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F和ICD-11的中国5种肢体残疾相关标准比较研究
1
作者 叶海燕 杨亚茹 +6 位作者 邱卓英 王忠彦 陈迪 宋桂芸 王方永 田益凡 刘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2-780,共9页
目的 系统比较5种在保险、工伤、司法鉴定和残疾评定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肢体残疾相关标准,从定义、编码、分类、分级和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各标准的架构和方法,为肢体残疾标准的整合与优化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 目的 系统比较5种在保险、工伤、司法鉴定和残疾评定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肢体残疾相关标准,从定义、编码、分类、分级和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各标准的架构和方法,为肢体残疾标准的整合与优化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分析《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军残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对比5种标准中肢体残疾方面的定义、编码方式、分类体系、分级标准和评估方法。结果 依据ICF分类架构与分类方法,在身体功能和结构层面,肢体残疾主要涉及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相关功能(b7),包括关节和骨骼功能(b710-b729)、肌肉功能(b730-b749)和运动功能(b750-b789);在活动与参与层面,主要涉及活动(d410-d499)与自理能力(d510-d599)。相关疾病多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01),神经系统疾病(08),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或结缔组织疾病(15),发育异常(20)和损伤、中毒或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2)等。对5种肢体残疾相关标准的分析发现,仅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对肢体残疾进行明确界定,但术语系统仍与ICF存在一定差距。在编码体系上,仅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其余4种残疾标准采用自拟的编码方法。肢体残疾标准中细分项目并没有完全覆盖ICF中与肢体残疾相关的所有类目。在分级方式方面,残疾分类分级标准采用4级制,其余4种标准均分为10级。在评估方法方面,5种标准均侧重于对身体结构、功能的评估,并且注意到日常活动能力的评定,但没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的综合功能评估方法。结论 中国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了不同的肢体残疾标准,标准的定义和结构与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应该根据ICF和ICD-11与肢体残疾相关的内容,修订完善肢体残疾的相关内容,涉及定义、分类、分级、编码及评估等问题,并强调引入WHODAS 2.0作为综合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残疾 分类 分级 评定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障碍康复训练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明明 恽晓平 +13 位作者 张慧丽 郭华珍 张新 牛秀莲 祁欣 乔颖欣 王建文 关晨霞 李芙英 任海 刘野 路亚娟 徐宝华 周若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研究记忆障碍康复训练的疗效,比较不同训练模式的疗效及优缺点,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全国12家综合医院和专业康复机构144例记忆障碍患者分为仪器训练组、人工训练组和对照组。仪器和人工训练组患者进行以记忆为主... 目的研究记忆障碍康复训练的疗效,比较不同训练模式的疗效及优缺点,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全国12家综合医院和专业康复机构144例记忆障碍患者分为仪器训练组、人工训练组和对照组。仪器和人工训练组患者进行以记忆为主的认知康复训练,1次/d,30 min/次,分别治疗6周和12周;对照组不参加训练。对训练前后的瞬时、短时和长时记忆进行评定;比较仪器训练组、人工训练组及对照组训练前后组内及组间成绩;并对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损伤部位及昏迷时间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仪器训练组及人工训练组6周、12周成绩均较初评显著提高(P<0.001),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仪器训练组成绩明显高于人工训练组(P<0.01);年龄与疗效呈负相关。结论记忆障碍康复的疗效显著;12周的康复训练可使患者的记忆功能显著提高;采用认知康复专业仪器进行认知训练模式的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训练模式,应予以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促通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婕 吴卫红 +3 位作者 高明明 刘建军 刘亚丽 刘文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研制简易手功能训练装置,并探讨此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4—1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1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9例)和对照组(8例)。试验组进行简易促通装置和常规康复训练,各1次/天;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 目的:研制简易手功能训练装置,并探讨此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4—1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1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9例)和对照组(8例)。试验组进行简易促通装置和常规康复训练,各1次/天;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2次/天。