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肺适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寿霖 刘杰 +4 位作者 林伟 张焱 张京 陈思远 雒生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肺适能(CR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6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3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指...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肺适能(CR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6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3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指标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VO2峰值(VO2peak)、每分钟通气量(VE)和无氧阈值(VAT)。应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血清10g(hs-CRP)与VOapeak(r=-0.697,P〈0.001)、VE峰值(VEpeak,r=-0.425,P〈0.01)、VO2peak/kg(r=-0.561,P〈0.001)、VAT(r=-0.726,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0.264,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283,P=0.005)和log(hs—CRP)(β=-0.516,P=0.000)是VO2peak降低的危险因素;年龄(β=-0.323,P=0.003)、体质指数(BMI,β=-0.265,P=0.014)和log(hs—CRP)(β=-0.547,P=0.000)是VO2peak/kg降低的危险因素;年龄(β=-0.206,P=0.048)和log(hs-CRP)(β=-0.515,P=0.000)是VAT降低的危险因素,而其中log(hs-CRP)是CRF降低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hs—CRP与CRF、LVEF呈负相关性。血清hs—CRP可能是反映CRF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摄氧效率斜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寿霖 孟申 +8 位作者 刘杰 林伟 张焱 张京 林亚静 陈思远 王国栋 雒生杰 杨祖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摄氧效率斜率(OUE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4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摄氧量(VO2)...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摄氧效率斜率(OUE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4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摄氧量(VO2)、每分通气量(VE)。采用对数曲线拟合的方法 ,建立回归方程:VO2=a×lgVE+b,计算a为OUES值。应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血清lg(hs-CRP)与OUES75(r=-0.506,P<0.001)、OUES100(r=-0.567,P<0.001)、LVEF(r=-0.286,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g(hs-CRP)(β=-0.374,P=0.006)、身高(β=-1.854,P=0.036)、体重(β=-5.033,P=0.034)是OUES75降低的危险因素;lg(hs-CRP)(β=-0.396,P=0.003)、身高(β=-2.157,P=0.013)、体重(β=-5.912,P=0.011)是OUES100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s-CRP可能是反映心肺储备功能及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稳定型心绞痛 超敏C-反应蛋白 摄氧效率斜率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能力与运动后心率恢复的相关性
3
作者 唐丽 戈晓珍 +4 位作者 刘杰 张焱 王金荣 左雪冰 王国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45,共8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运动试验中峰值摄氧量(VO_(2)peak)与运动后心率恢复(HRR)的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183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VO_(2)peak分为低心肺能力(LCF)组(n=61)、中...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运动试验中峰值摄氧量(VO_(2)peak)与运动后心率恢复(HRR)的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183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VO_(2)peak分为低心肺能力(LCF)组(n=61)、中等心肺能力(MCF)组(n=62)和高心肺能力(HCF)组(n=60)。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资料、心肺运动试验数据(VO_(2)peak、HR1、HR2、HR3、HRR1、HRR2和HRR3),分析VO_(2)peak与HRR的相关性。结果协方差分析显示,校正年龄与体质量指数后,LCF组峰值心率、HR1、HR2和HR3最低(F>5.388,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HRR的组间和时间效应均显著(F>14.561,P<0.001)。偏相关分析表明,VO_(2)peak与HRR1(r=0.404,P<0.001)、HRR2(r=0.379,P<0.001)和HRR3(r=0.425,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中,VO_(2)peak水平越低,HRR延迟现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心率恢复 峰值摄氧量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皮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现状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蔡玮 邢文华 +4 位作者 梁文平 赵雷 刘萍 滕珲 王国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6-972,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南皮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现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出院的PCI术后患者2264例,通过微信、电话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根据患者是否参加心脏康复将患... 目的调查分析南皮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现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出院的PCI术后患者2264例,通过微信、电话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根据患者是否参加心脏康复将患者分为康复组(n=326)和非康复组(n=1809)。结果共返回有效问卷2135例,有效率94.3%。冠心病PCI患者心脏康复的知晓率为44.9%,参与率为15.2%,门诊心脏康复参与率仅为0.56%。康复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9个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非康复组(t>4.65,P<0.05)。结论南皮县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知识匮乏,参与率极低,危险因素控制率较低,大部分患者没有恢复农业劳动。亟需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知晓率和参与率,确保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得到确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康复 农村地区 调查 南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国栋 唐丽 +3 位作者 刘杰 林伟 张焱 左雪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33-840,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特点和功能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博爱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期行心肺运动试验测试的患者,其中冠脉临界病变组184例,非冠心病组73例。比较两组症状...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特点和功能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博爱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期行心肺运动试验测试的患者,其中冠脉临界病变组184例,非冠心病组73例。比较两组症状、基线资料、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数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并观察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脉临界病变组男性比例显著升高(χ^(2)=15.857,P<0.001),有吸烟史(χ^(2)=9.067,P=0.003)、高血压病史(χ^(2)=15.087,P<0.001)、高脂血症病史(χ^(2)=13.507,P<0.001)的比例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Z=2.431,P=0.015)和超敏C-反应蛋白(Z=2.108,P=0.035)水平偏高;达到无氧阈比例明显偏低(χ^(2)=10.702,P=0.001);无氧阈时的心率和呼吸交换率降低(Z>2.156,P<0.05);两组1年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1.000)。结论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功能有所降低,应控制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心肺运动试验 心率 摄氧量 无氧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髓损伤患者颈肩部残存肌力与呼吸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明亮 唐丽 +3 位作者 杨德刚 陈亮 宫慧明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08-1312,共5页
