31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imer升高(OR=1.348,95%CI 1.193~1.525)、高龄(OR=3.450,95%CI 1.372~8.674)、男性(OR=2.872,95%CI 1.095~7.533)和患有糖尿病(OR=5.319,95%CI 1.094~25.872)是该人群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创伤性截瘫患者在康复早期下肢DVT形成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在下肢远端,两侧同时发生多见。儿童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D-dimer升高、高龄、男性和患有糖尿病是该人群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多普勒超声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脊髓损伤后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忆 李雪梅 张红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同期35例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肺栓塞组中,36例脊髓损伤患者,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同期35例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肺栓塞组中,36例脊髓损伤患者,15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4例非脊髓损伤患者,9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脊髓损伤患者与非脊髓损伤患者相比,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5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组与对照组相比,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肺栓塞组中,3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11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3例慢性肺栓塞患者,10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两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栓塞组中,31例检出股静脉瓣反流和小腿肌肉间静脉扩张,检出率51.7%;对照组8例检出,检出率22.9%。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肺栓塞患者与非脊髓损伤肺栓塞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无明显差别,但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对肺栓塞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芦海涛 郭忆 +1 位作者 王艺铮 崔利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的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2019年1月至10月,脑卒中后屈腕和屈指肌痉挛的住院患者30例,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测量前臂屈肌群桡侧腕屈肌(FCR)、尺侧腕屈肌(FCU)、指浅屈肌(FDS)和指深...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的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2019年1月至10月,脑卒中后屈腕和屈指肌痉挛的住院患者30例,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测量前臂屈肌群桡侧腕屈肌(FCR)、尺侧腕屈肌(FCU)、指浅屈肌(FDS)和指深屈肌(FDP)剪切波速度(SWV),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屈腕和屈指肌张力。结果患侧和健侧各肌肉SWV在牵伸位时均显著高于放松位(|Z|>3.844,P<0.001);牵伸位时,患侧各肌肉SWV显著高于健侧(|Z|>3.593,P<0.001);牵伸位与放松位SWV差值比较,患侧各肌肉明显高于健侧(t>3.199,P<0.01);各肌肉牵伸位平均SWV与屈腕MAS评分显著相关(r=0.605,P<0.001);指浅屈肌和与指深屈肌牵伸位平均SWV与屈指MAS评分明显相关(r=0.540,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定量评价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群内不同肌肉的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上肢 超声弹性成像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雪梅 胡胜军 +2 位作者 武静芳 郭亿 刘宇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72-673,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临床怀疑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老年腹痛患者进行肠系膜上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血管CT(CTA)对照。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例,均经手术证实;...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临床怀疑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老年腹痛患者进行肠系膜上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血管CT(CTA)对照。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例,均经手术证实;肠系膜上动脉狭窄(>70%)22例,其中4例与DSA或CTA不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但不能仅凭血流速度来判定血管有无狭窄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肠系膜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超声在脑卒中后声带麻痹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武静芳 李雪梅 袁永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6-770,共5页
目的观察喉部超声临床评价脑卒中患者声带麻痹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脑卒中后出现声音嘶哑的患者41例,完成喉部超声检查后立即行喉镜检查,观察声带在平静呼吸状态和患者发/a/音时,声带位置,声带内收、外展运动,进行声带运... 目的观察喉部超声临床评价脑卒中患者声带麻痹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脑卒中后出现声音嘶哑的患者41例,完成喉部超声检查后立即行喉镜检查,观察声带在平静呼吸状态和患者发/a/音时,声带位置,声带内收、外展运动,进行声带运动分级,Ⅱ级以上为声带麻痹.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82个侧别中,两种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的78侧,符合率95.1%;不一致主要出现在双侧声带麻痹患者中,共2例.1例喉镜提示声带右侧Ⅲ级、左侧Ⅱ级,超声提示右侧Ⅲ级、左侧Ⅰ级;1例喉镜提示声带右侧Ⅲ级、左侧Ⅱ级,超声提示右侧Ⅱ级、左侧Ⅲ级.以喉镜诊断为金标准,超声诊断特异性97.1%,敏感性85.7%;Kappa值为0.911,P<0.001.结论喉部超声可以用于评价脑卒中引起的声带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声带麻痹 喉部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雪梅 胡胜军 +2 位作者 郭亿 刘宇双 武静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68-469,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脊柱脊髓先天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MRI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所见与MRI和手术所见一致率约86%(31/36)。结论超声在儿童脊...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脊柱脊髓先天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MRI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所见与MRI和手术所见一致率约86%(31/36)。结论超声在儿童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诊断,特别是评估脊髓血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脊柱发育异常 脊柱超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的可行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伟靖 王方永 +2 位作者 洪毅 郭忆 宋明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0-554,共5页
目的观察猪标本超声引导下腰椎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取来自2只巴马小型猪的L1-6节段脊柱及椎旁部分组织,分别在双侧L1-2、L2-3、L3-4、L4-5、L5-6椎间孔完成超声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穿刺,应用腰椎X线片和CT检测穿... 目的观察猪标本超声引导下腰椎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取来自2只巴马小型猪的L1-6节段脊柱及椎旁部分组织,分别在双侧L1-2、L2-3、L3-4、L4-5、L5-6椎间孔完成超声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穿刺,应用腰椎X线片和CT检测穿刺针位置;大体观察穿刺针入路和针尖位置,记录穿刺针皮肤入针点与后正中线距离、入针深度和入针角度,并进行左右对比。结果穿刺成功率95%(19/20),其中穿刺针针尖位于椎间孔下缘、腹侧、中央区和旁中央区的占80%(16/20)。成功穿刺时,左右侧穿刺针皮肤入针点与后正中线距离、入针深度、入针角度无显著性差异(|t|<1.475,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穿刺有较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