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改良Ashworth分级(MAS)、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ADL)及表面肌电图(s EMG)分别对两组患儿患手的运动功能、大鱼际肌群的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大鱼际肌群的耐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STEF评分、ADL评分、MAS分级和患手大鱼际肌群表面肌电的均方根值(RMS)、平均频率(M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间治疗后MEF比较,及治疗前、后MEF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简易促通装置可降低痉挛型偏瘫患儿患手大鱼际肌群的肌张力,提高肌肉的耐力,提高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偏瘫 促通 手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步态分析在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雪艳 恽晓平 张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456-460,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步态分析在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一侧肢体偏瘫的卒中患告20例,应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步态分析方法,评价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3个月双侧肢体的时空参数(跨步周期、跨步长、... 目的研究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步态分析在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一侧肢体偏瘫的卒中患告20例,应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步态分析方法,评价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3个月双侧肢体的时空参数(跨步周期、跨步长、步频、步速、站立相时间)和髋、膝、踝关节角度参数的变化。结果①20例患者训练前跨步长、步速为(0.51±0.12)m、(0.26±0.17)m/s;训练后为(0.66±0.23)m、(0.33±0.21)m/s,均P<0.05。跨步周期、步频及站立相时间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康复训练前比较,康复训练后患侧肢体踝关节首次着地屈曲角度明显减小;踝、髋关节站立相最大伸展角度增大;足尖离地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踝关节伸展角度增加;迈步相膝、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增加;矢状面髋关节角度变化范围增大,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减少。健侧肢体康复训练前后,除膝关节迈步相最大屈曲角度增加外(P<0.05),其他关节角度参数变化不明显。结论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步态分析,有助于定量评价卒中患者的步态特征和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步态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障碍远程康复训练模式的疗效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明明 恽晓平 +4 位作者 张慧丽 郭华珍 王科英 牛秀莲 乔颖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观察记忆障碍远程康复训练模式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5年4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记忆障碍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仪器组(n=33)和远程组(n=22)。所有入组患者均服用改善脑血管药物。仪器组和远程组分别采用认知康... 目的观察记忆障碍远程康复训练模式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5年4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记忆障碍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仪器组(n=33)和远程组(n=22)。所有入组患者均服用改善脑血管药物。仪器组和远程组分别采用认知康复系统或其远程康复版进行以记忆康复为主的训练,共6周。训练前后采用韦氏记忆量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和Rey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仪器组和远程组各项成绩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3.795,P〈0.01),远程组与仪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两次评定成绩无显著性差异(t〈0.771,P〉0.05)。结论记忆障碍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记忆能力,远程认知康复训练系统可以达到与本地训练相近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认知康复 远程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特网的认知远程康复治疗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7
6
作者 恽晓平 白晶 +4 位作者 张慧丽 王广志 郭华珍 丁辉 逄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0期901-903,共3页
本文介绍基于因特网的认知远程康复治疗系统的建设,包括总体构思、系统的组成、系统实现所采用的关键技术、系统的功能设计、患者与医生不同角色的权限划分以及网上就医流程。该系统适合我国国情,将成为认知康复开辟新途径,有助于解决... 本文介绍基于因特网的认知远程康复治疗系统的建设,包括总体构思、系统的组成、系统实现所采用的关键技术、系统的功能设计、患者与医生不同角色的权限划分以及网上就医流程。该系统适合我国国情,将成为认知康复开辟新途径,有助于解决远离医院居住、行动不便的患者就医难,以及专业治疗人员缺乏等问题,亦有助于推动我国认知康复的普及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认知康复 远程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康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军卫 洪毅 +7 位作者 白金柱 陈世铮 恽晓平 唐和虎 姜树东 王方永 关骅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1期1076-1077,共2页
