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控制康复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晨 刘志忠 +2 位作者 谢家兴 张海青 白志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76-1479,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对某三甲康复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开展MDROs目标性监测,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完善工作,并对三年MDROs检出率、MDROs防控知识知晓率、医生开具隔离... 目的探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对某三甲康复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开展MDROs目标性监测,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完善工作,并对三年MDROs检出率、MDROs防控知识知晓率、医生开具隔离医嘱率和护士消毒隔离措施执行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PDCA质量管理持续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χ^2〉3.922,P〈0.05),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8.775,P=0.071);2015年MDROs防控知识知晓率、医生开具隔离医嘱率和护士消毒隔离措施执行率均显著提高(χ^2〉399.17,P〈0.001)。结论 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在康复医院MDROs预防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 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肺适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寿霖 刘杰 +4 位作者 林伟 张焱 张京 陈思远 雒生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肺适能(CR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6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3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指...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肺适能(CR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6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3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指标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VO2峰值(VO2peak)、每分钟通气量(VE)和无氧阈值(VAT)。应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血清10g(hs-CRP)与VOapeak(r=-0.697,P〈0.001)、VE峰值(VEpeak,r=-0.425,P〈0.01)、VO2peak/kg(r=-0.561,P〈0.001)、VAT(r=-0.726,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0.264,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283,P=0.005)和log(hs—CRP)(β=-0.516,P=0.000)是VO2peak降低的危险因素;年龄(β=-0.323,P=0.003)、体质指数(BMI,β=-0.265,P=0.014)和log(hs—CRP)(β=-0.547,P=0.000)是VO2peak/kg降低的危险因素;年龄(β=-0.206,P=0.048)和log(hs-CRP)(β=-0.515,P=0.000)是VAT降低的危险因素,而其中log(hs-CRP)是CRF降低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hs—CRP与CRF、LVEF呈负相关性。血清hs—CRP可能是反映CRF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摄氧效率斜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寿霖 孟申 +8 位作者 刘杰 林伟 张焱 张京 林亚静 陈思远 王国栋 雒生杰 杨祖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摄氧效率斜率(OUE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4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摄氧量(VO2)...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摄氧效率斜率(OUE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4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摄氧量(VO2)、每分通气量(VE)。采用对数曲线拟合的方法 ,建立回归方程:VO2=a×lgVE+b,计算a为OUES值。应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血清lg(hs-CRP)与OUES75(r=-0.506,P<0.001)、OUES100(r=-0.567,P<0.001)、LVEF(r=-0.286,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g(hs-CRP)(β=-0.374,P=0.006)、身高(β=-1.854,P=0.036)、体重(β=-5.033,P=0.034)是OUES75降低的危险因素;lg(hs-CRP)(β=-0.396,P=0.003)、身高(β=-2.157,P=0.013)、体重(β=-5.912,P=0.011)是OUES100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s-CRP可能是反映心肺储备功能及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稳定型心绞痛 超敏C-反应蛋白 摄氧效率斜率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前庭水管扩大的非综合征性听力障碍耳聋基因突变谱研究
4
作者 王屹 陈振波 +2 位作者 李勇 王晶俏 刘志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观察伴前庭水管扩大(EVA)的非综合征性听力障碍(NSHI)患者耳聋基因突变谱。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对湖北宜昌特殊教育学校确诊为NSHI的患者85例进行颞骨CT检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GJB2、GJB3、SLC26A4和线粒... 目的观察伴前庭水管扩大(EVA)的非综合征性听力障碍(NSHI)患者耳聋基因突变谱。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对湖北宜昌特殊教育学校确诊为NSHI的患者85例进行颞骨CT检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DNA(mtDNA)12S rRNA的20个耳聋相关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颞骨CT显示EVA患者31例。与非EVA患者相比,EVA患者携带突变的比例明显增高(χ^(2)=11.160,P=0.001),主要表现为SLC26A4基因中c.919-2A>G突变水平显著增高(χ^(2)=23.870,P<0.001)。结论伴EVA的NSHI患者耳聋基因突变谱不同于非EVA患者,可优化耳聋基因检测方案,为伴EVA的NSHI的早诊断、早干预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听力障碍 前庭水管扩大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遗传代谢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涂文军 何健 +1 位作者 陈惠 王新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6-476,共1页
遗传性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又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表现复杂,可造成体内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害。患儿在新生儿期常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异常,损害多已不可逆... 遗传性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又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表现复杂,可造成体内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害。患儿在新生儿期常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异常,损害多已不可逆转,失去了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维生素D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亮 刘媛 +2 位作者 梁林 董娜 刘志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维生素D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190例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用药后7~10 d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最...