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风险分层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志昌 袁玮 +8 位作者 林伟 刘杰 王晓荣 杨威 于海涛 薛淞 王亚敏 唐丽 王国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9-828,共10页
目的通过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测试数据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风险分层,区分出心脏康复的低危和高危患者。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冠心病数据库中冠脉造影术前行CPET检查的稳定型冠... 目的通过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测试数据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风险分层,区分出心脏康复的低危和高危患者。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冠心病数据库中冠脉造影术前行CPET检查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114例。使用LASSO回归进行变量筛选;使用Logistic回归建立评估模型,使用R软件的RMS包绘制评估模型的列线图;通过R软件的ROCR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根据LASSO回归分析,确定7个预测因素:冠脉造影结果、最大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max)、淋巴细胞计数、空腹血糖水平、心肌酶阳性、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素氮水平。结合临床经验及权重分析,最终纳入冠脉造影结果、EqCO^(2)max、淋巴细胞计数和空腹血糖水平4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建模;模型的AUC值为0.875,对结局事件有良好预测能力。结论EqCO^(2)_(max)和淋巴细胞计数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风险分层的主要预测因素,可用于识别稳定型冠心病心脏康复的高危患者;基于CPET和实验室检查建立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风险分层评估模型,可以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风险评估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肺运动测试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9
2
作者 袁玮 聂姗 +2 位作者 贾楠 郑志昌 王浩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目的通过心脏超声和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急性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为主的心脏康复的疗效,探讨何种类型的ACS患者能从运动康复治疗中更多获益。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本... 目的通过心脏超声和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急性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为主的心脏康复的疗效,探讨何种类型的ACS患者能从运动康复治疗中更多获益。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本院PCI术后的ACS患者31例。根据基线期心脏超声所示左心室室壁运动功能分为室壁运动正常组(正常组,n=14)和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异常组,n=17),以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量化室壁运动异常的程度。所有患者在出院后于稳定状态下接受为期3个月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康复前后均行心脏超声和CPET。结果8例脱落,共23例患者完成试验。心脏超声显示,运动康复后异常组WMSI明显降低(Z=-2.852,P=0.004);而左室射血分数在两组中均无显著改变(P>0.05)。CPET显示,运动康复后,正常组仅静息心率减慢(t=-2.268,P=0.047);异常组最大运动负荷、峰值摄氧量、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分钟通气量和运动终止后第3分钟的心率恢复均较康复前提高(t>2.739,P<0.05)。结论急性期接受PCI治疗后存在WMSI异常的ACS患者,在病情恢复期接受运动康复治疗,更易获得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的进一步改善。WMSI在反映保留射血分数的ACS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脏康复 室壁运动积分指数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