目的分析康复对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组对比分析80例资料。结果致伤原因中近半数为跌倒,损伤节段半数为C4。1年随访中,前、后路及保守治疗组运动评分分别增加5、2和2(P<0.05),FIM评分分别增加11、17和15(P... 目的分析康复对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组对比分析80例资料。结果致伤原因中近半数为跌倒,损伤节段半数为C4。1年随访中,前、后路及保守治疗组运动评分分别增加5、2和2(P<0.05),FIM评分分别增加11、17和15(P≤0.01)。感觉评分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手术、保守治疗直接带来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有限。早期康复能提高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障碍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慧丽 恽晓平 +9 位作者 高明明 张新 郭华珍 沈敏 潘华舫 张雨梅 郭刚花 寄婧 郑文权 李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训练模式对注意障碍康复的疗效。方法按照训练模式将47例注意障碍患者分为仪器训练组(n=16)、人工训练组(n=21)和对照组(n=10)。训练组均进行每次30 min,每日1次的注意训练。3组在入组及6周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MoCA... 目的探讨不同训练模式对注意障碍康复的疗效。方法按照训练模式将47例注意障碍患者分为仪器训练组(n=16)、人工训练组(n=21)和对照组(n=10)。训练组均进行每次30 min,每日1次的注意训练。3组在入组及6周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MoCA)和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分别比较3组训练前后注意评分及其差值。结果仪器训练组和人工训练组训练后注意评分提高(P<0.05),3组间注意评分的差值比较,仪器训练组注意评分差值最高(P<0.05)。结论采用认知康复工作站辅助注意障碍训练是一种高效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障碍 脑损伤 计算机辅助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后失算症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新 恽晓平 +13 位作者 高明明 郭华珍 张慧丽 沈敏 潘华舫 马兆丽 李冬 萧玉婷 李芙英 周若薇 孟静 路亚娟 任海 徐宝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对脑损伤后失算症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表法将113例脑损伤后失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仪器训练组(38例)和人工训练组(38例)。对照组接受失算症等认知障碍评定;仪器训练组和人工训练组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对脑损伤后失算症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表法将113例脑损伤后失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仪器训练组(38例)和人工训练组(38例)。对照组接受失算症等认知障碍评定;仪器训练组和人工训练组进行认知康复训练,30 min/d,5 d/周,共训练6周。从中抽取33例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与观察。入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前、第6周、第12周进行EC301计算和数字加工成套测验汉语修订版(EC301-CR)测验。结果仪器训练组和人工训练组6周后成绩均有显著提高(P<0.001);6周、12周后疗效均为仪器训练组>人工训练组>对照组(P<0.001),且年龄与康复训练成绩呈负相关。结论认知康复专业设备的疗效显著优于人工训练;最初6周为失算症最佳康复期;年龄越小,康复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算症 脑损伤 康复 评定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版日常注意测验在中国大陆正常人群的信度、效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科英 恽晓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大陆汉语版日常注意测验(TEA)的信度、效度。方法随机选取中国正常人117人(年龄18~65岁),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查后进行TEA、连线测验B(TMT-B)、同步序列加法任务(PASAT,2.0 s)、Stroop字色干扰任务(Stroop)、... 目的观察中国大陆汉语版日常注意测验(TEA)的信度、效度。方法随机选取中国正常人117人(年龄18~65岁),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查后进行TEA、连线测验B(TMT-B)、同步序列加法任务(PASAT,2.0 s)、Stroop字色干扰任务(Stroop)、连续作业测验(CPT)。在正常组中选取20人完成TEA的A、B两个版本的检验,以进行重测信度检验。结果 A、B两个版本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周后两个版本的大部分子测验的相关系数较高(r>0.700,P<0.01)。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为持续性注意、选择性注意、转移性注意及分配性注意,分别涉及TEA子测验及相关实验室测验。结论 TEA有较好的信度、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 注意评定 日常注意测验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康复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被引量:19
11
作者 恽晓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7-498,共2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获得性脑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脑瘫、各种痴呆等)后常见的损害。一项以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对象的大型Meta-分析(1950年~2009年,n=7511)显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41.3%。约50%~70%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 认知功能障碍是获得性脑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脑瘫、各种痴呆等)后常见的损害。一项以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对象的大型Meta-分析(1950年~2009年,n=7511)显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41.3%。