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维生素D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190例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用药后7~10 d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小板CD_(62p)活化百分率、血浆P选择素和维生素D。根据MPAR将患者分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组和敏感组。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率为1.2%,氯吡格雷抵抗率24.7%(抵抗组47例,敏感组143例)。抵抗组血小板CD_(62p)活化百分率(t=-5.232, P <0.001)、高血压患病率(χ~2=4.878, P <0.05)均高于敏感组,维生素D浓度明显低于敏感组(t=3.052, P <0.01),两组血浆P选择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t=-0.684, P=0.2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5.538, 95%CI:1.204~25.470, P <0.05)、血小板CD62P活化百分率(OR=1.082,95%CI:1.041~1.092, P <0.05)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而维生素D (OR=0.848, 95%CI:0.755~0.953,P <0.01)是氯吡格雷抵抗的保护因素。结论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提高氯吡格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活化 维生素D 抗血小板治疗 药物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贾淑芬 李洪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100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血清脂蛋白(a)水平。患者入院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出院时行改良Ran...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100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血清脂蛋白(a)水平。患者入院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出院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定。结果患者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血清脂蛋白(a)水平是m R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脂蛋白(a)和NIHSS联合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高于NIHSS评分。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血清脂蛋白(a)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 缺血 脂蛋白(a) 短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及短链脂肪酸差异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屹 陈新平 +1 位作者 陈亮 刘志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0-974,共5页
目的 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在帕金森病(PD)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变化情况尚不明确。文中旨在分析PD患者、年龄匹配对照组间,PD不同H-Y分级患者间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差异,寻找可能参与PD病理过程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 目的 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在帕金森病(PD)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变化情况尚不明确。文中旨在分析PD患者、年龄匹配对照组间,PD不同H-Y分级患者间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差异,寻找可能参与PD病理过程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PD患者(PD组,n=20)和体检中心健康人群(对照组,n=13)粪便样本。通过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群,应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两组粪便样本中短链脂肪酸的浓度。结果 PD组和对照组粪便样本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66,P=0.002)。与对照组相比,PD组粪便样本中OUTs数量Sobs指数及Chao指数明显降低(P<0.05)。PD组粪便样本中变形菌门、韦荣球菌科和瘤胃菌科(厚壁菌门)细菌、双歧杆菌科(放线菌门)细菌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氨基酸球菌科(厚壁菌门)细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D组粪便样本中丙酸的绝对浓度(10.07±2.80)和乙酸的相对浓度(57.19±6.58)较对照组(16.27±6.91、63.49±6.16)显著下降(P<0.05)。H-Y 3级PD患者拟杆菌门细菌丰度、乙酸的绝对浓度明显高于H-Y 1-2级PD患者(P<0.05)。结论 PD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部分微生物丰度增加,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中的乙酸和丙酸浓度减低,为帕金森病提供一种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微生物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低分子量蛋白质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屹 于艳 +2 位作者 涂文军 陈蕾 陈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3例(病例组),正常对照39例(对照组),通过磁珠捕获血清蛋白组分,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检测蛋白质谱,获得...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3例(病例组),正常对照39例(对照组),通过磁珠捕获血清蛋白组分,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检测蛋白质谱,获得差异多肽谱。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标准评价卒中的严重程度,依据改良整体生活功能量表(mRS)评价功能恢复。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共获得55个差异峰(P〈0.05)。分子量1000~2000范围中共有7个差异峰,包括4个正向增高的峰,3个反向差异峰,其中反向峰质核比为1864的峰强度在病例组中水平降低显著,其降低程度与脑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严重程度、功能恢复等无相关性。结论质核比为1864的峰在缺血性脑卒中筛查中因不受其特定人群的影响可作为反向生物标记物,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筛查、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对MN9D细胞蛋白磷酸酶2A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屹 杜婷婷 +3 位作者 刘舒佳 刘佳 卢勇泉 杨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鱼藤酮是否诱导蛋白磷酸酶2A(PP2A)的活力下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细胞系MN9D细胞分为正常组(正常培养)、对照组(培养液中加入与鱼藤酮组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鱼藤酮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鱼藤酮培养24 h)... 目的观察鱼藤酮是否诱导蛋白磷酸酶2A(PP2A)的活力下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细胞系MN9D细胞分为正常组(正常培养)、对照组(培养液中加入与鱼藤酮组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鱼藤酮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鱼藤酮培养24 h)和鱼藤酮+C2组(5μmol/L C2-神经酰胺预处理8 h后,50 nmol/L鱼藤酮暴露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分析总PP2A水平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比色法检测PP2A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鱼藤酮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PP2A催化亚基酪氨酸磷酸化提高(P<0.01),PP2A活性降低(P<0.05)。鱼藤酮+C2组PP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较鱼藤酮组明显降低(P<0.01),PP2A活性提高(P<0.05),细胞活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鱼藤酮通过提高PP2A催化亚基307位点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抑制PP2A活性,并可能参与细胞活力下降。可为发现帕金森病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鱼藤酮 细胞活力 蛋白磷酸酶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