目的观察颈髓损伤患者颈肩部残存肌力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30例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于损伤后5周、24周检查患者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三角肌肌力,进行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检测肺功能。结果间断脱机患者三角肌... 目的观察颈髓损伤患者颈肩部残存肌力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30例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于损伤后5周、24周检查患者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三角肌肌力,进行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检测肺功能。结果间断脱机患者三角肌肌力与肺活量在伤后5周、24周呈正相关(r>0.806,P<0.05),感觉评分在伤后5周存在相关性(r=0.914,P<0.01),运动评分(r=0.979,P<0.001)、斜方肌肌力(r=0.894,P<0.01)在伤后24周存在相关性。结论颈肩部残存肌力,特别是三角肌肌力对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肺功能 肌力 三角肌 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壮年男性四肢瘫痪患者血脂状况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雒生杰 李寿霖 +3 位作者 孟申 杨祖福 周红俊 李建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调查来了解青壮年男性四肢瘫痪患者血脂特点,探讨这一特殊人群在绝对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下血脂代谢情况和可能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对策。方法: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4年1月—2008年12月因四肢瘫痪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调查来了解青壮年男性四肢瘫痪患者血脂特点,探讨这一特殊人群在绝对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下血脂代谢情况和可能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对策。方法: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4年1月—2008年12月因四肢瘫痪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男性患者进行入院状态调查。共466例患者入选,对血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四肢瘫痪男性平均甘油三酯(TG)全国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平均水平,达到1.49mmol/L;平均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低于全国男性平均水平,只有0.92mmol/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平均水平与全国男性平均水平无显著差异。年龄与TC、LDL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160,P<0.01;r=0.142,P<0.01);年龄与TG、HDL无显著相关。瘫痪病程与TG、HDL显著正相关;瘫痪病程与TC、LDL无显著相关。血脂异常者393例(占84%);HDL异常降低者357例(占77%)。结论:青壮年四肢瘫痪男性患者血脂异常发病率很高;主要表现为HDL水平显著降低,发病率高(达77%),但随瘫痪病程延长有升高趋势,而其水平与年龄无关;TG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瘫痪病程正相关,但与年龄不相关;TC、LDL水平无显著升高,但与年龄正相关,而与瘫痪病程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四肢瘫痪 缺乏运动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寿霖 张焱 +9 位作者 刘杰 杨威 刘立君 郑志昌 林伟 王晓荣 王国栋 封丽红 陈思远 杨祖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72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服用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分为两组。A组(n=35)行心肺运动试验前2周服用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B组(n=37)行心肺运动试验前... 目的探讨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72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服用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分为两组。A组(n=35)行心肺运动试验前2周服用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B组(n=37)行心肺运动试验前2周未曾服用任何β受体阻滞剂。两组均行心肺运动试验,比较两组间运动耐力。结果 A组最大收缩压、峰值心率、运动后1 min时心率(HR1)和最大心率血压乘积均低于B组(t>2.012,P<0.05),而HR1恢复值高于B组(t=2.100,P<0.05)。两组间峰值功率及峰值摄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t<0.689,P>0.05)。结论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迷走神经张力,并未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Β1受体阻滞剂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功能不全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声明实施和解释建议(3)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杰 李寿霖 胡大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9期880-88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不全 心肺运动试验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髓损伤并发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伟 李寿霖 +5 位作者 孟申 周红俊 刘杰 陈思远 雒生杰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15-416,共2页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颈髓损伤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窦性心动过缓的总发生率为26.2%;病程3个月内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52.4%)高于病程>3个月发生率(12.5%);C5以上损伤者窦性心动...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颈髓损伤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窦性心动过缓的总发生率为26.2%;病程3个月内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52.4%)高于病程>3个月发生率(12.5%);C5以上损伤者窦性心动过缓发病率(46.2%)高于C6-8者(11.4%)。结论急性期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52.4%,但急性期以后心律失常发生风险仍然很大,应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功能不全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声明实施和解释建议(1)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杰(编译) 李寿霖(编译) 胡大一(审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01-404,共4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不全 心肺运动试验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细胞凋亡及p53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国栋 张冬 +1 位作者 郭英华 董果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9期833-834,共2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细胞凋亡及p53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4组:正常组4只,假手术组、手术组、治疗组各12只。高脂饮食后,手术组和治疗组空气干燥法制作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组术前1d予ATRA...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细胞凋亡及p53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4组:正常组4只,假手术组、手术组、治疗组各12只。高脂饮食后,手术组和治疗组空气干燥法制作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组术前1d予ATRA灌胃。术后2周、4周取病变血管,观察内膜增生情况,TUNEL、p53染色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手术组、治疗组、假手术组内膜面积分别为(0.389±0.021)mm2、(0.113±0.038)mm2、(0.069±0.016)mm2(P<0.01)。治疗组细胞凋亡率及p53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8.40±0.45)%和(3.02±0.38)%,均高于手术组(8.59±0.42)%和(2.23±0.29)%(P<0.01)。结论 ATRA可通过诱导粥样硬化斑块中细胞凋亡减轻血管内膜增生;斑块内的细胞凋亡与p53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全反式维甲酸 内膜增生 凋亡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功能不全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声明 实施和解释建议(4)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杰 李寿霖 胡大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90-1093,共4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不全 心肺运动试验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功能不全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声明实施和解释建议(2)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杰 李寿霖 胡大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90-695,共6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不全 心肺运动试验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