约50%~70%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1-3],1/3会发展为明显痴呆;与健康老年人相比,有卒中史的老年人痴呆发生大约提前10年~[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康复 认知功能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利华 张慧丽 张小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在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患者127例,用MoCA与MMSE进行认知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MoCA与MMSE评分情况。结果MoCA的检出率(86.61%)高于...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在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患者127例,用MoCA与MMSE进行认知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MoCA与MMSE评分情况。结果MoCA的检出率(86.61%)高于MMSE(57.48%)(P<0.05)。结论与MMSE相比,MoCA涵盖的认知项目更广泛,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后注意障碍的评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科英 恽晓平 +4 位作者 张丽君 何小花 李艳 隋晓亮 戴文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对脑损伤(脑外伤、脑卒中)后注意障碍进行评定。方法采用多类型注意测验(持续作业测验、Stroop字色干扰任务、连线测验B及同步序列听觉加法测试)从不同维度对26例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组)和30例正常人(正常组)进行评定;整理各项数据进... 目的对脑损伤(脑外伤、脑卒中)后注意障碍进行评定。方法采用多类型注意测验(持续作业测验、Stroop字色干扰任务、连线测验B及同步序列听觉加法测试)从不同维度对26例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组)和30例正常人(正常组)进行评定;整理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损伤组与正常组的注意测验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损伤组中脑外伤与脑卒中的注意测验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患者注意功能可表现为持续、选择、分配及转移性注意障碍;脑损伤后注意障碍临床表现不受病因的影响,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障碍 评定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步态髋关节角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雪艳 恽晓平 +2 位作者 王广志 郭忠武 丁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0期924-925,共2页
目的分析偏瘫患者步态的髋关节角度特征。方法对20例偏瘫患者和年龄、身高、体重匹配的20例正常人进行步态分析,分析其髋关节特征。结果偏瘫患者患侧髋关节首次着地时刻、站立相最大伸展角度、足尖离地时关节角度、迈步相最大屈曲角度... 目的分析偏瘫患者步态的髋关节角度特征。方法对20例偏瘫患者和年龄、身高、体重匹配的20例正常人进行步态分析,分析其髋关节特征。结果偏瘫患者患侧髋关节首次着地时刻、站立相最大伸展角度、足尖离地时关节角度、迈步相最大屈曲角度、矢状面膝关节角度范围与正常人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结论研究偏瘫步态髋关节特征可协助进行临床评价及制定针对性步态矫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步态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患者的内隐记忆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利萍 恽晓平 桑德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8-950,共3页
目的研究脑损伤患者的内隐记忆特点。方法 24例脑损伤患者(病例组),24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均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中残图命名和残字辨认测验。结果两项测验均表现为病例组内隐记忆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两项测... 目的研究脑损伤患者的内隐记忆特点。方法 24例脑损伤患者(病例组),24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均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中残图命名和残字辨认测验。结果两项测验均表现为病例组内隐记忆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两项测验内隐记忆与知觉闭合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内隐记忆可能与枕叶、额叶、颞叶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残图命名 残字辨认 知觉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301计算和数字加工成套测验汉语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新 恽晓平 +2 位作者 张慧丽 郭华珍 高明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对EC301计算和数字加工成套测验汉语修订版(EC301-CR)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其诊断分界值,为失算症诊断和疗效评定提供有效的测验工具。方法对EC301成套测验量表进行修订,应用修订量表对随机抽取的脑损伤组患者103例和健康人37名... 目的对EC301计算和数字加工成套测验汉语修订版(EC301-CR)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其诊断分界值,为失算症诊断和疗效评定提供有效的测验工具。方法对EC301成套测验量表进行修订,应用修订量表对随机抽取的脑损伤组患者103例和健康人37名进行测验。间隔6周后随机从正常组中抽取24例进行重测。结果 EC301成套测验汉语修订版(28个项目)的Cron-bach'sα=0.907;分半信度为0.744;重测相关系数为0.965;各项目与其所属领域间的相关系数均高于该项目与其他领域间的相关系数;因子分析抽取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9.359%,依次为心算、数字编码转换、笔算和估算以及数字理解,与量表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37名正常人EC301-CR总分的P10为222.6分。结论 EC301-CR总分低于222.6分诊断为失算症。EC301汉语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是较好的标准化失算症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算症 康复评定 脑损伤 EC301计算和数字加工成套测验汉语修订版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矢量分析在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明 代欣 +1 位作者 李炜垣 宋桂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0期913-914,共2页
目的探讨位置矢量分析在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评定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平衡仪分别对30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静止、睁眼条件下,双脚站立位时的平衡功能进行检查。其中10例偏瘫患者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后进行检查。结果正常组位置... 目的探讨位置矢量分析在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评定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平衡仪分别对30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静止、睁眼条件下,双脚站立位时的平衡功能进行检查。其中10例偏瘫患者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后进行检查。结果正常组位置矢量图以前-后型为主;脑卒中偏瘫患者左-右型最多,斜型次之。脑卒中患者的位置矢量值均明显大于正常人(P<0.01)。1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站立时姿势控制能力部分改善,治疗前后6个方向的检测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位置矢量分析在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诊断和跟踪康复训练疗效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 位置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3例脊髓损伤患者FIM评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桂芸 郭华珍 黄文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0期917-91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脊髓损伤(SCI)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状况的特点。方法对313例SCI住院患者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根据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的不同,将FIM评定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胸、腰... 目的探讨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脊髓损伤(SCI)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状况的特点。方法对313例SCI住院患者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根据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的不同,将FIM评定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胸、腰髓损伤患者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随损伤平面的降低,FIM评分升高;同一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SCI患者的FI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但腰髓完全性和不完全性SCI患者的FI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IM评分可客观反映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SCI患者的ADL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损伤平面 损伤程度 功能独立性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患者的注意广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慧丽 恽晓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8期776-777,共2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的注意广度是否受到损害及其特征。方法采用视觉与听觉广度测验,对27例脑损伤患者和34名正常人的注意广度进行对照研究,以能够正确回答的最大数目为指标。结果脑损伤患者的视觉广度和听觉广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的注意广度是否受到损害及其特征。方法采用视觉与听觉广度测验,对27例脑损伤患者和34名正常人的注意广度进行对照研究,以能够正确回答的最大数目为指标。结果脑损伤患者的视觉广度和听觉广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两种注意广度成绩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脑损伤患者视觉广度与听觉广度均受损,两者损伤程度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注意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简单与复杂乘法运算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20
作者 张璞 恽晓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完成简单与复杂乘法运算任务时的脑功能激活特征。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观察13名正常人完成对照任务、视空间记忆、简单(一位数)乘法和复杂(二或三位数)乘法4种任务下激活的... 目的探讨正常人完成简单与复杂乘法运算任务时的脑功能激活特征。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观察13名正常人完成对照任务、视空间记忆、简单(一位数)乘法和复杂(二或三位数)乘法4种任务下激活的脑区。结果相较于对照任务,视空间记忆任务主要激活双侧枕叶、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小叶;简单乘法任务主要激活双侧枕中回、左侧顶上小叶、左侧扣带回、左侧额中回以及左侧额下回;复杂乘法任务主要激活右侧顶上小叶、右侧额下回和双侧额中回。结论复杂乘法运算的正确执行依赖于一个右侧顶-额叶网络,该网络支持计算过程空间布局信息的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法 单位数 多位数 运算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